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房巽嚷嚷,梅香連忙將秋千停下,可秋千一停,房巽便叫喚熱,坐一旁石凳上乘涼的夏至便使梅香去拿扇子給房巽扇風,自己走上前給房巽推秋千。
夏至是先提上來的丫頭,她把辛苦的活派給梅香,梅香也隻有聽使喚的份。
梅香不遠不近的扇著,夏至漫不經心的推,秋千一下竄的高了,房巽裝作害怕大聲的叫著,“啊,我要摔下來啦……”
在屋裏幹活的小丫鬟們都往外頭瞧,崔嬤嬤聽見了,也從窗戶裏伸出頭來,高聲罵著夏至,“小蹄子,當心嚇著大小姐!”
夏至拿房巽沒辦法,隻得讓梅香來推,自己拿著個蒲扇給房巽扇風,隻一盞茶的功夫夏至就熱的一頭汗。
“我要喝茶!”房巽笑嘻嘻的看著夏至,夏至如蒙大赦,連忙放下蒲扇,慢悠悠的迴屋子倒茶。
指使開夏至,房巽心中大定,她蹬著小腿從秋千上下來,對梅香道,“走,咱們去找父親!”
梅香聽話的跟在房巽的身後,卻是低低的道,“大小姐要找老爺嗎?剛在外院聽小六子說,老爺在書房!”
房巽點頭,飛快的跑出了月洞門。
房巽不怕夏至去找崔嬤嬤,這是在府裏頭,就算找不見她,夏至也料定是梅香帶著她去哪兒玩了,估摸著夏至會找個涼快的地兒休息一會,等崔嬤嬤問了再賴到梅香的身上,不過到那時候,她恐怕已經迴來了。
到了二門,房巽拉著梅香在牆角等了一會子,見春分出了二門,這才露出頭來。
梅香理了理衣裳,抱起房巽走過去,笑盈盈的衝著二門處守門的崔婆子道,“嬸子,春分姐姐說老爺那兒來了個道士,大小姐要瞧瞧道士長什麽樣兒,這便追過來了,春分姐姐是不是剛剛出去?”
因為上迴荷包的事兒,崔婆子對春分愈發的敬重,聽到是找春分的,忙殷勤的道,“春分姑娘剛走出去,你走快些,應該能趕得上!”
到了書房外,就見父親的小廝福全守在那兒,他詫異的看著梅香和房巽,“老爺在裏頭見周家三爺呢!”
周家三爺周鎮山,可算是來了,可是怎麽沒有去拜見大伯祖母?
房巽驚訝不已,梅香已是問起別的來,“不是說有個道士麽?小姐還說要看看道士長什麽樣兒?”
福全撓了撓頭,笑了出來,“那個騙錢的老道啊?已經被老爺打發了!”
什麽?打發了?她費盡心思給父親請的師爺,就這樣被打發了,房巽急得要哭。
“怎麽打發的?”梅香看房巽緊皺眉頭,連忙追問。
福全笑盈盈的,看得梅香心裏發毛,“你看我做什麽?快說啊!”
“就是給了一百兩銀子啊,老爺都沒見他,周家三爺來了,老爺著急,就讓我拿了一百兩銀子給他,我拿了銀子給他,話都沒說,他接過銀子就走了!”福全臉上得意,似乎想讓梅香誇他能幹。
房巽欲哭無淚,一百兩銀子就打發了?不應該啊?難不成那個王老道真是個騙子?王家鐵算並不出名,這個老道冒充他沒有什麽好處,除非這個老道連遼王都騙了,可暴虐的遼王是那麽好騙的?
不對,一定有哪裏不對,房巽這樣想著,就見到父親從書房裏走了出來,父親的身後,還跟著一個陌生的男子。
這個男子,看著倒有幾分眼熟。他跟父親差不多的年紀,隻是麵色蒼麵,長著一雙桃花眼。本是初夏的天氣,在直綴外竟還穿了一件夾襖,房巽看的出神,這是典型的外胖內虛。
“快,叫周叔叔!”見房巽傻傻的看著,父親連忙從梅香手裏把房巽接了過來,看著一旁的男子柔聲道,“你的波浪鼓就是周叔叔給你帶來的,你還愣什麽?”
房巽甜甜的叫了聲,“周叔叔好!”
周鎮山喜不自勝,他似乎很喜歡房巽,伸手把房巽抱在懷裏,用胡須在房巽的臉上輕輕的蹭,房巽咯咯的笑,扭來扭去的躲著。
怪不得看著眼熟,原來這就是周家三爺周鎮山。
前世,她並未見過周鎮山,可她見過周家的人。
周家三老爺周承司與大伯祖父交好,她曾遠遠看過,長著一雙桃花眼,與這位周家三爺倒有幾分相像。
隻聽說周鎮山身體不好,是胎裏帶的病,周家太爺心疼孫子,這才沒有習武,而是走了文官一途,可他雖娶妻卻未生子,聽說後來從族裏過繼了個兒子。
父親歎氣,“周兄莫急,你成親不過兩年,實在不行,納個妾也就是了!”
周鎮山一麵逗房巽,一麵搖頭,聲音堅定的道,“雖然我家有規矩,四十無子可納妾,可我不想溫媮傷心,若是實在命中無子,也是無法,從族中過繼一個承了我的香火也就罷了!”溫媮是周三太太的閨名。
房巽心中不屑,周家是有家規,四十無子方可納妾,可周家大老爺周承宗卻是首先破了規矩。
周承宗,周家大老爺,因是嫡長子,五歲就跟著老侯爺去了軍營,打北戎,平匪亂,一路做到了將軍,又在先帝駕崩時助今上登位,威名了得。這樣一個威名在外的侯爺,卻因養外室成了京中的笑話。
那時候周承宗唯一的兒子周鎮嶽死了不過半年,周承宗得勝歸來,帶了個女人和一個男孩子,周家老太爺氣的摔了茶盞,周承宗在院子裏跪了足足兩個時辰才被叫進屋子說話。可周大太太拚死也不同意那女人進門,那時,周鎮嶽的妻子周大奶奶身懷六甲,都說是個男胎,周承宗沒法,隻得在京中另租了房子安置那個女人和孩子。
若說是個窈窕的小娘子也就罷了,偏那個女人是個半老徐娘,因為這事兒,周家成了整個京城的笑話。
周家的這些事兒還是周家三太太送了貼子後,大伯祖母以輕蔑的語氣跟房巽說的,又囑咐她說,周家家教有失,無事就不要來往了。
這個女人和孩子的去向,房巽並沒有打聽,直到幾年後,她才又聽說起這個私生子,卻讓她吃驚不已。
那是盛德二十四年,京城卻是出了一件大事。
夏至是先提上來的丫頭,她把辛苦的活派給梅香,梅香也隻有聽使喚的份。
梅香不遠不近的扇著,夏至漫不經心的推,秋千一下竄的高了,房巽裝作害怕大聲的叫著,“啊,我要摔下來啦……”
在屋裏幹活的小丫鬟們都往外頭瞧,崔嬤嬤聽見了,也從窗戶裏伸出頭來,高聲罵著夏至,“小蹄子,當心嚇著大小姐!”
夏至拿房巽沒辦法,隻得讓梅香來推,自己拿著個蒲扇給房巽扇風,隻一盞茶的功夫夏至就熱的一頭汗。
“我要喝茶!”房巽笑嘻嘻的看著夏至,夏至如蒙大赦,連忙放下蒲扇,慢悠悠的迴屋子倒茶。
指使開夏至,房巽心中大定,她蹬著小腿從秋千上下來,對梅香道,“走,咱們去找父親!”
梅香聽話的跟在房巽的身後,卻是低低的道,“大小姐要找老爺嗎?剛在外院聽小六子說,老爺在書房!”
房巽點頭,飛快的跑出了月洞門。
房巽不怕夏至去找崔嬤嬤,這是在府裏頭,就算找不見她,夏至也料定是梅香帶著她去哪兒玩了,估摸著夏至會找個涼快的地兒休息一會,等崔嬤嬤問了再賴到梅香的身上,不過到那時候,她恐怕已經迴來了。
到了二門,房巽拉著梅香在牆角等了一會子,見春分出了二門,這才露出頭來。
梅香理了理衣裳,抱起房巽走過去,笑盈盈的衝著二門處守門的崔婆子道,“嬸子,春分姐姐說老爺那兒來了個道士,大小姐要瞧瞧道士長什麽樣兒,這便追過來了,春分姐姐是不是剛剛出去?”
因為上迴荷包的事兒,崔婆子對春分愈發的敬重,聽到是找春分的,忙殷勤的道,“春分姑娘剛走出去,你走快些,應該能趕得上!”
到了書房外,就見父親的小廝福全守在那兒,他詫異的看著梅香和房巽,“老爺在裏頭見周家三爺呢!”
周家三爺周鎮山,可算是來了,可是怎麽沒有去拜見大伯祖母?
房巽驚訝不已,梅香已是問起別的來,“不是說有個道士麽?小姐還說要看看道士長什麽樣兒?”
福全撓了撓頭,笑了出來,“那個騙錢的老道啊?已經被老爺打發了!”
什麽?打發了?她費盡心思給父親請的師爺,就這樣被打發了,房巽急得要哭。
“怎麽打發的?”梅香看房巽緊皺眉頭,連忙追問。
福全笑盈盈的,看得梅香心裏發毛,“你看我做什麽?快說啊!”
“就是給了一百兩銀子啊,老爺都沒見他,周家三爺來了,老爺著急,就讓我拿了一百兩銀子給他,我拿了銀子給他,話都沒說,他接過銀子就走了!”福全臉上得意,似乎想讓梅香誇他能幹。
房巽欲哭無淚,一百兩銀子就打發了?不應該啊?難不成那個王老道真是個騙子?王家鐵算並不出名,這個老道冒充他沒有什麽好處,除非這個老道連遼王都騙了,可暴虐的遼王是那麽好騙的?
不對,一定有哪裏不對,房巽這樣想著,就見到父親從書房裏走了出來,父親的身後,還跟著一個陌生的男子。
這個男子,看著倒有幾分眼熟。他跟父親差不多的年紀,隻是麵色蒼麵,長著一雙桃花眼。本是初夏的天氣,在直綴外竟還穿了一件夾襖,房巽看的出神,這是典型的外胖內虛。
“快,叫周叔叔!”見房巽傻傻的看著,父親連忙從梅香手裏把房巽接了過來,看著一旁的男子柔聲道,“你的波浪鼓就是周叔叔給你帶來的,你還愣什麽?”
房巽甜甜的叫了聲,“周叔叔好!”
周鎮山喜不自勝,他似乎很喜歡房巽,伸手把房巽抱在懷裏,用胡須在房巽的臉上輕輕的蹭,房巽咯咯的笑,扭來扭去的躲著。
怪不得看著眼熟,原來這就是周家三爺周鎮山。
前世,她並未見過周鎮山,可她見過周家的人。
周家三老爺周承司與大伯祖父交好,她曾遠遠看過,長著一雙桃花眼,與這位周家三爺倒有幾分相像。
隻聽說周鎮山身體不好,是胎裏帶的病,周家太爺心疼孫子,這才沒有習武,而是走了文官一途,可他雖娶妻卻未生子,聽說後來從族裏過繼了個兒子。
父親歎氣,“周兄莫急,你成親不過兩年,實在不行,納個妾也就是了!”
周鎮山一麵逗房巽,一麵搖頭,聲音堅定的道,“雖然我家有規矩,四十無子可納妾,可我不想溫媮傷心,若是實在命中無子,也是無法,從族中過繼一個承了我的香火也就罷了!”溫媮是周三太太的閨名。
房巽心中不屑,周家是有家規,四十無子方可納妾,可周家大老爺周承宗卻是首先破了規矩。
周承宗,周家大老爺,因是嫡長子,五歲就跟著老侯爺去了軍營,打北戎,平匪亂,一路做到了將軍,又在先帝駕崩時助今上登位,威名了得。這樣一個威名在外的侯爺,卻因養外室成了京中的笑話。
那時候周承宗唯一的兒子周鎮嶽死了不過半年,周承宗得勝歸來,帶了個女人和一個男孩子,周家老太爺氣的摔了茶盞,周承宗在院子裏跪了足足兩個時辰才被叫進屋子說話。可周大太太拚死也不同意那女人進門,那時,周鎮嶽的妻子周大奶奶身懷六甲,都說是個男胎,周承宗沒法,隻得在京中另租了房子安置那個女人和孩子。
若說是個窈窕的小娘子也就罷了,偏那個女人是個半老徐娘,因為這事兒,周家成了整個京城的笑話。
周家的這些事兒還是周家三太太送了貼子後,大伯祖母以輕蔑的語氣跟房巽說的,又囑咐她說,周家家教有失,無事就不要來往了。
這個女人和孩子的去向,房巽並沒有打聽,直到幾年後,她才又聽說起這個私生子,卻讓她吃驚不已。
那是盛德二十四年,京城卻是出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