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偏院裏,魯莊頭一身的寒氣,站在門口使勁的搓著手,可臉上卻是滿麵喜色,等房巽讓她進了屋子,卻連熱茶都沒來得及喝就跟房巽道喜。
溫泉圍起來的桃樹竟然開花了!雖說花朵不大,開花的樹也不多,可到底沒有辜負房巽的期望!
房巽喜出望外,她吩咐魯莊頭,“魯莊頭辛苦了,今兒就在府裏歇一宿,等明兒迴去立即撿那開的好的摘下來,送去正明齋!”
魯莊頭欣然應諾,“我明兒就安排,三日內必然將第一筐桃花送去正明齋!”又說起莊子裏的事,“也按姑娘說的,挖了地窖,存了冰,卻隻是圍著邊存的,中間都空著,隻是不知道要有什麽用途!”
房巽微微的笑,“等來年桃花開放的時候,咱們將花瓣凍起來,不愁沒有桃花用!”
這時候京城還沒有冷庫一說,隻有內城有幾處冰窖,因那冰塊貴重,隻有春秋才少量的存些蔬果,且京城的冰窖價格高,折算起來倒不如將自家莊子裏的地窖挖的深些大些,做成簡易的冰窖存放更加合適。
梅香拍手笑道,“可是太好了,咱們正明齋以後一年四季都有桃花酥賣了!”
房巽搖搖頭,“可這桃花酥本就是吃個新鮮,一年四季都賣就沒人稀罕了,不過要是趕上過年的時候做,定然是新鮮物!去跟墜兒說,定價要高,至少翻上一倍!”
何況,她的目的也不是賺錢,她要把正明齋的名聲炒起來,瞧一瞧到底是誰看上了她的鋪子,又準備用什麽主意把正明齋從自己手裏奪過去!
到了臘月二十七,桃花酥便在正明齋上市了,這一迴隻訂不賣,提前一日定,十兩銀子一個,一份四個,用紅木描金的特製雕花食盒裝了,無論是攜帶還是送禮都極為好看,墜兒跟梅香嘮叨著,“這食盒是特意定做的,那描的可是金粉!你看著不過兩隻手掌大,可除了裝著四個桃花酥,還有一套上好的骨瓷餐具,”
一時間過年送禮都覺得這桃花酥的點心送起來極有麵子,能夠拿上一份這正明齋的桃花酥,那可不止是有錢,還是有本事的,否則怎麽能夠定上!
京城的規矩,送禮是要送四樣的,連帶著那些買不上桃花酥的,還有湊數的,都會再買了其它的點心,若說之前正明齋能夠跟無妄齋不分伯仲,可如今卻是要甩無妄齋一大截。
房巽讓人給郭老爺送了兩匣子的桃花酥,又將正明齋賣的好的點心各裝了一匣子,林林總總十幾匣子的點心給送了過去。
東西是梅香親自送去的,這本應該交給文無,可因是年底,明月樓連日的滿座,文無根本忙的脫不開身。
迴來的時候梅香拿了一個巴掌大的檀香木的匣子。
“郭老爺說,這東西是當年留下的,他本想留個念想,上一迴就不曾拿出來,可他這幾日總是夢見當年的事情,想著已是知天命的年紀,留著這些徒增煩惱,不如就還給姑娘,也算是物歸原主罷!”
房巽打開木匣子,就瞧見裏頭有一塊玉佩,一張有些褶皺但平整的油紙,還有一條舊的發黃的絲帕。
玉佩的質地非常的好,溫潤微涼,從窗縫裏透進來的陽光照在摻了金線的流蘇上,閃著金色的光芒。
這是內務府的東西。
梅香指著那玉佩道,“郭老爺說,這玉佩便是老太太身邊的那個富貴少年給的,當年他當了五十兩銀子,又去買了脂粉迴鄉去賣,不過數月的工夫就賺了迴來,他又將這玉佩贖了迴來,想著還給老太太,可等他拿了玉佩去尋老太太,正明齋卻關門了!”
房巽想像著,在那個落魄遊商的麵前,仙女一樣的小姑娘,拿了旁邊少年的玉佩,又自己的帕子包了遞給他,同時遞過來的,還有一個包著點心的油紙包。
或者,對祖母而言,這不過是日常的小事,轉天就忘的幹淨,可對這遊商來說,卻是一生的轉折點!
房巽對祖母沒有什麽印象,前世,大伯祖母很不喜歡她提起祖母,而崔嬤嬤到母親身邊的時候,祖母已經臥病在床,而今生,她也如前世一般,從不在二伯祖母跟前提起祖母來。
她突然很想知道祖母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鄭重的將匣子裏的東西收好了,房巽親自端了小喜做的桃花酥去了二伯祖母那裏。
“我讓人給大伯祖母和五伯父都送了,五伯母讓人過來送了冬瓜糖,還說如今五姐姐出嫁了,家裏空的很,五伯父年後可能要升官,若是在京中還好,若是外放,恐怕家裏就更加冷清,她跟我商量,想著讓您搬過去住呢!”
二伯祖母將一整個桃花酥吞到嘴裏,聽了這話,趕緊擺手,馮嬤嬤送了茶水上來,二伯祖母將嘴裏的點心送下肚,這才又道,“我才不去,見天兒的給我請安,煩都煩死了,我在這兒多好,若是高興了就讓你來陪我說話,若是不高興,就讓你自己出去玩兒,誰也管不著我!”
馮嬤嬤嘿嘿的笑道,“也不知道誰昨兒個還說無聊來著,說大老太太見天兒在姑娘堆裏泡著,人都年輕幾歲!”
二伯祖母歎了口氣,“我也算是好的,總算還活著……”話說到這兒,卻又住了口。
房巽知道二伯祖母這是想起從前的事了,大概是想到了自己的祖母,她不禁問道,“您是想說我們三房的老太太吧?我從沒見過我祖母,她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房巽裝作無意的,扯到了正題上。
——
正明齋的門口,白少軒笑意盈盈的站在那裏,衝著眼前淵渟嶽峙的男子,指著上頭的招牌道,“您看這招牌怎麽樣?”
男子看著麵相似乎已經老了,可皮膚白皙,保養得當,身上穿的是暖黃色的狐裘,頭上戴的是同色的暖帽,而右手的拇指上還戴著質地上呈的玉青色的扳指,他抬起手來,遮住冬日裏並不濃烈的陽光,眯縫著眼睛仔細的瞧了瞧,不禁搖起頭來,“差遠了,比王信大家,可是差的太遠了!”
隨即放下手來,又低聲的嘀咕著,“當年的那招牌,可是我親自尋了王信大家提的字!”
溫泉圍起來的桃樹竟然開花了!雖說花朵不大,開花的樹也不多,可到底沒有辜負房巽的期望!
房巽喜出望外,她吩咐魯莊頭,“魯莊頭辛苦了,今兒就在府裏歇一宿,等明兒迴去立即撿那開的好的摘下來,送去正明齋!”
魯莊頭欣然應諾,“我明兒就安排,三日內必然將第一筐桃花送去正明齋!”又說起莊子裏的事,“也按姑娘說的,挖了地窖,存了冰,卻隻是圍著邊存的,中間都空著,隻是不知道要有什麽用途!”
房巽微微的笑,“等來年桃花開放的時候,咱們將花瓣凍起來,不愁沒有桃花用!”
這時候京城還沒有冷庫一說,隻有內城有幾處冰窖,因那冰塊貴重,隻有春秋才少量的存些蔬果,且京城的冰窖價格高,折算起來倒不如將自家莊子裏的地窖挖的深些大些,做成簡易的冰窖存放更加合適。
梅香拍手笑道,“可是太好了,咱們正明齋以後一年四季都有桃花酥賣了!”
房巽搖搖頭,“可這桃花酥本就是吃個新鮮,一年四季都賣就沒人稀罕了,不過要是趕上過年的時候做,定然是新鮮物!去跟墜兒說,定價要高,至少翻上一倍!”
何況,她的目的也不是賺錢,她要把正明齋的名聲炒起來,瞧一瞧到底是誰看上了她的鋪子,又準備用什麽主意把正明齋從自己手裏奪過去!
到了臘月二十七,桃花酥便在正明齋上市了,這一迴隻訂不賣,提前一日定,十兩銀子一個,一份四個,用紅木描金的特製雕花食盒裝了,無論是攜帶還是送禮都極為好看,墜兒跟梅香嘮叨著,“這食盒是特意定做的,那描的可是金粉!你看著不過兩隻手掌大,可除了裝著四個桃花酥,還有一套上好的骨瓷餐具,”
一時間過年送禮都覺得這桃花酥的點心送起來極有麵子,能夠拿上一份這正明齋的桃花酥,那可不止是有錢,還是有本事的,否則怎麽能夠定上!
京城的規矩,送禮是要送四樣的,連帶著那些買不上桃花酥的,還有湊數的,都會再買了其它的點心,若說之前正明齋能夠跟無妄齋不分伯仲,可如今卻是要甩無妄齋一大截。
房巽讓人給郭老爺送了兩匣子的桃花酥,又將正明齋賣的好的點心各裝了一匣子,林林總總十幾匣子的點心給送了過去。
東西是梅香親自送去的,這本應該交給文無,可因是年底,明月樓連日的滿座,文無根本忙的脫不開身。
迴來的時候梅香拿了一個巴掌大的檀香木的匣子。
“郭老爺說,這東西是當年留下的,他本想留個念想,上一迴就不曾拿出來,可他這幾日總是夢見當年的事情,想著已是知天命的年紀,留著這些徒增煩惱,不如就還給姑娘,也算是物歸原主罷!”
房巽打開木匣子,就瞧見裏頭有一塊玉佩,一張有些褶皺但平整的油紙,還有一條舊的發黃的絲帕。
玉佩的質地非常的好,溫潤微涼,從窗縫裏透進來的陽光照在摻了金線的流蘇上,閃著金色的光芒。
這是內務府的東西。
梅香指著那玉佩道,“郭老爺說,這玉佩便是老太太身邊的那個富貴少年給的,當年他當了五十兩銀子,又去買了脂粉迴鄉去賣,不過數月的工夫就賺了迴來,他又將這玉佩贖了迴來,想著還給老太太,可等他拿了玉佩去尋老太太,正明齋卻關門了!”
房巽想像著,在那個落魄遊商的麵前,仙女一樣的小姑娘,拿了旁邊少年的玉佩,又自己的帕子包了遞給他,同時遞過來的,還有一個包著點心的油紙包。
或者,對祖母而言,這不過是日常的小事,轉天就忘的幹淨,可對這遊商來說,卻是一生的轉折點!
房巽對祖母沒有什麽印象,前世,大伯祖母很不喜歡她提起祖母,而崔嬤嬤到母親身邊的時候,祖母已經臥病在床,而今生,她也如前世一般,從不在二伯祖母跟前提起祖母來。
她突然很想知道祖母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鄭重的將匣子裏的東西收好了,房巽親自端了小喜做的桃花酥去了二伯祖母那裏。
“我讓人給大伯祖母和五伯父都送了,五伯母讓人過來送了冬瓜糖,還說如今五姐姐出嫁了,家裏空的很,五伯父年後可能要升官,若是在京中還好,若是外放,恐怕家裏就更加冷清,她跟我商量,想著讓您搬過去住呢!”
二伯祖母將一整個桃花酥吞到嘴裏,聽了這話,趕緊擺手,馮嬤嬤送了茶水上來,二伯祖母將嘴裏的點心送下肚,這才又道,“我才不去,見天兒的給我請安,煩都煩死了,我在這兒多好,若是高興了就讓你來陪我說話,若是不高興,就讓你自己出去玩兒,誰也管不著我!”
馮嬤嬤嘿嘿的笑道,“也不知道誰昨兒個還說無聊來著,說大老太太見天兒在姑娘堆裏泡著,人都年輕幾歲!”
二伯祖母歎了口氣,“我也算是好的,總算還活著……”話說到這兒,卻又住了口。
房巽知道二伯祖母這是想起從前的事了,大概是想到了自己的祖母,她不禁問道,“您是想說我們三房的老太太吧?我從沒見過我祖母,她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房巽裝作無意的,扯到了正題上。
——
正明齋的門口,白少軒笑意盈盈的站在那裏,衝著眼前淵渟嶽峙的男子,指著上頭的招牌道,“您看這招牌怎麽樣?”
男子看著麵相似乎已經老了,可皮膚白皙,保養得當,身上穿的是暖黃色的狐裘,頭上戴的是同色的暖帽,而右手的拇指上還戴著質地上呈的玉青色的扳指,他抬起手來,遮住冬日裏並不濃烈的陽光,眯縫著眼睛仔細的瞧了瞧,不禁搖起頭來,“差遠了,比王信大家,可是差的太遠了!”
隨即放下手來,又低聲的嘀咕著,“當年的那招牌,可是我親自尋了王信大家提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