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莞郡主的茶會最終誰都沒有去成,房巽借口病了,而房淑安則是已經定下了親事,安平伯府的人已經上門了。
房淑安要嫁的是安平伯府的嫡次子範寧,老安平伯去世後,府裏就由其嫡長子現在的安平伯當家。範寧在五城兵馬司任職,雖說沒什麽品級,不過是個跑腿的,可總算每月有俸祿,時常也有幾個賞錢,成親後就會分府單過。
房巽讓人在銀樓打了幾套首飾,借了林長桐的名義給房淑安送去。
房淑安正在屋裏繡嫁妝,見了房巽連忙將一臉的愁容收起來,笑著請房巽進門。
不說房巽也猜的出來,本來五伯父的日子就捉襟見肘,前些日子又被人砸了五太太的陪嫁鋪子,估摸著五太太這是湊不出她的嫁妝,她也怕範家看輕,心中著急呢!
房巽讓梅香搬了箱子進來,堆到了床鋪之上。
看著床上鋪的赤金纏絲鐲子、赤紅滾圓的珊瑚珠子,還有兩套點翠珠釵頭麵,一盒精巧嶄新的絹花,房淑安連忙就要推辭。
房巽連忙道,“五姐姐莫急,聽我說來!我表哥不過是個太醫院的學館醫士,我舅舅也就是個秀才,在京城做生意不容易。以後難免求著範姐夫,姐姐就莫要推辭了。何況,這兩套頭麵看著好看,其實不值什麽銀子,不過是給姐姐充個麵子,那匣子絹花也不值錢,不過是如今京城最時興的式樣,送人有麵子。我聽說範家女孩兒多,拿去做個人情也是好的。至於這對鐲子是老太太賞我的,我這也是借花獻佛,隻有這串珊瑚珠子是妹妹的心意……”
說了半天,都是不值錢的,又是二伯祖母賞的,房淑安知道是房巽怕自己不收才這樣說,臉上一紅,便不再推辭,隻是拉著房巽的手輕輕抹淚,“家裏亂七八糟,連嫁妝都要妹妹幫著操心……”心裏卻打定主意,等嫁過去,定要跟夫君好好說說,日後多多的照拂林家和九妹妹。
從房淑安房裏出來,房巽一臉鄭重的去見了五伯母。
五伯母正在屋裏聽管事媽媽們迴話,聽說房巽來了,連忙將管事媽媽們打發走,請了房巽進來。
房巽眉頭微蹙,五伯母這番做派,顯然是不善管家的,她看著站在一旁的季嬤嬤也是一臉的無奈,更是覺得自己猜的極對。
讓梅香將匣子呈上去,房巽才道,“五姐姐眼看要出嫁,二伯祖母給五姐姐添了一千兩銀子,還有大興的一個小莊子。二伯祖母說,這門親事是當初她幫著定下的,自不能虧待了五姐姐。何況待成親之後,範家二公子自然要分府單過,湊些銀子給他們小兩口買個小宅子,也算是成家立室了!”
二伯祖母當初嫁進房家時,倒是帶了不少的陪嫁,可三老太爺身子不好,而後又要供五伯父讀書,成親,那些莊子鋪子,賣了個七七八八。
前些年文無關了點心鋪子之後,房巽就扯著林家的大旗,纏著二伯祖母入股明月樓,如此每年就能分個幾千兩銀子,所以這一迴二伯祖母不但給五姐姐添了銀子,又將她僅剩的大興的兩個小莊子拿出來一個給五姐姐帶去婆家。
其實房巽已經幫著二伯祖母在昌平又買了兩個小莊子,昌平的莊子比大興要便宜的多,大興都是良田,不像昌平,山多水多,出產的糧食少,可過些年昌平有人發現了溫泉,昌平的莊子這才又值錢起來。
本來房巽想著拿個昌平的莊子給房淑安,可既怕人家覺得昌平的莊子出產少,又怕五伯父起了不該有的心思,便隨了二伯祖母的意思,反正她也有體己銀子,除了這一迴開正明齋花了不少,其它還沒有用,算著也能在大興買個莊子。
五伯母看到匣子裏的銀票和地契,抹起了眼淚,“還是老太太疼安姐兒,我這正愁呢,兩個哥兒眼看要秋闈,家裏的開銷又大,可那琉璃廠的鋪子還得修繕,姐兒又要出嫁,我手裏的銀子哪夠?”
跟著侄女就訴起苦來。
好在房巽是知道五伯母的,她提醒道,“五伯母,您可想過,五姐姐如今要繡嫁妝,轉過年就要出嫁,這家裏的事您打算交給誰?”
如今五姐姐還在房家,若是有事也能幫著出麵,可若是五姐姐真的嫁去了安平伯府,這家裏恐怕就要亂起來,那沈姨娘才安生了幾天?沈姨奶奶也還等著機會,五伯母哪一個對付的了?
五伯母聽了果然慌了神,“那可怎麽辦?”
兩人說著話,外頭有小丫鬟通稟,“胡姨娘來給太太請安!”
五伯母擺擺手,不耐煩的道,“不必了,讓她迴屋子歇著吧!”
五伯母性子懦弱,耳根子軟,又好欺負,沈姨娘本就是被禁了足,聽五姐姐說,如今更是借口不舒坦三天也不來請安一迴,倒是這個胡姨娘,規矩不亂,房巽叫住了那小丫鬟,“等一等,她可是帶著寶妹妹來的?你讓她進來吧!”
小丫鬟好奇的看著這個九姑娘,心裏想著這家裏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搗什麽亂,可看五太太竟然點了頭,隻好出去叫胡姨娘進門。
轉眼一個穿著素淨,身上沒半點金銀,隻戴了珍珠耳墜子,頭上是玉簪的婦人牽著十一姑娘房淑寶進了門。
看長相倒也標誌,身上有一股子書卷氣,可這跟房巽想像中那個將五伯父迷的七葷八素,馮嬤嬤口中的狐狸精,實在是相去甚遠。
而房淑寶這個八、九歲的小姑娘也跟胡姨娘似的,小心翼翼的跟在胡姨娘的身後,對著五伯母行大禮。雖說稚嫩了些,舉手投足不夠規矩,可禮數卻是半點不錯。
房淑寶的親娘生她時難產,傷了身子,她還未足周歲時便過世了,聽馮嬤嬤說,那時她因著胡姨娘去了通州城的兩槐村,五伯母又病倒,沈姨娘掌家,這個小姑娘就被五伯父一句話過到了胡姨娘名下。
胡姨娘進門後便未再生育。
等胡姨娘請過安,帶了房淑寶出門,房巽便也告辭出來,她沒讓五伯母送,而是出門叫住了胡姨娘。
看著房淑寶粉嘟嘟的小臉,房巽好似無意的道,“姨娘可以在院子裏萬事不管,可寶妹妹已經長大了,過不了兩年就要說親事!寶妹妹可憐的緊,自小沒了親娘,若是姨娘有空,多帶她出來見見人,日後到了婆家也好討生活!”
胡姨娘聽了愣在那裏,抬頭看去,眼前的九姑娘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可說出來的話,卻是字字誅心,她不由大怒,冷冷的道,“不勞九姑娘費心,十一姑娘既是過到了我名下,我自會好好教導!”
房淑安要嫁的是安平伯府的嫡次子範寧,老安平伯去世後,府裏就由其嫡長子現在的安平伯當家。範寧在五城兵馬司任職,雖說沒什麽品級,不過是個跑腿的,可總算每月有俸祿,時常也有幾個賞錢,成親後就會分府單過。
房巽讓人在銀樓打了幾套首飾,借了林長桐的名義給房淑安送去。
房淑安正在屋裏繡嫁妝,見了房巽連忙將一臉的愁容收起來,笑著請房巽進門。
不說房巽也猜的出來,本來五伯父的日子就捉襟見肘,前些日子又被人砸了五太太的陪嫁鋪子,估摸著五太太這是湊不出她的嫁妝,她也怕範家看輕,心中著急呢!
房巽讓梅香搬了箱子進來,堆到了床鋪之上。
看著床上鋪的赤金纏絲鐲子、赤紅滾圓的珊瑚珠子,還有兩套點翠珠釵頭麵,一盒精巧嶄新的絹花,房淑安連忙就要推辭。
房巽連忙道,“五姐姐莫急,聽我說來!我表哥不過是個太醫院的學館醫士,我舅舅也就是個秀才,在京城做生意不容易。以後難免求著範姐夫,姐姐就莫要推辭了。何況,這兩套頭麵看著好看,其實不值什麽銀子,不過是給姐姐充個麵子,那匣子絹花也不值錢,不過是如今京城最時興的式樣,送人有麵子。我聽說範家女孩兒多,拿去做個人情也是好的。至於這對鐲子是老太太賞我的,我這也是借花獻佛,隻有這串珊瑚珠子是妹妹的心意……”
說了半天,都是不值錢的,又是二伯祖母賞的,房淑安知道是房巽怕自己不收才這樣說,臉上一紅,便不再推辭,隻是拉著房巽的手輕輕抹淚,“家裏亂七八糟,連嫁妝都要妹妹幫著操心……”心裏卻打定主意,等嫁過去,定要跟夫君好好說說,日後多多的照拂林家和九妹妹。
從房淑安房裏出來,房巽一臉鄭重的去見了五伯母。
五伯母正在屋裏聽管事媽媽們迴話,聽說房巽來了,連忙將管事媽媽們打發走,請了房巽進來。
房巽眉頭微蹙,五伯母這番做派,顯然是不善管家的,她看著站在一旁的季嬤嬤也是一臉的無奈,更是覺得自己猜的極對。
讓梅香將匣子呈上去,房巽才道,“五姐姐眼看要出嫁,二伯祖母給五姐姐添了一千兩銀子,還有大興的一個小莊子。二伯祖母說,這門親事是當初她幫著定下的,自不能虧待了五姐姐。何況待成親之後,範家二公子自然要分府單過,湊些銀子給他們小兩口買個小宅子,也算是成家立室了!”
二伯祖母當初嫁進房家時,倒是帶了不少的陪嫁,可三老太爺身子不好,而後又要供五伯父讀書,成親,那些莊子鋪子,賣了個七七八八。
前些年文無關了點心鋪子之後,房巽就扯著林家的大旗,纏著二伯祖母入股明月樓,如此每年就能分個幾千兩銀子,所以這一迴二伯祖母不但給五姐姐添了銀子,又將她僅剩的大興的兩個小莊子拿出來一個給五姐姐帶去婆家。
其實房巽已經幫著二伯祖母在昌平又買了兩個小莊子,昌平的莊子比大興要便宜的多,大興都是良田,不像昌平,山多水多,出產的糧食少,可過些年昌平有人發現了溫泉,昌平的莊子這才又值錢起來。
本來房巽想著拿個昌平的莊子給房淑安,可既怕人家覺得昌平的莊子出產少,又怕五伯父起了不該有的心思,便隨了二伯祖母的意思,反正她也有體己銀子,除了這一迴開正明齋花了不少,其它還沒有用,算著也能在大興買個莊子。
五伯母看到匣子裏的銀票和地契,抹起了眼淚,“還是老太太疼安姐兒,我這正愁呢,兩個哥兒眼看要秋闈,家裏的開銷又大,可那琉璃廠的鋪子還得修繕,姐兒又要出嫁,我手裏的銀子哪夠?”
跟著侄女就訴起苦來。
好在房巽是知道五伯母的,她提醒道,“五伯母,您可想過,五姐姐如今要繡嫁妝,轉過年就要出嫁,這家裏的事您打算交給誰?”
如今五姐姐還在房家,若是有事也能幫著出麵,可若是五姐姐真的嫁去了安平伯府,這家裏恐怕就要亂起來,那沈姨娘才安生了幾天?沈姨奶奶也還等著機會,五伯母哪一個對付的了?
五伯母聽了果然慌了神,“那可怎麽辦?”
兩人說著話,外頭有小丫鬟通稟,“胡姨娘來給太太請安!”
五伯母擺擺手,不耐煩的道,“不必了,讓她迴屋子歇著吧!”
五伯母性子懦弱,耳根子軟,又好欺負,沈姨娘本就是被禁了足,聽五姐姐說,如今更是借口不舒坦三天也不來請安一迴,倒是這個胡姨娘,規矩不亂,房巽叫住了那小丫鬟,“等一等,她可是帶著寶妹妹來的?你讓她進來吧!”
小丫鬟好奇的看著這個九姑娘,心裏想著這家裏的事情,你一個外人搗什麽亂,可看五太太竟然點了頭,隻好出去叫胡姨娘進門。
轉眼一個穿著素淨,身上沒半點金銀,隻戴了珍珠耳墜子,頭上是玉簪的婦人牽著十一姑娘房淑寶進了門。
看長相倒也標誌,身上有一股子書卷氣,可這跟房巽想像中那個將五伯父迷的七葷八素,馮嬤嬤口中的狐狸精,實在是相去甚遠。
而房淑寶這個八、九歲的小姑娘也跟胡姨娘似的,小心翼翼的跟在胡姨娘的身後,對著五伯母行大禮。雖說稚嫩了些,舉手投足不夠規矩,可禮數卻是半點不錯。
房淑寶的親娘生她時難產,傷了身子,她還未足周歲時便過世了,聽馮嬤嬤說,那時她因著胡姨娘去了通州城的兩槐村,五伯母又病倒,沈姨娘掌家,這個小姑娘就被五伯父一句話過到了胡姨娘名下。
胡姨娘進門後便未再生育。
等胡姨娘請過安,帶了房淑寶出門,房巽便也告辭出來,她沒讓五伯母送,而是出門叫住了胡姨娘。
看著房淑寶粉嘟嘟的小臉,房巽好似無意的道,“姨娘可以在院子裏萬事不管,可寶妹妹已經長大了,過不了兩年就要說親事!寶妹妹可憐的緊,自小沒了親娘,若是姨娘有空,多帶她出來見見人,日後到了婆家也好討生活!”
胡姨娘聽了愣在那裏,抬頭看去,眼前的九姑娘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可說出來的話,卻是字字誅心,她不由大怒,冷冷的道,“不勞九姑娘費心,十一姑娘既是過到了我名下,我自會好好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