《輪迴體出世》之6 貧窮沒有善良
注定好的路:拉我入局也沒用 作者:麻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冬臘月,凜冽的西北風唿嘯著席卷過村莊,光禿禿的樹枝在風中瑟瑟發抖,仿佛不堪一擊。
元正匆匆走進屋內,看到嬌蘭,眼神裏帶著一絲關切與無奈,說道:“跟我迴去吧,這大冷天的,別凍壞孩子。要是想迴娘家,等天好了迴去看看就是。”
嬌蘭仿若未聞,眼神空洞地望著地麵,沒有任何迴應。
王家奶奶瞧見這尷尬的場景,趕忙上前打圓場,笑著說道:“元正啊,都是一個村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你媳婦許是離家遠,心裏憋悶得慌,想在這兒散散心。你先迴去,讓她和翠花在這兒,她倆年紀相仿,正好能說說話兒。”
王家爺爺也在一旁幫腔:“就是,遠親不如近鄰,嬌蘭在我家,你還有啥不放心的?”
元正呆呆地望著嬌蘭,平日裏那滿肚子的機靈勁兒像是被這寒冷的天氣凍住了,嘴唇囁嚅著,卻半晌說不出話來,最後隻能無奈地轉身跑了出去。
王家奶奶見元正走了,忙推了推翠花,輕聲說道:“翠花啊,快去做飯,別餓著大家。”
沒一會兒,元正又神色匆匆地跑進窯洞,手裏緊緊攥著一個包裹。他的臉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額前的頭發有些淩亂,大口喘著粗氣說道:“這個年月,誰家都缺吃的,不能讓你們白白養著兩張嘴。這點吃的,麻煩熱熱給嬌蘭吃。”說完便又急忙離去。
王家爺爺望著元正遠去的背影,微微歎了口氣,轉頭對著嬌蘭語重心長地說:“閨女啊,你和翠花一般大,本不該跟你說這些。可你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這難熬的日子裏,以後可咋整啊?”
王家奶奶熱情地拉著嬌蘭坐到炕沿上,轉身又往炕裏添了幾把柴火,火星子劈裏啪啦地跳躍著,映照著屋內眾人的臉。
這時,翠花端著飯菜進來了,一盆冒著熱氣的雜麵糊,旁邊還有一盤野菜醃製的鹹菜。
翠花笑著招唿嬌蘭:“嬌蘭姐,快來吃飯。”
王家奶奶也端著一個碟子走過來,碟子裏放著兩塊白麵饅頭和幾個玉米麵饅頭,她把碟子輕輕放在桌子上,對嬌蘭說:“嬌蘭啊,這是元正早上拿來的。你要照顧孩子,這些精米細麵可得你吃,快吃吧。”
嬌蘭看著這些食物,卻毫無食欲,她心裏明白這不過是婆婆的手段,旁人麵前的麵子文章,這表麵功夫還是做的很足,看樣子下了大本。
她淡淡地說:“我喝點麵糊就行。”
王家爺爺皺了皺眉頭,勸道:“這哪行啊,你帶著孩子呢,孩子也要吃東西。你就吃這點,孩子吃啥?”
嬌蘭無奈地拿起一個玉米饅頭,說道:“這些就夠了,剩下的精麵饅頭,你們吃吧,就當我謝你們收留之恩。”
王家奶奶臉上堆滿了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那滿臉的皺紋像是盛開的菊花,嘴裏說著:“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可手上卻沒有推辭,掰了半塊玉米饅頭遞給翠花。
嬌蘭眼眶微紅,帶著一絲哽咽說道:“你們這是救命之恩。這天氣冷得厲害,要不是你們,我們母子倆真不知道該咋辦。”說著,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終是忍不住抽噎起來。
王家爺爺和奶奶對視一眼,爺爺緩緩開口:“既然嬌蘭都這麽說了,我們就吃吧,別讓嬌蘭心裏有負擔。”
嬌蘭看著王家人高興的模樣,心裏卻暗自冷哼。
在這看似和睦的氛圍裏,眾人默默吃完了午飯。
飯後,翠花和王家奶奶收拾碗筷去了。
這時,小阿末睡醒了,大概是餓了,看到嬌蘭便哼哼唧唧地哭起來。
嬌蘭急忙解開衣服準備喂奶,王家奶奶端著一碗米糊走過來,坐在嬌蘭身邊,和嬌蘭一起喂起孩子來。
一切收拾妥當後,王家爺爺從屋外走進來,坐在椅子上,表情嚴肅地對著嬌蘭說:“元正媳婦啊,聽爺爺一句勸。女人嫁了人,就不再是娘家人了。你抱著孩子迴去,你娘家兄弟能容得下你?可他們還不得給你找個男人再嫁?這年月,家家戶戶都窮得叮當響,誰會甘心給你養孩子?再說了,二婚哪有頭婚好,你婆婆年紀大了,遲早有老去的一天,到時候這家裏還不是你說了算。”
王家奶奶也在一旁附和:“老話說得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都是這樣嘛。你迴娘家,就不怕旁人說閑話?這時候啊,娘家的狗都能欺負你。你父母要是真疼你,能把你嫁到這麽遠的地方?”
說完,王家奶奶轉頭對王家爺爺嗔怪道:“老不死的,你出去,我們女人說些體己話。”
王家爺爺站起身,看了一眼嬌蘭,緩緩說道:“男人娶妻,旁人都誇有本事,可女人要是多次嫁人,那可就被人看輕了。”說完,弓著腰,背著手慢慢走了出去。
嬌蘭聽著這些話,心中一陣壓抑,傳統觀念像一座大山般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王家奶奶見爺爺出去了,趕忙起身關好門,坐到嬌蘭身邊,拉著她的手輕聲說:“閨女啊,你不知道,我婆婆以前也是個霸道蠻橫的主兒,我在她手裏可沒少遭罪,當時我心裏恨啊,恨得要命。誰知道我嫁進來第五年,她就得病死了,從那以後,這個家就我說了算。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嬌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王家奶奶輕輕擦去嬌蘭眼角的淚水,繼續說道:“退一萬步說,你婆婆總會老的,等你的孩子長大了,她也不敢對你咋樣。再說了,你肯定還會生孩子的,現在哪家不是好幾個孩子。以後你有孩子給你撐腰,元正也得讓著你。聽奶奶的話,別做傻事,別迴娘家,不然那些人可會看輕你,畢竟頭婚比離婚聽著體麵。”
嬌蘭聽了王家奶奶的一番話,心中漸漸有了主意,覺得自己或許還能再堅持堅持,和婆婆繼續周旋。畢竟婆婆年歲已高,而自己還年輕,還有生育的資本。
嬌蘭抬起頭,看著王家奶奶,說道:“奶奶,我能在您家再待一天嗎?明天我就迴去。”
王家奶奶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連忙點頭說道:“可以,可以。元正留下的吃食夠你吃的,明早我讓元正來接你和孩子。”
嬌蘭看著熟睡中的小阿末,微微點頭。
王家奶奶亦步亦趨地出了窯洞,那扇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閉合。
此刻,窯洞裏隻剩下嬌蘭與小阿末。
嬌蘭抱緊孩子,警惕的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四周,不敢有半分鬆懈。
昨夜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低語,仿若仍在這狹小空間內迴蕩。
她清楚地記得, 半夜 時分,王家奶奶悄然歸來,與翠花在昏黃的油燈下交頭接耳,那一聲聲算計,如同冰冷的利箭直刺她的心底。
她們討論如何借她向元正索取糧食,若元正棄他們母子不顧,便要將她與小阿末分別售賣,那醜惡的嘴臉仿佛就在眼前,原來這看似和善的王家人,竟是這般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兒,之前的慈愛模樣,不過是精心偽裝的假象罷了。
痛苦如潮水般洶湧襲來,嬌蘭緊閉雙眸,試圖阻擋那如泉湧的迴憶。
父母那冷酷無情的麵容卻愈發清晰,當初是怎樣決絕而殘忍地逼她委身於元正那個滿肚子陰謀詭計的男人啊。
父親手中的鞭子在空中唿嘯,一下又一下無情地抽打在她身上,揚起的塵土似是她破碎的希望,每一下都伴隨著親情的撕裂,在這冷漠無情、弱肉強食的世間,難道真的隻有依附他人才能苟延殘喘?
一個小時仿若一個世紀般漫長,嬌蘭在痛苦與思索中煎熬。
終於,她緩緩起身,動作輕柔地將小阿末裹在繈褓之中,她深吸一口氣,轉身毅然決然地邁向窯洞的門,跨出王家門檻的瞬間,凜冽的寒風撲麵而來,卻吹不散她心中的堅定。
她緊咬下唇,朝著桑家的方向疾行而去。
元正匆匆走進屋內,看到嬌蘭,眼神裏帶著一絲關切與無奈,說道:“跟我迴去吧,這大冷天的,別凍壞孩子。要是想迴娘家,等天好了迴去看看就是。”
嬌蘭仿若未聞,眼神空洞地望著地麵,沒有任何迴應。
王家奶奶瞧見這尷尬的場景,趕忙上前打圓場,笑著說道:“元正啊,都是一個村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你媳婦許是離家遠,心裏憋悶得慌,想在這兒散散心。你先迴去,讓她和翠花在這兒,她倆年紀相仿,正好能說說話兒。”
王家爺爺也在一旁幫腔:“就是,遠親不如近鄰,嬌蘭在我家,你還有啥不放心的?”
元正呆呆地望著嬌蘭,平日裏那滿肚子的機靈勁兒像是被這寒冷的天氣凍住了,嘴唇囁嚅著,卻半晌說不出話來,最後隻能無奈地轉身跑了出去。
王家奶奶見元正走了,忙推了推翠花,輕聲說道:“翠花啊,快去做飯,別餓著大家。”
沒一會兒,元正又神色匆匆地跑進窯洞,手裏緊緊攥著一個包裹。他的臉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額前的頭發有些淩亂,大口喘著粗氣說道:“這個年月,誰家都缺吃的,不能讓你們白白養著兩張嘴。這點吃的,麻煩熱熱給嬌蘭吃。”說完便又急忙離去。
王家爺爺望著元正遠去的背影,微微歎了口氣,轉頭對著嬌蘭語重心長地說:“閨女啊,你和翠花一般大,本不該跟你說這些。可你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這難熬的日子裏,以後可咋整啊?”
王家奶奶熱情地拉著嬌蘭坐到炕沿上,轉身又往炕裏添了幾把柴火,火星子劈裏啪啦地跳躍著,映照著屋內眾人的臉。
這時,翠花端著飯菜進來了,一盆冒著熱氣的雜麵糊,旁邊還有一盤野菜醃製的鹹菜。
翠花笑著招唿嬌蘭:“嬌蘭姐,快來吃飯。”
王家奶奶也端著一個碟子走過來,碟子裏放著兩塊白麵饅頭和幾個玉米麵饅頭,她把碟子輕輕放在桌子上,對嬌蘭說:“嬌蘭啊,這是元正早上拿來的。你要照顧孩子,這些精米細麵可得你吃,快吃吧。”
嬌蘭看著這些食物,卻毫無食欲,她心裏明白這不過是婆婆的手段,旁人麵前的麵子文章,這表麵功夫還是做的很足,看樣子下了大本。
她淡淡地說:“我喝點麵糊就行。”
王家爺爺皺了皺眉頭,勸道:“這哪行啊,你帶著孩子呢,孩子也要吃東西。你就吃這點,孩子吃啥?”
嬌蘭無奈地拿起一個玉米饅頭,說道:“這些就夠了,剩下的精麵饅頭,你們吃吧,就當我謝你們收留之恩。”
王家奶奶臉上堆滿了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那滿臉的皺紋像是盛開的菊花,嘴裏說著:“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可手上卻沒有推辭,掰了半塊玉米饅頭遞給翠花。
嬌蘭眼眶微紅,帶著一絲哽咽說道:“你們這是救命之恩。這天氣冷得厲害,要不是你們,我們母子倆真不知道該咋辦。”說著,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終是忍不住抽噎起來。
王家爺爺和奶奶對視一眼,爺爺緩緩開口:“既然嬌蘭都這麽說了,我們就吃吧,別讓嬌蘭心裏有負擔。”
嬌蘭看著王家人高興的模樣,心裏卻暗自冷哼。
在這看似和睦的氛圍裏,眾人默默吃完了午飯。
飯後,翠花和王家奶奶收拾碗筷去了。
這時,小阿末睡醒了,大概是餓了,看到嬌蘭便哼哼唧唧地哭起來。
嬌蘭急忙解開衣服準備喂奶,王家奶奶端著一碗米糊走過來,坐在嬌蘭身邊,和嬌蘭一起喂起孩子來。
一切收拾妥當後,王家爺爺從屋外走進來,坐在椅子上,表情嚴肅地對著嬌蘭說:“元正媳婦啊,聽爺爺一句勸。女人嫁了人,就不再是娘家人了。你抱著孩子迴去,你娘家兄弟能容得下你?可他們還不得給你找個男人再嫁?這年月,家家戶戶都窮得叮當響,誰會甘心給你養孩子?再說了,二婚哪有頭婚好,你婆婆年紀大了,遲早有老去的一天,到時候這家裏還不是你說了算。”
王家奶奶也在一旁附和:“老話說得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都是這樣嘛。你迴娘家,就不怕旁人說閑話?這時候啊,娘家的狗都能欺負你。你父母要是真疼你,能把你嫁到這麽遠的地方?”
說完,王家奶奶轉頭對王家爺爺嗔怪道:“老不死的,你出去,我們女人說些體己話。”
王家爺爺站起身,看了一眼嬌蘭,緩緩說道:“男人娶妻,旁人都誇有本事,可女人要是多次嫁人,那可就被人看輕了。”說完,弓著腰,背著手慢慢走了出去。
嬌蘭聽著這些話,心中一陣壓抑,傳統觀念像一座大山般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王家奶奶見爺爺出去了,趕忙起身關好門,坐到嬌蘭身邊,拉著她的手輕聲說:“閨女啊,你不知道,我婆婆以前也是個霸道蠻橫的主兒,我在她手裏可沒少遭罪,當時我心裏恨啊,恨得要命。誰知道我嫁進來第五年,她就得病死了,從那以後,這個家就我說了算。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嬌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王家奶奶輕輕擦去嬌蘭眼角的淚水,繼續說道:“退一萬步說,你婆婆總會老的,等你的孩子長大了,她也不敢對你咋樣。再說了,你肯定還會生孩子的,現在哪家不是好幾個孩子。以後你有孩子給你撐腰,元正也得讓著你。聽奶奶的話,別做傻事,別迴娘家,不然那些人可會看輕你,畢竟頭婚比離婚聽著體麵。”
嬌蘭聽了王家奶奶的一番話,心中漸漸有了主意,覺得自己或許還能再堅持堅持,和婆婆繼續周旋。畢竟婆婆年歲已高,而自己還年輕,還有生育的資本。
嬌蘭抬起頭,看著王家奶奶,說道:“奶奶,我能在您家再待一天嗎?明天我就迴去。”
王家奶奶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連忙點頭說道:“可以,可以。元正留下的吃食夠你吃的,明早我讓元正來接你和孩子。”
嬌蘭看著熟睡中的小阿末,微微點頭。
王家奶奶亦步亦趨地出了窯洞,那扇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閉合。
此刻,窯洞裏隻剩下嬌蘭與小阿末。
嬌蘭抱緊孩子,警惕的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四周,不敢有半分鬆懈。
昨夜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低語,仿若仍在這狹小空間內迴蕩。
她清楚地記得, 半夜 時分,王家奶奶悄然歸來,與翠花在昏黃的油燈下交頭接耳,那一聲聲算計,如同冰冷的利箭直刺她的心底。
她們討論如何借她向元正索取糧食,若元正棄他們母子不顧,便要將她與小阿末分別售賣,那醜惡的嘴臉仿佛就在眼前,原來這看似和善的王家人,竟是這般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兒,之前的慈愛模樣,不過是精心偽裝的假象罷了。
痛苦如潮水般洶湧襲來,嬌蘭緊閉雙眸,試圖阻擋那如泉湧的迴憶。
父母那冷酷無情的麵容卻愈發清晰,當初是怎樣決絕而殘忍地逼她委身於元正那個滿肚子陰謀詭計的男人啊。
父親手中的鞭子在空中唿嘯,一下又一下無情地抽打在她身上,揚起的塵土似是她破碎的希望,每一下都伴隨著親情的撕裂,在這冷漠無情、弱肉強食的世間,難道真的隻有依附他人才能苟延殘喘?
一個小時仿若一個世紀般漫長,嬌蘭在痛苦與思索中煎熬。
終於,她緩緩起身,動作輕柔地將小阿末裹在繈褓之中,她深吸一口氣,轉身毅然決然地邁向窯洞的門,跨出王家門檻的瞬間,凜冽的寒風撲麵而來,卻吹不散她心中的堅定。
她緊咬下唇,朝著桑家的方向疾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