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虎正和施守誌打得熱火朝天呢,兩口利刃上下翻飛,誰也沒把誰咋地。白芸生撿了鐵頭狸子的那口刀,也衝了上來,倆人一起跟施守誌幹起來。要說這碧目神鷹施守誌啊,艾虎一個人跟他打都費勁呢,何況現在又多了一個白芸生,他哪能扛得住啊?施守誌就琢磨著趕緊逃跑保住小命。但麻煩的是,兩個人圍著他呢,他根本跑不出圈去,這一下子就弄得手忙腳亂的,刀法也亂套了。好不容易虛砍了一刀,撒腿就往正西跑。過了一段界牆,前邊有兩堆太湖山石,眼看著施守誌就在太湖山石當中跑過去了。艾虎在前麵緊追,芸生在後麵跟著,自然也得從太湖山石當中過去。艾虎剛往西一躥,就聽見東北有人喊:“別追!有埋伏。”
這句話還沒說完呢,艾虎 “噗通” 就掉下去了。芸生差點也掉下去,趕緊收住腳。迴頭一看,啥人也沒有,也不知道是誰在那兒喊呢。大爺往坑裏一看,嘿,原來是個陷坑。艾虎掉到坑裏,站起來,往上一瞧。芸生在上麵喊:“老兄弟,上不來嗎?” 艾爺說:“行了。” 自己往上一躥,腳蹬著坑沿,問:“大哥,那賊跑哪兒去了?” 迴答說:“早就跑遠了。” 艾爺氣得直跺腳:“哎呀,便宜這家夥了!咱們找我二哥、三哥去。”
又迴來找,找了半天也沒找著,忽然有人從牆上下來,說:“你們二位可好,我這是死裏逃生啊。” 艾虎、芸生問:“啥情況啊?” 迴答說:“我光顧著追尼姑,一時慌張,沒看清楚,掉進坑裏了。那尼姑真夠狠的,舉起一塊大石頭要砸我。坑沿上有一個人,也不知道是誰,從尼姑身後把尼姑踢倒了,那石頭正好砸在尼姑腦袋上,腦袋都碎了。我上來的時候,那人不見了。我也沒看見人家,也沒跟人家道聲謝,我就跑這兒來了。你們把那兩個賊都殺了沒?” 兩個人說:“我們打死了一個,追跑了一個。”
又說起艾虎怎麽掉進坑的事兒,說了一遍。
大夥可能就奇怪了,原來徐良沒死啊。他要是死了,還算啥小五義啊?再說那尼姑,到底是誰把她給弄死了?就是艾虎看見的那個倒騎驢的人。他又是誰呢?就是前麵說過的神行無影穀雲飛。因為他徒弟迴家了,他就悄悄跟下來,看看徒弟迴家是真孝順還是假孝順。悄悄一看,嘿,是真孝順,還有救他妹子這事兒。他也沒和徒弟見麵,就去廟裏要把尼姑殺了。白天在街裏的酒鋪裏看見有個醉鬼在那邊,沒賒到賬,就把尼姑庵裏的事兒聽了一遍。又到這邊酒鋪來,看見艾虎,一瞧就覺得奇怪,故意又喝了兩壺酒,仔細觀察艾爺的性子,才知道不是賊。付了酒錢,也不道謝。晚上到廟裏,就在一旁看著他們動手。徐良掉進坑去,他過去用 “閉血法” 把尼姑一點,淫尼一倒,石頭砸在自己腦袋上,腦漿都流出來了。自己又跑到前院。看見艾虎他們追賊去了,自己也遠遠跟著,看見賊過太湖山石,他胳膊一跨太湖石,往南一飄身,躥到正西,等著艾虎。他就看出破綻來了,想著報答艾虎那兩壺酒錢,就喊:“前頭有埋伏!別過去!” 可惜說晚了點。穀雲飛見尼姑一死,自己就沒事了,然後就走了。
再說徐良、艾虎、白芸生他們兄弟三個,不知道施守誌跑哪兒去了,就把廟中的婆子、小尼姑都找過來,跟她們說了一番話。小尼姑和婆子都跪在地上,求他們饒命。
芸生說:“我教你們一套話,就不殺你們。” 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願意。芸生說:“明天你們去報官,就說你們這裏的廟主結交賊匪,暗地害死高保。苗錫麟和尼姑通奸,施守誌因為生氣砸死尼姑。殺死苗錫麟,這賊逃走了。當官的要是不信你們,就把埋葬高保的地方告訴他們。按照這套話說給當官的聽,自然就能保住你們的命。要是不按照我們的話說,明天晚上我們再來結果你們的性命。” 大家點頭,心甘情願。“所有尼姑的東西,你們大家分了。當官的要是問起來,就說都被施守誌偷走了。” 大家千恩萬謝,都感激這幾位爺的好處。
白芸生、徐良、艾虎三個人一看天不早了,就起身迴店,還是翻牆進去。手下的隨從都在店裏等著。迴到房間,大家見禮、驚歎、打聽情況。芸生把自己的事兒都說了,連胡、喬二位都讚歎說:“這樣的公子,都受了這樣的苦。” 徐良說:“明天五更就出發,不管這裏的事兒了。” 書不能重複囉嗦。到了第二天,給了店錢,有騎馬的,有走路的,直奔武昌府而去。眾人奔武昌,暫且不說。
說書的一張嘴,難講兩家的事兒。這一丟皇帝身邊的人,蔣平、智化解開了沈中元的貫頂詩,各路分散著去找人。先說的就是艾虎的事兒,這才引出小五義結拜、盜獄等事兒,也不少呢。丟了人,就有走夾峰前山的,就有走夾峰後山的,就有上娃娃穀的。在路上都有事兒,不過說完一段再表一段。這些事兒時間間隔都差不太多。
先說說北俠、南俠、雙俠離開了晨起望,日夜趕路,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也沒啥別的事兒。這一天正往前走呢,前邊有一片黑乎乎的樹林,樹多的地方顯得有氣勢,是個很不錯的村莊。三位爺就穿過村子,這是東西走向的街道。他們從西往東走,正走到東村口,看見圍著好多人。雖然三位急著找皇帝身邊的人,但都是天生有俠客肝膽的人,遇到事兒就想看看。眾人進去一看,原來是兩個老頭在打架。兩個老頭都六十多歲了,都打得頭破血流。還有幾個年輕人,都挽著袖子,在旁邊氣唿唿的,想打又不敢。旁邊有幾個老頭說:“你們親家兩個還有啥不好說的事兒,打半天也解決不了問題。” 雖然這麽說,也不過去拉架。
丁二爺平生最好事,說:“歐陽哥哥,咱們去勸勸吧。” 北俠說:“二弟,還不知道啥事兒呢,咱們過去勸啥。” 丁二爺說:“我過去問問唄。” 北俠一揪沒揪住。二爺就過去了,在兩個老頭中間伸單胳膊一擋,又把這隻手從底下伸進去往上一抬,兩個老頭自然就鬆開了。兩隻手又抓住兩個老頭兒的手腕,往兩邊一撐,老頭兒一點都動不了了。兩個老頭氣得渾身直抖。那個老頭就說:“嘿,你幹啥呢?” 二爺說:“我們是走路的。” 老頭說:“你是走路的,走你的路,你揪著我們幹啥?” 二爺說:“我平生就愛管閑事。我問問你們,為啥打架呀?我給你們分析分析。” 老頭說:“我們這事兒不好分析,非得去當官的那兒解決不可。” 二爺說:“我非要聽聽不可。” 那個老頭說:“你放開我,慢慢告訴你。” 南俠、北俠也過來說:“二弟,你放開人家,有啥話再說。” 二爺這才放開。
大家一看這三位爺的樣子:一個像判官,一個有傲骨英風,一個像少女似的。
旁邊的人說:“得了,你們親家兩個告訴告訴人家吧。” 二爺說:“貴姓啊?” 那個老頭說:“我姓楊,叫大成。我有個兒子叫楊秀。這個是我們的親家,他姓王,叫王太。他有個女兒,給了我的兒子,我們成了親家。前陣子他要接他女兒迴娘家,我就不讓他接。各位你們想想,咱們都是養兒女的人,哪有姑娘出嫁了,不許迴娘家的道理呢?可有個道理,我們這個兒媳婦,她媽死了,我們親家翁就剩一個人了。我說他想女兒,讓他上我這兒來看看,他非得接迴家去,這又有啥不行的呢?他非要接,我也不能使勁攔著,就讓他接迴去了。可誰知道他又把他女兒給了別人了,或者是賣了,他反倒來找我,不答應我。” 北俠一聽,就知道這事兒不好辦,要是不伸手,也就過去了;一伸手,就得給人家辦好。那個姓王的老頭說:“這位爺台貴姓啊?” 二爺說:“我姓丁,排行老二。” 老頭說:“丁二相公爺,你想我的女兒,我能做出那樣的事兒嗎?我接,他就不願意。我接到家裏住了十二天,就把她送迴來了。我這幾天忙,一直沒過來。今天我才有工夫,來看看我女兒,沒想到到這兒了,他胡賴。是他把我女兒賣了,倒有可能,不然就是要了我女兒的命,連屍骨都沒了。我難道還活這麽大歲數?這條老命不要了,我跟他拚了。”
丁二爺這時候就沒主意了,光看著北俠。歐陽爺暗笑:“你既然要管,又沒本事了。” 北俠上前說:“王老者,你們兩親家我誰也不認識,我可是公平處理。你說你送你女兒,可是送到你們親家家裏來了嗎?” 楊大成說:“沒有,沒有。” 王太說:“我這女兒不是我送來的,是我女兒的表兄姓姚,叫姚三虎,平時趕腳為生。他有個驢,我女兒騎著他表兄這個驢來的。” 北俠說:“那就好辦了,找他這個表兄就得了。” 王太道:“不瞞你們幾位說,我女兒這個表兄,就是一個人,跟著我過。自從送他表妹去後,到現在都沒迴家。” 北俠問:“他把他表妹送去沒送去,你知道不知道?” 王太說:“哪能不送去呢。” 北俠說:“那就不對了。你得見著他這表兄才行呢。要是他們半路有啥事兒,那可難說了。” 一句話就把王太問住了。楊大成說:“是他們爺們商量好,半路把我們兒媳婦給賣了。” 說完,兩個人又要打。北俠攔住,說:“我有個主意,你們這叫什麽村?” 楊大成說:“我們這叫楊家店子。” 又問:“姓王的,你們那兒叫什麽村?” 王太說:“我們那村叫王家陀。” 北俠說:“隔多遠啊?” 王太說:“八裏地。” 北俠說:“中間隔幾個村莊?” 王太說:“一條直路,沒別的村莊,半路就有一個廟。” 北俠說:“你們二位別打架了,兩邊都派人去找,十天為限。找不著,我們在武昌府,等你們上顏按院那兒遞狀子去,上我們大人那兒告去。我們就是跟著大人當差的,到那兒肯定能給你們斷明白。” 兩家也就同意了這個主意。
三位爺就走了,連本村的人都給三位道謝。
三人離開了楊家店,一直往東走了三裏多路,天上一塊烏雲遮住了天空,要下雨了。趕緊走幾步,路北有座大廟,就去那兒投宿避雨。
這句話還沒說完呢,艾虎 “噗通” 就掉下去了。芸生差點也掉下去,趕緊收住腳。迴頭一看,啥人也沒有,也不知道是誰在那兒喊呢。大爺往坑裏一看,嘿,原來是個陷坑。艾虎掉到坑裏,站起來,往上一瞧。芸生在上麵喊:“老兄弟,上不來嗎?” 艾爺說:“行了。” 自己往上一躥,腳蹬著坑沿,問:“大哥,那賊跑哪兒去了?” 迴答說:“早就跑遠了。” 艾爺氣得直跺腳:“哎呀,便宜這家夥了!咱們找我二哥、三哥去。”
又迴來找,找了半天也沒找著,忽然有人從牆上下來,說:“你們二位可好,我這是死裏逃生啊。” 艾虎、芸生問:“啥情況啊?” 迴答說:“我光顧著追尼姑,一時慌張,沒看清楚,掉進坑裏了。那尼姑真夠狠的,舉起一塊大石頭要砸我。坑沿上有一個人,也不知道是誰,從尼姑身後把尼姑踢倒了,那石頭正好砸在尼姑腦袋上,腦袋都碎了。我上來的時候,那人不見了。我也沒看見人家,也沒跟人家道聲謝,我就跑這兒來了。你們把那兩個賊都殺了沒?” 兩個人說:“我們打死了一個,追跑了一個。”
又說起艾虎怎麽掉進坑的事兒,說了一遍。
大夥可能就奇怪了,原來徐良沒死啊。他要是死了,還算啥小五義啊?再說那尼姑,到底是誰把她給弄死了?就是艾虎看見的那個倒騎驢的人。他又是誰呢?就是前麵說過的神行無影穀雲飛。因為他徒弟迴家了,他就悄悄跟下來,看看徒弟迴家是真孝順還是假孝順。悄悄一看,嘿,是真孝順,還有救他妹子這事兒。他也沒和徒弟見麵,就去廟裏要把尼姑殺了。白天在街裏的酒鋪裏看見有個醉鬼在那邊,沒賒到賬,就把尼姑庵裏的事兒聽了一遍。又到這邊酒鋪來,看見艾虎,一瞧就覺得奇怪,故意又喝了兩壺酒,仔細觀察艾爺的性子,才知道不是賊。付了酒錢,也不道謝。晚上到廟裏,就在一旁看著他們動手。徐良掉進坑去,他過去用 “閉血法” 把尼姑一點,淫尼一倒,石頭砸在自己腦袋上,腦漿都流出來了。自己又跑到前院。看見艾虎他們追賊去了,自己也遠遠跟著,看見賊過太湖山石,他胳膊一跨太湖石,往南一飄身,躥到正西,等著艾虎。他就看出破綻來了,想著報答艾虎那兩壺酒錢,就喊:“前頭有埋伏!別過去!” 可惜說晚了點。穀雲飛見尼姑一死,自己就沒事了,然後就走了。
再說徐良、艾虎、白芸生他們兄弟三個,不知道施守誌跑哪兒去了,就把廟中的婆子、小尼姑都找過來,跟她們說了一番話。小尼姑和婆子都跪在地上,求他們饒命。
芸生說:“我教你們一套話,就不殺你們。” 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願意。芸生說:“明天你們去報官,就說你們這裏的廟主結交賊匪,暗地害死高保。苗錫麟和尼姑通奸,施守誌因為生氣砸死尼姑。殺死苗錫麟,這賊逃走了。當官的要是不信你們,就把埋葬高保的地方告訴他們。按照這套話說給當官的聽,自然就能保住你們的命。要是不按照我們的話說,明天晚上我們再來結果你們的性命。” 大家點頭,心甘情願。“所有尼姑的東西,你們大家分了。當官的要是問起來,就說都被施守誌偷走了。” 大家千恩萬謝,都感激這幾位爺的好處。
白芸生、徐良、艾虎三個人一看天不早了,就起身迴店,還是翻牆進去。手下的隨從都在店裏等著。迴到房間,大家見禮、驚歎、打聽情況。芸生把自己的事兒都說了,連胡、喬二位都讚歎說:“這樣的公子,都受了這樣的苦。” 徐良說:“明天五更就出發,不管這裏的事兒了。” 書不能重複囉嗦。到了第二天,給了店錢,有騎馬的,有走路的,直奔武昌府而去。眾人奔武昌,暫且不說。
說書的一張嘴,難講兩家的事兒。這一丟皇帝身邊的人,蔣平、智化解開了沈中元的貫頂詩,各路分散著去找人。先說的就是艾虎的事兒,這才引出小五義結拜、盜獄等事兒,也不少呢。丟了人,就有走夾峰前山的,就有走夾峰後山的,就有上娃娃穀的。在路上都有事兒,不過說完一段再表一段。這些事兒時間間隔都差不太多。
先說說北俠、南俠、雙俠離開了晨起望,日夜趕路,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也沒啥別的事兒。這一天正往前走呢,前邊有一片黑乎乎的樹林,樹多的地方顯得有氣勢,是個很不錯的村莊。三位爺就穿過村子,這是東西走向的街道。他們從西往東走,正走到東村口,看見圍著好多人。雖然三位急著找皇帝身邊的人,但都是天生有俠客肝膽的人,遇到事兒就想看看。眾人進去一看,原來是兩個老頭在打架。兩個老頭都六十多歲了,都打得頭破血流。還有幾個年輕人,都挽著袖子,在旁邊氣唿唿的,想打又不敢。旁邊有幾個老頭說:“你們親家兩個還有啥不好說的事兒,打半天也解決不了問題。” 雖然這麽說,也不過去拉架。
丁二爺平生最好事,說:“歐陽哥哥,咱們去勸勸吧。” 北俠說:“二弟,還不知道啥事兒呢,咱們過去勸啥。” 丁二爺說:“我過去問問唄。” 北俠一揪沒揪住。二爺就過去了,在兩個老頭中間伸單胳膊一擋,又把這隻手從底下伸進去往上一抬,兩個老頭自然就鬆開了。兩隻手又抓住兩個老頭兒的手腕,往兩邊一撐,老頭兒一點都動不了了。兩個老頭氣得渾身直抖。那個老頭就說:“嘿,你幹啥呢?” 二爺說:“我們是走路的。” 老頭說:“你是走路的,走你的路,你揪著我們幹啥?” 二爺說:“我平生就愛管閑事。我問問你們,為啥打架呀?我給你們分析分析。” 老頭說:“我們這事兒不好分析,非得去當官的那兒解決不可。” 二爺說:“我非要聽聽不可。” 那個老頭說:“你放開我,慢慢告訴你。” 南俠、北俠也過來說:“二弟,你放開人家,有啥話再說。” 二爺這才放開。
大家一看這三位爺的樣子:一個像判官,一個有傲骨英風,一個像少女似的。
旁邊的人說:“得了,你們親家兩個告訴告訴人家吧。” 二爺說:“貴姓啊?” 那個老頭說:“我姓楊,叫大成。我有個兒子叫楊秀。這個是我們的親家,他姓王,叫王太。他有個女兒,給了我的兒子,我們成了親家。前陣子他要接他女兒迴娘家,我就不讓他接。各位你們想想,咱們都是養兒女的人,哪有姑娘出嫁了,不許迴娘家的道理呢?可有個道理,我們這個兒媳婦,她媽死了,我們親家翁就剩一個人了。我說他想女兒,讓他上我這兒來看看,他非得接迴家去,這又有啥不行的呢?他非要接,我也不能使勁攔著,就讓他接迴去了。可誰知道他又把他女兒給了別人了,或者是賣了,他反倒來找我,不答應我。” 北俠一聽,就知道這事兒不好辦,要是不伸手,也就過去了;一伸手,就得給人家辦好。那個姓王的老頭說:“這位爺台貴姓啊?” 二爺說:“我姓丁,排行老二。” 老頭說:“丁二相公爺,你想我的女兒,我能做出那樣的事兒嗎?我接,他就不願意。我接到家裏住了十二天,就把她送迴來了。我這幾天忙,一直沒過來。今天我才有工夫,來看看我女兒,沒想到到這兒了,他胡賴。是他把我女兒賣了,倒有可能,不然就是要了我女兒的命,連屍骨都沒了。我難道還活這麽大歲數?這條老命不要了,我跟他拚了。”
丁二爺這時候就沒主意了,光看著北俠。歐陽爺暗笑:“你既然要管,又沒本事了。” 北俠上前說:“王老者,你們兩親家我誰也不認識,我可是公平處理。你說你送你女兒,可是送到你們親家家裏來了嗎?” 楊大成說:“沒有,沒有。” 王太說:“我這女兒不是我送來的,是我女兒的表兄姓姚,叫姚三虎,平時趕腳為生。他有個驢,我女兒騎著他表兄這個驢來的。” 北俠說:“那就好辦了,找他這個表兄就得了。” 王太道:“不瞞你們幾位說,我女兒這個表兄,就是一個人,跟著我過。自從送他表妹去後,到現在都沒迴家。” 北俠問:“他把他表妹送去沒送去,你知道不知道?” 王太說:“哪能不送去呢。” 北俠說:“那就不對了。你得見著他這表兄才行呢。要是他們半路有啥事兒,那可難說了。” 一句話就把王太問住了。楊大成說:“是他們爺們商量好,半路把我們兒媳婦給賣了。” 說完,兩個人又要打。北俠攔住,說:“我有個主意,你們這叫什麽村?” 楊大成說:“我們這叫楊家店子。” 又問:“姓王的,你們那兒叫什麽村?” 王太說:“我們那村叫王家陀。” 北俠說:“隔多遠啊?” 王太說:“八裏地。” 北俠說:“中間隔幾個村莊?” 王太說:“一條直路,沒別的村莊,半路就有一個廟。” 北俠說:“你們二位別打架了,兩邊都派人去找,十天為限。找不著,我們在武昌府,等你們上顏按院那兒遞狀子去,上我們大人那兒告去。我們就是跟著大人當差的,到那兒肯定能給你們斷明白。” 兩家也就同意了這個主意。
三位爺就走了,連本村的人都給三位道謝。
三人離開了楊家店,一直往東走了三裏多路,天上一塊烏雲遮住了天空,要下雨了。趕緊走幾步,路北有座大廟,就去那兒投宿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