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大業十四年,也就是武德元年,五月。


    洛陽城中。


    王世充正在自己的府邸查看此時的地圖形勢,眉頭緊鎖。


    近一年時間中,天下可謂是風雨飄搖。


    去年,梁國勢力在晉陽崛起,並聚嘯關中、占據長安,成為了另一股割據勢力。


    此時還算是前朝重臣的王世充,對此當然是非常不滿的,因為誰都能看出來關中是一塊肥肉。


    他在洛陽,若是能夠再占據長安,以關中為根基,再以洛陽東出,平定天下的可能性將會大大增加。


    可是也沒什麽辦法,因為此時他正在被李密吊打,根本無力去管關中的事情。


    地圖上,王世充的形勢可謂是及及可危。


    今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叛亂,弑殺前朝皇帝。


    這個消息傳來,梁高祖立刻在長安接受禪位。


    而洛陽這邊也沒閑著,王世充和段達等六人共同推舉越王為新皇,年號皇泰,史稱皇泰主。


    而王世充也因此被封為鄭國公,地位顯赫。


    對於王世充而言,他當然談不上什麽前朝忠臣,隻不過是在借著為前朝平叛的過程積蓄自己的力量。


    他與李密對戰,屢戰屢敗,此時就算他有廢立的賊心,也沒有這個賊膽。


    此時篡位的事情先放在一邊,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徹底爛了。


    洛陽周圍已經被李密層層包圍,王世充真正能夠控製的範圍就隻有洛陽這一座城池。


    而宇文化及的叛軍在弑殺了先帝之後,也抵達洛陽城外,意圖攻克洛陽作為根據地。


    兩方勢力都將洛陽看成是一塊肥肉。


    至於王世充呢?


    他就是肥肉本身。


    在曆史上,王世充對李密屢戰屢敗,而且幾次都因為戰敗而問罪,但皇泰主對他十分信任,一直在支持。所以王世充才能在最後的一場大戰中打敗李密,並最終成為秦王的勁敵。


    但此時的王世充並不能預知未來。


    所以,他對於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仍是無比擔憂的。


    就在這時,外麵有人稟報。


    “報!瓦崗寨的魏徵求見,他說,還帶著秦叔寶、程知節的親筆書信!”


    王世充愣了一下,隨即霍然站起:“快請!”


    此時的魏徵,還是個小透明。他從最開始就在跟隨李密,但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在真實的曆史中,他在武德元年歸降梁朝,並順便忽悠了當時也在李密手下的李勣歸降,而後就被梁高祖任命為太子冼馬,一直輔左。


    可以說,這位太宗朝的名臣此時還未能一展抱負,有才華,但李密不懂知人善任,不會用他。


    而王世充呢?其實也比李密強不到哪去。


    在知人善任這方麵,得益於優秀的匹配機製,他們兩個半斤八兩,菜雞互啄。


    而此時的魏徵,已經是由陸恆在扮演了。


    作為這樣的一個小透明,他如果自己來求見王世充,即便見到了,恐怕也很難說服。


    因為太沒分量了。


    陸恆當然也很清楚這一點,但作為玩家,他並非孤身一人。


    扮演秦叔寶的霍雲英和扮演程知節的李鴻運此時也在李密手下,而他們兩人的地位,就十分顯赫了。


    當時李密從手下最精銳的士兵中選了八千精銳勇士,組成四支帳內驃騎,號為內軍。


    他還曾經驕傲地說:這八千人可抵百萬大軍。


    而秦叔寶、程知節都是內軍驃騎將軍之一,可見在李密手下的地位尊崇。


    魏徵既然帶了他們兩人的親筆書信,那王世充肯定是不得不見的。


    “見過鄭國公。”


    扮演魏徵的陸恆昂首入內,神色自然,一派高人形象。


    王世充當然也表現得十分親昵:“先生快請入座!”


    寒暄一番之後,王世充有些迫不及待地進入正題。


    “先生此來,不知道是有何對策教我?”


    陸恆微微一笑:“特為鄭公送上整個天下!”


    王世充不由得一驚:“先生切勿說笑!”


    這種事情也是可以說的嗎?


    雖然王世充心中早就有了篡位之心,但他此時的人設畢竟還是前朝忠臣,手中掌握的勢力大部分也都還名義上屬於前朝。


    真正稱帝,那得是他整合了洛陽內部勢力、剪除異己之後的事情了。


    此時被魏徵一語道破,他當然是一驚。


    陸恆哈哈一笑:“原來鄭公並無橫掃天下、蕩平四海的雄心,既然如此,那告辭了。”


    眼見對方要走,王世充趕忙起身挽留。


    “先生且慢!這橫掃天下、蕩平四海的雄心,我自然是有的,可此時的局勢……”


    眼見王世充的態度迅速鬆動,陸恆不由得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初步成功了。


    很多時候把話說開了,事情也就好辦了。


    他再次入座,微笑道:“鄭公或許覺得自己困守孤城,此時迴天乏術,但我卻知鄭公向來是愈挫愈勇、百折不撓之人,這點困境,還打不垮鄭公。


    “我為鄭公獻三策,可蕩平天下!”


    王世充不由得驚訝:“哦?先生請講!”


    其實,他對於這種吹牛逼性質居多的話是不太感冒的。


    作為一個武人,他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可打來打去卻打得隻剩洛陽一座孤城。


    可見平定天下從來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現在魏徵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平定天下?王世充當然是不信的。


    但一來,他知道對方有秦叔寶和程知節的親筆信,雖然還沒拿出來,但也不好現在急著要,還是先聽聽對方說什麽;二來,他也確實好奇,想知道這三策到底是怎麽個內容。


    如果說的不對、完全沒有任何可操作性,那就保持最基本的禮貌,請他把秦叔寶和程知節的親筆信拿出來,讓他作為兩邊溝通的使者。


    如果說的對,那不更是意外之喜嗎?


    陸恆微微一笑,準備開始忽悠。


    作為文士玩家,這種操作他早就做過無數次了,所以此時也是駕輕就熟。


    從語氣到語調,從神態到動作,都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發自內心地信服。


    更何況他說的本就是最為高明的計策。


    “這第一策,為鄭公除宇文化及、李密!”


    第一句話,就把王世充給驚到了。


    第一策就能除掉宇文化及和李密?


    要知道,這兩人可是他的心腹大患,都在對著洛陽虎視眈眈,而且這兩人的實力都非常強勁。


    單打獨鬥的話,王世充壓根沒有信心能擊敗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尤其是李密,王世充跟他打,屢戰屢敗,幾乎沒贏過。


    結果第一步就是先把這兩個強敵給幹掉?


    王世充被瞬間來興趣了:“先生快請講!”


    陸恆不疾不徐,娓娓道來:“這第一策,叫做驅虎吞狼。


    “此時宇文化及弑君叛逆,為天下所不容。


    “而鄭公此時仍是忠臣,在大義上已經站穩了名分。


    “而還有一人,同樣對大義名分非常渴求,鄭公可知是誰?”


    王世充簡單地想了想,立刻明白:“是李密?”


    陸恆微微一笑:“正是。


    “李密此人,我最清楚,他在細節戰術上或許是一代梟雄,但在大的戰略上卻一塌湖塗。


    “重虛名而輕實利,見小利而忘大義。


    “故而,鄭公隻要以高官厚祿籠絡李密,讓他去攻打宇文化及,就可讓兩夥叛軍自相殘殺。


    “到時,我與程將軍、秦將軍一起獻策,李密必然中計。


    “等到宇文化及被打敗後,李密的兵馬必然也疲憊不堪,而且驕傲怠惰。到時,鄭公的兵馬養精蓄銳,便可一戰而定!”


    王世充雙眼瞬間放光:“先生大才!這一番點撥,讓我如茅塞頓開!”


    他的反應很激烈,絕非敷衍。


    不過這也都在陸恆的計算之中。


    因為在曆史上,這個計策就是在洛陽的元文都、盧楚等人提出的,王世充也確實采用了這樣的計策,派使者授予李密太尉、尚書令等官職,讓他去討伐宇文化及。


    而現在,陸恆扮演的魏徵先一步提出這個計策,自然就說到王世充的心坎裏了。


    而且,這個計策由魏徵之口說出來,還更有說服力。


    因為元文都提出這個計策,李密那邊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收。計策能不能成功,完全是個未知數。


    但魏徵的位置特殊,他本就在李密軍中。


    在王世充看來,如果魏徵聯合秦叔寶、程知節一起忽悠李密,這成功率會高得多。


    所以,陸恆提出的這條計策,不僅符合王世充的心意,還非常有可行性。


    王世充能不高興嗎?


    聽完這條,王世充已經對陸恆世外高人的形象深信不疑。


    “那另外兩策呢?請先生賜教!”王世充已經迫不及待了。


    陸恆微微一笑,仍舊是不疾不徐地說道:“這第二策,名為苦肉計,助鄭公平竇建德!


    “宇文化及被李密所敗,必然逃亡。而竇建德在河北,他起於草莽,沒有根基,所以必然殺宇文化及以收攬人心。


    “鄭公擊敗李密之後,可以收降李密兵馬。到時,我與秦叔寶、程知節二位將軍假意奮戰一番,而後逃脫。


    “竇建德知道二位將軍與鄭公你有血海深仇,又勇武過人,自然會加以重用,仍舊讓他們統領舊部。


    “等到鄭公與竇建德兩軍對壘之際,二位將軍突然率部嘩變,裏應外合,竇建德雖然人多勢眾,卻也不足為慮也!”


    王世充雙眼更加放光:“那第三策呢?”


    陸恆稍微頓了頓,故意賣了個關子:“這第三策,就簡單多了。


    “可助鄭公平劉武周、宋金剛,入關中、占河東,一統天下!”


    王世充有些愕然:“先生且慢。


    “入關中為何要平劉武周?梁國呢?而宋金剛……此人不是在魏刀兒手下嗎?”


    這第三策就讓他聽得一頭霧水了,因為跟他所知的勢力對不上。


    此時才是武德元年,梁朝才剛剛建立,整個關中、河東,都還在梁朝手中。


    劉武周此時還在馬邑,依靠突厥的援助攻取了雁門、樓煩等地,被突厥立為定楊可汗。


    還沒到他席卷河東的時候。


    而宋金剛是一名農民義軍首領,有一萬多人馬,此時還跟魏刀兒勢力勾連在一起。


    安裝最新版。】


    等到武德二年,魏刀兒被竇建德所滅,宋金剛被竇建德大敗,這才帶領四千人馬去投奔劉武周。


    兩人勢力合流之後,才南下晉陽,與梁朝勢力發生碰撞。


    所以,王世充聽到對方把劉武周、宋金剛連在一起說,自然會感到奇怪。


    陸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撚須一笑:“鄭公不必驚訝。


    “魏刀兒打不贏竇建德,而宋金剛絕不願意屈居於竇建德手下。故而,他極有可能率部投靠劉武周。


    “而劉武周早有南下之心,他手下有了宋金剛、尉遲敬德等猛將,便可謀奪晉陽、橫掃河東,威脅梁國腹地關中。”


    王世充驚訝道:“那梁國就會任人宰割?”


    陸恆嗬嗬一笑:“梁國自然不會任人宰割,但他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梁國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幹,根本沒有一個主心骨。


    “自晉陽起兵後,他們之所以能很快地攻入長安,占據關中,一則是因為關中空虛,沒有強大的勢力;二則是因為他們占據大義,得到豪族支持,又很懂得收買人心。


    “但這些人中,其實沒有一個真正能打的,唯一硬仗也不過是滅宋老生,而且贏得很是僥幸。


    “因此,他們打不過劉武周、宋金剛。


    “等到鄭公你平了竇建德,便可兵分三路。


    “一路,從洛陽西進入關中,還有兩路,分別從河北走井陘、從太行走軹關陘,夾攻上黨、謀取晉陽。


    “劉武周、宋金剛即便平了梁國,也必然元氣大傷,鄭公挾大勝之勢,以絕對優勢兵力三路齊出,讓對方疲於奔命。


    “必可一戰而定天下!”


    王世充聽完,不由得霍然站起。


    “先生之言,使我茅塞頓開!先生真乃神人也!”


    他是徹底服了。


    陸恆扮演魏徵說的這些計策有沒有道理?


    簡直是太有道理了!


    第一策就不用說了,本來就是陸恆照抄曆史上的標準答桉,還是超級強化版,簡直是說到了王世充的心坎裏。


    第二策相較於第一策,陸恆原創的內容比較多,但仍舊穩得很。


    王世充跟李密是世仇,而秦叔寶、程知節此時都在李密手下受到重用。


    如果李密敗了,誰會知道是秦叔寶、程知節暗中叛變?


    而秦叔寶、程知節不想投降王世充,轉投竇建德,也是十分合理的吧?


    他們兩人會帶去許多兵卒,而為了顯示對他們的信任,竇建德肯定會讓他們繼續率領舊部,來討伐王世充。


    等到兩軍作戰的關鍵時刻,秦叔寶和程知節突然反水,確實會讓戰場瞬間倒向王世充一方。


    到時候,竇建德不足為慮。


    而第三策,其實主要就是在忽悠了。


    梁國勢力不行嗎?


    別人不知道,陸恆還能不知道嗎?那可是玩家們紮堆的地方!


    原本曆史上,梁國這些人除了秦王之外確實全都是廢柴,梁高祖、太子、齊王……指望著他們打天下是絕對不可能的。


    別說是什麽一戰擒雙王了,他們估計在薛舉、劉武周這裏就寄了。


    但現在這些人全都被玩家占了,梁國自然也就成了最強的勢力。


    真正的情況是,太子召集豪傑,平陽公主聚嘯關中,誘敵之計陣斬宋老生,閻立德製作攻城器械輕取長安城。


    而後,玩家們還會上演“齊王用兵如神”、“衛王以步破騎”、“尉遲敬德嘩變”等等戲碼。


    但這種事情陸恆肯定不會說的。


    他肯定是要盡可能地忽悠王世充,讓他覺得梁國不足為慮,全心全意地跟李密、竇建德死磕。


    然後玩家們才能用梁國坐收漁翁之利。


    但陸恆的忽悠在王世充聽來,就非常的有道理。


    以王世充的視角來看,梁國那邊沒有了秦王,剩下的人確實都不怎麽突出。


    唯一的硬仗也就是打了宋老生,但這種人物,在王世充眼中顯然是不值一提,贏了也沒什麽好吹噓的。


    更重要的是,陸恆的預言是真中有假,很難分辨。


    比如,陸恆精準地預言了此時魏刀兒手下的宋金剛會被竇建德擊敗,然後投奔劉武周。


    而後,劉武周和宋金剛肯定會打晉陽,入河東,跟梁國發生摩擦。


    這都是曆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預言的準確度極高。


    真真假假,假的部分又都符合王世充的預期,這騙不過王世充才有鬼了。


    至於這預言露餡了怎麽辦?


    比如王世充打著打著,突然發現薛舉、劉武周都被梁國平推了怎麽辦?


    那不是證明這個魏徵的預言錯了嗎?


    沒關係,因為後邊這兩步的預言,其實都不重要。


    陸恆獻策,是為了讓王世充信任自己,按照自己的謀劃走,但實際上,王世充根本走不到第二步,就要被拿下了。


    這就是局中局中局,也是玩家群穿之後最大的優勢所在。


    他們既知道未來的曆史發展,又能夠身處不同的勢力卻彼此無條件地互相信任。


    “這是秦叔寶、程知節二位將軍的手書,請鄭公過目。”


    直到現在,陸恆扮演的魏徵才拿出兩封書信。


    書信的內容不重要,無非是表示對王世充仰慕已久,願意幫他奪取天下之類的。


    其實這兩封信壓根就不是霍雲英和李鴻運寫的,他倆的毛筆字都很一般,真寫了反而有可能露餡。而且,為這種事情專門拿個天賦也不值當的。


    但沒關係,反正王世充也不認識他們倆人的字跡。


    王世充信或者不信,都不影響這個計劃。


    驅虎吞狼之計肯定會如期進行,而王世充也必然會打敗李密。


    隻要王世充打李密的時候,霍雲英和李鴻運兩個人想辦法打個醬油、作壁上觀,然後開溜,去投奔竇建德,那麽王世充就會相信他們兩個是自己人,彼此之間的信任也就自然建立起來了。


    到時候,王世充就會一步步走入圈套。


    82中文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取醉並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