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雄聆聽著智爺那如滔滔江水般連綿不絕的話語,這才徹徹底底地知曉,僅僅三天的時光,自己的兒女竟遭受了如此眾多的苦難,而整個山寨也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之中。此刻,鍾雄在心中暗自思忖,倘若隻是自己一人在山上,萬萬不至於落得這般田地。他迴首過往,感覺這一切就如同一場虛幻而又模糊的夢境。著實難得智賢弟如此忠誠實在,眾人紛紛跪下,異口同聲地勸他歸降大宋。鍾雄感慨道:“智賢弟啊,你為了我可真是費盡了心思,日夜操勞,實在是不容易。你無疑是我們鍾氏家族的大恩人。其一,你成功地守護住了祖父的墳塋,使得祖父的屍骨不至於被拋棄在外。其二,大宋皇帝洪福齊天,倘若君山被攻破,那必將是玉石俱焚的結局。其三,你救下了你的這一對侄男女。他們原本處於絕境之中,多虧了你,才保住了鍾氏家族的一條根苗。這份恩情,我會永遠銘刻在心,絕不敢忘卻。” 說著說著,鍾雄也緩緩跪下,繼續說道:“各位老爺們呐,這裏麵有我認識的,也有我不認識的。我不過是一介平民百姓,卻背叛了皇帝,反叛了國家,還身居大寨之主的位置,本就罪該萬死,而且萬死都難以抵罪。如今各位必定是看在我智賢弟的份上,才不肯將我淩遲處死。可你們為何反而向我這個罪人敬禮呢?我實在是擔當不起啊。我如今降了大宋,倘若我口是心非,那我必定會死於亂刀之下。” 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言重了。” 隨後大家一同起身,哈哈一笑,氣氛稍有緩和。
蔣四爺開口道:“懂得時務的人,那可稱得上是俊傑。” 智爺接著說:“來來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蔣四老爺,也是我的盟兄。” 說完,智爺對著鍾雄施了一禮。鍾雄趕忙說道:“多謝大人恩施格外。” 蔣爺迴應道:“有過錯能夠改正,那就是英雄。” 那些之前沒見過麵的人,依次互相見了麵。武國南此時過來給寨主磕頭。智爺見狀說道:“事不宜遲,我們得趕緊迴山,不然我嫂嫂肯定會一直提心吊膽。” 接著,智爺又問道:“那咱們誰送迴山去呢?” 盧爺、徐爺、蔣爺、展爺、智爺、艾虎、北俠、雙俠都紛紛表示願意送寨主迴山。鍾雄說道:“我都已經投降了,怎麽還叫我寨主哥哥呢?” 智爺解釋道:“你雖然降了,但是君山的錢糧十分浩大,你現在雖然降了大宋,皇帝也不能立刻供應山上的用度,必須得等聽了聖旨後,由朝廷那邊撥糧餉。所以暫且先迴山,仍然稱寨主,千萬別讓王府知道這件事。要是他們知道了,哪還肯再供應糧餉呢?哥哥,你要是迴山,不告訴寨主、嘍兵這件事,你能壓得住他們不?要是壓不住,那就幹脆別提這事。” 鍾雄堅定地說:“我要是能壓得住他們,我肯定不說,也不能辜負賢弟的一片好意。” 智爺點頭道:“既然這樣,那咱們趕緊迴山。” 鍾雄又說:“咱們迴山,把你的侄男女留在這裏,然後再接他們上山。” 智爺擺擺手說:“哥哥,你這可就多此一舉了。你又不是那種反複無常的小人。你把侄男女放在這裏當抵押,這又是何苦呢?要是怕你,還不叫你迴山呢!讓我嫂嫂早點見到兒女,早點高興高興不是更好嗎?” 說完,智爺叫武國南背著公子,小姐到後麵向路魯氏辭別,然後依舊上馬。那些不去的人,送他們出門;送寨主的人,則一同出發前往君山。
智爺用手一指,對鍾雄說:“哥哥,可別再叫他趙蘭弟了。” 鍾雄滿臉疑惑地問:“為什麽呢?” 智爺迴答道:“此人是鬆江府墨花村的,姓丁,雙名兆蕙。” 鍾雄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雙俠呀!怎麽不說真名呢?” 智爺笑著說:“那就是誠心騙你唄。要是南俠、北俠、雙俠都投降了,你能不懷疑嗎?那時候要是被你看破了,哪還有今天這樣的局麵呢。” 寨主讚歎道:“你可真是高才。” 一邊說著,眾人一邊繼續前行,很快就到了飛雲關下。
鍾雄大聲對嘍兵說道:“嘍兵們聽好了,趕緊去報告給各位寨主知道,如今我被我智賢弟勸說歸降大宋了。” 智爺接著說:“哥哥,有什麽話,到裏麵承運殿再說也不遲。” 不一會兒,全山的寨主、嘍兵都紛紛前來迎接寨主,他們跪了一片,給寨主道驚道喜。然後就像眾星捧月一般,圍護著寨主,走旱八寨進寨柵門,朝著承運殿奔去。
寨主走了三天,山中就亂了三天。謝充、謝勇在後寨,一直等到太陽高高升起,才看見婆子出來,他們急忙跑過去一問,這才知道夫人早就把智爺放走了。兩人嚇了一跳,趕緊自己把自己綁上,來到承運殿請罪。眾人也不忍心結果他們的性命,隻能給他們鬆綁。那些糊塗的人說道:“別讓他說話好不好?他也不能走了。寨主都被他哄信了,何況夫人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整整亂了三天。這天,聽說寨主迴山,大家都出來迎接,一同進入承運殿。
智爺拉著馬奔向後寨,到了後宅門,叫國南放下公子,攙扶著小姐,拴好馬匹。不多時,裏麵的婆子出來,請智爺和國南帶著公子小姐進去。來到階台石下,早看見夫人出來迎接,智爺行禮說道:“小弟智化,給嫂嫂叩頭。” 夫人說:“智五弟免禮。” 智爺說:“小弟承蒙嫂嫂不殺之恩,恩施格外,嫂嫂真是有容人的氣量。要是小弟沒有逃走,我這一對侄男女肯定也會遭遇橫禍。如今我把我寨主哥哥勸說降了大宋,送迴君山。我把侄男女交給嫂嫂,我還得同我寨主哥哥去辦理承運殿中的大事呢!” 薑氏說道:“智賢弟,也怪不得你寨主哥哥喜愛交友。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幾人呢?你是鍾氏家族的大恩人。請上前來,我應該給你行一禮才是。” 智爺連忙擺手說:“不敢!這可折煞小弟了。” 薑氏叫亞男、鍾麟,給智爺叩了頭。
智爺告辭出來。
薑氏許願要持百日之齋,滿鬥焚香,大謝上蒼。
單說智爺,來到承運殿,寨主說:“正等著智賢弟一同喝酒呢。” 智爺說:“別忙,你得先對大家說明降宋這件大事。” 鍾雄說:“被你一攔,我都不敢往下說了。” 智爺說:“現在可以說了。眾位,我替寨主說。寨主如今被我姓智的和各位護衛老爺們勸說歸降大宋了。你們大家包括嘍兵等,要是願意降,一並歸降大宋;如不願意降,請為一言,或者去投親,或者去投故,或者迴原籍,或者投王府,我們給你們準備盤纏,請早點離開君山。” 話還沒說完,就看見徐慶、艾虎每人扛著一個人,倒捆著二臂,進門來就把人摔在地上。
三爺說:“拿來了兩個。” 大家一瞅,原來是賽尉遲祝英,還有他的一個從人。
這是為什麽呢?原來智爺在飛雲關說出歸降的言語時,就知道這話說早了,肯定知道祝英不會投降,他是王府的眼線。於是在蚰蜒小路口,就把三爺、艾虎留下,說:“要是有個黑臉大身軀使鞭的人見著,就拿奔承運殿。” 果然,祝英一聽寨主降宋,帶著他的從人,提著鞭,從丹鳳橋北穿蚰蜒小路出山,要給王府送信。剛走進蚰蜒路不到半裏,就遇到一個人要他的買路金銀。
祝英怒喝道:“好大膽!在這裏斷道。” 說著就是一鞭。艾虎一閃,祝英早被三爺從石後躥出來,一腳踢了個跟鬥。艾虎趕緊過來就捆。從人一跑,也被三爺一腳踢了個跟鬥,牢牢縛住二臂。
每人扛著一人,直奔承運殿。路上的嘍兵誰敢阻攔?到承運殿就把人摔在地上。
智爺過來解開祝英,說:“我家寨主降了大宋,不怕你不降,不犯偷跑。” 祝英堅定地說:“我受王爺的厚恩,隻知報效,我不知道什麽叫大宋。‘忠臣不事二主,烈女豈嫁二夫?’如今被捉,速求一死。你們還是殺了我吧,要是放了我,我就去上王府送信。” 智爺微微冷笑,說:“原要借你口中言語,教奸王知道。疾速去罷!” 把個鍾雄嚇了二目發直,直勾勾地瞅著智爺,又不敢說話,又猜不著智爺是什麽主意,自思:“祝英上王府一送信,大事全壞。” 祝英說:“這可是你的主意,不殺我呀!我可要走了。” 智爺說:“請罷!” 剛一轉臉,智爺瞅著北俠的刀,一扭嘴。北俠就領會了他的意見,把刀一亮,“嗖” 的一聲,一個箭步趕到祝英背後,“哢嚓” 一聲,把祝英劈為兩瓣,“咕咚咕咚” 撲於地上,紅光崩現。北俠大喊一聲:“那位不願意降,快些說來!”
大夥一口同音,齊說:“願降!” 又聽見 “噗哧” 一聲,原來是艾虎把那個從人殺了。
蔣爺暗道:“黑狐狸真壞,假手殺人。” 鍾雄說:“智賢弟,這是什麽意見?既把他放了,怎麽又把他殺了?” 智爺解釋道:“他是個渾人,要是傳令丹鳳橋下梟首,他明知他活不了,他要破口大罵,咱們也是白白的聽著,不如這麽打發他迴去省事。” 鍾雄說:“我不及賢弟多矣。將死屍搭將出去。” 將屍搭出,用灰上掩埋血跡,然後大排宴筵。嘍兵各有賞賜。
酒過三巡,智爺說:“哥哥,君山的花名寫清,好給大人送去。” 盧大爺說:“我去送去。我正想二弟哪!” 三爺說:“我同哥哥一路前往。” 盧爺點頭。
寨主派書手抄寫花名。智爺說:“這可得了,把哥哥你的事辦完,我們要破銅網了。” 鍾雄說:“什麽?誰破銅網?” 智爺說:“我們大眾。” 寨主搖著頭說:“不易呀!不容易!你知道總弦在那裏?副弦在那裏?就是有寶刀寶劍,也不易破。你們知道什麽人擺的?” 蔣爺說:“是雷英。” 鍾雄說:“不是。”
蔣四爺開口道:“懂得時務的人,那可稱得上是俊傑。” 智爺接著說:“來來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蔣四老爺,也是我的盟兄。” 說完,智爺對著鍾雄施了一禮。鍾雄趕忙說道:“多謝大人恩施格外。” 蔣爺迴應道:“有過錯能夠改正,那就是英雄。” 那些之前沒見過麵的人,依次互相見了麵。武國南此時過來給寨主磕頭。智爺見狀說道:“事不宜遲,我們得趕緊迴山,不然我嫂嫂肯定會一直提心吊膽。” 接著,智爺又問道:“那咱們誰送迴山去呢?” 盧爺、徐爺、蔣爺、展爺、智爺、艾虎、北俠、雙俠都紛紛表示願意送寨主迴山。鍾雄說道:“我都已經投降了,怎麽還叫我寨主哥哥呢?” 智爺解釋道:“你雖然降了,但是君山的錢糧十分浩大,你現在雖然降了大宋,皇帝也不能立刻供應山上的用度,必須得等聽了聖旨後,由朝廷那邊撥糧餉。所以暫且先迴山,仍然稱寨主,千萬別讓王府知道這件事。要是他們知道了,哪還肯再供應糧餉呢?哥哥,你要是迴山,不告訴寨主、嘍兵這件事,你能壓得住他們不?要是壓不住,那就幹脆別提這事。” 鍾雄堅定地說:“我要是能壓得住他們,我肯定不說,也不能辜負賢弟的一片好意。” 智爺點頭道:“既然這樣,那咱們趕緊迴山。” 鍾雄又說:“咱們迴山,把你的侄男女留在這裏,然後再接他們上山。” 智爺擺擺手說:“哥哥,你這可就多此一舉了。你又不是那種反複無常的小人。你把侄男女放在這裏當抵押,這又是何苦呢?要是怕你,還不叫你迴山呢!讓我嫂嫂早點見到兒女,早點高興高興不是更好嗎?” 說完,智爺叫武國南背著公子,小姐到後麵向路魯氏辭別,然後依舊上馬。那些不去的人,送他們出門;送寨主的人,則一同出發前往君山。
智爺用手一指,對鍾雄說:“哥哥,可別再叫他趙蘭弟了。” 鍾雄滿臉疑惑地問:“為什麽呢?” 智爺迴答道:“此人是鬆江府墨花村的,姓丁,雙名兆蕙。” 鍾雄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雙俠呀!怎麽不說真名呢?” 智爺笑著說:“那就是誠心騙你唄。要是南俠、北俠、雙俠都投降了,你能不懷疑嗎?那時候要是被你看破了,哪還有今天這樣的局麵呢。” 寨主讚歎道:“你可真是高才。” 一邊說著,眾人一邊繼續前行,很快就到了飛雲關下。
鍾雄大聲對嘍兵說道:“嘍兵們聽好了,趕緊去報告給各位寨主知道,如今我被我智賢弟勸說歸降大宋了。” 智爺接著說:“哥哥,有什麽話,到裏麵承運殿再說也不遲。” 不一會兒,全山的寨主、嘍兵都紛紛前來迎接寨主,他們跪了一片,給寨主道驚道喜。然後就像眾星捧月一般,圍護著寨主,走旱八寨進寨柵門,朝著承運殿奔去。
寨主走了三天,山中就亂了三天。謝充、謝勇在後寨,一直等到太陽高高升起,才看見婆子出來,他們急忙跑過去一問,這才知道夫人早就把智爺放走了。兩人嚇了一跳,趕緊自己把自己綁上,來到承運殿請罪。眾人也不忍心結果他們的性命,隻能給他們鬆綁。那些糊塗的人說道:“別讓他說話好不好?他也不能走了。寨主都被他哄信了,何況夫人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整整亂了三天。這天,聽說寨主迴山,大家都出來迎接,一同進入承運殿。
智爺拉著馬奔向後寨,到了後宅門,叫國南放下公子,攙扶著小姐,拴好馬匹。不多時,裏麵的婆子出來,請智爺和國南帶著公子小姐進去。來到階台石下,早看見夫人出來迎接,智爺行禮說道:“小弟智化,給嫂嫂叩頭。” 夫人說:“智五弟免禮。” 智爺說:“小弟承蒙嫂嫂不殺之恩,恩施格外,嫂嫂真是有容人的氣量。要是小弟沒有逃走,我這一對侄男女肯定也會遭遇橫禍。如今我把我寨主哥哥勸說降了大宋,送迴君山。我把侄男女交給嫂嫂,我還得同我寨主哥哥去辦理承運殿中的大事呢!” 薑氏說道:“智賢弟,也怪不得你寨主哥哥喜愛交友。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幾人呢?你是鍾氏家族的大恩人。請上前來,我應該給你行一禮才是。” 智爺連忙擺手說:“不敢!這可折煞小弟了。” 薑氏叫亞男、鍾麟,給智爺叩了頭。
智爺告辭出來。
薑氏許願要持百日之齋,滿鬥焚香,大謝上蒼。
單說智爺,來到承運殿,寨主說:“正等著智賢弟一同喝酒呢。” 智爺說:“別忙,你得先對大家說明降宋這件大事。” 鍾雄說:“被你一攔,我都不敢往下說了。” 智爺說:“現在可以說了。眾位,我替寨主說。寨主如今被我姓智的和各位護衛老爺們勸說歸降大宋了。你們大家包括嘍兵等,要是願意降,一並歸降大宋;如不願意降,請為一言,或者去投親,或者去投故,或者迴原籍,或者投王府,我們給你們準備盤纏,請早點離開君山。” 話還沒說完,就看見徐慶、艾虎每人扛著一個人,倒捆著二臂,進門來就把人摔在地上。
三爺說:“拿來了兩個。” 大家一瞅,原來是賽尉遲祝英,還有他的一個從人。
這是為什麽呢?原來智爺在飛雲關說出歸降的言語時,就知道這話說早了,肯定知道祝英不會投降,他是王府的眼線。於是在蚰蜒小路口,就把三爺、艾虎留下,說:“要是有個黑臉大身軀使鞭的人見著,就拿奔承運殿。” 果然,祝英一聽寨主降宋,帶著他的從人,提著鞭,從丹鳳橋北穿蚰蜒小路出山,要給王府送信。剛走進蚰蜒路不到半裏,就遇到一個人要他的買路金銀。
祝英怒喝道:“好大膽!在這裏斷道。” 說著就是一鞭。艾虎一閃,祝英早被三爺從石後躥出來,一腳踢了個跟鬥。艾虎趕緊過來就捆。從人一跑,也被三爺一腳踢了個跟鬥,牢牢縛住二臂。
每人扛著一人,直奔承運殿。路上的嘍兵誰敢阻攔?到承運殿就把人摔在地上。
智爺過來解開祝英,說:“我家寨主降了大宋,不怕你不降,不犯偷跑。” 祝英堅定地說:“我受王爺的厚恩,隻知報效,我不知道什麽叫大宋。‘忠臣不事二主,烈女豈嫁二夫?’如今被捉,速求一死。你們還是殺了我吧,要是放了我,我就去上王府送信。” 智爺微微冷笑,說:“原要借你口中言語,教奸王知道。疾速去罷!” 把個鍾雄嚇了二目發直,直勾勾地瞅著智爺,又不敢說話,又猜不著智爺是什麽主意,自思:“祝英上王府一送信,大事全壞。” 祝英說:“這可是你的主意,不殺我呀!我可要走了。” 智爺說:“請罷!” 剛一轉臉,智爺瞅著北俠的刀,一扭嘴。北俠就領會了他的意見,把刀一亮,“嗖” 的一聲,一個箭步趕到祝英背後,“哢嚓” 一聲,把祝英劈為兩瓣,“咕咚咕咚” 撲於地上,紅光崩現。北俠大喊一聲:“那位不願意降,快些說來!”
大夥一口同音,齊說:“願降!” 又聽見 “噗哧” 一聲,原來是艾虎把那個從人殺了。
蔣爺暗道:“黑狐狸真壞,假手殺人。” 鍾雄說:“智賢弟,這是什麽意見?既把他放了,怎麽又把他殺了?” 智爺解釋道:“他是個渾人,要是傳令丹鳳橋下梟首,他明知他活不了,他要破口大罵,咱們也是白白的聽著,不如這麽打發他迴去省事。” 鍾雄說:“我不及賢弟多矣。將死屍搭將出去。” 將屍搭出,用灰上掩埋血跡,然後大排宴筵。嘍兵各有賞賜。
酒過三巡,智爺說:“哥哥,君山的花名寫清,好給大人送去。” 盧大爺說:“我去送去。我正想二弟哪!” 三爺說:“我同哥哥一路前往。” 盧爺點頭。
寨主派書手抄寫花名。智爺說:“這可得了,把哥哥你的事辦完,我們要破銅網了。” 鍾雄說:“什麽?誰破銅網?” 智爺說:“我們大眾。” 寨主搖著頭說:“不易呀!不容易!你知道總弦在那裏?副弦在那裏?就是有寶刀寶劍,也不易破。你們知道什麽人擺的?” 蔣爺說:“是雷英。” 鍾雄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