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命不該絕
躺平小廟祝:我家神明太卷了! 作者:情書難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雙花廟的曆史已有百餘年。
蔡秀才兩人勤勉有加,修行到如今,也不過神官境。
這是一縣香火所能供奉的極限。
後續的神君,神王等境界需要更大的香火地,更多虔誠信徒來燒香供奉。
不過他們也沒什麽進取心,對擴張香火沒興趣,隻想著保一方平安,做個長長久久的神仙伴侶也就是了。
三藏將他們背後有黑氣兇兆告知時,兩人不過無奈一笑,語氣苦澀:
“有勞法師費心,這禍事我二人卻已知曉。”
“此事還要從五年前說起……”
五年前,桂陽縣來了一任縣令,乃是前朝皇室劉家子弟。
因著昔日冠軍侯重獲新生,又被大唐皇帝加封,是以劉家和雲氏去認了祖宗之後,這兩家地位勢力日益見長。
雙花廟在桂陽縣雖有百餘年香火,卻並未被大唐冊封,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劉家子弟一來,便籌劃著推了雙花廟,請雲侯入主。
蔡秀才原想打個商量,請雲侯坐廟中主位,他們二人神像居於側邊,落個為雲侯跑腿的差事,也好保住香火神位。
不至於香火散盡,真靈泯滅。
可那劉縣令著實不肯,明言道:“雲侯征戰四洲,平定八方水域,桀驁不拘,如何與二位共處?”
後來縣令私下裏透露,雙花廟的兩位神若不是有男風雅好,同廟也無妨。
但就是因為這雅好,才要避諱。
雲侯不喜男風……
“……有此一事,我二人也不願坐以待斃,聯合本地鄉紳尋了他錯處,上告知府把他攆了。”
“阿彌陀佛,倘若如此,也不算二位虧理,隻是蜀中離此地尚遠,那雲侯廟更是隔了萬水千山,這禍事從何而來?”
三藏聽了前因,卻不明白這後果從何而來。
雲侯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來打殺這個兩個小神啊?
況且……聽聞……
蔡秀才轉動茶盞,自嘲道:“是我們太不自量力了,州城裏的知府老爺姓陶名子安,往日他為官處事也頗為清正。
我們交上去劉縣令的罪狀,他二話不說就停職查辦,但那雲侯乃是他在別地做縣令時從山上迎下來的,我二人攆了劉縣令,等於拒了雲侯……”
“莫非這陶子安要推了兩位的廟?”
三藏小心揣測,蔡秀才兩人搖頭,笑容越發難看。
“天策府的尉遲將軍正在附近掃蕩妖魔,拔除淫神邪祀,陶知府隻是如實向上匯報了我們的廟……”
“我們到底未曾受封,雖有百姓供奉,卻也屬淫神邪祀之列,天策軍一到,廟破神毀,近在眼前。”
如此陽謀,堂堂正正,倒叫蔡秀才兩人無計可施,隻能坐著等死。
連個怨字也說不出。
至於請封,那是來不及的。
先前太上皇在位時,為了多拖死一些世家宗祠裏的老祖宗,壓著天下神明不封。
後來大封時又要先封州府,桂陽縣的雙花廟一拖再拖,直到等來了劉家子弟。
人家怎麽可能給他請封?
出事後,陶子安更不會越俎代庖幫雙花廟請封,隻說等新縣令派來再說。
“這……”
三藏聽了這一番陳述,沉吟半晌。
就在雙花廟兩個小神欲起身告辭之時,他才出言阻攔。
“兩位尊神且慢!或許,小僧有解困之法。”
蔡秀才與身旁少年停下身來,婉拒道:“多謝法師好意,我們不想修歡喜禪,亦不想舍棄彼此,遁入空門。”
“呃……此法卻與我佛門無關,有道是解鈴還須係鈴人,既然兩位願以雲侯為尊,何不供奉牌位請他?”
三藏臉色略微尷尬了一下,隨即說出解決之法。
雙花廟這兩位神明太弱小,不知道外麵的事,恐怕那劉家與雲氏也不知道,否則不會還按幾百年前的說法,說出雲侯不喜男風的話。
至於陶子安陶知府,他家那位老祖宗便是知道翠微山那晚的事,也不會跟小輩說。
若非當時他跟在佛前侍奉,也不會知道這等秘聞。
“我聽聞……雲侯金身重塑,跟以前不一樣了。
再加上此時雲侯入主天宮,號雲皇帝君,可感應天地。
不若供上牌位請他,有他在廟中主位,兩位居於側殿,便不必擔心天策軍前來破廟了。”
三藏斟酌再三,繞過雲侯被自家廟祝強吻之事,隻說了雲侯升天,成為天帝。
“雲皇帝君?朝廷認了嗎?”
蔡秀才二人不喜反憂,這稱號太大,若惹的長安不悅,隻怕日後禍事更大……
“放心,此乃佛道兩家共尊,巫妖輔佐,不會有錯。”
有三藏這句話背書,兩個小神官終於有了一絲安全感。
這麽多勢力集合,大唐不認也得認。
蔡秀才雖然心中忐忑,仍是準備依這位東傳佛法的法師所言,刻神位,擺香案,請天帝駕臨。
——————
天宮中,眾仙佛正齊聚一堂,口稱萬歲。
簡單行禮過後,佛道分列兩邊,巫妖也在下首站立。
這天宮第一次朝會,卻是要商議天條天規,厘定各司職責。
雲燁端坐帝位一言不發,靜靜看著下方爭論。
不是他沒有發言的權力,而是天條天規這些事道祖與佛祖已經定好了,都是根據天地意誌塑造的。
至於那些神職機構,他手下沒人可用,也插不進去,況且佛道妖三家都對他沒上天之時有幫助。
佛門彌勒佛與觀音站在那,道門長春長生兩位真君,妖族虎聖瞪著大眼色眯眯的看著他,鯤鵬也十分和氣。
這幾下裏一架,他也不好玩權術,拉偏架。
唯獨對巫王和魔主可以時不時點幾句。
心裏正暗自計算佛道妖三家拿了多少天宮神職,日後如何驅使,分化拉攏。太虛鏡那裏流出一道光,夾雜在天宮仙光中傳入雲燁的耳朵。
“敬稟雲皇帝君,小神蔡康攜夫郎董建拜上……”
桂陽縣,雙花廟裏。
兩個小神官在香案前恭敬跪倒。
蔡秀才一五一十的講明了劉家子弟來任縣令所作所為,又說了自己趕人,以及陶子安的應對。
末了,以頭觸地,祈求雲皇慈悲,降下神韻,收留他們侍奉。
雲燁聽完這番禱告,微微蹙眉。
下方劍拔弩張的爭論立時停息,聲音都不自覺降低幾分。
揮揮手,示意他們繼續,一絲神韻也隨之飄向後殿的太虛鏡。
沿著太虛鏡,飄蕩蕩下界而去。
正在廂房裏避讓的三藏忽聽天上有仙樂傳來,仰頭望去。
隻見一枝並蒂金蓮從天而降,落向雙花廟。
不由欣喜道:“成了!這兩位善神命不該絕!”
蔡秀才兩人勤勉有加,修行到如今,也不過神官境。
這是一縣香火所能供奉的極限。
後續的神君,神王等境界需要更大的香火地,更多虔誠信徒來燒香供奉。
不過他們也沒什麽進取心,對擴張香火沒興趣,隻想著保一方平安,做個長長久久的神仙伴侶也就是了。
三藏將他們背後有黑氣兇兆告知時,兩人不過無奈一笑,語氣苦澀:
“有勞法師費心,這禍事我二人卻已知曉。”
“此事還要從五年前說起……”
五年前,桂陽縣來了一任縣令,乃是前朝皇室劉家子弟。
因著昔日冠軍侯重獲新生,又被大唐皇帝加封,是以劉家和雲氏去認了祖宗之後,這兩家地位勢力日益見長。
雙花廟在桂陽縣雖有百餘年香火,卻並未被大唐冊封,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劉家子弟一來,便籌劃著推了雙花廟,請雲侯入主。
蔡秀才原想打個商量,請雲侯坐廟中主位,他們二人神像居於側邊,落個為雲侯跑腿的差事,也好保住香火神位。
不至於香火散盡,真靈泯滅。
可那劉縣令著實不肯,明言道:“雲侯征戰四洲,平定八方水域,桀驁不拘,如何與二位共處?”
後來縣令私下裏透露,雙花廟的兩位神若不是有男風雅好,同廟也無妨。
但就是因為這雅好,才要避諱。
雲侯不喜男風……
“……有此一事,我二人也不願坐以待斃,聯合本地鄉紳尋了他錯處,上告知府把他攆了。”
“阿彌陀佛,倘若如此,也不算二位虧理,隻是蜀中離此地尚遠,那雲侯廟更是隔了萬水千山,這禍事從何而來?”
三藏聽了前因,卻不明白這後果從何而來。
雲侯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來打殺這個兩個小神啊?
況且……聽聞……
蔡秀才轉動茶盞,自嘲道:“是我們太不自量力了,州城裏的知府老爺姓陶名子安,往日他為官處事也頗為清正。
我們交上去劉縣令的罪狀,他二話不說就停職查辦,但那雲侯乃是他在別地做縣令時從山上迎下來的,我二人攆了劉縣令,等於拒了雲侯……”
“莫非這陶子安要推了兩位的廟?”
三藏小心揣測,蔡秀才兩人搖頭,笑容越發難看。
“天策府的尉遲將軍正在附近掃蕩妖魔,拔除淫神邪祀,陶知府隻是如實向上匯報了我們的廟……”
“我們到底未曾受封,雖有百姓供奉,卻也屬淫神邪祀之列,天策軍一到,廟破神毀,近在眼前。”
如此陽謀,堂堂正正,倒叫蔡秀才兩人無計可施,隻能坐著等死。
連個怨字也說不出。
至於請封,那是來不及的。
先前太上皇在位時,為了多拖死一些世家宗祠裏的老祖宗,壓著天下神明不封。
後來大封時又要先封州府,桂陽縣的雙花廟一拖再拖,直到等來了劉家子弟。
人家怎麽可能給他請封?
出事後,陶子安更不會越俎代庖幫雙花廟請封,隻說等新縣令派來再說。
“這……”
三藏聽了這一番陳述,沉吟半晌。
就在雙花廟兩個小神欲起身告辭之時,他才出言阻攔。
“兩位尊神且慢!或許,小僧有解困之法。”
蔡秀才與身旁少年停下身來,婉拒道:“多謝法師好意,我們不想修歡喜禪,亦不想舍棄彼此,遁入空門。”
“呃……此法卻與我佛門無關,有道是解鈴還須係鈴人,既然兩位願以雲侯為尊,何不供奉牌位請他?”
三藏臉色略微尷尬了一下,隨即說出解決之法。
雙花廟這兩位神明太弱小,不知道外麵的事,恐怕那劉家與雲氏也不知道,否則不會還按幾百年前的說法,說出雲侯不喜男風的話。
至於陶子安陶知府,他家那位老祖宗便是知道翠微山那晚的事,也不會跟小輩說。
若非當時他跟在佛前侍奉,也不會知道這等秘聞。
“我聽聞……雲侯金身重塑,跟以前不一樣了。
再加上此時雲侯入主天宮,號雲皇帝君,可感應天地。
不若供上牌位請他,有他在廟中主位,兩位居於側殿,便不必擔心天策軍前來破廟了。”
三藏斟酌再三,繞過雲侯被自家廟祝強吻之事,隻說了雲侯升天,成為天帝。
“雲皇帝君?朝廷認了嗎?”
蔡秀才二人不喜反憂,這稱號太大,若惹的長安不悅,隻怕日後禍事更大……
“放心,此乃佛道兩家共尊,巫妖輔佐,不會有錯。”
有三藏這句話背書,兩個小神官終於有了一絲安全感。
這麽多勢力集合,大唐不認也得認。
蔡秀才雖然心中忐忑,仍是準備依這位東傳佛法的法師所言,刻神位,擺香案,請天帝駕臨。
——————
天宮中,眾仙佛正齊聚一堂,口稱萬歲。
簡單行禮過後,佛道分列兩邊,巫妖也在下首站立。
這天宮第一次朝會,卻是要商議天條天規,厘定各司職責。
雲燁端坐帝位一言不發,靜靜看著下方爭論。
不是他沒有發言的權力,而是天條天規這些事道祖與佛祖已經定好了,都是根據天地意誌塑造的。
至於那些神職機構,他手下沒人可用,也插不進去,況且佛道妖三家都對他沒上天之時有幫助。
佛門彌勒佛與觀音站在那,道門長春長生兩位真君,妖族虎聖瞪著大眼色眯眯的看著他,鯤鵬也十分和氣。
這幾下裏一架,他也不好玩權術,拉偏架。
唯獨對巫王和魔主可以時不時點幾句。
心裏正暗自計算佛道妖三家拿了多少天宮神職,日後如何驅使,分化拉攏。太虛鏡那裏流出一道光,夾雜在天宮仙光中傳入雲燁的耳朵。
“敬稟雲皇帝君,小神蔡康攜夫郎董建拜上……”
桂陽縣,雙花廟裏。
兩個小神官在香案前恭敬跪倒。
蔡秀才一五一十的講明了劉家子弟來任縣令所作所為,又說了自己趕人,以及陶子安的應對。
末了,以頭觸地,祈求雲皇慈悲,降下神韻,收留他們侍奉。
雲燁聽完這番禱告,微微蹙眉。
下方劍拔弩張的爭論立時停息,聲音都不自覺降低幾分。
揮揮手,示意他們繼續,一絲神韻也隨之飄向後殿的太虛鏡。
沿著太虛鏡,飄蕩蕩下界而去。
正在廂房裏避讓的三藏忽聽天上有仙樂傳來,仰頭望去。
隻見一枝並蒂金蓮從天而降,落向雙花廟。
不由欣喜道:“成了!這兩位善神命不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