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台最前方的位置。
雕著龍的金椅上鋪著柔軟的羊絨皮,再用華貴的絲綢蓋著,隻是這張椅子的主人因國事繁忙,還未前來。
而這張椅子的下方座位卻早已坐滿了人。
太子和趙白璐相鄰坐著,雖說太子有漢帝的命令,需要照顧趙白璐的安危,但沒說要照顧趙白璐的方方麵麵。
於是乎,太子隻和趙白璐打了個招唿就再也沒有說話,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拉攏這些士子,畢竟這些士子的身份可都不一般,能在陛下麵前露臉的,自然都是朝中大臣的後代,為了他們爹的權力,太子沒理由不拉攏。
而與他有著同樣目的三皇子也再與士子們其樂融融地交談著。
“三皇子,三皇子。”
京商會韓陽榮小心翼翼地朝三皇子招手。
三皇子眉頭一皺,現在氣氛正融洽,要是離開了再迴來,就不知道還要花費多少的力氣才能重新炒熱氣氛。
但韓陽榮是京商會的人,他的價值也不比這些士子差上多少。
所以三皇子雖然不情不願,但還是走了過去。
“何事?”
韓陽榮說著足以轟動漢京的大事:“三皇子,我已經派人進了風鈴台,一會之後,就會有人給趙白璐換上毒酒。”
三皇子眼睛頓時瞪得滾圓,驚怒道:“你瘋了?!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做什麽?你想害死我不成?!”
三皇子眼眸噴著火焰,饒是他這樣善於隱忍的人也忍不住了。
可韓陽榮卻笑道:“不礙事的,那些都是京商會養的死士,莫說三皇子您身份尊貴,就是小人自己這條的賤命,小人自己也珍惜得很,才不舍得那麽胡亂浪費。”
三皇子暗中切齒,依舊恨不得將韓陽榮胡千刀萬剮:“你知道秦朝公主在今日宴會上被毒死之後的事嗎?是陛下震怒!震怒!不是因為死了一個秦朝公主,而是在陛下也在場的情況下,竟然有人死了,那豈不是意味著下一個毒死的人也有可能是陛下?!所以陛下一定會下死令徹查!你的手腳再幹淨,就一定能保證沒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嗎?!”
韓陽榮似乎早就考慮過這個顧慮,他迴道:“三皇子是飽漢子不知餓漢饑,京商會裏養了不下千匹的戰馬,這些戰馬加起來一日就能吃下數百兩銀子的飼料,還有考慮馬廄、馬夫等一切雜七雜八的開銷,所以這些東西一日不賣出去,京商會上上下下都寢食難安啊!三皇子也請替我們著想。”
“著想個屁,現在恨不得宰了你們這些賤商!”三皇子心裏這麽想著,但嘴上卻不是這麽說的,“行了,我們終究是一條船上的,這次出了什麽事我擔著,但下不為例!若是下次再有瞞著我擅自行動的事,我一定親自出手解決你們!”
韓陽榮躬身作揖,笑道:“謝三皇子體恤!”
“哼!“
三皇子頓時沒了拉攏士子的心思,坐在席位上暗中盯著趙白璐——他絕不允許趙白璐死在這次宴會上......因為她這樣就簡單死了,太子很難收到太重的懲罰,而這趙白璐一死,京商會就沒了和自己合作的理由,諸上所述,趙白璐可以死,但絕不能在今天死。
三皇子端起酒杯,抿著卻不喝,隻見一公公端著酒鼎緩緩走來,想來那酒就是韓陽榮安排的毒酒......
“趙公主,酒涼了,奴才給你換一鼎。”
趙白璐的酒幾乎沒少,除了一開始與亂七八糟的皇子敬酒喝了些外,幾乎沒動。
現在說是要來換酒,趙白璐覺得沒什麽必要。
“這酒就不必換了,反正也不喝。”
那公公卻固執道:“這是漢朝的規矩,不能讓客人喝冷酒,不然給外人知曉了會說我們漢朝不懂規矩的。趙公主您就別為難我這做奴才的了。”
“換吧,換吧。”趙白璐無奈道,“就你們漢朝規矩多。”
公公給趙白璐換了酒鼎之後,三皇子立刻起身,想要借著和趙白璐閑聊的由頭,然後“不小心”將酒鼎給掀翻,這樣一來,韓陽榮的計劃便注定落敗,自己也可安心。
隻是這如意算盤注定是要打空的。
三皇子剛站起來,就瞧見漢帝在宮人的陪同下走了過來。
他隻能作揖行禮,那些士子們也跪了一片。
“拜見陛下。”
“都起來吧。”漢帝笑嗬嗬的,看起來心情不錯,“朕來遲了,先敬大家一杯。”
所有人都端起酒杯,趙白璐也不例外。
三皇子心頭一跳,發現趙白璐酒杯中尚且有酒,沒有去舀那毒酒才送了口氣,但要是漢帝再敬酒的話......怕就來不及了。
一杯酒盡。
漢帝身邊的公公立刻為漢帝滿上,漢帝端起酒杯正想要單獨與趙白璐碰一杯,卻意外看見了遠處的一個人,便轉頭大聲道:“逍遙王來了卻怎麽坐那麽後麵,是嫌棄朕嗎?”
張玄機就見身邊的劉逍遙起身,遙遙一作揖後就朝漢帝走去。
“握草。”張玄機心道——這些人是中毒了嗎?怎麽各個都喜歡“扮豬吃老虎”的戲碼,明明是王族,到自己這邊裝什麽普通人?
張玄機見到劉逍遙直接上了漢帝的身邊,嘀嘀咕咕說些什麽,不過從他們時不時投來的視線,不難推斷出他們似乎是在討論著自己。
而整個風鈴台,因為逍遙王和漢帝在說著話,所以所有人都不敢閑聊,隻是順著漢帝的視線不斷瞧向張玄機,似乎也在好奇漢帝和逍遙王在說些什麽。
稍一會後,逍遙王被賜座,漢帝咳嗽了一聲道:“剛剛朕聽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事,現在說來於你們聽一聽。為了添加些彩頭,解出這個問題的人,朕便將那東西賜下。”
“外域曾經給朕獻來一匹烈馬,可朕並不好騎射,所以這烈馬朕一直未騎,空著可惜,現在你們當中誰能夠給出辦法準確量出這烈馬的重量,朕就將這匹烈馬賜給他。”
士子們無人迴答,他們又不傻,風鈴台上還有三皇子和太子,他們不先迴答,誰敢去搶風頭?
雕著龍的金椅上鋪著柔軟的羊絨皮,再用華貴的絲綢蓋著,隻是這張椅子的主人因國事繁忙,還未前來。
而這張椅子的下方座位卻早已坐滿了人。
太子和趙白璐相鄰坐著,雖說太子有漢帝的命令,需要照顧趙白璐的安危,但沒說要照顧趙白璐的方方麵麵。
於是乎,太子隻和趙白璐打了個招唿就再也沒有說話,更多的時間還是用來拉攏這些士子,畢竟這些士子的身份可都不一般,能在陛下麵前露臉的,自然都是朝中大臣的後代,為了他們爹的權力,太子沒理由不拉攏。
而與他有著同樣目的三皇子也再與士子們其樂融融地交談著。
“三皇子,三皇子。”
京商會韓陽榮小心翼翼地朝三皇子招手。
三皇子眉頭一皺,現在氣氛正融洽,要是離開了再迴來,就不知道還要花費多少的力氣才能重新炒熱氣氛。
但韓陽榮是京商會的人,他的價值也不比這些士子差上多少。
所以三皇子雖然不情不願,但還是走了過去。
“何事?”
韓陽榮說著足以轟動漢京的大事:“三皇子,我已經派人進了風鈴台,一會之後,就會有人給趙白璐換上毒酒。”
三皇子眼睛頓時瞪得滾圓,驚怒道:“你瘋了?!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做什麽?你想害死我不成?!”
三皇子眼眸噴著火焰,饒是他這樣善於隱忍的人也忍不住了。
可韓陽榮卻笑道:“不礙事的,那些都是京商會養的死士,莫說三皇子您身份尊貴,就是小人自己這條的賤命,小人自己也珍惜得很,才不舍得那麽胡亂浪費。”
三皇子暗中切齒,依舊恨不得將韓陽榮胡千刀萬剮:“你知道秦朝公主在今日宴會上被毒死之後的事嗎?是陛下震怒!震怒!不是因為死了一個秦朝公主,而是在陛下也在場的情況下,竟然有人死了,那豈不是意味著下一個毒死的人也有可能是陛下?!所以陛下一定會下死令徹查!你的手腳再幹淨,就一定能保證沒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嗎?!”
韓陽榮似乎早就考慮過這個顧慮,他迴道:“三皇子是飽漢子不知餓漢饑,京商會裏養了不下千匹的戰馬,這些戰馬加起來一日就能吃下數百兩銀子的飼料,還有考慮馬廄、馬夫等一切雜七雜八的開銷,所以這些東西一日不賣出去,京商會上上下下都寢食難安啊!三皇子也請替我們著想。”
“著想個屁,現在恨不得宰了你們這些賤商!”三皇子心裏這麽想著,但嘴上卻不是這麽說的,“行了,我們終究是一條船上的,這次出了什麽事我擔著,但下不為例!若是下次再有瞞著我擅自行動的事,我一定親自出手解決你們!”
韓陽榮躬身作揖,笑道:“謝三皇子體恤!”
“哼!“
三皇子頓時沒了拉攏士子的心思,坐在席位上暗中盯著趙白璐——他絕不允許趙白璐死在這次宴會上......因為她這樣就簡單死了,太子很難收到太重的懲罰,而這趙白璐一死,京商會就沒了和自己合作的理由,諸上所述,趙白璐可以死,但絕不能在今天死。
三皇子端起酒杯,抿著卻不喝,隻見一公公端著酒鼎緩緩走來,想來那酒就是韓陽榮安排的毒酒......
“趙公主,酒涼了,奴才給你換一鼎。”
趙白璐的酒幾乎沒少,除了一開始與亂七八糟的皇子敬酒喝了些外,幾乎沒動。
現在說是要來換酒,趙白璐覺得沒什麽必要。
“這酒就不必換了,反正也不喝。”
那公公卻固執道:“這是漢朝的規矩,不能讓客人喝冷酒,不然給外人知曉了會說我們漢朝不懂規矩的。趙公主您就別為難我這做奴才的了。”
“換吧,換吧。”趙白璐無奈道,“就你們漢朝規矩多。”
公公給趙白璐換了酒鼎之後,三皇子立刻起身,想要借著和趙白璐閑聊的由頭,然後“不小心”將酒鼎給掀翻,這樣一來,韓陽榮的計劃便注定落敗,自己也可安心。
隻是這如意算盤注定是要打空的。
三皇子剛站起來,就瞧見漢帝在宮人的陪同下走了過來。
他隻能作揖行禮,那些士子們也跪了一片。
“拜見陛下。”
“都起來吧。”漢帝笑嗬嗬的,看起來心情不錯,“朕來遲了,先敬大家一杯。”
所有人都端起酒杯,趙白璐也不例外。
三皇子心頭一跳,發現趙白璐酒杯中尚且有酒,沒有去舀那毒酒才送了口氣,但要是漢帝再敬酒的話......怕就來不及了。
一杯酒盡。
漢帝身邊的公公立刻為漢帝滿上,漢帝端起酒杯正想要單獨與趙白璐碰一杯,卻意外看見了遠處的一個人,便轉頭大聲道:“逍遙王來了卻怎麽坐那麽後麵,是嫌棄朕嗎?”
張玄機就見身邊的劉逍遙起身,遙遙一作揖後就朝漢帝走去。
“握草。”張玄機心道——這些人是中毒了嗎?怎麽各個都喜歡“扮豬吃老虎”的戲碼,明明是王族,到自己這邊裝什麽普通人?
張玄機見到劉逍遙直接上了漢帝的身邊,嘀嘀咕咕說些什麽,不過從他們時不時投來的視線,不難推斷出他們似乎是在討論著自己。
而整個風鈴台,因為逍遙王和漢帝在說著話,所以所有人都不敢閑聊,隻是順著漢帝的視線不斷瞧向張玄機,似乎也在好奇漢帝和逍遙王在說些什麽。
稍一會後,逍遙王被賜座,漢帝咳嗽了一聲道:“剛剛朕聽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事,現在說來於你們聽一聽。為了添加些彩頭,解出這個問題的人,朕便將那東西賜下。”
“外域曾經給朕獻來一匹烈馬,可朕並不好騎射,所以這烈馬朕一直未騎,空著可惜,現在你們當中誰能夠給出辦法準確量出這烈馬的重量,朕就將這匹烈馬賜給他。”
士子們無人迴答,他們又不傻,風鈴台上還有三皇子和太子,他們不先迴答,誰敢去搶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