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韓甫嶽在悲憤交加的情緒中,被帶到了金鑾殿前。


    這段時間,他已經被關押在風波亭中,也受了不少的折磨。


    雖然韓甫嶽將軍身形健壯、勇冠三軍,但在這樣的折磨下也全身也已經傷痕累累,神色憔悴。


    而對於他來說,精神上的打擊才是更嚴重的。


    身體上的摧殘雖然也很痛,但對於一個久經沙場的名將來說,這點小傷無非是休養一段時間就能好轉。


    但精神上的摧殘,卻足以打垮一個人的精神。


    經過這段時間,韓甫嶽將軍心中最後一絲幻想也已經蕩然無存。


    他已經意識到,要害自己的不僅僅是秦會之,更是朝中一股十分強大的勢力,而這背後,還有皇帝的默許與支持!


    韓甫嶽將軍也想不明白,為什麽我拋頭顱、灑熱血為你恢複你齊朝的江山、營救你的父兄和姐妹,你去反而要殺我?


    天日昭昭,可這齊朝朝堂上的黑暗,卻是一萬顆太陽也照不亮、洗不清的。


    此時,兩名小卒奉命,將他押解來金鑾殿。


    韓甫嶽將軍並沒抱著太大的希望。


    雖說他直到現在也沒有被屈打成招,一直誓死不從;


    雖說沒有直接被冤殺於獄中,而來到金鑾殿就意味著似乎還有翻盤的機會……


    但不管怎麽說,他其實已經知道,皇帝想讓他死。


    而今天來到金鑾殿上,或許是多了一個喊冤的機會;但還有一種更大的可能性,那就是真的見到皇帝之後,會將這一切令人絕望的真相全都赤裸裸地攤開在眼前,讓他死得明明白白、但死不瞑目。


    韓甫嶽將軍昂首走入大殿,突然發現今天的情況似乎有一些不同。


    朝堂中的大臣……明顯少了很多。


    百官站得有些稀疏,而且似乎也沒有上朝時那種嚴肅和緊張的氣氛。


    這些官員各自站著,神態放鬆,而且還都紛紛向他看了過來。


    看到最上首的秦會之,韓甫嶽將軍不由得怒發衝冠,新仇舊恨全都湧上心頭。


    “秦會之!無恥老賊,賣國求榮!


    “官家,秦會之狼子野心,臣……


    “哎?”


    韓甫嶽將軍愣住了,因為最高處的那張皇位上麵,竟然空空如也。


    皇帝人呢?


    這不是朝會嗎?


    隻見秦會之微笑著來到韓甫嶽將軍麵前:“韓將軍,三言兩語之間很難跟你說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


    “總之,金使讚謨當庭發飆,毆打群臣,甚至將官家也傷到了。此時官家已經迴到宮中靜養,被打傷的群臣也都留在宮中交由太醫妥善診治。


    “朝中政務,皆由我等處理。”


    韓甫嶽將軍震驚了:“秦會之!你當我是三歲小孩不成?金使瘋了竟敢毆打官家?


    “難道……難道是你等……膽大包天、想要謀篡不成?


    “你們到底有何目的!是要賣國求榮,還是……”


    說到一半,韓甫嶽將軍自己也完全迷惑了。


    賣國求榮?


    不對啊,打死了金使,齊金兩國擺明了是不死不休的局麵,這還賣國求榮個屁啊?


    可是金人又怎麽可能腦子進水了毆打皇帝?他一個使臣,在朝堂上動動嘴罵一罵也就算了,動手打皇帝?這絕不可能吧?


    任是韓甫嶽將軍天縱之才,此時也完全想不通朝堂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更想不通秦會之等人到底想幹什麽。


    扮演秦會之的楚歌哈哈大笑:“韓將軍,迴去好好休息,養好身體。


    “待本相與諸位重臣為你籌措糧草、召集大軍,我齊朝便再次興兵北伐!


    “現在……韓將軍你能不能給我先在本子上簽個名?”


    楚歌一邊說著,一邊拿出空白奏折,遞了上來。


    其他的玩家們也紛紛湊了過來,各自拿出奏折等韓甫嶽簽名。


    韓甫嶽將軍一臉茫然,直到旁邊有人遞來筆墨,還沒搞懂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


    金使竟敢當場毆打齊朝皇帝的事情,瞬間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街頭巷尾、酒肆茶樓,到處都有人在談論這件事情。


    一名江湖客義憤填膺地拍著桌子:“金狗簡直欺人太甚!竟敢在朝堂上當庭毆打我朝皇帝!要我說,為什麽要讓韓將軍班師迴朝?當初就該直接打到金國去,直搗黃龍、滅了金狗!”


    一個文人模樣的人捋著胡須:“此言差矣,打死金人的使臣固然大快人心,但其中恐怕有些隱情吧?金人雖是蠻夷,但使節也總該不是瘋子。當庭毆打我朝皇帝,這怎麽可能呢?”


    另一名江湖客冷然一笑:“不可能?朝廷都已經昭告天下,白紙黑字寫著金狗毆打皇帝,難道還能有假?”


    文人模樣的人顯然也有些不確定,但還是說道:“朝堂上有禦林軍護衛,有文武百官,一個金人使臣怎麽可能近得了官家的身?”


    江湖客一拍桌子:“有什麽不可能的?金人使者既然要帶來國書,肯定會靠近陛下。到時候趁著百官猝不及防之際直接衝上去毆打聖駕,又有什麽不可能了?


    “當年聶讓刺殺燕靈帝,不也是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的嗎?


    “金人都是狼子野心,茹毛飲血的惡徒,這次竟然還敢刺王殺駕,簡直是其心可誅!”


    文士不再搭話了,默默地喝著茶水,也想不通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他心中覺得有些可笑。


    金人會派使臣做刺客?


    這種說辭,恐怕也就糊弄糊弄這些沒什麽腦子的江湖客了。


    當今官家能幹出十二道金牌召還韓甫嶽將軍的事情,這等行為明顯堪稱金人臥底啊!金人是腦子進水了,才想把他刺殺了,讓兩國繼續不死不休地打下去?


    在這些稍微帶點腦子的人看來,此事顯然是疑點重重,根本就解釋不通。


    金使在朝堂上被活活打死,這是真的;


    皇帝和一眾官員被打得重傷,在宮中養病,這應該也是真的。


    可要說是金使一個人對陣朝上那麽多大臣,還打出了這種戰果?


    他是什麽轉世嗎?


    可是,如果不是如朝廷昭告天下所說的那般,真實情況又會是如何呢?


    總不能是齊朝大臣們自己打的吧?


    那比朝廷昭告天下的那種說法還更加的不靠譜呢!


    總之,這事恐怕注定了要成為一樁懸案了。


    就在這時,一名正在飲酒的金人客商說道:“胡說八道,一派胡言!


    “我朝使臣怎麽可能如此愚蠢,做出這種事情?


    “必然是你們齊人栽贓陷害,不僅壞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亂殺使節,還將這口黑鍋甩到我金人頭上!”


    此言一出,瞬間群情激奮。


    “金狗還敢在此狺狺狂吠!”


    “抄家夥上!打死他!”


    江湖客們瞬間拍桌站起,就連剛才的那個文人也開始擼袖子。


    雖然他們對朝堂上的真相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認識是高度相同的:金人必須死!


    他們爭吵的,隻是朝堂上具體是怎麽打起來的,至於打了之後的結果,他們都是拍手稱快。


    金人客商瞬間愣住了,冷汗瞬間流下。


    “你們要幹什麽?我可是金人,你們敢動我?”


    如果是在之前,金人客商確實有底氣說出這種話。


    雖說很早之前,也曾有金人被憤怒的民眾打死的案例,但那畢竟是很久之前了。


    自秦會之把持朝政之後,齊高宗也日漸縱容,整個朝堂上下幾乎都在跪舔金人。


    將名將趕走、給金使騰地方的操作,屬於基礎操作。


    而在和議簽訂之後,更是大肆搜捕逃入南方的北人,遣送迴金國。


    執行與金人和議的內容,比狗都聽話。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金人客商到了齊朝境內,也都高人一等,誰敢得罪?


    畢竟真的惹出事來,官差來了,也是站在金人那邊的。


    所以這個金人客商早就在齊朝境內橫行慣了,這次也口無遮攔,不假思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這次的氛圍明顯變得不同了。


    江湖客們似乎完全不怕官差,直接一擁而上要將這名客商圍起來暴打!


    金人客商也不愧是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反應很快。意識到情況不對勁之後,趕忙往外跑,一邊跑還一邊大喊:“救命!殺人啦!”


    他轉頭一看,隻見那幾名江湖客仍在緊追不舍。


    眼瞅著就要被追上,金人客商突然眼前一亮。


    因為他看到前方有幾名齊朝官差!


    救星來了!


    如果是在以往,就算生了事端,隻要金人客商找到官差,官差基本上都是站在金人這邊的。


    所以,這名金人客商毫不猶豫地衝了過去,闖入幾名官差的中央。


    “快,這些歹人要當街行兇,快將他們抓起來!”


    金人客商躲在官差身後。


    幾名江湖客麵麵相覷,顯然也有些不知道此時該怎麽辦。


    而隨後趕來、氣喘籲籲的那名文人,則是見狀不妙,打算開溜了。


    因為他們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官差幾乎是一定會站在金人那一邊的。如果他們真的糾纏下去,說不定還會被官差抓捕、投入大獄,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這也不能全怪官差,畢竟從上至下都是這種風氣,他們不幫金人,扭頭被免職、被下獄的就是自己了。


    然而這次的情況卻有些不同了。


    幾名官差互相看了看,其中一名為首的官差右手握住刀柄。


    江湖客全都一驚,如臨大敵。


    壞了,這次似乎碰上秦會之的狗腿子了!他拔刀幹什麽?


    然而下一秒鍾,這名官差抽出佩刀,“哐當”一聲扔在地上。


    “哎呀,本官的佩刀不小心遺失了,你們有誰看到了沒有?可不能拿去作奸犯科,否則被本捕快逮到了,必不輕饒!


    “來,哥幾個,今兒天氣不錯,咱們去勾欄聽個曲吧?”


    說罷,這幾名官差竟然完全無視了這名金人客商,轉頭走向一旁的勾欄。


    那柄刀就直接扔在了地上。


    江湖客互相看了看,然後才將信將疑地撿了起來。


    金人客商臉色瞬間煞白:“救命,救命!”


    然而這次,他還沒跑出太遠,已經被幾名江湖客給按倒在地。


    ……


    這樣的場麵,在齊朝各地都在上演。


    甚至就連那些被金人占據著的城鎮中,齊人拿起武器圍毆、打死金人的案例,也不勝枚舉。


    而原本站在金人那邊的齊朝官差,全都非常默契地選擇了坐視不理,甚至是欣然下場一起上手。


    因為,風向變了!


    金使都在朝堂上被直接打死了,更何況是普通的金人?


    雖說朝堂上的真相誰都不知道,金使主動打皇帝這種事情聽起來有點不靠譜,但不管怎麽說,朝廷一旦將此事昭告天下,就是一種表態。


    意味著朝廷要跟金人不死不休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事情的真相還重要嗎?


    一點都不重要了。


    或許在各地被打死的金人中有相對無辜的,但仔細想想,卻又會明白他們其實一點都不無辜。


    如果他們無辜,那麽在金人無數次南下時被燒殺擄掠、屍橫遍野的齊朝百姓無辜嗎?


    這些金人的客商大多都享受了金國強大所帶來的紅利,他們在齊朝的土地上橫行無忌,即使出了什麽事情,齊朝的官差也會站在他們的這邊。


    不論他們是做了什麽不法的勾當,或者隻是做了正常的生意,都能獲得巨大的利益,而這都是與金人的南侵息息相關的。


    享受了利益,此時承擔後果,也就沒什麽可冤枉的了。


    總而言之,一股從上而下的怒潮已經被掀起。


    北伐,成為了所有齊朝百姓的共識!


    ……


    至於金人,他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大怒。


    他們絕不可能相信齊朝朝廷的說辭,不可能相信讚謨作為使臣,竟然敢在金鑾殿上直接對齊朝皇帝行兇,還將多名大臣打成重傷。


    事實上,金人都清楚,這個皇帝才是他們最好的幫手。


    如果真的將這個皇帝給刺殺了,換上一個北伐意誌堅決的皇帝,再配上韓甫嶽將軍,那還了得?


    所以,金人對齊高宗的態度,早就從最開始的斬首變成了現在的威逼利誘。


    而在這種情況下,讚謨又怎麽可能自作主張去刺殺皇帝呢?


    金人怒斥齊朝不講武德,不僅斬了來使,而且還想往金人身上潑髒水。


    而齊朝朝廷的反應,則是理直氣壯。


    就是讚謨先動的手!怎麽,你不服你自己去問他啊?


    反正朝堂上的事情又沒其他人看見,我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更何況,你看看我們皇帝都被你們打成什麽樣了,養在深宮裏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見過這樣的苦肉計嗎?我們怎麽可能自己對皇帝動手呢?


    雙方各執一詞,很顯然誰都說服不了誰。


    那就打吧!


    韓甫嶽將軍複起,統製全國兵馬,兵分四路,誓師北伐。


    三個月後,齊軍兵鋒直抵燕京城下。


    ……


    這個結果,其實並不奇怪。


    因為金人在之前的那次北伐中,已經是損兵折將、內亂四起。


    完顏盛看透了齊高宗與秦會之是何等的德性,所以才裝出一副外強中幹的樣子,硬是讓這兩個人冤殺了韓甫嶽將軍,並簽訂了一個極其有利於金人的和議。


    但現在,和議在將成的時候,被撕毀了。


    韓甫嶽將軍再度掛帥,而這次,是齊朝的舉國之力支持!


    北地義軍,也再度發揮出重大的作用。


    本來北地的義軍在“連接河朔”的奇謀之下紛紛起兵,準備迎接韓甫嶽將軍,裏應外合,這些失地都能夠很快收複。


    結果,齊高宗和秦會之的退兵命令,直接讓這些義軍被賣了。


    如果再拖延一段時間,完顏盛就能夠騰出手來,折返迴去講這些義軍紛紛剿滅。並建立軍屯,重新將這些土地牢牢掌握在金人的手中。


    所以韓甫嶽將軍才會哀歎:十年之功、一朝盡喪。


    那時候他其實已經很清楚地知道,這次退兵之後,朝廷在數年之內都不會再調集大軍和糧草、進行北伐了。


    而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期,整個北方的局勢都會變得完全不同。


    但,齊朝偏偏硬是把之前的命令全都吞了下去,繼續北伐!


    而且,各種後勤物資供應更加充分,軍隊的士氣十分高漲。


    如此一來,這段時間所損失的那些戰機也就無傷大雅了,反而因為整個齊朝體製的高效運轉,讓這一次的北伐進展更加順利!


    唯一讓韓甫嶽將軍感到有些疑惑的是,皇帝人呢?


    上次被帶到朝堂上去,硬是變成了粉絲見麵會,那些平日裏跟他時常有往來的同僚,竟然挨個朝他要簽名,就好像第一次見他一樣。


    而皇帝,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


    韓甫嶽將軍自然也很費解,後來聽說皇帝被金使打成重傷、在深宮之中修養,就提出希望能主動去探望一番,結果也被這些大臣們婉拒了。


    被加急打發著離開京師,帶兵出征。


    這件事情透著蹊蹺,但對於韓甫嶽將軍來說,也沒必要深究了。反正不管朝廷中發生了什麽,隻要還能繼續供應糧草後勤,那就北伐!


    這一路勢如破竹,收複燕雲的不世之功,就在眼前了。


    隻是來到燕京城下之後,戰事卻變得有些不那麽順利。


    因為雙方的攻守之勢,發生了變化。


    燕雲很早之前就已經脫離了中原,他們對於金人的認同感,甚至高於對齊朝的認同感。


    之前韓甫嶽將軍帶領著齊軍之所以能橫掃北方,是因為這些地方大多都是齊朝舊地,大軍一到,不僅有義軍群起響應,還有許多百姓自發做內應。


    金人眼見大勢已去,自然也不會在這些地方跟齊軍死磕,隻能不斷地後撤。


    但在燕雲,金人已經經營許久,這裏沒有義軍和內應,而且,金人是守城方,齊軍是進攻方。


    更糟糕的是,此處的金人戰鬥意誌竟然十分高漲,單兵戰力似乎也有了明顯的增強。


    這讓韓甫嶽將軍發現,想要攻下燕京城,絕沒有那麽簡單。


    頓兵於堅城之下,遷延日久,援軍四集……到那個時候,恐怕就危險了。


    其實真實曆史中的燕京城都沒有這麽強大的防禦。


    在這個曆史切片中,刑天將大量的魔氣都揮灑到了這些堅城上,強化了這裏的金兵。


    顯然它也知道野戰中的金兵即便受到了強化也很難戰勝玩家們,所以才將希望全都寄托在防守上。


    不得不說,這在冷兵器時代確實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局麵。


    韓甫嶽將軍哪怕是一代名將,對此也有些束手無策。


    而正當他在大帳中愁眉不展的時候,幾名來自於京師工部的官員,前來拜訪。


    “韓將軍,我這裏有幾張圖紙,可助你破此堅城!”


    李鴻運、崔火旺等幾名玩家放下身後背著的神機匣,言語之中,自信滿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取醉並收藏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