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在楚歌為破解王文川變法的困局頭疼不已的同時,趙海平則是在認真攻略虞稼軒的這條故事線。
在經過了一天多的奮戰之後,大部分玩家已經基本確定了這兩條線之間的關係。
“欲說還休”這個副本,看起來是有文武兩條線,張任俠和王文川顯然是文線,而虞稼軒則是武線。
不過跟“封侯非我意”那個副本不同的是,“欲說還休”這個副本似乎並不強製玩家必須把兩條線全都完美通關。
虞稼軒與王文川這兩個人物,也沒有像鄧將軍和林總督之間那樣密切的關係。
所以,很多玩家紛紛猜測,這兩條線很可能是有所側重的。
玩家可以選擇主攻虞稼軒的方向,也可以選擇主攻王文川的方向,而另一條線,可以隻簡單地挑戰一下,做出最具性價比的提升就可以。
隻要綜合兩條線的成果,確保可以打贏牛渚之戰,這個副本就算是成功通關。
當然了,目前這一點也還沒有實錘,純粹是一些進度較快的玩家們的猜測。
而趙海平,當然是選擇虞稼軒的這條線,作為主攻的方向。
此時他的身份是江西提刑,而接下來的任務目標,看起來很簡單:蕩寇!
這也可以看成是虞稼軒這個角色故事線的第二階段。
以五十人硬闖五萬人大營,並生擒馬安邦之後,虞稼軒的時間線隻能用“蹉跎”二字來形容。
遊戲甚至沒有給出任何理由,直接就跳到了他和張任俠喝酒的那段劇情,而時間,也飛快地過去了整整兩年。
距離牛渚之戰已經僅剩九年,而從虞稼軒的視角來看,這兩年中,他除了在地方上處理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憑借著齊朝官員優厚的俸祿給自己蓋了個宅子之外,實在是沒什麽其他的事情做。
北伐?練兵?新法?
那都跟他沒什麽關係。
趙海平之前也很疑惑,為什麽虞稼軒立下了如此的大功,甚至讓“聖天子聞之三歎息”,結果卻是整整兩年都得不到重用?
在簡單地查閱了一下史料之後,他明白了。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奇怪,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因為虞稼軒的身份,是一名“歸正人”。
所謂的歸正人,就是從金國那邊舉義迴到齊朝的人。
虞稼軒不僅是在金國的占領區長大,他的祖父還是金人的官員。雖然祖父在虞稼軒小時候就一直在向他灌輸“收複舊山河”的思想,但在齊朝的朝廷眼中,顯然還是將他劃入了“非我族類”的行列。
遊戲中並沒有表現虞稼軒率領義軍迴到齊朝之後的場景,但這些曆史記載,趙海平自己也都可以從史料上查到。
迴到齊朝之後,朝廷確實給虞稼軒辦了一個非常體麵的收編儀式。
隻不過,在看似高規格的儀式背後,卻透著赤裸裸的不信任。
萬餘名義軍被全部打散,分編到各路軍中,而虞稼軒手中自然也沒了任何的兵權,轉而獲得了一個簽判的官職。
那時候,虞稼軒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他隻當這是常規操作,畢竟是歸附的義軍,朝廷不信任也情有可原。
在他看來,即便暫時不能領兵,靠著做官,也能一展心中抱負。畢竟,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嘛。
未來隻要做官能夠做出成績,也總會獲得提拔。而在齊朝這樣的環境下,文官做到高層,同樣是可以進入樞密院領兵的。
之前齊朝的幾次大戰,裏麵都有文官的身影。
接下來的兩年中,虞稼軒不斷地上疏,寫出“萬字平戎策”,聞者無不為之驚歎,爭相傳頌。
隻是這些東西,卻注定不能被朝廷所接納。
其中的一句“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華夏之憂方大”,本該是洞穿局勢、挽救齊朝的救命良藥,結果,最終卻變成了齊朝最終滅亡的神預言。
在這之前,趙海平其實並不清楚虞稼軒其人,隻知道他是個名留青史的大詞人。
而現在,則是對虞稼軒的憤懣之情感同身受了。
想當初,五十騎劫營帶迴叛徒,多麽的意氣風發。
如今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當然,相比於曆史上真實的虞稼軒,玩家的處境還算是更好一些了。
因為在這個時間線被嚴重扭曲的曆史切片中,王文川的新法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之中。
至少玩家還可以用“新法未成、不能擅開邊釁”來安慰自己。
玩家們可以說,現在虞稼軒沒有用武之地,是因為齊朝國庫空虛、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強,所以即便打了也不會有好結果。
等王文川的變法成功,軍隊也有戰鬥力了,再打也不遲。
虞稼軒還年輕,還可以等。
可是在真實的曆史中,在虞稼軒蹉跎歲月的時候,整個齊朝卻是什麽都沒做,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接著奏樂、接著舞。
真實的虞稼軒心中的憤懣,更是可想而知了。
好在玩家們可以跳過這些無意義的等待,直接來到下一階段的挑戰。
這次的任務是,蕩寇。
趙海平看了看前方地形複雜的小山包,又看了看自己身後這些衣冠不整、強打精神的官軍。
“這些賊寇是何身份?”趙海平問跟在身邊的副將。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趙海平畢竟也算是有過較為豐富的領兵經驗了,雖然他的領兵經驗都是一次次失敗硬試出來的,但這種最基本內容還是掌握了。
要蕩寇,還是先搞清楚敵情。
副將趕忙躬身說道:“啟稟簽判大人,這些賊寇被稱作茶匪,蓋因其首領乃是一名六十餘歲的茶商。此人叫做賴文正,招募鄉勇、護衛走私,因為殺了官差而落草為寇。
“此人轉戰多省,不僅數次藏入山中躲過朝廷大軍的圍剿,甚至還曾經趁著官軍疏於防備,僥幸贏過幾次。
“不過簽判大人放心,此次我大軍進山,人數可謂是絕對優勢。大人英明神武,必然能將這賴文正手到擒來。”
趙海平微微點頭,心中盤算。
茶商……而且還是歲數這麽大的茶商……
這個歲數上山當土匪,還真是老當益壯啊。
不過從這些人敢於走私、截殺官差的情況來看,必然也是兇戾之徒。轉戰多省、藏身山腹,甚至在狼狽逃竄之後還能反過來擊敗疏於防備的官軍,看起來這帶頭的賴文正雖然年紀很大,但也懂些兵法,不好對付。
一幫走私茶葉的土匪,卻能夠率敗官軍,轉戰數地都無人奈何得了,朝廷的臉確實是被打得啪啪響。
也怪不得朝廷終於想起了虞稼軒。
朝廷將他視為“歸正人”,讓他統帥大軍去打金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但朝廷又知道他的能力,所以讓他來當救火隊長,幹這種蕩寇的髒活累活。
罷了,還能怎麽辦呢?
趙海平此時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麽其他的選擇,隻能是給齊朝的朝廷好好地當工具人,希望蕩寇之後可以憑借著這次的功績地位提升,距離牛渚之戰更近一些。
“大軍進山!”
趙海平一聲令下,身後的官軍開拔,向著前方的大山前進。
在此之前,趙海平當然也做了一些其他的布置。
他已經安排向導,探查了這座山的幾處出山要道,並安排手下幾名副將帶著人提前把這些出山要道給全都堵住。
這樣一來,他自己再帶著官軍親自從正麵攻擊,就可以達到甕中捉鱉的目的。
山路崎嶇,所以趙海平等人也都沒有騎馬,都是步行。
趙海平在出發前了挑了一把趁手的長刀作為自己的兵器。
他確實還是不太習慣虞稼軒的寶劍,用長刀的話,能更穩妥一些。
對於這次蕩寇,趙海平還是很有信心的。
雖說這些官軍看起來戰鬥力不怎麽樣,對上金人就隻有被一打十的份,但這畢竟是蕩寇。
此時他們的兵力處於絕對優勢,士兵們的士氣相對能夠得到保障。
而且,冷兵器時代個體戰力對於士氣的加成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趙海平扮演虞稼軒,可以將自身的武力值發揮到極致,到時候一波帶頭衝鋒,打崩這些茶匪,應該是問題不大。
“前方就是寨門。”副將指了指不遠處那個簡陋的木柵。
趙海平不由得眉頭一皺,感覺有些不對勁。
怎麽看起來如此安靜?
難不成有埋伏?
也不至於……這隻是一些山匪而已,本身在兵力上就處於絕對的劣勢,就算有埋伏又能如何?
還是說……
趙海平突然有了不太好的預感,立刻一聲令下:“衝進去!”
官兵立刻一擁而上,撞開寨門。
結果卻發現,山寨中竟然空無一人。
這些茶匪所在的其實也並不是什麽很大的山寨,而且相當簡陋。按照之前的情報,也就是幾百人而已。
這山寨勉強能把這些茶匪全都裝下,要說固若金湯,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問題是,人呢?
官兵全都麵麵相覷,副將看向趙海平,等著他下一步的指令。
趙海平找到山寨中做飯的灶台,伸手摸了摸灶台中的爐灰。
“還有些餘溫……分散開,追!”
趙海平立刻果斷下令,讓幾名副將領著官兵往幾條下山的路徑中追去。
按理說,他已經提前安排人守住了這些要道,如果這些茶匪此時下山,肯定會跟其中的一支官軍碰上。
此時派人追過去,前後夾擊,隻要能拖住這些茶匪,等其他的兵力全都匯合,豈不是手到擒來?
一聲令下,官軍再次打起精神,開始下山。
隻是讓趙海平沒想到的是,官軍把整座山裏裏外外搜了個遍,竟然撲了個空。
負責堵住下山路徑的那些官軍,竟然一個茶匪都沒看到,兩撥官軍互相之間大眼瞪小眼,都是一臉懵逼。
趙海平也有些莫名其妙地撓了撓頭。
什麽情況??
7017k
在楚歌為破解王文川變法的困局頭疼不已的同時,趙海平則是在認真攻略虞稼軒的這條故事線。
在經過了一天多的奮戰之後,大部分玩家已經基本確定了這兩條線之間的關係。
“欲說還休”這個副本,看起來是有文武兩條線,張任俠和王文川顯然是文線,而虞稼軒則是武線。
不過跟“封侯非我意”那個副本不同的是,“欲說還休”這個副本似乎並不強製玩家必須把兩條線全都完美通關。
虞稼軒與王文川這兩個人物,也沒有像鄧將軍和林總督之間那樣密切的關係。
所以,很多玩家紛紛猜測,這兩條線很可能是有所側重的。
玩家可以選擇主攻虞稼軒的方向,也可以選擇主攻王文川的方向,而另一條線,可以隻簡單地挑戰一下,做出最具性價比的提升就可以。
隻要綜合兩條線的成果,確保可以打贏牛渚之戰,這個副本就算是成功通關。
當然了,目前這一點也還沒有實錘,純粹是一些進度較快的玩家們的猜測。
而趙海平,當然是選擇虞稼軒的這條線,作為主攻的方向。
此時他的身份是江西提刑,而接下來的任務目標,看起來很簡單:蕩寇!
這也可以看成是虞稼軒這個角色故事線的第二階段。
以五十人硬闖五萬人大營,並生擒馬安邦之後,虞稼軒的時間線隻能用“蹉跎”二字來形容。
遊戲甚至沒有給出任何理由,直接就跳到了他和張任俠喝酒的那段劇情,而時間,也飛快地過去了整整兩年。
距離牛渚之戰已經僅剩九年,而從虞稼軒的視角來看,這兩年中,他除了在地方上處理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憑借著齊朝官員優厚的俸祿給自己蓋了個宅子之外,實在是沒什麽其他的事情做。
北伐?練兵?新法?
那都跟他沒什麽關係。
趙海平之前也很疑惑,為什麽虞稼軒立下了如此的大功,甚至讓“聖天子聞之三歎息”,結果卻是整整兩年都得不到重用?
在簡單地查閱了一下史料之後,他明白了。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奇怪,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因為虞稼軒的身份,是一名“歸正人”。
所謂的歸正人,就是從金國那邊舉義迴到齊朝的人。
虞稼軒不僅是在金國的占領區長大,他的祖父還是金人的官員。雖然祖父在虞稼軒小時候就一直在向他灌輸“收複舊山河”的思想,但在齊朝的朝廷眼中,顯然還是將他劃入了“非我族類”的行列。
遊戲中並沒有表現虞稼軒率領義軍迴到齊朝之後的場景,但這些曆史記載,趙海平自己也都可以從史料上查到。
迴到齊朝之後,朝廷確實給虞稼軒辦了一個非常體麵的收編儀式。
隻不過,在看似高規格的儀式背後,卻透著赤裸裸的不信任。
萬餘名義軍被全部打散,分編到各路軍中,而虞稼軒手中自然也沒了任何的兵權,轉而獲得了一個簽判的官職。
那時候,虞稼軒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他隻當這是常規操作,畢竟是歸附的義軍,朝廷不信任也情有可原。
在他看來,即便暫時不能領兵,靠著做官,也能一展心中抱負。畢竟,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嘛。
未來隻要做官能夠做出成績,也總會獲得提拔。而在齊朝這樣的環境下,文官做到高層,同樣是可以進入樞密院領兵的。
之前齊朝的幾次大戰,裏麵都有文官的身影。
接下來的兩年中,虞稼軒不斷地上疏,寫出“萬字平戎策”,聞者無不為之驚歎,爭相傳頌。
隻是這些東西,卻注定不能被朝廷所接納。
其中的一句“仇虜六十年必亡,虜亡華夏之憂方大”,本該是洞穿局勢、挽救齊朝的救命良藥,結果,最終卻變成了齊朝最終滅亡的神預言。
在這之前,趙海平其實並不清楚虞稼軒其人,隻知道他是個名留青史的大詞人。
而現在,則是對虞稼軒的憤懣之情感同身受了。
想當初,五十騎劫營帶迴叛徒,多麽的意氣風發。
如今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當然,相比於曆史上真實的虞稼軒,玩家的處境還算是更好一些了。
因為在這個時間線被嚴重扭曲的曆史切片中,王文川的新法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之中。
至少玩家還可以用“新法未成、不能擅開邊釁”來安慰自己。
玩家們可以說,現在虞稼軒沒有用武之地,是因為齊朝國庫空虛、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強,所以即便打了也不會有好結果。
等王文川的變法成功,軍隊也有戰鬥力了,再打也不遲。
虞稼軒還年輕,還可以等。
可是在真實的曆史中,在虞稼軒蹉跎歲月的時候,整個齊朝卻是什麽都沒做,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接著奏樂、接著舞。
真實的虞稼軒心中的憤懣,更是可想而知了。
好在玩家們可以跳過這些無意義的等待,直接來到下一階段的挑戰。
這次的任務是,蕩寇。
趙海平看了看前方地形複雜的小山包,又看了看自己身後這些衣冠不整、強打精神的官軍。
“這些賊寇是何身份?”趙海平問跟在身邊的副將。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趙海平畢竟也算是有過較為豐富的領兵經驗了,雖然他的領兵經驗都是一次次失敗硬試出來的,但這種最基本內容還是掌握了。
要蕩寇,還是先搞清楚敵情。
副將趕忙躬身說道:“啟稟簽判大人,這些賊寇被稱作茶匪,蓋因其首領乃是一名六十餘歲的茶商。此人叫做賴文正,招募鄉勇、護衛走私,因為殺了官差而落草為寇。
“此人轉戰多省,不僅數次藏入山中躲過朝廷大軍的圍剿,甚至還曾經趁著官軍疏於防備,僥幸贏過幾次。
“不過簽判大人放心,此次我大軍進山,人數可謂是絕對優勢。大人英明神武,必然能將這賴文正手到擒來。”
趙海平微微點頭,心中盤算。
茶商……而且還是歲數這麽大的茶商……
這個歲數上山當土匪,還真是老當益壯啊。
不過從這些人敢於走私、截殺官差的情況來看,必然也是兇戾之徒。轉戰多省、藏身山腹,甚至在狼狽逃竄之後還能反過來擊敗疏於防備的官軍,看起來這帶頭的賴文正雖然年紀很大,但也懂些兵法,不好對付。
一幫走私茶葉的土匪,卻能夠率敗官軍,轉戰數地都無人奈何得了,朝廷的臉確實是被打得啪啪響。
也怪不得朝廷終於想起了虞稼軒。
朝廷將他視為“歸正人”,讓他統帥大軍去打金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但朝廷又知道他的能力,所以讓他來當救火隊長,幹這種蕩寇的髒活累活。
罷了,還能怎麽辦呢?
趙海平此時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麽其他的選擇,隻能是給齊朝的朝廷好好地當工具人,希望蕩寇之後可以憑借著這次的功績地位提升,距離牛渚之戰更近一些。
“大軍進山!”
趙海平一聲令下,身後的官軍開拔,向著前方的大山前進。
在此之前,趙海平當然也做了一些其他的布置。
他已經安排向導,探查了這座山的幾處出山要道,並安排手下幾名副將帶著人提前把這些出山要道給全都堵住。
這樣一來,他自己再帶著官軍親自從正麵攻擊,就可以達到甕中捉鱉的目的。
山路崎嶇,所以趙海平等人也都沒有騎馬,都是步行。
趙海平在出發前了挑了一把趁手的長刀作為自己的兵器。
他確實還是不太習慣虞稼軒的寶劍,用長刀的話,能更穩妥一些。
對於這次蕩寇,趙海平還是很有信心的。
雖說這些官軍看起來戰鬥力不怎麽樣,對上金人就隻有被一打十的份,但這畢竟是蕩寇。
此時他們的兵力處於絕對優勢,士兵們的士氣相對能夠得到保障。
而且,冷兵器時代個體戰力對於士氣的加成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趙海平扮演虞稼軒,可以將自身的武力值發揮到極致,到時候一波帶頭衝鋒,打崩這些茶匪,應該是問題不大。
“前方就是寨門。”副將指了指不遠處那個簡陋的木柵。
趙海平不由得眉頭一皺,感覺有些不對勁。
怎麽看起來如此安靜?
難不成有埋伏?
也不至於……這隻是一些山匪而已,本身在兵力上就處於絕對的劣勢,就算有埋伏又能如何?
還是說……
趙海平突然有了不太好的預感,立刻一聲令下:“衝進去!”
官兵立刻一擁而上,撞開寨門。
結果卻發現,山寨中竟然空無一人。
這些茶匪所在的其實也並不是什麽很大的山寨,而且相當簡陋。按照之前的情報,也就是幾百人而已。
這山寨勉強能把這些茶匪全都裝下,要說固若金湯,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問題是,人呢?
官兵全都麵麵相覷,副將看向趙海平,等著他下一步的指令。
趙海平找到山寨中做飯的灶台,伸手摸了摸灶台中的爐灰。
“還有些餘溫……分散開,追!”
趙海平立刻果斷下令,讓幾名副將領著官兵往幾條下山的路徑中追去。
按理說,他已經提前安排人守住了這些要道,如果這些茶匪此時下山,肯定會跟其中的一支官軍碰上。
此時派人追過去,前後夾擊,隻要能拖住這些茶匪,等其他的兵力全都匯合,豈不是手到擒來?
一聲令下,官軍再次打起精神,開始下山。
隻是讓趙海平沒想到的是,官軍把整座山裏裏外外搜了個遍,竟然撲了個空。
負責堵住下山路徑的那些官軍,竟然一個茶匪都沒看到,兩撥官軍互相之間大眼瞪小眼,都是一臉懵逼。
趙海平也有些莫名其妙地撓了撓頭。
什麽情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