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京城不過一日車程的通州,因著是京杭運河最北邊的碼頭,是個富庶繁華之地,可這富庶繁華卻不過是在通州城裏頭,從城東的碼頭沿著官道往南走,不過幾十裏地,便到了荒野貧苦之地。
張家灣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遠離鬧市,民風純樸。
從官道下來,沿著潮白河行不過一射之地,便看到一片雜草叢生灌木叢,有幾顆桃樹混雜其間,跟著粉色的花瓣隨著春風飄起又飄落,便到了兩棵碩大的槐花樹下,這村子便是張家灣極有名的一個村子,兩槐村。
兩槐村的得名自然是因為這兩棵三、五人都抱不過來的槐樹,可這村子的揚名卻不是因為這樹,而是因為窮。
娶妻要娶李村婦,嫁人莫入兩槐村!
李村有兩個貞潔牌坊,據說是前朝的一對妯娌都死了丈夫,可上有年邁的婆婆和臥病在床的公公,下有兩個幼孩,一家子僅靠幾畝薄田過活,無耐,當嫂嫂的便去城裏倚門賣笑,每隔幾日弟妹便進城去采買,再找嫂嫂取銀子。沒多久便有鄉鄰指責那嫂嫂有辱門風,宗族耆老便逼著將嫂嫂逐出家門。
嫂嫂將存下的銀子傾數給了弟妹,吊死在村口的大樹上,弟妹靠著嫂嫂存下的銀子將侄兒養到十八歲支撐了門戶,便背了幹糧去順天府告狀,為嫂嫂申冤。
順天府認定這是宗族之事,不予受理,弟妹拖不少日子,便在府衙門口撞了柱子,偏被一位年輕的禦史大人救了,那禦史一紙奏書參奏順天府尹為官不正,這事才被捅到了金鑾殿上。
“……若不是這事兒,他一個小小的禦史,又是個庶子,怎麽能讓老侯爺看得上眼……”馮嬤嬤笑著打趣著房家二老太太張氏。
張氏拿了白瓷勺子攪著碗裏的山楂羹,麵色漸冷,“可惜我命不好,一直不曾有孩子,給他納了幾個妾卻也無一生養,直到那一迴跟著他大哥去直隸,這才帶了個女子迴來,說是殷家親戚,總算生了個兒子,算是對得起祖宗了……”
馮氏嬤嬤聽了連忙拿了個小瓷罐來,用手捏了一小撮金燦燦的桂花在那山楂羹上,“可別提那個賤人,自從她進了門,家裏哪一處都不安生,老爺的身子本就不好,生了哥兒以後也一日不如一日,沒兩年就沒了……”
“她是個貴妾,又生了兒子,我又不是那等撚酸吃醋的人,自不好怎麽著她……嗯,這桂花好,香氣清新又不膩歪,比上迴長公主送來的還好……”
馮嬤嬤見老太太的臉色漸愉,又勸道,“行了,老爺如今外放了,您也省心,畢竟不是從小兒養大的……這桂花是姐兒去年親手摘的,反複曬了裝了瓶,就得了這麽兩瓶子,一瓶給了您,一瓶給了楊老大夫……姐兒孝順,五歲就到了咱們家,那會子您又氣又病的,連長公主的麵兒都沒見,可姐兒進門以後,便操起了內院的心,還日日在您跟前待疾,不是奴婢說,若不是她,您的身子骨哪能養的這般好?”
張氏聽了心中熨貼不少,嚐了一口山楂羹,“以前的事兒現在很少想起來了,兩槐村還是老太爺在世時常念叨的,說是曾到過這裏來辦過一個大案,是張家灣最窮的一個地兒,他走後我便在這兒買了塊地,想著日後便在這兒養老,不知不覺住了六年多了,這說是要走還真有些舍不得……”
“不走?姐兒眼看要說親了,您能放心把姐兒的親事交給大房家那個……”馮嬤嬤撇了撇嘴,“那還不如在這鄉野裏尋個好孩子把姐兒嫁了,您瞧瞧那大房家的幾個姑娘都嫁的那是什麽人?一個嫁過去沒幾天人就病死了,一個是人還沒嫁過去,庶子女都能湊一桌子麻將了,還有一個倒還正常,可惜沒幾年姑娘就沒了,隻是說病死了,那大房大院的,怎麽死的還真是難說……”
“自是如此,我必得親自迴了京城,給元元找個好的前程……”張氏說完,將那山楂羹喝了個幹淨才又道,“連著吃了這些日子,果然是舒坦了許多,看來這林家小哥的醫術也能坐堂出診了……”
馮嬤嬤遞了個帕子過去,“他把明月樓從金陵搬到了京城,聽說如今日進鬥金,去醫館坐堂豈不是屈才了?”
張氏接過了帕子擦嘴,“他不過是幫著跑了幾日腿,從雇掌櫃到定菜單哪個不是咱家元元出的手?哦,對了,林家哥兒一早讓人送了信來,說元元今兒個就迴來了,你給她收拾廂房沒有?……”
“早就收拾好了,老太太您就放心吧,隻是王先生一大早就不知道去哪兒了,我剛派了梅香去尋……”
梅香也已出落成了一個十多歲的漂亮姑娘,她穿了杏色的襖裙,正站村口靠西的大槐樹下頭捂了嘴笑。
不遠處,幾個老頭兒圍坐一處下棋,仔細的瞧著,一個穿著半舊道袍的老道竟然混雜其間,那老道其實不老,不過三十多歲,可麵上卻一副老相,他手中的黑子將將落下,對麵精瘦的老頭兒便大笑起來,“哈哈,王道長,這一局你可又要輸了……”
“我還沒下呢,這是棋子掉了……掉了……”王之煥連忙去拿剛落下的黑子。
“怪不得都不跟你下棋,你個臭棋簍子王老賴,你剛剛可是說了,輸了給我一壇明月樓的女兒紅,你若是這迴又賴,我便將這十裏八鄉都給你宣揚了,到時候無人跟你下棋……”那精瘦的老頭兒站起身來,精瘦的臉上一對小眼睛滴溜溜的轉。
王之煥一把拉住瘦老頭,“不就是掉了個棋子麽,你著什麽急,咱可說好的要下三盤,這可還沒到數呢!”
那老頭卻是不依不饒,“三盤?這可是第二局,這一局你再輸了,第三局還下個屁!勞煩諸位幫我做個見證,待得了那一壇子女兒紅,我便請大家去村西的館子裏頭喝酒!”眼看兩人就要打起來。
看著對麵幾個麵生的老頭躍躍欲試,王之煥覺得自己肯定打不過,不由退了兩步,可他早就被人圍了起來,身前身後都是人,竟是無路可退!
不遠處的梅香瞧著不對勁,前幾日自家姑娘說,南方多雨,金陵那邊的女兒紅已是很久不曾往京城運,因而隻是得罪不起的熟客才賣給其一壇,黑市裏都已是炒到了上千兩銀子一壇。
小姐總說這位王先生有將帥之才,梅香撇撇嘴,第一次對房巽的話產生了懷疑。
張家灣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遠離鬧市,民風純樸。
從官道下來,沿著潮白河行不過一射之地,便看到一片雜草叢生灌木叢,有幾顆桃樹混雜其間,跟著粉色的花瓣隨著春風飄起又飄落,便到了兩棵碩大的槐花樹下,這村子便是張家灣極有名的一個村子,兩槐村。
兩槐村的得名自然是因為這兩棵三、五人都抱不過來的槐樹,可這村子的揚名卻不是因為這樹,而是因為窮。
娶妻要娶李村婦,嫁人莫入兩槐村!
李村有兩個貞潔牌坊,據說是前朝的一對妯娌都死了丈夫,可上有年邁的婆婆和臥病在床的公公,下有兩個幼孩,一家子僅靠幾畝薄田過活,無耐,當嫂嫂的便去城裏倚門賣笑,每隔幾日弟妹便進城去采買,再找嫂嫂取銀子。沒多久便有鄉鄰指責那嫂嫂有辱門風,宗族耆老便逼著將嫂嫂逐出家門。
嫂嫂將存下的銀子傾數給了弟妹,吊死在村口的大樹上,弟妹靠著嫂嫂存下的銀子將侄兒養到十八歲支撐了門戶,便背了幹糧去順天府告狀,為嫂嫂申冤。
順天府認定這是宗族之事,不予受理,弟妹拖不少日子,便在府衙門口撞了柱子,偏被一位年輕的禦史大人救了,那禦史一紙奏書參奏順天府尹為官不正,這事才被捅到了金鑾殿上。
“……若不是這事兒,他一個小小的禦史,又是個庶子,怎麽能讓老侯爺看得上眼……”馮嬤嬤笑著打趣著房家二老太太張氏。
張氏拿了白瓷勺子攪著碗裏的山楂羹,麵色漸冷,“可惜我命不好,一直不曾有孩子,給他納了幾個妾卻也無一生養,直到那一迴跟著他大哥去直隸,這才帶了個女子迴來,說是殷家親戚,總算生了個兒子,算是對得起祖宗了……”
馮氏嬤嬤聽了連忙拿了個小瓷罐來,用手捏了一小撮金燦燦的桂花在那山楂羹上,“可別提那個賤人,自從她進了門,家裏哪一處都不安生,老爺的身子本就不好,生了哥兒以後也一日不如一日,沒兩年就沒了……”
“她是個貴妾,又生了兒子,我又不是那等撚酸吃醋的人,自不好怎麽著她……嗯,這桂花好,香氣清新又不膩歪,比上迴長公主送來的還好……”
馮嬤嬤見老太太的臉色漸愉,又勸道,“行了,老爺如今外放了,您也省心,畢竟不是從小兒養大的……這桂花是姐兒去年親手摘的,反複曬了裝了瓶,就得了這麽兩瓶子,一瓶給了您,一瓶給了楊老大夫……姐兒孝順,五歲就到了咱們家,那會子您又氣又病的,連長公主的麵兒都沒見,可姐兒進門以後,便操起了內院的心,還日日在您跟前待疾,不是奴婢說,若不是她,您的身子骨哪能養的這般好?”
張氏聽了心中熨貼不少,嚐了一口山楂羹,“以前的事兒現在很少想起來了,兩槐村還是老太爺在世時常念叨的,說是曾到過這裏來辦過一個大案,是張家灣最窮的一個地兒,他走後我便在這兒買了塊地,想著日後便在這兒養老,不知不覺住了六年多了,這說是要走還真有些舍不得……”
“不走?姐兒眼看要說親了,您能放心把姐兒的親事交給大房家那個……”馮嬤嬤撇了撇嘴,“那還不如在這鄉野裏尋個好孩子把姐兒嫁了,您瞧瞧那大房家的幾個姑娘都嫁的那是什麽人?一個嫁過去沒幾天人就病死了,一個是人還沒嫁過去,庶子女都能湊一桌子麻將了,還有一個倒還正常,可惜沒幾年姑娘就沒了,隻是說病死了,那大房大院的,怎麽死的還真是難說……”
“自是如此,我必得親自迴了京城,給元元找個好的前程……”張氏說完,將那山楂羹喝了個幹淨才又道,“連著吃了這些日子,果然是舒坦了許多,看來這林家小哥的醫術也能坐堂出診了……”
馮嬤嬤遞了個帕子過去,“他把明月樓從金陵搬到了京城,聽說如今日進鬥金,去醫館坐堂豈不是屈才了?”
張氏接過了帕子擦嘴,“他不過是幫著跑了幾日腿,從雇掌櫃到定菜單哪個不是咱家元元出的手?哦,對了,林家哥兒一早讓人送了信來,說元元今兒個就迴來了,你給她收拾廂房沒有?……”
“早就收拾好了,老太太您就放心吧,隻是王先生一大早就不知道去哪兒了,我剛派了梅香去尋……”
梅香也已出落成了一個十多歲的漂亮姑娘,她穿了杏色的襖裙,正站村口靠西的大槐樹下頭捂了嘴笑。
不遠處,幾個老頭兒圍坐一處下棋,仔細的瞧著,一個穿著半舊道袍的老道竟然混雜其間,那老道其實不老,不過三十多歲,可麵上卻一副老相,他手中的黑子將將落下,對麵精瘦的老頭兒便大笑起來,“哈哈,王道長,這一局你可又要輸了……”
“我還沒下呢,這是棋子掉了……掉了……”王之煥連忙去拿剛落下的黑子。
“怪不得都不跟你下棋,你個臭棋簍子王老賴,你剛剛可是說了,輸了給我一壇明月樓的女兒紅,你若是這迴又賴,我便將這十裏八鄉都給你宣揚了,到時候無人跟你下棋……”那精瘦的老頭兒站起身來,精瘦的臉上一對小眼睛滴溜溜的轉。
王之煥一把拉住瘦老頭,“不就是掉了個棋子麽,你著什麽急,咱可說好的要下三盤,這可還沒到數呢!”
那老頭卻是不依不饒,“三盤?這可是第二局,這一局你再輸了,第三局還下個屁!勞煩諸位幫我做個見證,待得了那一壇子女兒紅,我便請大家去村西的館子裏頭喝酒!”眼看兩人就要打起來。
看著對麵幾個麵生的老頭躍躍欲試,王之煥覺得自己肯定打不過,不由退了兩步,可他早就被人圍了起來,身前身後都是人,竟是無路可退!
不遠處的梅香瞧著不對勁,前幾日自家姑娘說,南方多雨,金陵那邊的女兒紅已是很久不曾往京城運,因而隻是得罪不起的熟客才賣給其一壇,黑市裏都已是炒到了上千兩銀子一壇。
小姐總說這位王先生有將帥之才,梅香撇撇嘴,第一次對房巽的話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