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與石仁用過早餐,時針悄然指向午初時分。突然,門外傳來一陣鼎沸的喧鬧聲,仿若洶湧的潮水,瞬間打破了平靜。兩人滿心好奇,疾步出門一探究竟。隻見眾多官人手持明晃晃的單刀與沉甸甸的鐵尺,神色威嚴地押解著馬武舉,如同一群押送重犯的獄卒,浩浩蕩蕩地朝著衙署的方向堅定前行。
原來,光州知府穆錦文大人收到了石萬魁的實名舉報。石萬魁帶著詳盡的稟帖和那作為關鍵證據的鳳冠,踏入知府衙門。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地陳述了馬化龍窩藏盜賊的惡劣行徑,言之鑿鑿地表明鳳冠便是從馬化龍家中搜出,此乃不容置疑的鐵證。知府大人聽聞匯報,頓時怒目圓睜,猶如被激怒的雄獅。他仔細翻閱稟帖,反複端詳鳳冠,旋即果斷下令,派遣三班衙役即刻前往馬家林捉拿馬化龍,要求務必當堂候審,不得有絲毫延誤。
三班衙役的頭目接令後,心懷忐忑地奔赴馬家林。麵對馬化龍的赫赫權勢,他心生膽怯,不敢貿然行事。思索片刻,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巧言將馬化龍誆騙出府。待馬化龍踏出家門,衙役們如餓虎撲食般迅速出手,以鎖鏈緊緊鎖住他,而後馬不停蹄地押往知府衙門。與此同時,範天保、赫連齊與赫連方得知消息,嚇得麵如土色,仿若驚弓之鳥,匆忙逃竄,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馬化龍被押至衙門,見勢不妙,妄圖以銀錢賄賂官差,以求脫身。官差們卻正義凜然,不為所動,嚴肅迴應道:“此乃知府大人親自下達的指令,我等豈敢擅自違背?你若有冤屈或辯解,待見到大人後,自有公斷。” 馬化龍無奈,隻得像一隻被馴服的羔羊,乖乖跟隨前往。
知府大人升堂審案,端坐在威嚴的公堂之上,麵色冷峻,聲如洪鍾,厲聲質問鳳冠之事。在威嚴的律法麵前,馬化龍如霜打的茄子,不敢有絲毫隱瞞,將所有罪責一股腦兒推到範天保身上。最終,他當堂畫供,曾經榮耀的武舉功名被無情革除,暫時被判定為待質之身。待日後成功擒獲範天保,兩人當麵對質,再依據實情確定最終罪名。隨後,他便被衙役們押往監牢,釘肘收監。知府大人雷厲風行,即刻發下海捕公文,全力緝拿範天保。而尹有成則幸運地從陰暗潮濕的監牢中被釋放,繼續留在衙門,侍奉知府大人。那頂引發諸多紛爭的鳳冠,自然也無需再送往京城修繕。
石萬魁安然返迴家中,與徐良重逢。尚均義隨後也趕來石家,三人圍坐,嚴肅商議如何給徐慶寫信告知此事。徐良見諸事暫告一段落,心中牽掛著南陽之行,便決定向眾人辭行。他神色恭敬,依次向石萬魁、尚均義行禮,表達誠摯的感激之情。石仁見狀,趕忙上前,跪地與徐良磕頭道別。李成、李旺亦走上前,與徐良互相行禮。石萬魁見徐良去意已決,遂拿出一百兩白金,真心欲作為他的路途資費。徐良堅決推辭,幾經推脫,無奈之下,僅取了二十兩銀子。眾人滿懷不舍,將徐良送至門外。徐良毅然轉身,踏上前往南陽的漫漫征途。石萬魁和尚均義則迅速安排人手,為徐慶送去書信,此段經過暫且按下不表。
徐良告別二友莊,一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心中仿若揣著一隻小兔子,時刻擔憂會延誤自己肩負的重任。這一日,他匆忙趕路,天色漸晚,四周景色逐漸變得昏暗。放眼遠眺,前方竟是一片荒蕪,不見村莊與鎮店的蹤影,唯有一片廣袤無垠的窪地,寂靜得讓人有些心慌。忽然,天空中烏雲如墨汁般迅速蔓延,遮蔽了太陽的光輝,凜冽的寒風唿嘯而過,如鋒利的刀刃刮過臉頰,似乎在預示著一場大雨即將傾盆而下。徐良心中焦急萬分,腳下步伐不自覺加快,如一陣疾風般向前奔行。約摸前行了一裏路程,豆大的雨點便在風中紛紛揚揚地灑落,打在他的身上。徐亮心急如焚,此地荒郊野外,難覓避雨之處,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正在他焦急萬分之時,前方一座破廟的輪廓在朦朧的雨幕中若隱若現,仿若黑暗中的一絲曙光。徐良如獲至寶,急忙朝著破廟飛奔而去。待他走近,隻見廟牆大多已坍塌,殘垣斷壁間雜草叢生,廟門也不知在歲月的侵蝕下散落何方。他小心翼翼地走進大殿,隻見隔扇破敗不堪,或歪斜或斷裂,裏麵的神像殘缺不全,有的甚至缺胳膊少腿,顯然已許久未曾有人供奉修繕。原來這是一座龍王廟,供桌上唯有一個泥製香爐孤獨地擺放著,香爐內積滿灰塵,似乎在訴說著往昔的滄桑。大殿後麵的屋頂瓦片破碎不堪,縫隙間透露出夜空的微光。再看佛龕兩邊,竟放置著兩口棺木,棺木的表麵已有些腐朽,散發著一股陳舊的氣息。後麵還有一層殿宇,同樣坍塌得不成樣子,顯然這裏早已沒有和尚或老道居住,隻剩下這一片荒蕪與寂寥。
徐良無奈之下,隻得在前麵的大殿中停下腳步。他心懷敬畏,先對著龍王爺的神像恭恭敬敬地連磕三個響頭,口中念念有詞:“龍王爺在上,弟子徐良今日途經此地,突遇暴雨,實在無處可去,無奈之下在此借宿一晚,還望王爺恕罪,請勿怪罪。” 禱告完畢,他輕輕將香爐往裏麵推了推,以防睡覺時不小心碰倒。隨後,他緩緩將大環刀從腰間解下,放在身旁觸手可及之處,又將小包袱從腰間取下,放在頭顱下方當作臨時枕頭,然後疲憊地在供桌上仰麵朝天躺了下來。由於連日來的奔波勞累,他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很快便在這寂靜的破廟中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剛要合上雙眼,沉浸在夢鄉之中,徐良突然聽到 “咯嘣” 一聲巨響,仿若驚雷在耳邊炸響。他猛地從睡夢中驚醒,瞬間睡意全無,警惕地坐起身來。此時天色已晚,外麵的陰雲漸漸散去,幾縷朦朧的月色透過屋頂的縫隙灑進大殿,映照出一片斑駁陸離的光影。徐良隱隱覺得剛才那聲音似乎是從棺材那邊傳來,心中不禁 “咯噔” 一下,湧起一股寒意。他強作鎮定,眼睛緊緊盯著那兩口棺木,仔細觀察周圍的動靜。然而,除了那若有若無的風聲,起初並未發現任何異常。
他剛要再次躺下,試圖緩解心中的緊張,這次卻清晰地聽到了 “叭嚓” 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顯得格外突兀,正是棺材蓋的響聲。徐良頓時感覺頭皮發麻,心跳陡然加快。他一挺身,迅速側身坐在佛龕之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口發出聲響的棺材。隻見南邊那口棺材依舊靜靜地躺在那裏,毫無動靜,而北邊這口棺材卻 “咯哧咯哧” 地響個不停,仿佛有什麽東西在裏麵掙紮著要出來。徐良雖然平日裏膽量過人,但此刻在這陰森詭異的環境中,也不禁感到心中突突亂跳,一種莫名的恐懼在心底蔓延開來。他心中暗自尋思:“難道真的撞見鬼了?這世上難道真有靈異之事?還是我近日來勞累過度,產生了幻覺?不行,我定要瞧個究竟,看看這究竟是何方神聖。”
眼看那棺材蓋 “叭嗒” 一聲緩緩向上抬起,伴隨著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 “咯哧咯哧” 聲,慢慢橫了過來,然後 “嘩啦” 一聲向下滑落,穩穩地擔在棺材下半截上。緊接著,裏麵傳出一聲陰森淒厲的鬼叫,那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讓人不寒而栗。隨後,一個吊死鬼從棺材裏猛地躥了出來。那鬼頭戴一頂高高的白帽子,帽子上似乎還沾著一些灰塵,舌頭伸出足有一尺多長,在微弱的月光下顯得格外恐怖。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孝衣,孝衣隨風飄動,仿若幽靈一般。腳下拖著一雙麻鞋,走起路來 “啪嗒啪嗒” 作響。手裏還拿著一根哭喪棒,在空中揮舞著,嘴裏 “吱吱” 亂叫,直衝著徐良撲來。
徐良見狀,心中雖懼,但本能地跳下供桌轉身就跑。他的身影在大殿中快速穿梭,那鬼則在後麵緊追不舍,嘴裏的怪叫聲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愈發顯得恐怖。徐良繞著佛龕快速奔跑,試圖甩掉身後的 “鬼魅”。在奔跑過程中,他用耳朵仔細傾聽,發現那鬼雖然雙腳看似並齊,如飄然而行,但腳下卻總有輕微的 “啪嗒啪嗒” 聲。徐良心中一動,他深知鬼神走路應是無聲無息,此鬼腳下有音,定有蹊蹺。他心中暗自推斷,這恐怕是有人假扮,意圖嚇唬路人,實施盜竊或其他惡行。這些江湖小賊常用裝神弄鬼之計,或打杠子劫財,或套白狼騙人,此鬼想必也是這等歹人所扮。
徐良心中有了底,恐懼漸消,反而冷靜下來。他跑著跑著,見那鬼舉起哭喪棒打來,故意往地下一躺,雙腿蜷曲,裝作被絆倒的模樣。那鬼一棒打空,由於用力過猛,收不住腳,整個人向前撲來。徐良看準時機,猶如獵豹撲食,使出一招 “喜鵲登枝”,雙腳用力蹬出,正好蹬在鬼的身上。那鬼哪裏還能站立得住,“哎喲” 一聲,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般撲倒在地。徐良聽到他的叫聲,更加確定他是個人,心中徹底放鬆下來。他一個 “鯉魚打挺”,身手敏捷地縱身躍起,伸手如閃電般捏住鬼的腦袋,先把那三尺高的白帽子用力扯了下來,再一看那舌頭,原來是鐵絲兒鉤在耳朵上,就像唱戲時掛的胡子一般,此時已在摔倒時掉落在地。
徐良把他像拎小雞一樣放在一邊,三兩下解開他腰間的麻辮子,脫下他的孝袍子,隻見那人裏麵穿著一件破舊的貼身小襖,束著一根髒兮兮的破帶子。徐良又把他裏麵的那根帶子解下來,將他的手腳如同捆綁粽子般四馬倒攢蹄地捆好,提到佛龕前,往地下一扔。然後,徐亮倒坐在門坎上,眼睛如鷹隼般盯著地上的小賊,開始慢慢盤問:“你這可惡的家夥,一看就不是什麽好東西,想必在各地都犯過不少案子。你叫什麽名字?禍害過多少無辜之人?若是你敢說半句假話,我可不會輕易饒過你,定讓你嚐嚐我的厲害。” 說著,他撿起那根哭喪棒,隻見這根棍子一頭釘著許多尖銳的包頭釘,尖兒朝外,就像一根令人膽寒的狼牙棒。徐良拿著棍子,“叭嚓叭嚓” 地在那小賊身上一陣猛打,打得小賊像殺豬般苦苦哀求饒命。
小賊疼得眼淚鼻涕橫流,哭著喊道:“爺爺饒命啊!我家有八十歲的老娘,她身體不好,眼睛也快看不見了,生活不能自理。我又沒什麽本事,沒有本錢做買賣,實在是走投無路,才想出這麽個傷天害理的主意來。爺爺您就行行好,高抬貴手,放過我吧。您要是把我打死了,我那可憐的老娘可怎麽辦啊?她走也走不動,連討飯都找不到地方。您就可憐可憐我娘,積點陰德吧。我發誓,我一定改過自新,以後背著我娘挨門乞討,好好侍奉她。等我老娘一死,我也不想活了,就去陰曹地府伺候她,了卻我這輩子的心願。爺爺您就看在我娘的份上,饒了我這一次吧。”
徐良本就是個至孝之人,聽到吳天良這番飽含深情的哭訴,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憐憫。他長歎一聲,緩緩解開了捆著小賊的帶子,說道:“你既說要改過自新,那便去做個小本生意,本本分分地過日子,這才是正途。若是你還敢繼續作惡,我的大環刀可不是吃素的,定不會輕饒你。” 小賊一聽,如蒙大赦,連忙跪下磕頭,如搗蒜般說道:“爺爺,您說得對,可我做小本生意,哪來的本錢啊?我現在身無分文,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 徐良看著他,沉思片刻,說道:“我既讓你走正道,自會助你一臂之力。” 說著,他打開自己的包袱,拿出石萬魁給的二十兩銀子,分出一半遞給小賊,目光堅定地說道:“我給你這些銀子,當作本錢。但你要記住,這是你重新做人的機會,莫要辜負。我告訴你,你可一定要牢記我的話。要是你不改邪歸正,下次再讓我碰到,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小賊接過銀子,雙手顫抖,連連磕頭,說道:“不敢不敢,我一定好好做人,絕不再犯。爺爺的大恩大德,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說完,他起身想去拿那件孝袍子,徐良一把抓住他,眼神中帶著一絲警告,說道:“你還想拿這孝袍子去作惡?你拿它有什麽用?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的心思。” 小賊急忙解釋道:“爺爺,我真的沒有惡意,我是想拿迴去染一染,給我媽做件衣服穿。她已經很久沒有新衣服了。” 徐良聽他這麽說,心中微微一動,但還是說道:“不用,這孝袍子我留著,以防你再生歹念。你若真心改過,自會有辦法讓你娘過上好日子。” 小賊無奈地點點頭,說道:“行,行,爺爺您留著吧。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然後,他把那根破帶子係在腰上,一瘸一拐地慢慢走出了破廟。
原來,光州知府穆錦文大人收到了石萬魁的實名舉報。石萬魁帶著詳盡的稟帖和那作為關鍵證據的鳳冠,踏入知府衙門。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地陳述了馬化龍窩藏盜賊的惡劣行徑,言之鑿鑿地表明鳳冠便是從馬化龍家中搜出,此乃不容置疑的鐵證。知府大人聽聞匯報,頓時怒目圓睜,猶如被激怒的雄獅。他仔細翻閱稟帖,反複端詳鳳冠,旋即果斷下令,派遣三班衙役即刻前往馬家林捉拿馬化龍,要求務必當堂候審,不得有絲毫延誤。
三班衙役的頭目接令後,心懷忐忑地奔赴馬家林。麵對馬化龍的赫赫權勢,他心生膽怯,不敢貿然行事。思索片刻,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巧言將馬化龍誆騙出府。待馬化龍踏出家門,衙役們如餓虎撲食般迅速出手,以鎖鏈緊緊鎖住他,而後馬不停蹄地押往知府衙門。與此同時,範天保、赫連齊與赫連方得知消息,嚇得麵如土色,仿若驚弓之鳥,匆忙逃竄,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馬化龍被押至衙門,見勢不妙,妄圖以銀錢賄賂官差,以求脫身。官差們卻正義凜然,不為所動,嚴肅迴應道:“此乃知府大人親自下達的指令,我等豈敢擅自違背?你若有冤屈或辯解,待見到大人後,自有公斷。” 馬化龍無奈,隻得像一隻被馴服的羔羊,乖乖跟隨前往。
知府大人升堂審案,端坐在威嚴的公堂之上,麵色冷峻,聲如洪鍾,厲聲質問鳳冠之事。在威嚴的律法麵前,馬化龍如霜打的茄子,不敢有絲毫隱瞞,將所有罪責一股腦兒推到範天保身上。最終,他當堂畫供,曾經榮耀的武舉功名被無情革除,暫時被判定為待質之身。待日後成功擒獲範天保,兩人當麵對質,再依據實情確定最終罪名。隨後,他便被衙役們押往監牢,釘肘收監。知府大人雷厲風行,即刻發下海捕公文,全力緝拿範天保。而尹有成則幸運地從陰暗潮濕的監牢中被釋放,繼續留在衙門,侍奉知府大人。那頂引發諸多紛爭的鳳冠,自然也無需再送往京城修繕。
石萬魁安然返迴家中,與徐良重逢。尚均義隨後也趕來石家,三人圍坐,嚴肅商議如何給徐慶寫信告知此事。徐良見諸事暫告一段落,心中牽掛著南陽之行,便決定向眾人辭行。他神色恭敬,依次向石萬魁、尚均義行禮,表達誠摯的感激之情。石仁見狀,趕忙上前,跪地與徐良磕頭道別。李成、李旺亦走上前,與徐良互相行禮。石萬魁見徐良去意已決,遂拿出一百兩白金,真心欲作為他的路途資費。徐良堅決推辭,幾經推脫,無奈之下,僅取了二十兩銀子。眾人滿懷不舍,將徐良送至門外。徐良毅然轉身,踏上前往南陽的漫漫征途。石萬魁和尚均義則迅速安排人手,為徐慶送去書信,此段經過暫且按下不表。
徐良告別二友莊,一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心中仿若揣著一隻小兔子,時刻擔憂會延誤自己肩負的重任。這一日,他匆忙趕路,天色漸晚,四周景色逐漸變得昏暗。放眼遠眺,前方竟是一片荒蕪,不見村莊與鎮店的蹤影,唯有一片廣袤無垠的窪地,寂靜得讓人有些心慌。忽然,天空中烏雲如墨汁般迅速蔓延,遮蔽了太陽的光輝,凜冽的寒風唿嘯而過,如鋒利的刀刃刮過臉頰,似乎在預示著一場大雨即將傾盆而下。徐良心中焦急萬分,腳下步伐不自覺加快,如一陣疾風般向前奔行。約摸前行了一裏路程,豆大的雨點便在風中紛紛揚揚地灑落,打在他的身上。徐亮心急如焚,此地荒郊野外,難覓避雨之處,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正在他焦急萬分之時,前方一座破廟的輪廓在朦朧的雨幕中若隱若現,仿若黑暗中的一絲曙光。徐良如獲至寶,急忙朝著破廟飛奔而去。待他走近,隻見廟牆大多已坍塌,殘垣斷壁間雜草叢生,廟門也不知在歲月的侵蝕下散落何方。他小心翼翼地走進大殿,隻見隔扇破敗不堪,或歪斜或斷裂,裏麵的神像殘缺不全,有的甚至缺胳膊少腿,顯然已許久未曾有人供奉修繕。原來這是一座龍王廟,供桌上唯有一個泥製香爐孤獨地擺放著,香爐內積滿灰塵,似乎在訴說著往昔的滄桑。大殿後麵的屋頂瓦片破碎不堪,縫隙間透露出夜空的微光。再看佛龕兩邊,竟放置著兩口棺木,棺木的表麵已有些腐朽,散發著一股陳舊的氣息。後麵還有一層殿宇,同樣坍塌得不成樣子,顯然這裏早已沒有和尚或老道居住,隻剩下這一片荒蕪與寂寥。
徐良無奈之下,隻得在前麵的大殿中停下腳步。他心懷敬畏,先對著龍王爺的神像恭恭敬敬地連磕三個響頭,口中念念有詞:“龍王爺在上,弟子徐良今日途經此地,突遇暴雨,實在無處可去,無奈之下在此借宿一晚,還望王爺恕罪,請勿怪罪。” 禱告完畢,他輕輕將香爐往裏麵推了推,以防睡覺時不小心碰倒。隨後,他緩緩將大環刀從腰間解下,放在身旁觸手可及之處,又將小包袱從腰間取下,放在頭顱下方當作臨時枕頭,然後疲憊地在供桌上仰麵朝天躺了下來。由於連日來的奔波勞累,他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很快便在這寂靜的破廟中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剛要合上雙眼,沉浸在夢鄉之中,徐良突然聽到 “咯嘣” 一聲巨響,仿若驚雷在耳邊炸響。他猛地從睡夢中驚醒,瞬間睡意全無,警惕地坐起身來。此時天色已晚,外麵的陰雲漸漸散去,幾縷朦朧的月色透過屋頂的縫隙灑進大殿,映照出一片斑駁陸離的光影。徐良隱隱覺得剛才那聲音似乎是從棺材那邊傳來,心中不禁 “咯噔” 一下,湧起一股寒意。他強作鎮定,眼睛緊緊盯著那兩口棺木,仔細觀察周圍的動靜。然而,除了那若有若無的風聲,起初並未發現任何異常。
他剛要再次躺下,試圖緩解心中的緊張,這次卻清晰地聽到了 “叭嚓” 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顯得格外突兀,正是棺材蓋的響聲。徐良頓時感覺頭皮發麻,心跳陡然加快。他一挺身,迅速側身坐在佛龕之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口發出聲響的棺材。隻見南邊那口棺材依舊靜靜地躺在那裏,毫無動靜,而北邊這口棺材卻 “咯哧咯哧” 地響個不停,仿佛有什麽東西在裏麵掙紮著要出來。徐良雖然平日裏膽量過人,但此刻在這陰森詭異的環境中,也不禁感到心中突突亂跳,一種莫名的恐懼在心底蔓延開來。他心中暗自尋思:“難道真的撞見鬼了?這世上難道真有靈異之事?還是我近日來勞累過度,產生了幻覺?不行,我定要瞧個究竟,看看這究竟是何方神聖。”
眼看那棺材蓋 “叭嗒” 一聲緩緩向上抬起,伴隨著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 “咯哧咯哧” 聲,慢慢橫了過來,然後 “嘩啦” 一聲向下滑落,穩穩地擔在棺材下半截上。緊接著,裏麵傳出一聲陰森淒厲的鬼叫,那聲音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讓人不寒而栗。隨後,一個吊死鬼從棺材裏猛地躥了出來。那鬼頭戴一頂高高的白帽子,帽子上似乎還沾著一些灰塵,舌頭伸出足有一尺多長,在微弱的月光下顯得格外恐怖。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孝衣,孝衣隨風飄動,仿若幽靈一般。腳下拖著一雙麻鞋,走起路來 “啪嗒啪嗒” 作響。手裏還拿著一根哭喪棒,在空中揮舞著,嘴裏 “吱吱” 亂叫,直衝著徐良撲來。
徐良見狀,心中雖懼,但本能地跳下供桌轉身就跑。他的身影在大殿中快速穿梭,那鬼則在後麵緊追不舍,嘴裏的怪叫聲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愈發顯得恐怖。徐良繞著佛龕快速奔跑,試圖甩掉身後的 “鬼魅”。在奔跑過程中,他用耳朵仔細傾聽,發現那鬼雖然雙腳看似並齊,如飄然而行,但腳下卻總有輕微的 “啪嗒啪嗒” 聲。徐良心中一動,他深知鬼神走路應是無聲無息,此鬼腳下有音,定有蹊蹺。他心中暗自推斷,這恐怕是有人假扮,意圖嚇唬路人,實施盜竊或其他惡行。這些江湖小賊常用裝神弄鬼之計,或打杠子劫財,或套白狼騙人,此鬼想必也是這等歹人所扮。
徐良心中有了底,恐懼漸消,反而冷靜下來。他跑著跑著,見那鬼舉起哭喪棒打來,故意往地下一躺,雙腿蜷曲,裝作被絆倒的模樣。那鬼一棒打空,由於用力過猛,收不住腳,整個人向前撲來。徐良看準時機,猶如獵豹撲食,使出一招 “喜鵲登枝”,雙腳用力蹬出,正好蹬在鬼的身上。那鬼哪裏還能站立得住,“哎喲” 一聲,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般撲倒在地。徐良聽到他的叫聲,更加確定他是個人,心中徹底放鬆下來。他一個 “鯉魚打挺”,身手敏捷地縱身躍起,伸手如閃電般捏住鬼的腦袋,先把那三尺高的白帽子用力扯了下來,再一看那舌頭,原來是鐵絲兒鉤在耳朵上,就像唱戲時掛的胡子一般,此時已在摔倒時掉落在地。
徐良把他像拎小雞一樣放在一邊,三兩下解開他腰間的麻辮子,脫下他的孝袍子,隻見那人裏麵穿著一件破舊的貼身小襖,束著一根髒兮兮的破帶子。徐良又把他裏麵的那根帶子解下來,將他的手腳如同捆綁粽子般四馬倒攢蹄地捆好,提到佛龕前,往地下一扔。然後,徐亮倒坐在門坎上,眼睛如鷹隼般盯著地上的小賊,開始慢慢盤問:“你這可惡的家夥,一看就不是什麽好東西,想必在各地都犯過不少案子。你叫什麽名字?禍害過多少無辜之人?若是你敢說半句假話,我可不會輕易饒過你,定讓你嚐嚐我的厲害。” 說著,他撿起那根哭喪棒,隻見這根棍子一頭釘著許多尖銳的包頭釘,尖兒朝外,就像一根令人膽寒的狼牙棒。徐良拿著棍子,“叭嚓叭嚓” 地在那小賊身上一陣猛打,打得小賊像殺豬般苦苦哀求饒命。
小賊疼得眼淚鼻涕橫流,哭著喊道:“爺爺饒命啊!我家有八十歲的老娘,她身體不好,眼睛也快看不見了,生活不能自理。我又沒什麽本事,沒有本錢做買賣,實在是走投無路,才想出這麽個傷天害理的主意來。爺爺您就行行好,高抬貴手,放過我吧。您要是把我打死了,我那可憐的老娘可怎麽辦啊?她走也走不動,連討飯都找不到地方。您就可憐可憐我娘,積點陰德吧。我發誓,我一定改過自新,以後背著我娘挨門乞討,好好侍奉她。等我老娘一死,我也不想活了,就去陰曹地府伺候她,了卻我這輩子的心願。爺爺您就看在我娘的份上,饒了我這一次吧。”
徐良本就是個至孝之人,聽到吳天良這番飽含深情的哭訴,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憐憫。他長歎一聲,緩緩解開了捆著小賊的帶子,說道:“你既說要改過自新,那便去做個小本生意,本本分分地過日子,這才是正途。若是你還敢繼續作惡,我的大環刀可不是吃素的,定不會輕饒你。” 小賊一聽,如蒙大赦,連忙跪下磕頭,如搗蒜般說道:“爺爺,您說得對,可我做小本生意,哪來的本錢啊?我現在身無分文,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 徐良看著他,沉思片刻,說道:“我既讓你走正道,自會助你一臂之力。” 說著,他打開自己的包袱,拿出石萬魁給的二十兩銀子,分出一半遞給小賊,目光堅定地說道:“我給你這些銀子,當作本錢。但你要記住,這是你重新做人的機會,莫要辜負。我告訴你,你可一定要牢記我的話。要是你不改邪歸正,下次再讓我碰到,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小賊接過銀子,雙手顫抖,連連磕頭,說道:“不敢不敢,我一定好好做人,絕不再犯。爺爺的大恩大德,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說完,他起身想去拿那件孝袍子,徐良一把抓住他,眼神中帶著一絲警告,說道:“你還想拿這孝袍子去作惡?你拿它有什麽用?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的心思。” 小賊急忙解釋道:“爺爺,我真的沒有惡意,我是想拿迴去染一染,給我媽做件衣服穿。她已經很久沒有新衣服了。” 徐良聽他這麽說,心中微微一動,但還是說道:“不用,這孝袍子我留著,以防你再生歹念。你若真心改過,自會有辦法讓你娘過上好日子。” 小賊無奈地點點頭,說道:“行,行,爺爺您留著吧。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然後,他把那根破帶子係在腰上,一瘸一拐地慢慢走出了破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