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體出世》之4 采婆婆借小阿末向嬌蘭發難
注定好的路:拉我入局也沒用 作者:麻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遙遠的空間
狂風唿嘯而過,似是要將世間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嬌蘭靜靜地坐在窯洞前,狂風肆虐,她的發絲在風中肆意飛舞,可她卻仿若未覺,隻是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對於元正那些令人費解的所作所為,她選擇了沉默以對。
那沉默,宛如一潭深不見底的幽水,既隱藏了她內心的無奈,也在無形中助長了元正愈發詭異的心思。
嬌蘭的目光緩緩移向小阿末,此刻她正在熟睡,她的小臉在昏暗的光線中顯得格外恬靜。
嬌蘭看著阿末,眼神卻冷若冰霜,不帶一絲溫情。
待大風稍歇,她仿若對待一個無足輕重的物件一般,伸出手臂,將阿末夾在臂彎之下,隨後轉身,邁著步伐走迴了窯洞。
這一次,阿末沉睡了整整兩天兩夜才悠悠轉醒。
元正瞧見醒來的阿末,臉上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神情,對著嬌蘭陰陽怪氣地說道:“吆,你瞧瞧,我就說沒事吧,她呀,還是注定要待在咱們家的。”
嬌蘭麵無表情,隻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小阿末,便轉身走出了窯洞。
她的身影在窯洞門口停頓了一下,望著外麵那片荒蕪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此時,采婆婆正為大丫的婚事忙得焦頭爛額,四處托人說媒,卻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人家。
日子一天天過去,家中的存糧也在逐漸減少,每多一張嘴,就多一份沉甸甸的負擔。
這天,元正像是想到了什麽主意,對著采婆婆說道:“媽,我給大丫尋了戶人家。那家有房有地,大丫嫁過去,肯定不用為吃喝發愁。”
采婆婆聽聞,沉默了半晌,臉上的皺紋仿佛更深了幾分,才緩緩開口道:“那你去人家,家裏瞅瞅,記得帶上那個男的照片迴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家中眾人都圍繞著大丫的婚事忙得不可開交。
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月,一場婚事,不僅僅是兩個年輕人的結合,更像是一場關乎生存的交易。
終於,在年底,大丫的婚事順利操辦完成。
采婆婆將收到的彩禮小心翼翼地放進箱底,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算計,心裏開始盤算起如何才能早日搬出這昏暗逼仄的窯洞。
天氣愈發寒冷,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這片土地。
阿末還小,隻能在炕上緩緩爬行。
元正不知又動了什麽歪腦筋,隻見他大步走進窯洞,一把抱起小阿末,向著采婆婆所在的窯洞走去。
元正走進窯洞,將小阿末輕輕放在地上,對著正躺在炕上的采婆婆說道:“媽,您看這孩子,天太冷了,放炕上暖和些。”說罷,便轉身匆匆離開了。
采婆婆微微抬起頭,看著在對著她笑的小阿末,心中卻湧起一股莫名的厭煩。
她皺著眉頭,沒好氣地說道:“你個丫頭片子,來我們家做什麽?你來到這兒的時候,帶了什麽東西?還想在炕上待著,這炕可是我辛辛苦苦燒的,你個小丫頭,可沒這資格。”
正在這時,二丫恰好走進窯洞,聽到采婆婆的話,不禁說道:“媽,這麽小的孩子,您問她帶了什麽,這不是開玩笑嘛。一個嬰兒,能帶著什麽呀?”
采婆婆轉過頭,狠狠地瞪了二丫一眼,嗬斥道:“滾一邊去,你懂什麽!”
采婆婆看著小阿末,怎麽看都覺得不順眼,仿佛這孩子是她眼中的一根刺。
突然,她猛地伸出手,一把拎起小阿末,將她扔在了地上。
小阿末哪裏能分清地上和炕的區別,隻覺得周圍的一切都那麽新奇,於是便在地上到處亂爬,不一會兒,身上就沾滿了塵土,髒兮兮的。
小阿末爬到角落時,好奇地伸手拉了一下燒火棍,沒想到那燒火棍,直接倒了下來,重重地砸在了小阿末的腦袋上。
小阿末吃疼,頓時“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躺在炕上的采婆婆被哭聲吵得心煩意亂,卻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或許是這熱乎乎的炕讓她太過愜意,不願動彈。
直到小阿末的哭聲愈發響亮,讓她實在無法忍受,才對著二丫不耐煩地說道:“趕快把這賠錢的玩意給我弄走,扔到院子裏去,看她能哭多久。”說完,便翻了個身,換了個更舒服的睡姿。
二丫急忙下炕,看著滿身塵土、小臉哭得通紅,隻有兩個眼珠還在滴溜溜轉的小阿末,心中泛起一絲憐憫。
她雙手輕輕拎起阿末,小跑著將她送迴了嬌蘭的窯洞。
嬌蘭看到髒兮兮的小阿末,心中一陣難過。
但她的難過,並非單純為小阿末,更多的是對采婆婆的怨恨。
她心裏暗自思忖:“這老婆子,心腸也太狠了。這娃好歹也是你們家的長孫,就算不疼愛,也不該如此對待。打狗還得看主人,她這般作為,分明是沒把我嬌蘭放在眼裏。”想到此處,嬌蘭的眼眶漸漸泛紅,低聲啜泣起來。
她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手忙腳亂地給小阿末換衣服。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無力地灑在這片土地上,卻未能帶來絲毫溫暖。
嬌蘭因為心中煩悶,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做飯。
采婆婆坐在院子裏,心中的不滿如火山噴發般宣泄而出,指桑罵槐地說道:“哪家的媳婦像你這樣,不給婆婆做飯吃?我家倒好,娶了個大小姐迴來,還得我這把老骨頭伺候著。生了個賠錢貨,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哪家女人不會生孩子?不生孩子,要你有什麽用?難道還指望我把你當菩薩供起來不成?我家可不稀罕什麽菩薩。”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盆碗摔得震天響。
嬌蘭在窯洞內聽著采婆婆的叫罵聲,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她想起自己平日裏起早貪黑地幹活,而采婆婆有手有腳,身體硬朗,卻隔三差五地裝病,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稍有不順心就對自己張口大罵。這樣的日子,她真的受夠了。
此時,元正背著一捆柴,剛走到院子門口,就聽到了采婆婆的叫罵聲。
他的腳步頓了一下,隨後將柴扛進院子放在材堆邊,又徑直走向廚房。
看到邊罵邊做飯的采婆婆,他又默默轉身,迴到嬌蘭的窯洞。
看到嬌蘭滿臉淚水,又看到地上小阿末換下來的髒衣服,元正心中已然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可他卻什麽也沒說,隻是拿起臉盆,轉身走進廚房打水洗臉。
采婆婆看到元正進來,氣唿唿地說道:“我花了大價錢娶的媳婦,連頓飯都不做,還得我老婆子親自動手。這日子沒法過了,不行就分家吧,我這命怎麽這麽苦啊。”說著,還假惺惺地抹起了眼淚。
元正依舊沉默不語,打好水後端到院子裏,自顧自地洗了起來。
洗完後,他緩緩走出院子,靠著牆蹲下身子。
他望著峽穀對麵人家星星點點的燈火,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無奈。
突然,他抬起右手,狠狠地敲了敲自己的腦袋,仿佛是在責怪自己的無能。
這時,采婆婆已經做好了飯,給自己和二丫各盛了一大碗。
她坐在院子裏,一邊吃一邊繼續罵道:“一個賠錢貨,我又沒讓她來我們家,她憑什麽在這兒?這個家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從哪兒來就迴哪兒去。有我沒她,我今天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要賴在這兒吃我的飯。”
嬌蘭坐在炕上,聽著采婆婆在院子裏的叫罵聲,心中的衝動如洶湧的潮水般難以抑製。
她想:“結婚生子本是天經地義之事,怎麽能由她說讓生才能生?想來定是自己娘家要的彩禮太多,讓她心懷怨恨。”
一個念頭在她心中愈發堅定:“既然你如此看不起我的孩子,那我便帶著她離開。你家有錢,大可以再娶媳婦。”
嬌蘭強忍著淚水,迅速收拾了幾件衣服,將小阿末仔細包好,又給自己裹上厚實的頭巾。
她抱著小阿末,緩緩走出窯洞,來到院子裏。
此時,采婆婆正惡狠狠地盯著她,嬌蘭對著采婆婆說道:“吵死了,我這就帶她離開,省得讓你心煩。”
在采婆婆那冰冷的注視下,嬌蘭抱著小阿末決然地走出了院子。
牆角的元正看到這一幕,嘴唇微微顫抖,卻始終沒有說出一句話,隻是緩緩低下頭,將頭埋在膝蓋上。
嬌蘭最後看了一眼元正,見他這般模樣,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隻覺得一陣心寒。
她抱緊小阿末,向著前方那未知路走去。
突然,身後傳來元正一聲長長的歎息,那歎息聲在這寂靜的傍晚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歎息聲,嬌蘭的腳步愈發堅定。
狂風唿嘯而過,似是要將世間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嬌蘭靜靜地坐在窯洞前,狂風肆虐,她的發絲在風中肆意飛舞,可她卻仿若未覺,隻是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對於元正那些令人費解的所作所為,她選擇了沉默以對。
那沉默,宛如一潭深不見底的幽水,既隱藏了她內心的無奈,也在無形中助長了元正愈發詭異的心思。
嬌蘭的目光緩緩移向小阿末,此刻她正在熟睡,她的小臉在昏暗的光線中顯得格外恬靜。
嬌蘭看著阿末,眼神卻冷若冰霜,不帶一絲溫情。
待大風稍歇,她仿若對待一個無足輕重的物件一般,伸出手臂,將阿末夾在臂彎之下,隨後轉身,邁著步伐走迴了窯洞。
這一次,阿末沉睡了整整兩天兩夜才悠悠轉醒。
元正瞧見醒來的阿末,臉上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神情,對著嬌蘭陰陽怪氣地說道:“吆,你瞧瞧,我就說沒事吧,她呀,還是注定要待在咱們家的。”
嬌蘭麵無表情,隻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小阿末,便轉身走出了窯洞。
她的身影在窯洞門口停頓了一下,望著外麵那片荒蕪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此時,采婆婆正為大丫的婚事忙得焦頭爛額,四處托人說媒,卻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人家。
日子一天天過去,家中的存糧也在逐漸減少,每多一張嘴,就多一份沉甸甸的負擔。
這天,元正像是想到了什麽主意,對著采婆婆說道:“媽,我給大丫尋了戶人家。那家有房有地,大丫嫁過去,肯定不用為吃喝發愁。”
采婆婆聽聞,沉默了半晌,臉上的皺紋仿佛更深了幾分,才緩緩開口道:“那你去人家,家裏瞅瞅,記得帶上那個男的照片迴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家中眾人都圍繞著大丫的婚事忙得不可開交。
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月,一場婚事,不僅僅是兩個年輕人的結合,更像是一場關乎生存的交易。
終於,在年底,大丫的婚事順利操辦完成。
采婆婆將收到的彩禮小心翼翼地放進箱底,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算計,心裏開始盤算起如何才能早日搬出這昏暗逼仄的窯洞。
天氣愈發寒冷,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這片土地。
阿末還小,隻能在炕上緩緩爬行。
元正不知又動了什麽歪腦筋,隻見他大步走進窯洞,一把抱起小阿末,向著采婆婆所在的窯洞走去。
元正走進窯洞,將小阿末輕輕放在地上,對著正躺在炕上的采婆婆說道:“媽,您看這孩子,天太冷了,放炕上暖和些。”說罷,便轉身匆匆離開了。
采婆婆微微抬起頭,看著在對著她笑的小阿末,心中卻湧起一股莫名的厭煩。
她皺著眉頭,沒好氣地說道:“你個丫頭片子,來我們家做什麽?你來到這兒的時候,帶了什麽東西?還想在炕上待著,這炕可是我辛辛苦苦燒的,你個小丫頭,可沒這資格。”
正在這時,二丫恰好走進窯洞,聽到采婆婆的話,不禁說道:“媽,這麽小的孩子,您問她帶了什麽,這不是開玩笑嘛。一個嬰兒,能帶著什麽呀?”
采婆婆轉過頭,狠狠地瞪了二丫一眼,嗬斥道:“滾一邊去,你懂什麽!”
采婆婆看著小阿末,怎麽看都覺得不順眼,仿佛這孩子是她眼中的一根刺。
突然,她猛地伸出手,一把拎起小阿末,將她扔在了地上。
小阿末哪裏能分清地上和炕的區別,隻覺得周圍的一切都那麽新奇,於是便在地上到處亂爬,不一會兒,身上就沾滿了塵土,髒兮兮的。
小阿末爬到角落時,好奇地伸手拉了一下燒火棍,沒想到那燒火棍,直接倒了下來,重重地砸在了小阿末的腦袋上。
小阿末吃疼,頓時“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躺在炕上的采婆婆被哭聲吵得心煩意亂,卻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或許是這熱乎乎的炕讓她太過愜意,不願動彈。
直到小阿末的哭聲愈發響亮,讓她實在無法忍受,才對著二丫不耐煩地說道:“趕快把這賠錢的玩意給我弄走,扔到院子裏去,看她能哭多久。”說完,便翻了個身,換了個更舒服的睡姿。
二丫急忙下炕,看著滿身塵土、小臉哭得通紅,隻有兩個眼珠還在滴溜溜轉的小阿末,心中泛起一絲憐憫。
她雙手輕輕拎起阿末,小跑著將她送迴了嬌蘭的窯洞。
嬌蘭看到髒兮兮的小阿末,心中一陣難過。
但她的難過,並非單純為小阿末,更多的是對采婆婆的怨恨。
她心裏暗自思忖:“這老婆子,心腸也太狠了。這娃好歹也是你們家的長孫,就算不疼愛,也不該如此對待。打狗還得看主人,她這般作為,分明是沒把我嬌蘭放在眼裏。”想到此處,嬌蘭的眼眶漸漸泛紅,低聲啜泣起來。
她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手忙腳亂地給小阿末換衣服。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無力地灑在這片土地上,卻未能帶來絲毫溫暖。
嬌蘭因為心中煩悶,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做飯。
采婆婆坐在院子裏,心中的不滿如火山噴發般宣泄而出,指桑罵槐地說道:“哪家的媳婦像你這樣,不給婆婆做飯吃?我家倒好,娶了個大小姐迴來,還得我這把老骨頭伺候著。生了個賠錢貨,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哪家女人不會生孩子?不生孩子,要你有什麽用?難道還指望我把你當菩薩供起來不成?我家可不稀罕什麽菩薩。”一邊說,一邊將手中的盆碗摔得震天響。
嬌蘭在窯洞內聽著采婆婆的叫罵聲,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她想起自己平日裏起早貪黑地幹活,而采婆婆有手有腳,身體硬朗,卻隔三差五地裝病,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稍有不順心就對自己張口大罵。這樣的日子,她真的受夠了。
此時,元正背著一捆柴,剛走到院子門口,就聽到了采婆婆的叫罵聲。
他的腳步頓了一下,隨後將柴扛進院子放在材堆邊,又徑直走向廚房。
看到邊罵邊做飯的采婆婆,他又默默轉身,迴到嬌蘭的窯洞。
看到嬌蘭滿臉淚水,又看到地上小阿末換下來的髒衣服,元正心中已然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可他卻什麽也沒說,隻是拿起臉盆,轉身走進廚房打水洗臉。
采婆婆看到元正進來,氣唿唿地說道:“我花了大價錢娶的媳婦,連頓飯都不做,還得我老婆子親自動手。這日子沒法過了,不行就分家吧,我這命怎麽這麽苦啊。”說著,還假惺惺地抹起了眼淚。
元正依舊沉默不語,打好水後端到院子裏,自顧自地洗了起來。
洗完後,他緩緩走出院子,靠著牆蹲下身子。
他望著峽穀對麵人家星星點點的燈火,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無奈。
突然,他抬起右手,狠狠地敲了敲自己的腦袋,仿佛是在責怪自己的無能。
這時,采婆婆已經做好了飯,給自己和二丫各盛了一大碗。
她坐在院子裏,一邊吃一邊繼續罵道:“一個賠錢貨,我又沒讓她來我們家,她憑什麽在這兒?這個家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從哪兒來就迴哪兒去。有我沒她,我今天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要賴在這兒吃我的飯。”
嬌蘭坐在炕上,聽著采婆婆在院子裏的叫罵聲,心中的衝動如洶湧的潮水般難以抑製。
她想:“結婚生子本是天經地義之事,怎麽能由她說讓生才能生?想來定是自己娘家要的彩禮太多,讓她心懷怨恨。”
一個念頭在她心中愈發堅定:“既然你如此看不起我的孩子,那我便帶著她離開。你家有錢,大可以再娶媳婦。”
嬌蘭強忍著淚水,迅速收拾了幾件衣服,將小阿末仔細包好,又給自己裹上厚實的頭巾。
她抱著小阿末,緩緩走出窯洞,來到院子裏。
此時,采婆婆正惡狠狠地盯著她,嬌蘭對著采婆婆說道:“吵死了,我這就帶她離開,省得讓你心煩。”
在采婆婆那冰冷的注視下,嬌蘭抱著小阿末決然地走出了院子。
牆角的元正看到這一幕,嘴唇微微顫抖,卻始終沒有說出一句話,隻是緩緩低下頭,將頭埋在膝蓋上。
嬌蘭最後看了一眼元正,見他這般模樣,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徹底破滅,隻覺得一陣心寒。
她抱緊小阿末,向著前方那未知路走去。
突然,身後傳來元正一聲長長的歎息,那歎息聲在這寂靜的傍晚顯得格外清晰。
聽到歎息聲,嬌蘭的腳步愈發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