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吳王妃去世前給兒子定了一門顯貴妻族,便是手中有上百條出海船隊的豪富魏家。別的不說,除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妝,據說壓箱底銀子便有上百萬兩。
但這些都是傳言,因魏氏也是一極其低調之人,據說這魏氏在繼王妃麵前十分笨拙,恨不能一年裏有半年住在莊子上,就為了躲避繼王妃。
連翹心道,繼王妃厲害是真,可能讓厲害名聲傳出來,就不知是誰的手筆了。
一刻鍾不到,兩人便被迎進正殿。淑妃頭戴九尾鳳冠,身著明紅宮裝,一派端莊明豔,諒誰也看不出是妓子出身。
連翹和魏氏就要行跪拜大禮,淑妃卻緊趕著讓人扶起,笑道:「兩位都是堂堂世子妃,乃咱們皇家正經媳婦,哪裏用行此大禮,快快坐過來說說話。」
讓人扶著魏氏到左邊,連翹到右邊,便聊起了家常。不過對連翹略冷淡,倒是待魏氏更親熱一些。
連翹靜靜坐著,偶爾問道自己便說兩句,倒不覺得難熬。
聊了一會,淑妃握住魏氏雙手:「委屈你了,千裏迢迢帶著兩個孩子來京。皇上也知道你們委屈,昨日還說世子是個好的,定不會讓你們委屈。」
魏氏笑道:「妾身不覺得委屈,這麽多年都習慣了。夫君乃是長子,弟弟們年紀小不說還嬌養長大,離不開父王母妃,我們北上也是應該。且夫君一向仰慕皇上,能進京表一表孝心是莫大榮幸。」
淑妃拍拍她手:「難得的好孩子呀,皇上知道你們難處。」
魏氏感動得差點落下淚來,滿臉全是感激敬重之情。
連翹心道,魏氏哪裏是笨拙,看這一句話,既說了不得親生父親歡喜,又表達了對皇上的孝心,可不是笨人能說出來的。
這女人可比自己會演。
連翹在淑妃宮中不過呆了小半個時辰,便被帶到了壽康宮。此時,太後正在禮佛,幾人便規規矩矩等著。
外人都傳淑妃娘娘如何妖媚放縱,可見她在太後這裏姿態卻十分之低,連翹心歎果真個個都是人才,千人千麵。
想想自己這陣子也是瘋狂拜佛,連翹便知但凡信佛之人,沒有一個真正心靜的。若是真無欲,便會無求,也便不需求神拜佛了。
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個有信仰之人,因為內在都有私心作祟,不知何時便會拿起屠刀。
兩刻鍾後,太後才召見。
嫋嫋煙霧中彌漫著檀香,讓人心神容易有片刻恍惚。連翹隨著淑妃和吳王世子妃行了大禮,老老實實立在正中,眼睛盯著地上的金邊紅色長絨地毯。
想起上次來,這屋子裏還隻是青色大理石,今兒卻如此富麗堂皇,可見太後的日子果真好過了。
太後笑著招手:「淑妃倒是好興頭,清晨剛來哀家這裏用了一頓早膳,這會子便帶兩個孩子來用午膳了。」
淑妃笑道:「誰讓太後娘娘疼我們。您這裏飯好吃,來蹭幾頓又能怎樣。可今兒我可不擔這饞名,還不是您想念這兩個孩子,我順道送一送。」
太後點點她腦袋,兩人相處十分融洽,和當年皇後當權時可完全不同。
看了連翹一眼:「個把月沒見,好像又長高了。」
又看了魏氏一眼,笑道:「你這孩子快上前來讓哀家看看。」握住魏氏手,打量一番:「這模樣兒真好。你也是,來都來了,也不說帶兩個孩子一同前來。」
魏氏有些不好意思:「他們正是最鬧騰的年紀,怕擾了您。」
太後歎口氣:「太過外道了。當年我和你太婆婆情同姐妹,惺惺相惜,隻是她比我有福氣,還能跟著兒子四處看看。哀家這一把老骨頭,隻能老死在這皇宮中,如今也就指望見到你們這些小輩開開心了。」
魏氏連連點頭:「妾身太婆婆也十分惦念您呢,臨來前還把她親自繡的佛經讓妾身帶來,說您最愛她的雙麵繡。」
吳王母妃當年隻是美人,容貌雖好卻在宮中不顯,還是憑著雙麵繡討好了還是皇後的太後,然後有了侍寢機會。也是命好,總共沒被寵幸幾次,竟然生下來兒子,從此有了依靠。
吳王就藩,老太妃便跟了過去。
而在魏氏眼裏,老太妃是頂頂聰明之人。對兒子慈愛,對孫子輩更是疼愛。當年母妃去了,老太妃也看護了世子幾年。隻是隨著王妃強勢,尤其是王爺不再關係世子了,老太妃對世子爺隨之淡了。
也是,老太妃一生榮華富貴是兒子給的,靠孫子且靠不上。總歸哪個孫子都是親的,何必為此惹兒子和兒媳不高興。
至於老太妃和太後真正關係如何,魏氏並不得知。宮中人心思複雜,誰知道內裏到底如何呢。但太後既然這樣說了,她自然狠狠附和。
太後摸著佛經,眼淚都下來了,連連說好,拉著魏氏細問起老太妃情形來。
淑妃見此情形笑道:「太後娘娘您可真真偏心,眼裏隻有魏氏再沒有旁人。也罷,妾身還算有眼力見,帶連氏去遊園子得了。」
說著也站了起來,太後擺擺手:「去吧去吧,連氏年紀小,你可要看好了。哀家已經見過連氏了,今日好好和魏氏說說話。」
連翹告退,隨著淑妃出來。
望著高高太陽,淑妃懶洋洋道:「這一上午可累死本宮,哪裏還有力氣逛禦花園,你且迴去吧。看看這天,風輕雲淡安安靜靜的,多好,比興風作浪強太多了。」
連翹微笑:「是,妾身也喜歡這樣安靜天氣。」
淑妃盯了她一眼:「好孩子,迴去好好為世子爺祈福,本宮就不留你用膳了。」
但這些都是傳言,因魏氏也是一極其低調之人,據說這魏氏在繼王妃麵前十分笨拙,恨不能一年裏有半年住在莊子上,就為了躲避繼王妃。
連翹心道,繼王妃厲害是真,可能讓厲害名聲傳出來,就不知是誰的手筆了。
一刻鍾不到,兩人便被迎進正殿。淑妃頭戴九尾鳳冠,身著明紅宮裝,一派端莊明豔,諒誰也看不出是妓子出身。
連翹和魏氏就要行跪拜大禮,淑妃卻緊趕著讓人扶起,笑道:「兩位都是堂堂世子妃,乃咱們皇家正經媳婦,哪裏用行此大禮,快快坐過來說說話。」
讓人扶著魏氏到左邊,連翹到右邊,便聊起了家常。不過對連翹略冷淡,倒是待魏氏更親熱一些。
連翹靜靜坐著,偶爾問道自己便說兩句,倒不覺得難熬。
聊了一會,淑妃握住魏氏雙手:「委屈你了,千裏迢迢帶著兩個孩子來京。皇上也知道你們委屈,昨日還說世子是個好的,定不會讓你們委屈。」
魏氏笑道:「妾身不覺得委屈,這麽多年都習慣了。夫君乃是長子,弟弟們年紀小不說還嬌養長大,離不開父王母妃,我們北上也是應該。且夫君一向仰慕皇上,能進京表一表孝心是莫大榮幸。」
淑妃拍拍她手:「難得的好孩子呀,皇上知道你們難處。」
魏氏感動得差點落下淚來,滿臉全是感激敬重之情。
連翹心道,魏氏哪裏是笨拙,看這一句話,既說了不得親生父親歡喜,又表達了對皇上的孝心,可不是笨人能說出來的。
這女人可比自己會演。
連翹在淑妃宮中不過呆了小半個時辰,便被帶到了壽康宮。此時,太後正在禮佛,幾人便規規矩矩等著。
外人都傳淑妃娘娘如何妖媚放縱,可見她在太後這裏姿態卻十分之低,連翹心歎果真個個都是人才,千人千麵。
想想自己這陣子也是瘋狂拜佛,連翹便知但凡信佛之人,沒有一個真正心靜的。若是真無欲,便會無求,也便不需求神拜佛了。
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個有信仰之人,因為內在都有私心作祟,不知何時便會拿起屠刀。
兩刻鍾後,太後才召見。
嫋嫋煙霧中彌漫著檀香,讓人心神容易有片刻恍惚。連翹隨著淑妃和吳王世子妃行了大禮,老老實實立在正中,眼睛盯著地上的金邊紅色長絨地毯。
想起上次來,這屋子裏還隻是青色大理石,今兒卻如此富麗堂皇,可見太後的日子果真好過了。
太後笑著招手:「淑妃倒是好興頭,清晨剛來哀家這裏用了一頓早膳,這會子便帶兩個孩子來用午膳了。」
淑妃笑道:「誰讓太後娘娘疼我們。您這裏飯好吃,來蹭幾頓又能怎樣。可今兒我可不擔這饞名,還不是您想念這兩個孩子,我順道送一送。」
太後點點她腦袋,兩人相處十分融洽,和當年皇後當權時可完全不同。
看了連翹一眼:「個把月沒見,好像又長高了。」
又看了魏氏一眼,笑道:「你這孩子快上前來讓哀家看看。」握住魏氏手,打量一番:「這模樣兒真好。你也是,來都來了,也不說帶兩個孩子一同前來。」
魏氏有些不好意思:「他們正是最鬧騰的年紀,怕擾了您。」
太後歎口氣:「太過外道了。當年我和你太婆婆情同姐妹,惺惺相惜,隻是她比我有福氣,還能跟著兒子四處看看。哀家這一把老骨頭,隻能老死在這皇宮中,如今也就指望見到你們這些小輩開開心了。」
魏氏連連點頭:「妾身太婆婆也十分惦念您呢,臨來前還把她親自繡的佛經讓妾身帶來,說您最愛她的雙麵繡。」
吳王母妃當年隻是美人,容貌雖好卻在宮中不顯,還是憑著雙麵繡討好了還是皇後的太後,然後有了侍寢機會。也是命好,總共沒被寵幸幾次,竟然生下來兒子,從此有了依靠。
吳王就藩,老太妃便跟了過去。
而在魏氏眼裏,老太妃是頂頂聰明之人。對兒子慈愛,對孫子輩更是疼愛。當年母妃去了,老太妃也看護了世子幾年。隻是隨著王妃強勢,尤其是王爺不再關係世子了,老太妃對世子爺隨之淡了。
也是,老太妃一生榮華富貴是兒子給的,靠孫子且靠不上。總歸哪個孫子都是親的,何必為此惹兒子和兒媳不高興。
至於老太妃和太後真正關係如何,魏氏並不得知。宮中人心思複雜,誰知道內裏到底如何呢。但太後既然這樣說了,她自然狠狠附和。
太後摸著佛經,眼淚都下來了,連連說好,拉著魏氏細問起老太妃情形來。
淑妃見此情形笑道:「太後娘娘您可真真偏心,眼裏隻有魏氏再沒有旁人。也罷,妾身還算有眼力見,帶連氏去遊園子得了。」
說著也站了起來,太後擺擺手:「去吧去吧,連氏年紀小,你可要看好了。哀家已經見過連氏了,今日好好和魏氏說說話。」
連翹告退,隨著淑妃出來。
望著高高太陽,淑妃懶洋洋道:「這一上午可累死本宮,哪裏還有力氣逛禦花園,你且迴去吧。看看這天,風輕雲淡安安靜靜的,多好,比興風作浪強太多了。」
連翹微笑:「是,妾身也喜歡這樣安靜天氣。」
淑妃盯了她一眼:「好孩子,迴去好好為世子爺祈福,本宮就不留你用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