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野望
躺平小廟祝:我家神明太卷了! 作者:情書難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在缺乏脂肪的時候,會對寒冷格外敏感。
動物也是一樣。
一隻碩大的老鼠爬上屋頂,望著四周渾濁且帶冰碴的河水焦躁不安。
人類可以打包家當離開家園,它們卻沒辦法跟著離開。
刺骨的冰水讓它們無法穿過寬闊的平原,到達沒有被水淹沒的土地,盡管它們會遊泳,但卻沒有靈智。
除非逼到沒活路,否則不會主動踏入險境。
老黃狗站在車頭警惕地打量陌生的環境,鼻子裏傳來複雜的氣息,伸出舌頭刷新雷達後,它嗅到了食物的味道。
男人像老牛一般,悶頭趟著冰水拉車。
車上坐著老娘和孩子,還有被褥吃食,以及過年準備的肉食和油鹽,以及一些耐燒的幹柴。
哦,還有家裏那條老黃狗。
婦人背後著一家人的衣服,一樣艱難地行走。
不過她累了便把包袱放在車上,幫著推會兒車,大致會比拉車的丈夫稍微輕鬆些。
“前麵有人放粥嘞!”
車上老婦人摟著不安分的小孫子驚喜道。
滿頭大汗的男人沒有說話,隻瞥了一眼便往那裏拉,幹活的時候說話容易泄氣,這是他們這些常年出大力的人的共識。
婦人把包袱放在車上,才有力氣跟婆婆說話:“怎麽這麽快就有人放粥,別是簽賣身契的吧?”
彎腰推車,她隻感覺身上冷的厲害。
要是能喝碗熱湯水就好了。
“應該不是,這才哪到哪?一碗粥就想買人,得到大水齊腰,餓個三五天才有簽賣身契的粥。”
老婦人很有經驗,對那些大戶借牙行收人的套路門兒清。
三灣村離黃河有段距離,但附近有條小河匯流歸大河,所以水漫的也很快。
這邊莊稼人的糧食通常都是挖坑儲存(為了防官差征派),河水一漫儲存的糧食也就完蛋了,放在明處的糧食吃不了多久。
所以不需要官府組織,這些人自發的離開了家園,南岸的往南,北岸的往北,各尋生路。
“照我說,這裏不是好相與的地方,河伯老爺的神位碎了,剛才天上又打的厲害。
咱們趁早離了這裏,去投奔你妹妹,她雖嫁的遠些,好歹那親家曾做過小官,有些人脈,能幫咱們一把。”
老婦人懷裏揣著地契,盤算能賣幾個錢,兒子兒媳也都沒什麽意見。
一路上已經有人傳開了,河伯死了!
這黃河不知道還要怎麽鬧呢。
地上行人如蟻,拖家帶口的逃命,舒陽在河岸上空竭力壓製自己突破關口。
與那些人打了兩個時辰,雲燁替他施法休息了一會兒。
他體內的靈河再度拓寬,靈力沿著經脈血管奔湧,似要找一處地方平靜下來,緩緩沉澱。
舒陽不敢讓它停下來。
眼下他若突破到靈湖,一則禍福難料,不知會不會被強行升天,二則是突破後心神沉浸悟道,也不知會過去多久。
下方還有很多人在小腿深的冰水裏掙紮,並非悟道的時機。
而舒陽這邊動作放緩,下方的河水晃動,往外溢出的速度明顯快了幾分。
最淺的地方都有膝蓋那麽深了。
——————
司天監斬殺了水府眾妖後迅速撤離了現場。
他們可沒有舒陽那般渾厚的法力,可以跟一眾佛道妖蠻鏖戰兩個時辰。
大招一放,藍條見底,即刻就走。
長安城有李二,任那些名門大派和妖二代再囂張,也不可能在長安殺得了他們。
袁天罡幾人坐在頂樓打坐調息,下方各類傳訊法寶光芒湧動,川流不息。
不用看也知道有大部分斥責他們的。
“下遊有開燈大師等人鉗製,中遊有天官與兩岸城隍,上遊西方那群羅漢也不得不幫,如此,黃河之患便能降到最低了。”
“不見得,天災可防,人禍難解,朝廷沒有糧食布匹,賑災的官員還要撈一筆,死於人禍之數要大過天災。”
說起人禍,這五個老道都沉默了。
這世上的貪官殺不盡,便是皇帝也想著如何牧民,他們這些修道之人,又有何法可救?
“我聽聞東宮討論翠微山所行,乃富民之策,使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又以更優之物供給權貴,如此,虎豹豺狼得以飽腹,羔羊螻蟻亦可存身。”
孫思邈偶爾會去看一眼宮裏安寧,從別處聽過關於翠微山不同的評價。
這是不同於修行界評價,關注點在於民生。
“兩位變數俱在天帝門下,不知是要變天,還是變人……”
幾人再度沉默。
變天嗎?
天道正在變。
若變人,又要怎樣變?
皇宮內。
李二從車輦上下來,身上那股令人心神搖曳的力量也隨之散去。
三百六十州的香火並不能讓他天下無敵,因為那些香火屬於人皇廟,屬於每一任皇帝。
他能使用的,隻有屬於大唐的那份氣運。
短暫迴味了那股力量的快感,李二長長歎了口氣,走進書房。
書房裏除了幾個心腹,多了一個端莊溫柔的婦人。
“陛下歸來,應當順利,我們這邊也想出了一些餿主意湊錢糧,為陛下分憂。”
李二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追問:“皇後有何高見?”
長孫氏隨著眾人行了半禮才笑道:“此事卻要陛下首肯才好……”
她的主意很簡單,擴充後宮。
把那些老牌權貴家的女子選進來一批女官,憑各家納捐銀糧布匹之數,來定位份。
死摳門兒的,送給太上皇。
出手闊綽的,進後宮侍寢。
忠心有餘不足力的,太子和皇子那都可以預定。
當然啦,太子妃的位置價錢是最高的。
那畢竟是下一任皇後。
也是外戚的頂級追求。
“皇後此計甚妙!”
李二撫掌叫好,群臣這才鬆了一口氣。
其實國庫空虛,各世家門閥並不窮,雖然他們嘴上一個比一個窮,但在大唐十幾年的積累,不說那些好東西。
起碼糧食和粗布積累的不計其數。
救災要的也就是這些東西。
但這些都是籌碼,皇帝不出個好價錢,他們寧願糧布在倉庫裏爛掉,也不會送出去一粒米。
這主意隻有皇後一個人想到嗎?
也不是,大家都想到了,隻是都不能說。
皇帝的名聲本來就很差,江南那邊兒民怨未平,中部略微好點兒,但也有限,畢竟近距離感受了同族之痛。
北地這邊兒的基本盤要是再戴上一頂好色的帽子……
李二的名聲算是爛大街了。
整個中洲從南到北,沒一個人念他好。
別人可不管皇帝招女官的背後目的,他們隻看到皇帝老子在選妃,這就是想女人了!
“這點罵名,朕還擔得起。”
剛剛手握乾坤的李二意氣風發,透過窗外落雪,望向南方。
總有一天,你們要為朕,為大唐而驕傲。
為自己身為唐人而歡唿!
動物也是一樣。
一隻碩大的老鼠爬上屋頂,望著四周渾濁且帶冰碴的河水焦躁不安。
人類可以打包家當離開家園,它們卻沒辦法跟著離開。
刺骨的冰水讓它們無法穿過寬闊的平原,到達沒有被水淹沒的土地,盡管它們會遊泳,但卻沒有靈智。
除非逼到沒活路,否則不會主動踏入險境。
老黃狗站在車頭警惕地打量陌生的環境,鼻子裏傳來複雜的氣息,伸出舌頭刷新雷達後,它嗅到了食物的味道。
男人像老牛一般,悶頭趟著冰水拉車。
車上坐著老娘和孩子,還有被褥吃食,以及過年準備的肉食和油鹽,以及一些耐燒的幹柴。
哦,還有家裏那條老黃狗。
婦人背後著一家人的衣服,一樣艱難地行走。
不過她累了便把包袱放在車上,幫著推會兒車,大致會比拉車的丈夫稍微輕鬆些。
“前麵有人放粥嘞!”
車上老婦人摟著不安分的小孫子驚喜道。
滿頭大汗的男人沒有說話,隻瞥了一眼便往那裏拉,幹活的時候說話容易泄氣,這是他們這些常年出大力的人的共識。
婦人把包袱放在車上,才有力氣跟婆婆說話:“怎麽這麽快就有人放粥,別是簽賣身契的吧?”
彎腰推車,她隻感覺身上冷的厲害。
要是能喝碗熱湯水就好了。
“應該不是,這才哪到哪?一碗粥就想買人,得到大水齊腰,餓個三五天才有簽賣身契的粥。”
老婦人很有經驗,對那些大戶借牙行收人的套路門兒清。
三灣村離黃河有段距離,但附近有條小河匯流歸大河,所以水漫的也很快。
這邊莊稼人的糧食通常都是挖坑儲存(為了防官差征派),河水一漫儲存的糧食也就完蛋了,放在明處的糧食吃不了多久。
所以不需要官府組織,這些人自發的離開了家園,南岸的往南,北岸的往北,各尋生路。
“照我說,這裏不是好相與的地方,河伯老爺的神位碎了,剛才天上又打的厲害。
咱們趁早離了這裏,去投奔你妹妹,她雖嫁的遠些,好歹那親家曾做過小官,有些人脈,能幫咱們一把。”
老婦人懷裏揣著地契,盤算能賣幾個錢,兒子兒媳也都沒什麽意見。
一路上已經有人傳開了,河伯死了!
這黃河不知道還要怎麽鬧呢。
地上行人如蟻,拖家帶口的逃命,舒陽在河岸上空竭力壓製自己突破關口。
與那些人打了兩個時辰,雲燁替他施法休息了一會兒。
他體內的靈河再度拓寬,靈力沿著經脈血管奔湧,似要找一處地方平靜下來,緩緩沉澱。
舒陽不敢讓它停下來。
眼下他若突破到靈湖,一則禍福難料,不知會不會被強行升天,二則是突破後心神沉浸悟道,也不知會過去多久。
下方還有很多人在小腿深的冰水裏掙紮,並非悟道的時機。
而舒陽這邊動作放緩,下方的河水晃動,往外溢出的速度明顯快了幾分。
最淺的地方都有膝蓋那麽深了。
——————
司天監斬殺了水府眾妖後迅速撤離了現場。
他們可沒有舒陽那般渾厚的法力,可以跟一眾佛道妖蠻鏖戰兩個時辰。
大招一放,藍條見底,即刻就走。
長安城有李二,任那些名門大派和妖二代再囂張,也不可能在長安殺得了他們。
袁天罡幾人坐在頂樓打坐調息,下方各類傳訊法寶光芒湧動,川流不息。
不用看也知道有大部分斥責他們的。
“下遊有開燈大師等人鉗製,中遊有天官與兩岸城隍,上遊西方那群羅漢也不得不幫,如此,黃河之患便能降到最低了。”
“不見得,天災可防,人禍難解,朝廷沒有糧食布匹,賑災的官員還要撈一筆,死於人禍之數要大過天災。”
說起人禍,這五個老道都沉默了。
這世上的貪官殺不盡,便是皇帝也想著如何牧民,他們這些修道之人,又有何法可救?
“我聽聞東宮討論翠微山所行,乃富民之策,使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又以更優之物供給權貴,如此,虎豹豺狼得以飽腹,羔羊螻蟻亦可存身。”
孫思邈偶爾會去看一眼宮裏安寧,從別處聽過關於翠微山不同的評價。
這是不同於修行界評價,關注點在於民生。
“兩位變數俱在天帝門下,不知是要變天,還是變人……”
幾人再度沉默。
變天嗎?
天道正在變。
若變人,又要怎樣變?
皇宮內。
李二從車輦上下來,身上那股令人心神搖曳的力量也隨之散去。
三百六十州的香火並不能讓他天下無敵,因為那些香火屬於人皇廟,屬於每一任皇帝。
他能使用的,隻有屬於大唐的那份氣運。
短暫迴味了那股力量的快感,李二長長歎了口氣,走進書房。
書房裏除了幾個心腹,多了一個端莊溫柔的婦人。
“陛下歸來,應當順利,我們這邊也想出了一些餿主意湊錢糧,為陛下分憂。”
李二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追問:“皇後有何高見?”
長孫氏隨著眾人行了半禮才笑道:“此事卻要陛下首肯才好……”
她的主意很簡單,擴充後宮。
把那些老牌權貴家的女子選進來一批女官,憑各家納捐銀糧布匹之數,來定位份。
死摳門兒的,送給太上皇。
出手闊綽的,進後宮侍寢。
忠心有餘不足力的,太子和皇子那都可以預定。
當然啦,太子妃的位置價錢是最高的。
那畢竟是下一任皇後。
也是外戚的頂級追求。
“皇後此計甚妙!”
李二撫掌叫好,群臣這才鬆了一口氣。
其實國庫空虛,各世家門閥並不窮,雖然他們嘴上一個比一個窮,但在大唐十幾年的積累,不說那些好東西。
起碼糧食和粗布積累的不計其數。
救災要的也就是這些東西。
但這些都是籌碼,皇帝不出個好價錢,他們寧願糧布在倉庫裏爛掉,也不會送出去一粒米。
這主意隻有皇後一個人想到嗎?
也不是,大家都想到了,隻是都不能說。
皇帝的名聲本來就很差,江南那邊兒民怨未平,中部略微好點兒,但也有限,畢竟近距離感受了同族之痛。
北地這邊兒的基本盤要是再戴上一頂好色的帽子……
李二的名聲算是爛大街了。
整個中洲從南到北,沒一個人念他好。
別人可不管皇帝招女官的背後目的,他們隻看到皇帝老子在選妃,這就是想女人了!
“這點罵名,朕還擔得起。”
剛剛手握乾坤的李二意氣風發,透過窗外落雪,望向南方。
總有一天,你們要為朕,為大唐而驕傲。
為自己身為唐人而歡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