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把乜雲雕的十三節鞭削去了一半,乜雲雕見勢不妙,轉身就跑,徐良在後麵緊追不舍。乜雲雕一邊跑一邊從懷裏掏出暗器,猛地往後一甩,想趁機打傷徐良。徐良早有防備,他的眼睛緊緊盯著乜雲雕的一舉一動,別說這是大白天,就算是在夜裏,他也能輕鬆接住暗器。徐良一伸手,穩穩地把暗器接住了,然後他靈機一動,故意往後一仰,“噗咚” 一聲倒在地上,還把鏢拿在手裏,裝作被暗器擊中的樣子,心裏想著等乜雲雕迴來,就給他來個出其不意。乜雲雕迴頭一看,徐良倒在地上,以為自己打中了,心中大喜,立刻轉身迴來,想要趁機結果徐良的性命。哪知道徐良突然使了個鯉魚打挺,一下子從地上翻起來,大聲喊道:“來而不往非禮也!” 說著,手一揚,“颼” 的一聲,鏢就朝著乜雲雕飛了過去。乜雲雕根本沒想到徐良會來這一招,嚇得臉色大變,好在他反應還算快,趕緊矮下身子躲避。隻聽 “砰” 的一聲,鏢正好打在他的抹額上,雖然沒有傷到要害,但也把他嚇得魂飛魄散。他不敢停留,撒腿就跑。徐良哪肯放過他,緊緊跟在後麵。兩人一個追一個跑,直跑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跑了大概有五六裏路,忽然來到了一個平坦的地方,周圍都是大山,中間有個小村莊,看起來隻有二三十戶人家。靠近村子有一所莊院,莊院外麵圍著柴紮的竹籬。這時候,他們看到門外站著一位武生打扮的年輕人,長得眉清目秀,十分英俊。那年輕人看到他們跑來,轉身就進了院子。徐良和乜雲雕繼續追著,乜雲雕往西一拐,看到那年輕人剛進去,正要關門,他急忙把籬笆門推開,衝進去央求那個武生相公,說讓他在院子裏躲一會兒,等徐良追過去,他就趕緊逃命。可他不知道,徐良早在籬笆牆外就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徐良趁著他們說話的工夫,縱身一躍,就從籬笆牆外跳進了院子。他的腳剛落地,就看到那個武生相公站在那裏,好像早就等著他似的。還沒等徐良反應過來,那武生相公猛地一抬腿,徐良就被絆倒在地。武生相公用膝蓋頂住徐良的後腰,迅速解下腰間的帶子,幾下就把徐良捆了個結實。徐良著急地喊道:“那個人是賊,我是來追他辦案的,你為什麽要捆我?” 那相公卻隻是微微一笑,什麽也沒說,轉身就走了。過了一會兒,有家人出來,看守著徐良,這先按下不表。
戰場上,隻剩下乜雲鵬被於奢的雁翅鐺纏著打。這時候金家兄弟跑到了對麵,這邊的眾人也都衝了上去。蔣爺在一旁指揮著,他發現魯士傑還沒上去。這時候,蔣爺也已經知道了徐慶和閻家結親的事,心裏很高興。白芸生和盧珍剛衝過去,就和金永福、金永祿交上了手。乜雲鵬對著艾虎,揮舞著十三節鞭用力砸下來,艾虎舉起七寶刀往上一迎,隻聽 “嗆” 的一聲,十三節鞭被削去了兩節。乜雲鵬一看不妙,轉身就跑,他一邊跑一邊晃動著鞭子,這是他們的收兵信號。那五百個士兵看到信號,立刻像潮水一樣往上衝,手裏拿著長短不一的兵器,朝著眾人亂砍亂刺。這一場戰鬥十分慘烈,就像削瓜切菜一樣,被兵器碰到的非死即傷,轉眼間,地上就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屍體,鮮血直流,還有很多受了重傷的,也都死在了戰場上。金永福正和劉士傑打鬥,被劉士傑一鏢打倒在地。韓天錦看到了,跑過去把他夾在肋下,轉身就跑。金永祿被於奢用鐺杵打了一個跟頭,摔倒在地上,於奢彎腰把他也夾在肋下,往迴就跑。乜雲鵬見勢不妙,下令收兵,隻聽到那邊 “當啷” 一聲鑼響,眾士兵像風卷殘雲一樣,朝著梅花溝退了迴去。蔣爺也喊道:“鳴鑼收兵!” 這邊的人都退了迴來。蔣爺一來,就有了主心骨,他讓人分一半迴家去取钁鎬,另一半人留下來搬石塊疊牆子。等取钁鎬的人迴來後,大家就開始挖戰壕、立轅門。人多力量大,很快就疊起了半截牆子,戰壕也挖了幾尺深。這裏地勢平坦,沒花多少時間就都弄好了。蔣爺又教大家站在牆子上怎麽傳口令,就像軍隊裏的軍規營規一樣。他還讓閻芳給大家準備燈籠火把,安排大家輪流吃飯、巡更、站牆子,然後把村子裏的一座大廟當作他們的指揮所。金永福和金永祿被抓住後,被帶上來審問襄陽王的事情。這兩人也不敢隱瞞,把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都說了出來。蔣爺又問他們朝天嶺的地勢,他們也都如實交代了。蔣爺接著問:“玉仙來了沒有?” 他們迴答說:“沒有。” 蔣爺故意嚇唬他們說:“你們要是不老實交代,可沒好果子吃。” 這兩人哭喪著臉說:“我們都被抓住了,問什麽說什麽吧,反正不說也是死,說了也是死,還不如痛快點,隻求你們給我們個痛快的死法。” 蔣爺又問:“白菊花在你們這兒嗎?” 金永福連忙說:“不在,我們根本就不認識他。” 蔣爺想了想,說:“先不殺你們,等我們把大事辦完了,就放了你們。隻要你們以後改邪歸正,還是好人。” 然後蔣爺派人看著他們,不讓他們缺吃少喝。
一切安排妥當後,大家就在廟裏吃飯,飯菜都是閻正芳準備的。蔣爺吃著飯,問閻正芳:“閻員外,你去過朝天嶺嗎?” 閻正芳搖搖頭說:“沒去過,誰也沒去過裏麵。” 蔣爺又問:“那後山能上去嗎?” 閻正芳迴答說:“能上去,就是路太遠了,得從汝寧府繞過去。從後山上去有六十裏路,到山頂還有三十裏路,山頂上有個交界的地方叫苗家鎮,立著個交界牌。山上的人不許私自過交界牌往下走,山下的人也不許過交界牌往上走。交界牌兩邊都有人看守,要是有人私自過界,就會被抓起來。” 蔣爺好奇地問:“為什麽要這樣呢?” 閻正芳解釋說:“苗家鎮有我們親戚,叫苗田雨,他們姓苗的人很多,都以打獵為生。他們打獵的時候會用三眼銃,山上的人聽到三眼銃響,就以為有官兵來抄山了,就因為這個,兩邊打過好幾次仗,山上的人都打輸了。後來我們親戚出來調解,就立了這個交界牌,從那以後就不許犯界了。要上後山,隻能從這兒走。” 蔣爺又問:“除了這條路,就沒有別的路了嗎?” 閻正芳肯定地說:“沒有了。” 蔣爺想了想說:“那今天晚上我從前邊去探探朝天嶺。” 閻正芳驚訝地問:“誰去探啊?” 蔣爺說:“我去。” 閻正芳擔心地說:“從哪兒探啊?前麵可是有十裏的水麵,誰能有那麽好的水性?” 蔣爺自信地說:“別說是十裏,就是二十裏我也能去,我這護衛可是水旱兩路都行的。” 閻正芳還是不放心,說:“就算您水性好,可水裏還有很多機關呢。” 蔣爺笑著說:“剛才金永福不是說了嗎?那些滾龍擋、卷網水鬥子都沒什麽大不了的。” 巡江太尉李珍和細白蛇阮成在旁邊說:“我們跟您一起去吧?” 蔣爺看著他們問閻正芳:“他們倆水性怎麽樣?” 閻正芳不太確定地說:“我不太清楚,應該還可以吧。” 蔣爺又問李珍和阮成:“你們在水裏能看多遠?” 兩人齊聲迴答:“能看一丈五六。” 蔣爺搖搖頭說:“這可不算好水性。” 兩人急忙說:“我們雖然看不遠,但是遊十裏地絕對沒問題,不會累。” 蔣爺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說:“那就行。” 艾虎在旁邊也說:“四叔,我也想去。” 蔣爺看著他說:“你在水裏又不能睜眼,去幹什麽?” 艾虎不在乎地說:“又不是在水裏打仗,睜眼有什麽用?我也能遊十裏地,不會累。” 鬧海雲龍胡小紀也說:“我也去。” 蔣爺嚴肅地說:“咱們這幾個人去,到了水裏可都得靠自己,誰也顧不上誰。” 大家都點了點頭。蔣爺又說:“看看徐良迴來了沒有?” 眾人都說:“還沒迴來呢。” 蔣爺皺著眉頭說:“他跑哪兒去了?” 於義說:“我看到他追那個使十三節鞭的人去了。” 正說著,閻福和閻泰從外麵進來了。他們對閻正芳說:“叔父,我們把閻勇、閻猛兩個哥哥的屍首找迴來了。” 閻正芳一聽,心裏十分悲痛,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說:“苦命的孩子啊,你們是怕我出去有危險,沒想到自己卻死在了戰場上。” 蔣爺安慰他說:“老哥哥,別太傷心了,等我們迴京城,一定向皇帝奏明此事。” 閻正芳擺擺手說:“不用了,這都是他們的命。” 然後吩咐人把他們的屍首用棺木裝殮起來,先放在家裏,等朝天嶺的事情辦完了,再發喪祭奠。蔣爺看了看大家說:“事不宜遲,咱們探朝天嶺的現在就出發吧。” 他又對閻正芳和展南俠說:“你們安排人前後夜輪流值更,千萬不能大意。” 正說著,有人進來報告說:“梅花溝牆上本來有很多燈籠,剛才都撤下去了,現在黑洞洞的,有很多船隻,把他們都渡進銀漢島的竹門裏去了。” 蔣爺一聽,說:“這就好辦了。要是早知道他們渡河,咱們就趁機殺過去,能消滅他們不少人。他們現在進山了,咱們晚上倒是可以少防範一點。不過還是不能鬆懈,該上牆子值更的還是要去,口號也要照常傳,別中了他們的計。” 閻正芳連連點頭。蔣爺向展南俠借了一口寶劍,展南俠把兩刃雙鋒劍遞給蔣四爺。蔣爺又問:“你們幾個有水衣嗎?” 李珍、阮成、胡小紀都說:“有。” 艾虎無奈地說:“我沒有。” 蔣爺接著問:“你有油布嗎?” 艾虎搖搖頭說:“我沒有水衣,哪來的油布?” 蔣爺就讓閻正芳找了一塊大油布來,交給艾虎,讓他用來包夜行衣和白天穿的衣服。艾虎把夜行衣包好,把七寶刀挎在腰間。蔣平、李珍、阮成、胡小紀也都帶上了自己要用的東西,然後向大家告別。展南俠叮囑他們千萬要小心。蔣爺笑著說:“放心吧,不用你囑咐。” 說完,他們就出了廟,一直往東北方向走,繞過梅花溝,又朝著西北方向前進,來到了水麵邊。大家換上水濕衣靠,準備下水探朝天嶺。
戰場上,隻剩下乜雲鵬被於奢的雁翅鐺纏著打。這時候金家兄弟跑到了對麵,這邊的眾人也都衝了上去。蔣爺在一旁指揮著,他發現魯士傑還沒上去。這時候,蔣爺也已經知道了徐慶和閻家結親的事,心裏很高興。白芸生和盧珍剛衝過去,就和金永福、金永祿交上了手。乜雲鵬對著艾虎,揮舞著十三節鞭用力砸下來,艾虎舉起七寶刀往上一迎,隻聽 “嗆” 的一聲,十三節鞭被削去了兩節。乜雲鵬一看不妙,轉身就跑,他一邊跑一邊晃動著鞭子,這是他們的收兵信號。那五百個士兵看到信號,立刻像潮水一樣往上衝,手裏拿著長短不一的兵器,朝著眾人亂砍亂刺。這一場戰鬥十分慘烈,就像削瓜切菜一樣,被兵器碰到的非死即傷,轉眼間,地上就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屍體,鮮血直流,還有很多受了重傷的,也都死在了戰場上。金永福正和劉士傑打鬥,被劉士傑一鏢打倒在地。韓天錦看到了,跑過去把他夾在肋下,轉身就跑。金永祿被於奢用鐺杵打了一個跟頭,摔倒在地上,於奢彎腰把他也夾在肋下,往迴就跑。乜雲鵬見勢不妙,下令收兵,隻聽到那邊 “當啷” 一聲鑼響,眾士兵像風卷殘雲一樣,朝著梅花溝退了迴去。蔣爺也喊道:“鳴鑼收兵!” 這邊的人都退了迴來。蔣爺一來,就有了主心骨,他讓人分一半迴家去取钁鎬,另一半人留下來搬石塊疊牆子。等取钁鎬的人迴來後,大家就開始挖戰壕、立轅門。人多力量大,很快就疊起了半截牆子,戰壕也挖了幾尺深。這裏地勢平坦,沒花多少時間就都弄好了。蔣爺又教大家站在牆子上怎麽傳口令,就像軍隊裏的軍規營規一樣。他還讓閻芳給大家準備燈籠火把,安排大家輪流吃飯、巡更、站牆子,然後把村子裏的一座大廟當作他們的指揮所。金永福和金永祿被抓住後,被帶上來審問襄陽王的事情。這兩人也不敢隱瞞,把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都說了出來。蔣爺又問他們朝天嶺的地勢,他們也都如實交代了。蔣爺接著問:“玉仙來了沒有?” 他們迴答說:“沒有。” 蔣爺故意嚇唬他們說:“你們要是不老實交代,可沒好果子吃。” 這兩人哭喪著臉說:“我們都被抓住了,問什麽說什麽吧,反正不說也是死,說了也是死,還不如痛快點,隻求你們給我們個痛快的死法。” 蔣爺又問:“白菊花在你們這兒嗎?” 金永福連忙說:“不在,我們根本就不認識他。” 蔣爺想了想,說:“先不殺你們,等我們把大事辦完了,就放了你們。隻要你們以後改邪歸正,還是好人。” 然後蔣爺派人看著他們,不讓他們缺吃少喝。
一切安排妥當後,大家就在廟裏吃飯,飯菜都是閻正芳準備的。蔣爺吃著飯,問閻正芳:“閻員外,你去過朝天嶺嗎?” 閻正芳搖搖頭說:“沒去過,誰也沒去過裏麵。” 蔣爺又問:“那後山能上去嗎?” 閻正芳迴答說:“能上去,就是路太遠了,得從汝寧府繞過去。從後山上去有六十裏路,到山頂還有三十裏路,山頂上有個交界的地方叫苗家鎮,立著個交界牌。山上的人不許私自過交界牌往下走,山下的人也不許過交界牌往上走。交界牌兩邊都有人看守,要是有人私自過界,就會被抓起來。” 蔣爺好奇地問:“為什麽要這樣呢?” 閻正芳解釋說:“苗家鎮有我們親戚,叫苗田雨,他們姓苗的人很多,都以打獵為生。他們打獵的時候會用三眼銃,山上的人聽到三眼銃響,就以為有官兵來抄山了,就因為這個,兩邊打過好幾次仗,山上的人都打輸了。後來我們親戚出來調解,就立了這個交界牌,從那以後就不許犯界了。要上後山,隻能從這兒走。” 蔣爺又問:“除了這條路,就沒有別的路了嗎?” 閻正芳肯定地說:“沒有了。” 蔣爺想了想說:“那今天晚上我從前邊去探探朝天嶺。” 閻正芳驚訝地問:“誰去探啊?” 蔣爺說:“我去。” 閻正芳擔心地說:“從哪兒探啊?前麵可是有十裏的水麵,誰能有那麽好的水性?” 蔣爺自信地說:“別說是十裏,就是二十裏我也能去,我這護衛可是水旱兩路都行的。” 閻正芳還是不放心,說:“就算您水性好,可水裏還有很多機關呢。” 蔣爺笑著說:“剛才金永福不是說了嗎?那些滾龍擋、卷網水鬥子都沒什麽大不了的。” 巡江太尉李珍和細白蛇阮成在旁邊說:“我們跟您一起去吧?” 蔣爺看著他們問閻正芳:“他們倆水性怎麽樣?” 閻正芳不太確定地說:“我不太清楚,應該還可以吧。” 蔣爺又問李珍和阮成:“你們在水裏能看多遠?” 兩人齊聲迴答:“能看一丈五六。” 蔣爺搖搖頭說:“這可不算好水性。” 兩人急忙說:“我們雖然看不遠,但是遊十裏地絕對沒問題,不會累。” 蔣爺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說:“那就行。” 艾虎在旁邊也說:“四叔,我也想去。” 蔣爺看著他說:“你在水裏又不能睜眼,去幹什麽?” 艾虎不在乎地說:“又不是在水裏打仗,睜眼有什麽用?我也能遊十裏地,不會累。” 鬧海雲龍胡小紀也說:“我也去。” 蔣爺嚴肅地說:“咱們這幾個人去,到了水裏可都得靠自己,誰也顧不上誰。” 大家都點了點頭。蔣爺又說:“看看徐良迴來了沒有?” 眾人都說:“還沒迴來呢。” 蔣爺皺著眉頭說:“他跑哪兒去了?” 於義說:“我看到他追那個使十三節鞭的人去了。” 正說著,閻福和閻泰從外麵進來了。他們對閻正芳說:“叔父,我們把閻勇、閻猛兩個哥哥的屍首找迴來了。” 閻正芳一聽,心裏十分悲痛,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說:“苦命的孩子啊,你們是怕我出去有危險,沒想到自己卻死在了戰場上。” 蔣爺安慰他說:“老哥哥,別太傷心了,等我們迴京城,一定向皇帝奏明此事。” 閻正芳擺擺手說:“不用了,這都是他們的命。” 然後吩咐人把他們的屍首用棺木裝殮起來,先放在家裏,等朝天嶺的事情辦完了,再發喪祭奠。蔣爺看了看大家說:“事不宜遲,咱們探朝天嶺的現在就出發吧。” 他又對閻正芳和展南俠說:“你們安排人前後夜輪流值更,千萬不能大意。” 正說著,有人進來報告說:“梅花溝牆上本來有很多燈籠,剛才都撤下去了,現在黑洞洞的,有很多船隻,把他們都渡進銀漢島的竹門裏去了。” 蔣爺一聽,說:“這就好辦了。要是早知道他們渡河,咱們就趁機殺過去,能消滅他們不少人。他們現在進山了,咱們晚上倒是可以少防範一點。不過還是不能鬆懈,該上牆子值更的還是要去,口號也要照常傳,別中了他們的計。” 閻正芳連連點頭。蔣爺向展南俠借了一口寶劍,展南俠把兩刃雙鋒劍遞給蔣四爺。蔣爺又問:“你們幾個有水衣嗎?” 李珍、阮成、胡小紀都說:“有。” 艾虎無奈地說:“我沒有。” 蔣爺接著問:“你有油布嗎?” 艾虎搖搖頭說:“我沒有水衣,哪來的油布?” 蔣爺就讓閻正芳找了一塊大油布來,交給艾虎,讓他用來包夜行衣和白天穿的衣服。艾虎把夜行衣包好,把七寶刀挎在腰間。蔣平、李珍、阮成、胡小紀也都帶上了自己要用的東西,然後向大家告別。展南俠叮囑他們千萬要小心。蔣爺笑著說:“放心吧,不用你囑咐。” 說完,他們就出了廟,一直往東北方向走,繞過梅花溝,又朝著西北方向前進,來到了水麵邊。大家換上水濕衣靠,準備下水探朝天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