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過了午,忽然多了許多的雲彩,太陽不知去了哪裏,天氣陰鬱的眼看要滴下水來。
房巽心裏又覺得這暴雨似乎馬上就要下下來,她心裏打鼓,無精打彩的坐在臥榻上,一邊吃著剛上市的櫻桃,一邊聽梅香八卦宅子裏的各種消息。
崔嬤嬤極有眼色的去了廚房做點心,自從四堂姐提點過她之後,她雖然依然覺得房巽跟梅香等小丫鬟走的太近不是很好,卻不再去多管閑事,隻是做好房巽的衣食,房巽很滿意。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房巽都很感激四堂姐。
“……三太太還交待小丫鬟,沒事讓表小姐在房裏呆著,不要在院子裏亂逛,畢竟年紀不小了,若是出了什麽事如何向殷家交待……”
“你說什麽?”房巽驚的差點跳了起來。梅香不知道房巽為何臉色大變,她慢慢的又將三太太的話說了一遍,房巽一鬆手,大顆的櫻桃落到了地上,梅香一陣心疼,這櫻桃剛剛上市,在外頭可是要十兩銀子一斤啊,這一顆櫻桃,幾十個大錢就沒了。
“去瞧瞧周公子在哪,就說、嗯,就說讓他來吃櫻桃!不,說我想做個風箏,讓他過來給我畫樣子!”
都入夏了,做什麽風箏?梅香腹誹著卻不敢耽擱,連忙出了門。
王之煥沒有把周振帶去金陵,卻是托了房延敬的吩咐給周鎮山帶了一封信,王之煥收拾行李的時候還特意給周振看了一眼。
其實周振自己也知道,他住在房家的事情,瞞不了太久,可他還沒有什麽打算,他便裝著不知道的樣子,他想在房家一直呆著,做書童也好,做王之煥的徒弟也罷。
王之煥從金陵還沒有迴來,周振便跟著房延敬在書房打雜,倒也沒有什麽大事,梅香讓小六子捎了個話,立時就過來了。
於是不過一柱香的功夫,周振就隨著梅香進了二門,“這樣著急,元元可說有什麽事找我?”周振也知道畫風箏樣子,不過是個借口。
“小姐沒說,隻說留了櫻桃給你,不過我瞧著像是急事兒!”梅香一路小跑,才跟上周振的步子。
不想沒走幾步,就碰到了房淑宜和三太太。
周振連忙低了頭,畢恭畢敬的給三太太執晚輩禮,他心裏想的簡單,他雖說年紀小,個子卻高,又是外男,若是讓房家的長輩厭惡了,總是給房大人一家子惹了麻煩。
三太太也吃了一驚,沒想到在內院還能碰到外男,連忙將房淑宜攔在了身後,可近前一看,雖個子不矮,但小臉並未長開,喉結也無,看著不過十歲的樣子,這才放下心來。
“三太太,四小姐,這是周公子,周家三爺的堂弟,也是王師爺的書童,姐兒說想要個風箏,讓他來幫忙畫個風箏樣子,這事兒太太是知道的!”梅香恭敬的迴答。
房巽經常讓周振買這買那,林婉娘是允了的,又讓人拿了銀子給他,外頭見了好吃的好玩的,記得給房巽帶一份。
不過找個借口補貼銀子給他,可周振卻當了正事來辦,整日的帶了東西往內院跑。
“哦,那快去吧!”小姐們差遣老爺的書童做點子私事,倒也無不可,何況房巽不過才五歲,周家三爺跟房延敬又是有同窗之誼,三太太聽了不以為意。
等人走了,房淑宜卻道,“這個周公子可是那京裏前幾年鬧的沸沸揚揚的私生子?看著倒是規矩守禮,長的也算一表人才!”
三太太這才想起周家三爺的堂弟是什麽人,不由驚道,“原來是那孩子。”隨後卻又歎道,“倒是個知禮懂事的,可惜了!”
可惜是個外室所出,不然倒與元姐兒很是相配。
“母親,咱們這幾日就迴金陵麽?”房淑宜柔聲問起,三太太這才迴過神。
“是,咱們這就去找你嬸娘去……”三太太拉著房淑宜的手,往正房走去。
房延節到京赴任,吏部給的日子是七月中旬,如今離上任之期還有兩個月,因而房延節跟房延敬商量,把啟程的日子定在五月底,再晚,恐怕就要熱起來了,路上也不方便。
可三太太突然對孟家有了興趣,非要迴金陵再住上幾天,便又改了日子,定下過了五月十五就迴金陵,在金陵呆到五月底再啟程迴京。
這會子,三太太就是帶著女兒去跟林婉娘商量,宜姐兒的婚事,恐怕還得讓林婉娘多給出些主意,畢竟她多年不在金陵。
可見了林婉娘,三太太卻沒有直接提起此事,而是問起老太太來。
這幾日,林婉娘和三太太一並去給老太太問安,老太太都是瞎扯兩句就打發兩人走,林婉娘知道老太太不喜歡自己,沒想到竟然也不喜歡三太太,兩人更是多了幾分親昵。
自從李嬤嬤出了事,殷氏就不大出來了,隻是一味的吃齋念佛,有一些不打緊的鄉坤來訪也都一一推卻了,似乎隻等著啟程迴京。
說了幾句老太太近日的吃食,三太太卻又提起殷雪沁來,“表小姐長的花容月貌的,也不知道找個什麽樣的人家,聽說已經十七了,比我們家淑宜還大上三歲……”
林婉娘聽的一頭霧水,這話三太太說了不止一迴了,可她還是耐著性子繼續聽。
“……住在這兒也沒有幾天,可你還是上點子心,若是有個什麽,就算是與咱們無關,也不好跟殷家交待。”
林婉娘聽出點音來,這是給自己委婉的提醒呢,殷雪沁雖不怎麽出門,可她那長相,卻還是太打眼了,江南的規矩,中秋端午隻訪親眷,清明元宵才訪友結伴,可老太太的身份在那裏,這幾日還好,再過幾日恐怕就有故人好友遞貼子前來拜見,到時候定然要出來見人的。
“我自省得!二門處早就交待過了,無論表小姐有什麽吩咐都要先報過來……”
三太太心裏歎了口氣,這丫頭心實,治家是一把好手,可畢竟從小沒見過那大宅裏的肮髒事,看起來還是沒聽明白,於是也不多說,又說起啟程去金陵的事來。
林婉娘聽了這話,眼睛不由就看向房淑宜,想著以後元姐兒也有這一天,便多了幾分心疼,上前拉了房淑宜的手,“這孩子長的好,又知書達禮,我看著就喜歡!”說著又叫了春分。
不到一柱香的時間,春分親自拿了一個描金雕花的首飾匣子到跟前,林婉娘解開麒麟扣鎖,打開木匣子,“嬸娘也沒有什麽好東西,這東西就給你戴著玩!”
匣子打開,不止三太太,連房淑宜都嚇了一跳。
房巽心裏又覺得這暴雨似乎馬上就要下下來,她心裏打鼓,無精打彩的坐在臥榻上,一邊吃著剛上市的櫻桃,一邊聽梅香八卦宅子裏的各種消息。
崔嬤嬤極有眼色的去了廚房做點心,自從四堂姐提點過她之後,她雖然依然覺得房巽跟梅香等小丫鬟走的太近不是很好,卻不再去多管閑事,隻是做好房巽的衣食,房巽很滿意。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房巽都很感激四堂姐。
“……三太太還交待小丫鬟,沒事讓表小姐在房裏呆著,不要在院子裏亂逛,畢竟年紀不小了,若是出了什麽事如何向殷家交待……”
“你說什麽?”房巽驚的差點跳了起來。梅香不知道房巽為何臉色大變,她慢慢的又將三太太的話說了一遍,房巽一鬆手,大顆的櫻桃落到了地上,梅香一陣心疼,這櫻桃剛剛上市,在外頭可是要十兩銀子一斤啊,這一顆櫻桃,幾十個大錢就沒了。
“去瞧瞧周公子在哪,就說、嗯,就說讓他來吃櫻桃!不,說我想做個風箏,讓他過來給我畫樣子!”
都入夏了,做什麽風箏?梅香腹誹著卻不敢耽擱,連忙出了門。
王之煥沒有把周振帶去金陵,卻是托了房延敬的吩咐給周鎮山帶了一封信,王之煥收拾行李的時候還特意給周振看了一眼。
其實周振自己也知道,他住在房家的事情,瞞不了太久,可他還沒有什麽打算,他便裝著不知道的樣子,他想在房家一直呆著,做書童也好,做王之煥的徒弟也罷。
王之煥從金陵還沒有迴來,周振便跟著房延敬在書房打雜,倒也沒有什麽大事,梅香讓小六子捎了個話,立時就過來了。
於是不過一柱香的功夫,周振就隨著梅香進了二門,“這樣著急,元元可說有什麽事找我?”周振也知道畫風箏樣子,不過是個借口。
“小姐沒說,隻說留了櫻桃給你,不過我瞧著像是急事兒!”梅香一路小跑,才跟上周振的步子。
不想沒走幾步,就碰到了房淑宜和三太太。
周振連忙低了頭,畢恭畢敬的給三太太執晚輩禮,他心裏想的簡單,他雖說年紀小,個子卻高,又是外男,若是讓房家的長輩厭惡了,總是給房大人一家子惹了麻煩。
三太太也吃了一驚,沒想到在內院還能碰到外男,連忙將房淑宜攔在了身後,可近前一看,雖個子不矮,但小臉並未長開,喉結也無,看著不過十歲的樣子,這才放下心來。
“三太太,四小姐,這是周公子,周家三爺的堂弟,也是王師爺的書童,姐兒說想要個風箏,讓他來幫忙畫個風箏樣子,這事兒太太是知道的!”梅香恭敬的迴答。
房巽經常讓周振買這買那,林婉娘是允了的,又讓人拿了銀子給他,外頭見了好吃的好玩的,記得給房巽帶一份。
不過找個借口補貼銀子給他,可周振卻當了正事來辦,整日的帶了東西往內院跑。
“哦,那快去吧!”小姐們差遣老爺的書童做點子私事,倒也無不可,何況房巽不過才五歲,周家三爺跟房延敬又是有同窗之誼,三太太聽了不以為意。
等人走了,房淑宜卻道,“這個周公子可是那京裏前幾年鬧的沸沸揚揚的私生子?看著倒是規矩守禮,長的也算一表人才!”
三太太這才想起周家三爺的堂弟是什麽人,不由驚道,“原來是那孩子。”隨後卻又歎道,“倒是個知禮懂事的,可惜了!”
可惜是個外室所出,不然倒與元姐兒很是相配。
“母親,咱們這幾日就迴金陵麽?”房淑宜柔聲問起,三太太這才迴過神。
“是,咱們這就去找你嬸娘去……”三太太拉著房淑宜的手,往正房走去。
房延節到京赴任,吏部給的日子是七月中旬,如今離上任之期還有兩個月,因而房延節跟房延敬商量,把啟程的日子定在五月底,再晚,恐怕就要熱起來了,路上也不方便。
可三太太突然對孟家有了興趣,非要迴金陵再住上幾天,便又改了日子,定下過了五月十五就迴金陵,在金陵呆到五月底再啟程迴京。
這會子,三太太就是帶著女兒去跟林婉娘商量,宜姐兒的婚事,恐怕還得讓林婉娘多給出些主意,畢竟她多年不在金陵。
可見了林婉娘,三太太卻沒有直接提起此事,而是問起老太太來。
這幾日,林婉娘和三太太一並去給老太太問安,老太太都是瞎扯兩句就打發兩人走,林婉娘知道老太太不喜歡自己,沒想到竟然也不喜歡三太太,兩人更是多了幾分親昵。
自從李嬤嬤出了事,殷氏就不大出來了,隻是一味的吃齋念佛,有一些不打緊的鄉坤來訪也都一一推卻了,似乎隻等著啟程迴京。
說了幾句老太太近日的吃食,三太太卻又提起殷雪沁來,“表小姐長的花容月貌的,也不知道找個什麽樣的人家,聽說已經十七了,比我們家淑宜還大上三歲……”
林婉娘聽的一頭霧水,這話三太太說了不止一迴了,可她還是耐著性子繼續聽。
“……住在這兒也沒有幾天,可你還是上點子心,若是有個什麽,就算是與咱們無關,也不好跟殷家交待。”
林婉娘聽出點音來,這是給自己委婉的提醒呢,殷雪沁雖不怎麽出門,可她那長相,卻還是太打眼了,江南的規矩,中秋端午隻訪親眷,清明元宵才訪友結伴,可老太太的身份在那裏,這幾日還好,再過幾日恐怕就有故人好友遞貼子前來拜見,到時候定然要出來見人的。
“我自省得!二門處早就交待過了,無論表小姐有什麽吩咐都要先報過來……”
三太太心裏歎了口氣,這丫頭心實,治家是一把好手,可畢竟從小沒見過那大宅裏的肮髒事,看起來還是沒聽明白,於是也不多說,又說起啟程去金陵的事來。
林婉娘聽了這話,眼睛不由就看向房淑宜,想著以後元姐兒也有這一天,便多了幾分心疼,上前拉了房淑宜的手,“這孩子長的好,又知書達禮,我看著就喜歡!”說著又叫了春分。
不到一柱香的時間,春分親自拿了一個描金雕花的首飾匣子到跟前,林婉娘解開麒麟扣鎖,打開木匣子,“嬸娘也沒有什麽好東西,這東西就給你戴著玩!”
匣子打開,不止三太太,連房淑宜都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