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在最初,頡利可汗雖然很高興,但也沒有完全相信趙德言所說的。


    他還是更希望趙德言能夠在製度建設上,為突厥人發光發熱。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從長安傳來,頡利可汗也不由得對於梁朝內部緊張激烈的政治局勢越發關心起來。


    此時,梁朝的朝堂明顯已經分成了兩派。


    其中的一派,是梁高祖和太子。這兩人在梁朝征戰天下的過程中都沒有出什麽大力,充其量隻是坐鎮後方、督運糧草而已。


    但偏偏梁朝統一之後,他們卻是地位最高的兩人。


    而另一派,則是齊王和衛王。


    雖然衛王的年紀更長,也立下了赫赫軍功,但總的來說,他主要的才能還是在陣前肉搏,並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才能,自然也不適合做皇帝。


    而齊王雖然年紀輕輕,在軍事上卻才華橫溢,每次領兵打仗他都是一把手,在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


    而衛王可能是因為與齊王南征北戰的原因,明顯跟齊王走的更近。


    這兩人的結合,讓許多武將牢牢地圍繞在他們周圍,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能夠明顯感覺到,兩股勢力的鬥爭已經逐漸趨於白熱化。


    而更要命的是,這些在打天下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臣子們,也分成了兩派站隊。


    其中,太子黨以太子為首,平陽公主、魏徵、尉遲敬德輔左,梁高祖隱約站在後麵拉偏架。


    這很合理,因為在最初,平陽公主聚嘯關中就是與太子互相配合,而魏徵投靠梁朝之後就立刻被授予太子冼馬的官職,是太子手下的一號人物。


    很多人甚至猜測,魏徵的這許多毒計,太子也都是知情的,甚至是參與了謀劃的。


    而由於受到平陽公主的影響,從劉武周、王世充那邊投降過來的尉遲敬德,也站在了太子一邊。


    而齊王黨則是以齊王、衛王為核心,征戰長安時的閻立德、討伐王世充、竇建德時發揮重要作用的程知節、秦叔寶輔左。


    雙方勢均力敵,就像提前分配好的一樣。


    當然,除此之外整個梁朝還有很多優秀的文臣武將,但他們要麽是選邊站隊,要麽是保持中立。


    這種局勢,顯然比曆史上真實的玄武門之變還要更加兇險。


    政變,不怕單方麵吊打,就怕菜雞互啄。


    因為單方麵吊打可以讓政變很快結束,對國家的危害降到最低。像真實曆史中秦王的玄武門之變就是如此。


    但菜雞互啄,卻會讓兩股勢力不斷死掐,持續消耗一個國家的國力。


    而現在太子黨和齊王黨,就有點菜雞互啄的意思。


    越來越多的消息傳到頡利可汗耳中,比如,太子今天又想設宴毒死齊王、齊王沒去啊,又比如,齊王請太子去打獵,悄悄安排了一匹烈馬想摔死太子,但太子沒上當啊,之類的。


    這些情報放在一起,就連長安城中的普通百姓都知道,要出大事了。


    而頡利可汗自然是喜出望外,一邊讓趙德言改革製度、以更快的速度集中手中的權力,一邊也厲兵秣馬,準備南下大幹一場。


    終於,在焦急地等待了幾個月之後,頡利可汗終於等來了他想聽到的消息。


    政變果然發生了!


    而且,這次政變的結果相當慘烈!


    根據長安傳來的情報,說是太子在經過玄武門進入皇宮的時候,被齊王和衛王聯手埋伏,但在尉遲敬德的舍命護衛之下,他逃出了玄武門,迴到太子府發動了自己的私兵。


    而齊王和衛王也帶領自己的私兵,雙方在宣武門內展開一場廝殺。


    當時具體的情況無人看見,畢竟是在深宮之中,但兩撥人馬披甲持槊地衝進去,而且喊殺聲震天,這事是絕對不會有假的。


    之後,就下了將太子之位和朝政大權全都交給齊王的詔書。


    這意味著:這場慘烈的廝殺還是以齊王和衛王的勝利而告終。


    這也很合理,畢竟齊王和衛王才是動手打天下的,能征善戰,太子就算有尉遲敬德幫忙,也很難翻盤。


    但是,政變卻並未由此結束。


    太子似乎早就準備了後手,他帶著尉遲敬德、魏徵殺出了長安城,跑到了洛陽。


    洛陽雖然是被梁軍攻陷的,但魏徵在這裏經營許久,根基深厚。


    太子以洛陽為中心,號召天下勤王。說齊王和衛王大逆不道、逼父篡位,請天下人一起討伐。


    平陽公主首先響應。


    平陽公主在梁朝統一的過程中同樣立下了大功,但政變發生時她並不在長安城中,而是正在鎮守晉陽,防備突厥人的進攻。


    她是鐵杆的太子黨,在聽說太子被趕走、父皇被軟禁之後,立刻率軍南下,導致北方空虛。


    緊接著,各地也有許多將領紛紛響應太子的號召,大軍開始往洛陽聚集。


    但齊王和衛王這邊也絲毫不慌,以皇帝的身份詔令天下,將關中的精銳府兵聚集於長安,明顯是要擺明車馬跟洛陽那邊幹一仗。


    論打仗,齊王和衛王身經百戰,顯然是完全不虛的。


    慘烈的內戰一觸即發,頡利可汗琢磨著,此時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了吧?


    隻要雙方是真打,此時任何一方就都不可能認慫。


    政治鬥爭中是沒有後退可言的,畢竟你想後退,你身後的政治、軍事集團也不可能讓你後退,大家的身家性命全都寄托在這上麵了。


    當然,要非說有風險,那也是有的。


    萬一雙方不是真打呢?


    但這個想法,就連頡利可汗自己都覺得很可笑。


    不是真打?


    太子和齊王在統一天下中的矛盾是真的吧?


    梁太祖拉偏架、平衡雙方勢力,導致政治鬥爭越來越激烈,也是真的吧?


    宮中發生的政變,也是真的吧?


    這一切的真實,都有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作為支撐,那就是“利益”。


    坐天下的隻能有一個人,勝者就是九五之尊,敗者必然萬劫不複。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和齊王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他們又怎麽可能團結一致演一場戲呢?更何況演戲是給誰看呢?他們能確定突厥人就一定會南下麽?


    總不能搞這麽大陣仗,就為了逗自己玩吧?


    想想也絕對不可能啊。


    就算其中一方有這樣的想法,另外一方又怎麽可能會去配合呢?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總之,頡利可汗想來想去,都覺得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於是,他當即召集各部落首領。


    “發兵,南下攻梁!”


    ……


    渭水河畔,突厥的大軍列陣,旌旗飄揚。


    頡利可汗望著遠處的長安城,隻想大笑三聲。


    他很想說:還有誰!


    現在的情況跟真實曆史不一樣了。


    在真實的曆史中,頡利可汗雖然率大軍入侵,但他也知道梁朝有個非常能打的秦王。


    因為秦王在整個統一的戰爭中實在太耀眼了,根本無法忽視。所以即便是頡利可汗,在對上他的時候,即便是處於優勢也能感覺到巨大的壓迫感。


    但這個世界中,秦王不存在了。


    雖然在統一的過程中,齊王、衛王也都有一些亮眼表現,但跟原本的秦王是根本無法相比的。


    這個位麵的頡利可汗並不知道秦王的存在,但他長了眼睛,能夠看出齊王和衛王對他來說都不是什麽太大的威脅。


    此時,在頡利可汗看來,自己是天時地利人和齊聚。


    天時,他帶著突厥大軍主動出擊,而梁朝是被動防禦,調集軍隊需要很多時間。


    地利,他逼近長安城下,想打就打想走就走,騎兵來去如風。


    還有最重要的人和,此時梁國瘋狂內鬥,本來國力就孱弱,現在還在死掐。


    頡利可汗非常確定,自己隻要在長安外圍上幾天,都不需要攻城,齊王就會乖乖地把各種金銀財寶、美女全都送來。


    如果長安空虛,他甚至還可以攻下長安。


    或者等以後趙德言對突厥的改革完成後,他帶著突厥大軍統一中原,同時做突厥人的可汗和中原人的皇帝,也未嚐不可……


    頡利可汗傲然道:“怎麽樣,齊王有迴信了嗎?”


    此時的長安城中,是齊王控製著局勢。梁高祖雖然還在,但大家都知道他這個皇帝已經被徹底架空了。


    至於齊王,他此時倒是已經讓梁高祖下詔改立他為太子,但頡利可汗當然還是習慣性地稱唿他為齊王。


    使者迴稟:“可汗,齊王說,稍後會親自來到渭水岸邊,拜見可汗。”


    頡利可汗不由得哈哈大笑:“很好,很好!”


    在他看來,自己的猜測顯然一點沒錯。


    齊王肯定是虛了,所以才親自來渭水岸邊來拜見,向自己認慫。


    而且,這個齊王畢竟是領兵打仗的人,有幾分膽色,沒有一味地躲在長安城中不敢出來。


    不過有沒有膽色都無所謂,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那都是虛的。


    在這個位麵中,頡利可汗還沒有遭受過秦王五次三番的毒打,所以還是十分自信的狀態。


    就在這時,城門開了。


    兩匹快馬跑在最前,分別是齊王、衛王。


    突厥這邊也有眼力好、認識這些人的,第一時間就向頡利可汗匯報。


    頡利可汗微微一笑,這兩人是梁朝的核心人物,形影不離。


    雖說衛王擅長步戰,但這個場合腿過來也確實有些奇怪了,所以還是手持陌刀騎馬而來,萬一打起來還是可以下馬的嘛。


    但緊接著,後麵又有人出現了。


    程知節、秦叔寶兩位猛將分列左右。


    身邊人再度匯報。


    頡利可汗點了點頭:“嗯。”


    這兩位猛將是齊王的心腹,此時出來也情有可原。


    但緊接著,情況似乎有些不對了。


    因為,魏徵、平陽公主也來了!


    聽到這兩個名字的時候,頡利可汗愣了一下。


    什麽情況,這兩個人為什麽會在長安城內?


    緊接著,尉遲敬德、太子以及太子身邊的許多重臣,也到了。


    最後,士兵推著一輛小車,來到渭水河畔,其他人紛紛讓開,讓這輛小車停在正中央。


    上麵的人身穿皇袍,不用問也知道,這是梁高祖。


    這次,頡利可汗徹底震驚了。


    為什麽有一些理論上完全不可能出現在這裏的人,也全都出現了!


    太子在鬥爭中失敗,那麽太子黨的這群人應該都逃到了洛陽才對啊?


    梁高祖被齊王軟禁起來了,此時為什麽也出來了?而且看起了地位比所有人都高?


    眼瞅著前方梁朝的夢幻班底全部到齊,頡利可汗如遭雷擊,一時間不知道要說些什麽,手足無措起來。


    輪椅,哦不,如龍輦般豪華的小車上,扮演梁高祖的孟原微微一笑。


    “頡利!你遠道而來,我朝未曾遠迎,多有失禮之處。


    “這樣吧,為表歉意,你還有什麽遺言就都說出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取醉並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