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巽還在震驚當中,就聽趙明端又道,“晚輩因胎裏帶毒,幸而遇到楊老大夫曾給解了,隻是楊老大夫說過,我這毒並未除根,聽說前朝名醫汪廷元曾對我這種胎裏帶出的病極有研究,晚輩便找人四處打聽,這才知道張老侯爺曾說見過這本古籍,事關性命,今日開口相借,實在是冒昧,還請祖母莫要見怪!”
趙明端說的情真意切,似乎果然跟自己性命相關,這才求到老太太跟前似的,連一旁的林氏兄弟都連連點頭,隻有房巽心中帶了疑惑,果然是如此嗎?她怎麽聽楊老大夫說,趙明端的毒已經幾乎除盡,輕易不會再犯呢?
等送了趙明端和林氏兄弟出去,老太太卻是說起林長鬆來,“鬆哥兒在國子監時間不長,倒是更沉穩了,聽說今兒個還護著姐兒,讓人去叫老五去了?”
馮嬤嬤笑道,“可不是,那股勁倒有幾分像當年的老太爺!”
老太太更滿意了,她問房巽,“你覺得你長鬆哥哥可還好?”
房巽正給老太太往烏龍茶裏兌著桂花蜜,心裏思量著太子一事,隨口答道,“祖母說好自然是好的!”
老太太跟馮嬤嬤相視一笑,姐兒這是答應了?
兩日後,林纈一家剛安頓下來就來拜見老太太。
房巽在二門院子裏見到了舅舅。
她很想像小時候一般,撒開腿飛奔過去,然後摟著舅舅的脖子哭一場,可她終究是忍住了,她規矩的給舅舅舅母行禮。
舅舅不過四十歲,雙鬢已帶了白發,房巽心裏更是酸澀了幾分。
他激動的臉上帶了紅暈,使勁點點頭,“元元長大了!”轉身去拉身後的小姑娘,“這是你妹妹貞姐兒,快叫姐姐!”
“姐姐!”貞姐兒虛歲已經七歲,可又瘦又小,一雙大眼睛在巴掌大的小臉上,略有些突兀,她是滁河水患那年出生,林長桐從金陵迴來時,說她是胎裏不足。
舅母是標準的江南女子,個子嬌小,皮膚白皙,隻是臉色微暗,時不時的咳嗽兩聲,她拉了房巽的手,不好意思的道,“早就該來京城瞧你,都是我身子不好,拖累了你舅舅,你可別怪他!”
房巽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舅母說什麽呢,什麽拖累不拖累,倒是我拖累了長桐表哥,讓他跟您分離的這麽多年,如今總算團聚了,咱們好好過日子才是正經!”
舅母拿著帕子抹著眼淚,使勁的點頭,“對,都團聚了,團聚了!”
舅舅送了一車的東西,說是金陵帶來的,二伯祖母高興的收下了,又讓人叫了五伯父、五伯母來陪客。
房巽早讓廚下在屏風內外開了兩桌席麵,五伯父和舅舅坐在外頭,從國子監迴來的房鴻煊和房鴻暢兩兄弟,跟林氏兄弟都見過了禮,也都入了座。
女眷坐在屏風內,二伯祖母坐主位,五伯母挨著舅母和貞姐兒,房淑安帶了房淑宛坐在之後,倒是房巽忙裏忙外,坐在了最外頭。
五伯母一麵招唿著舅母,一麵不好意思的道,“這本是我的事,倒都讓元元辛苦了!”又對老太太道,“如今內院也安定了,不如您搬迴來住,讓我們也盡盡孝?”
二伯祖母沒有立即拒絕,隻是慢慢道,“不著急,如今五姐兒的婚事是大事,你好好兒的操辦了,別丟了咱家的臉麵!”
房淑宛聽的紅了臉,而房巽則鬆了口氣,老太太這是願意跟著五老爺過了,可心裏卻是酸溜溜的,祖母這是真想把自己嫁出去嗎?
相比屏風內的溫言笑語,屏風外卻是熱鬧多了。
林纈本是個秀才,又在商場上混跡多年,自然撿了好聽的話說,又想著房巽怎麽也是掛在房延孝的名下,態度更是恭敬許多,房延孝十分的受用,看林也同樣順眼了不少,二人推杯問盞,一場酒喝下來竟然就稱兄道弟,十分的親近。
房鴻煊和林長鬆本就在國子監裏頭相熟,林長桐年紀最長,忙著上菜勸酒,隻房鴻暢覺得無趣的緊。
房鴻暢盯著林纈瞧,隻覺得林纈看穿著似是一般的商賈,可腰上拴著的,手上戴的,都是好東西,不由眼睛熱起來。
等過了中秋,老太太又請了林纈過府,說是想問一問金陵的舊事,等人來了,卻是指著下人上的明前龍井道,“聽說這是宮裏賞的,你嚐嚐,我覺得跟外頭買的也沒什麽區別,不過是泡起來顏色好看些……”
林纈低頭嚐了道,“確是好東西,老太太見識多,自然不覺得好,我覺得倒是清爽,餘香長久,難得的好茶!”
老太太笑道,“你既喜歡,迴頭帶些迴去,給哥兒們也嚐嚐!”
“這怎麽好?”
老太太擺擺手,“老婆子我是家裏的是武將出身,也不會拐彎抹角的說話,今兒請你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姐兒的親事!”
林纈聽了道,“我也正想問問老太太,咱們初到京城,房家又是名門,本不應該多管,可姐兒是我妹妹唯一的骨血,我姑母臨終時也說過,有了這孩子她死也能瞑目了,就算隻她一個,也將林家的家財都給她!”
一旁的馮嬤嬤聽的心酸,老太太跟著長歎了一口氣,“我本想著給她在京城找個好人家,這才從兩槐村搬過來,可進了京城才發現,如今太子多病,朝堂上也是風起雲湧,說不得哪一日哪一家就能招來禍事,我想著倒不如給她找個知根知底的人家,人品端方,懂事孝順的,也就罷了,省得跟著那些大家大族的,讓人懸心!”
林纈聽的一愣,隨即笑起來,“老太太說的是!老太太說的是啊!”
這是聽明白了,老太太也跟著笑起來,“你家鬆哥兒是個好孩子!”
林纈端起了手邊的龍井茶,隻覺得茶香四溢,剛剛他隻顧著迴老太太的話,竟是沒有仔細品,這會子瞧著,這茶水更加鮮亮了,他小撮了一口,放鬆下來,這才笑意盈盈的道,“老太太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我早就想過將姐兒留在家裏,長鬆也不曾給他說什麽親事,對外隻說一心向學,等中了榜再說,可我是真心想留給姐兒,隻是房家門第太高,若是長鬆早早兒的中了榜也罷,若是拖上幾年,倒是把姐兒耽誤了!如今有老太太的話,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趙明端說的情真意切,似乎果然跟自己性命相關,這才求到老太太跟前似的,連一旁的林氏兄弟都連連點頭,隻有房巽心中帶了疑惑,果然是如此嗎?她怎麽聽楊老大夫說,趙明端的毒已經幾乎除盡,輕易不會再犯呢?
等送了趙明端和林氏兄弟出去,老太太卻是說起林長鬆來,“鬆哥兒在國子監時間不長,倒是更沉穩了,聽說今兒個還護著姐兒,讓人去叫老五去了?”
馮嬤嬤笑道,“可不是,那股勁倒有幾分像當年的老太爺!”
老太太更滿意了,她問房巽,“你覺得你長鬆哥哥可還好?”
房巽正給老太太往烏龍茶裏兌著桂花蜜,心裏思量著太子一事,隨口答道,“祖母說好自然是好的!”
老太太跟馮嬤嬤相視一笑,姐兒這是答應了?
兩日後,林纈一家剛安頓下來就來拜見老太太。
房巽在二門院子裏見到了舅舅。
她很想像小時候一般,撒開腿飛奔過去,然後摟著舅舅的脖子哭一場,可她終究是忍住了,她規矩的給舅舅舅母行禮。
舅舅不過四十歲,雙鬢已帶了白發,房巽心裏更是酸澀了幾分。
他激動的臉上帶了紅暈,使勁點點頭,“元元長大了!”轉身去拉身後的小姑娘,“這是你妹妹貞姐兒,快叫姐姐!”
“姐姐!”貞姐兒虛歲已經七歲,可又瘦又小,一雙大眼睛在巴掌大的小臉上,略有些突兀,她是滁河水患那年出生,林長桐從金陵迴來時,說她是胎裏不足。
舅母是標準的江南女子,個子嬌小,皮膚白皙,隻是臉色微暗,時不時的咳嗽兩聲,她拉了房巽的手,不好意思的道,“早就該來京城瞧你,都是我身子不好,拖累了你舅舅,你可別怪他!”
房巽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舅母說什麽呢,什麽拖累不拖累,倒是我拖累了長桐表哥,讓他跟您分離的這麽多年,如今總算團聚了,咱們好好過日子才是正經!”
舅母拿著帕子抹著眼淚,使勁的點頭,“對,都團聚了,團聚了!”
舅舅送了一車的東西,說是金陵帶來的,二伯祖母高興的收下了,又讓人叫了五伯父、五伯母來陪客。
房巽早讓廚下在屏風內外開了兩桌席麵,五伯父和舅舅坐在外頭,從國子監迴來的房鴻煊和房鴻暢兩兄弟,跟林氏兄弟都見過了禮,也都入了座。
女眷坐在屏風內,二伯祖母坐主位,五伯母挨著舅母和貞姐兒,房淑安帶了房淑宛坐在之後,倒是房巽忙裏忙外,坐在了最外頭。
五伯母一麵招唿著舅母,一麵不好意思的道,“這本是我的事,倒都讓元元辛苦了!”又對老太太道,“如今內院也安定了,不如您搬迴來住,讓我們也盡盡孝?”
二伯祖母沒有立即拒絕,隻是慢慢道,“不著急,如今五姐兒的婚事是大事,你好好兒的操辦了,別丟了咱家的臉麵!”
房淑宛聽的紅了臉,而房巽則鬆了口氣,老太太這是願意跟著五老爺過了,可心裏卻是酸溜溜的,祖母這是真想把自己嫁出去嗎?
相比屏風內的溫言笑語,屏風外卻是熱鬧多了。
林纈本是個秀才,又在商場上混跡多年,自然撿了好聽的話說,又想著房巽怎麽也是掛在房延孝的名下,態度更是恭敬許多,房延孝十分的受用,看林也同樣順眼了不少,二人推杯問盞,一場酒喝下來竟然就稱兄道弟,十分的親近。
房鴻煊和林長鬆本就在國子監裏頭相熟,林長桐年紀最長,忙著上菜勸酒,隻房鴻暢覺得無趣的緊。
房鴻暢盯著林纈瞧,隻覺得林纈看穿著似是一般的商賈,可腰上拴著的,手上戴的,都是好東西,不由眼睛熱起來。
等過了中秋,老太太又請了林纈過府,說是想問一問金陵的舊事,等人來了,卻是指著下人上的明前龍井道,“聽說這是宮裏賞的,你嚐嚐,我覺得跟外頭買的也沒什麽區別,不過是泡起來顏色好看些……”
林纈低頭嚐了道,“確是好東西,老太太見識多,自然不覺得好,我覺得倒是清爽,餘香長久,難得的好茶!”
老太太笑道,“你既喜歡,迴頭帶些迴去,給哥兒們也嚐嚐!”
“這怎麽好?”
老太太擺擺手,“老婆子我是家裏的是武將出身,也不會拐彎抹角的說話,今兒請你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姐兒的親事!”
林纈聽了道,“我也正想問問老太太,咱們初到京城,房家又是名門,本不應該多管,可姐兒是我妹妹唯一的骨血,我姑母臨終時也說過,有了這孩子她死也能瞑目了,就算隻她一個,也將林家的家財都給她!”
一旁的馮嬤嬤聽的心酸,老太太跟著長歎了一口氣,“我本想著給她在京城找個好人家,這才從兩槐村搬過來,可進了京城才發現,如今太子多病,朝堂上也是風起雲湧,說不得哪一日哪一家就能招來禍事,我想著倒不如給她找個知根知底的人家,人品端方,懂事孝順的,也就罷了,省得跟著那些大家大族的,讓人懸心!”
林纈聽的一愣,隨即笑起來,“老太太說的是!老太太說的是啊!”
這是聽明白了,老太太也跟著笑起來,“你家鬆哥兒是個好孩子!”
林纈端起了手邊的龍井茶,隻覺得茶香四溢,剛剛他隻顧著迴老太太的話,竟是沒有仔細品,這會子瞧著,這茶水更加鮮亮了,他小撮了一口,放鬆下來,這才笑意盈盈的道,“老太太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我早就想過將姐兒留在家裏,長鬆也不曾給他說什麽親事,對外隻說一心向學,等中了榜再說,可我是真心想留給姐兒,隻是房家門第太高,若是長鬆早早兒的中了榜也罷,若是拖上幾年,倒是把姐兒耽誤了!如今有老太太的話,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