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爺走進屋一問,婦人說:“我家住深石崗,我丈夫叫姚猛,人稱飛錘大將軍,又叫鐵錘將。我娘家姓王,住在王家陀。我從娘家迴婆家,帶著兄弟王叩鍾,走到廟前,風沙太大,走不了了。這個廟叫彌陀寺,裏麵有個惡僧叫普陀。他有四個徒弟,叫月接、月長、月截、月短,平常就知道他們不是好人。看見我在廟門前避風,惡僧讓我去客堂待茶。我本來不想進去,可我兄弟說進去避避也好。剛到客堂,我兄弟就被和尚捆出去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普陀過來,要對我無禮。我一喊叫,進來一個大漢,把惡僧人叫出去,兩個人在後邊打起來了。我怕僧人迴來,就想自盡,沒想到遇到爺台您了。這就是之前的經過。” 蔣爺一聽,就知道她丈夫是個英雄,說:“你放心,我去幫大漢捉拿兇僧。我給你找個地方,你先躲起來,可千萬別自盡。” 婦人趕緊叩頭謝恩。蔣爺帶著婦人直奔頭層大殿,打開隔扇,讓婦人在殿中躲一會兒。轉頭一看,那邊捆著一個人,嘴裏還塞著東西呢。蔣爺過去解開繩子,拉出嘴裏的絹帕,原來是叩鍾。叩鍾給蔣爺叩頭,蔣爺讓他在這兒看著他姐姐。
蔣爺出去,帶上隔扇,來到後麵,原來是五個和尚圍著一個人,那人正是大漢龍滔。
蔣爺躥上房的後坡,揭了兩塊瓦,對準普陀的禿頭一扔,“噗哧” 一聲,普陀就倒下了。龍滔在兇僧腿上砍了一刀。蔣爺飛身下來,給了大和尚一棍。一陣亂打,月長、月接、月截、月短死了兩個,傷了兩個,把帶傷的捆起來。龍滔過來見禮,問:“四老爺,您從哪兒來呀?” 蔣爺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又問龍滔:“你從哪兒來呀?” 龍滔說:“我把差使給了馮七。我聽說老爺們和大人都在襄陽,我也想去,求老爺們給我說說話,跟大人當差使。我想大人正是用人之際,我有個姨兄住在深石崗,叫姚猛,就想把他也找上。走到廟前,聽到婦人唿救,進廟一看,這禿驢太可惡了,我就把他叫出來較量。我正打不過他的時候,您老人家就來了,救了我的命。” 蔣爺問:“那個婦人你認識不?” 龍滔說:“沒看清楚。”
蔣爺說:“那是你嫂嫂。” 蔣爺帶著龍滔,到前邊見了王氏,叔嫂相認。蔣爺說:“明天把兇僧交給當官的,你和你姨兄去晨起望,打聽打柴的路彬、魯英,在他們家相會。” 龍滔點頭答應。
第二天,蔣爺起身,找人打聽玉皇閣在哪兒,有人指給他路。原來昨天起風的時候,沒看見那棵槐樹,多走了六七裏路。蔣爺到了廟前,果然聽到經聲佛號,山門關閉。蔣爺上前敲門,有人出來。蔣爺一問,說柳員外迴家去了。蔣爺沒進廟,又迴五柳溝。到了柳家,有人出來說員外上廟去了。蔣爺又迴廟,廟裏人又說員外迴家了。蔣爺來來迴迴走了四趟,一共八個來迴。蔣爺一琢磨,明白了:“這分明是老柳不想見我,告訴家人來迴支我,弄了個局。肯定是我一煩,走了,他就不用出世了。我有辦法。” 這迴蔣爺又到柳家,家人出來還沒說話呢,蔣爺就直接進去了,直奔書房屋中坐下,氣唿唿地說:“給我拿茶來。” 家人趕緊答應,端上茶。蔣爺問柳安:“這是你們員外的主意吧,成心不見我?你知道我找你們員外啥事不?” 家人說:“不知道。” 蔣爺說:“他在五接鬆說錯話了,人家不讓他走,我給他求情,說下了盜簪還簪。要是他不定下,也就算了。定下了又不見我,我大老遠來的,淨支我,我跑了八趟。用我們哥們的時候,百依百順,盜三千葉子黃金,拿到他家裏,他說買糧賑濟貧民,誰看見了?現在用著他了,又不是我用他。老五死了,大家給老五報仇,讓他也沾個名,他還不出來。別冤我呀,我從早上到現在還啥都沒吃呢。給我拿酒。”
老家人趕緊吩咐擺酒,點上燈燭擺酒。
蔣爺喝得大醉,說:“老柳,你這日子別過了,過我這兒來!” 拿著燈就去燒窗戶。
家人嚇得趕緊往外跑,大喊:“四老爺放火了!”
蔣四爺借著酒勁,把臉一遮,佯裝醉酒,拿著燈燭就將窗欞紙給點著了。老家人看得稀裏糊塗,急忙往裏跑,大聲嚷嚷著:“四老爺放火啦!” 這是為何呢?原來在鄉下,人們最害怕的就是失火。此時,柳青匆匆跑了出來,蔣爺立刻一把揪住他,說道:“姓柳的,我們哥們當初幫你盜金子的時候,那可是毫不含糊。如今我大老遠地趕來,你卻來迴地折騰我,一百次都過分,二百次更不行,三百次那簡直就不夠朋友了。說話不算數,你不得羞愧得去擦粉啊。” 柳青迴應道:“你真要盜東西?” 四爺說:“我來這兒幹啥來了?” 柳爺說:“那進屋裏談。” 廚役把家夥什撤走後,蔣爺坐在東邊,柳爺坐在西邊。柳青催促道:“盜吧!” 蔣爺說:“有言在先,連盜帶還,一個時辰內完成。你先把帽子摘下來,再把簪子拔下來,讓我的小搬運童兒瞧一瞧。” 柳爺摘下帽子,拔出簪子,遞過來問道:“啥是搬運童兒呀?” 蔣爺看著簪子,還是那個水磨竹的,一邊有個燕蝙蝠,另一邊是一個圓 “壽” 字。柳爺又問:“這搬運童兒受過異人傳授?” 蔣爺一本正經地說:“那當然,還能唿風喚雨,撒豆成兵呢。” 柳爺追問:“誰教的你呀?” 蔣爺隨口說道:“黎山老母。”
柳爺搖搖頭說:“你可別瞎說了。” 蔣爺接著說:“你把簪子放好,把大家都叫出去,別在這兒看著。” 家裏二十多個人都好奇地想瞧個究竟呢。柳爺把眾人喝出去,眾人隻好在窗外眼巴巴地看著。
蔣爺說:“我要盜,就得盜得明明白白。你把兩隻手擱在桌子上,我把兩隻手搭在你的手上,就讓搬運童兒去盜簪子。” 柳青半信半疑,將手放在桌上。蔣爺兩隻手壓住柳青的手,嘴裏念叨著:“小搬運童兒,去把他那簪子拔下來。咱得慢慢來,上腿了,上肩膀兒了。”
這可把柳爺弄得心裏直犯嘀咕,他疑惑地說:“咋看不見呢?” 蔣爺解釋道:“才三寸高,你這肉眼凡胎的能看見啥?” 柳青又問:“那你呢?” 四爺得意地說:“我是慧眼。” 柳爺連肩膀帶腿、腦袋不停地晃動。蔣爺急忙說:“你可別把我童兒的腰給摔了。” 柳爺無奈地說:“別瞎扯了。”
蔣爺突然說:“瞎扯?盜下來了。” 柳爺根本不信。蔣爺抬起一隻手,往上一翻,手背還是壓著柳青的手呢,一伸開手掌,簪子赫然在目,說:“你看,簪子。” 柳爺一愣,哎呀,果然盜下來了。
蔣爺一合手,把簪子放到柳爺左手。柳青接過來在燈下一看,驚歎道:“哎呀!病夫,你可真有你的。”
蔣爺一把奪過來,又用右手壓住柳爺左手說:“光盜不算厲害,還得給你還上。” 柳爺說:“不還,我就不出去。”
蔣爺勸道:“還上,你可別矯情了。” 柳爺說:“隻要還上,就算你贏。” 蔣爺問:“連盜帶還,一個時辰夠不?” 柳爺說:“這時候就還上,可沒到一個時辰呢。時間長了,可就過了時候了。” 蔣爺說:“你就矯情吧,早還上了。” 柳爺不信,蔣爺把手一撤,說:“你摸摸。” 柳爺迴手一摸,嘿,果然還上了,驚訝地說:“怪了怪了。”
蔣爺說:“你說說,出去不出去?” 柳青說:“讓我出去不難,還得答應我一件事。” 蔣爺有些無奈地說:“你不出去就算了,別為難我了。咋還得答應你一件事呢?” 柳爺說:“隻要答應我這件事,我就出去。就怕你不答應。” 蔣爺說:“你說唄。” 柳爺說:“你把這盜簪的法子教給我,我就跟你出去。” 蔣爺說:“不難,等有機會再教。” 柳爺堅決地說:“不行,現在就教。” 蔣爺說:“光教桃木人就得一年。” 柳爺說:“我就等一年。”
蔣爺說:“你等一年,我可等不了。也罷,我現在就把你教會,你咋辦?” 柳爺說:“我要是再不去,我就是個畜牲!可這咒不能一下子就會呀。” 蔣爺說:“有七字靈文八字咒,一教就會。” 柳爺頓時來了興趣,說:“來來來,老師你教我吧。”
蔣爺說:“你剛才看我盜得快不快?” 柳爺說:“快。” 蔣爺說:“不快,還能更快,你看,又盜下來了。” 柳爺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連說:“好快!好快!” 四爺說:“又還上了。” 柳爺一摸,果然還上了。這麽連著五六次,柳爺始終沒弄明白是怎麽迴事。這迴柳爺摸著還沒把手拿迴來呢,蔣爺說:“又盜下來了。” 柳爺一把揪住蔣爺,埋怨道:“好你個病夫,你可把我坑苦了。”
蔣爺出去,帶上隔扇,來到後麵,原來是五個和尚圍著一個人,那人正是大漢龍滔。
蔣爺躥上房的後坡,揭了兩塊瓦,對準普陀的禿頭一扔,“噗哧” 一聲,普陀就倒下了。龍滔在兇僧腿上砍了一刀。蔣爺飛身下來,給了大和尚一棍。一陣亂打,月長、月接、月截、月短死了兩個,傷了兩個,把帶傷的捆起來。龍滔過來見禮,問:“四老爺,您從哪兒來呀?” 蔣爺把之前的事說了一遍,又問龍滔:“你從哪兒來呀?” 龍滔說:“我把差使給了馮七。我聽說老爺們和大人都在襄陽,我也想去,求老爺們給我說說話,跟大人當差使。我想大人正是用人之際,我有個姨兄住在深石崗,叫姚猛,就想把他也找上。走到廟前,聽到婦人唿救,進廟一看,這禿驢太可惡了,我就把他叫出來較量。我正打不過他的時候,您老人家就來了,救了我的命。” 蔣爺問:“那個婦人你認識不?” 龍滔說:“沒看清楚。”
蔣爺說:“那是你嫂嫂。” 蔣爺帶著龍滔,到前邊見了王氏,叔嫂相認。蔣爺說:“明天把兇僧交給當官的,你和你姨兄去晨起望,打聽打柴的路彬、魯英,在他們家相會。” 龍滔點頭答應。
第二天,蔣爺起身,找人打聽玉皇閣在哪兒,有人指給他路。原來昨天起風的時候,沒看見那棵槐樹,多走了六七裏路。蔣爺到了廟前,果然聽到經聲佛號,山門關閉。蔣爺上前敲門,有人出來。蔣爺一問,說柳員外迴家去了。蔣爺沒進廟,又迴五柳溝。到了柳家,有人出來說員外上廟去了。蔣爺又迴廟,廟裏人又說員外迴家了。蔣爺來來迴迴走了四趟,一共八個來迴。蔣爺一琢磨,明白了:“這分明是老柳不想見我,告訴家人來迴支我,弄了個局。肯定是我一煩,走了,他就不用出世了。我有辦法。” 這迴蔣爺又到柳家,家人出來還沒說話呢,蔣爺就直接進去了,直奔書房屋中坐下,氣唿唿地說:“給我拿茶來。” 家人趕緊答應,端上茶。蔣爺問柳安:“這是你們員外的主意吧,成心不見我?你知道我找你們員外啥事不?” 家人說:“不知道。” 蔣爺說:“他在五接鬆說錯話了,人家不讓他走,我給他求情,說下了盜簪還簪。要是他不定下,也就算了。定下了又不見我,我大老遠來的,淨支我,我跑了八趟。用我們哥們的時候,百依百順,盜三千葉子黃金,拿到他家裏,他說買糧賑濟貧民,誰看見了?現在用著他了,又不是我用他。老五死了,大家給老五報仇,讓他也沾個名,他還不出來。別冤我呀,我從早上到現在還啥都沒吃呢。給我拿酒。”
老家人趕緊吩咐擺酒,點上燈燭擺酒。
蔣爺喝得大醉,說:“老柳,你這日子別過了,過我這兒來!” 拿著燈就去燒窗戶。
家人嚇得趕緊往外跑,大喊:“四老爺放火了!”
蔣四爺借著酒勁,把臉一遮,佯裝醉酒,拿著燈燭就將窗欞紙給點著了。老家人看得稀裏糊塗,急忙往裏跑,大聲嚷嚷著:“四老爺放火啦!” 這是為何呢?原來在鄉下,人們最害怕的就是失火。此時,柳青匆匆跑了出來,蔣爺立刻一把揪住他,說道:“姓柳的,我們哥們當初幫你盜金子的時候,那可是毫不含糊。如今我大老遠地趕來,你卻來迴地折騰我,一百次都過分,二百次更不行,三百次那簡直就不夠朋友了。說話不算數,你不得羞愧得去擦粉啊。” 柳青迴應道:“你真要盜東西?” 四爺說:“我來這兒幹啥來了?” 柳爺說:“那進屋裏談。” 廚役把家夥什撤走後,蔣爺坐在東邊,柳爺坐在西邊。柳青催促道:“盜吧!” 蔣爺說:“有言在先,連盜帶還,一個時辰內完成。你先把帽子摘下來,再把簪子拔下來,讓我的小搬運童兒瞧一瞧。” 柳爺摘下帽子,拔出簪子,遞過來問道:“啥是搬運童兒呀?” 蔣爺看著簪子,還是那個水磨竹的,一邊有個燕蝙蝠,另一邊是一個圓 “壽” 字。柳爺又問:“這搬運童兒受過異人傳授?” 蔣爺一本正經地說:“那當然,還能唿風喚雨,撒豆成兵呢。” 柳爺追問:“誰教的你呀?” 蔣爺隨口說道:“黎山老母。”
柳爺搖搖頭說:“你可別瞎說了。” 蔣爺接著說:“你把簪子放好,把大家都叫出去,別在這兒看著。” 家裏二十多個人都好奇地想瞧個究竟呢。柳爺把眾人喝出去,眾人隻好在窗外眼巴巴地看著。
蔣爺說:“我要盜,就得盜得明明白白。你把兩隻手擱在桌子上,我把兩隻手搭在你的手上,就讓搬運童兒去盜簪子。” 柳青半信半疑,將手放在桌上。蔣爺兩隻手壓住柳青的手,嘴裏念叨著:“小搬運童兒,去把他那簪子拔下來。咱得慢慢來,上腿了,上肩膀兒了。”
這可把柳爺弄得心裏直犯嘀咕,他疑惑地說:“咋看不見呢?” 蔣爺解釋道:“才三寸高,你這肉眼凡胎的能看見啥?” 柳青又問:“那你呢?” 四爺得意地說:“我是慧眼。” 柳爺連肩膀帶腿、腦袋不停地晃動。蔣爺急忙說:“你可別把我童兒的腰給摔了。” 柳爺無奈地說:“別瞎扯了。”
蔣爺突然說:“瞎扯?盜下來了。” 柳爺根本不信。蔣爺抬起一隻手,往上一翻,手背還是壓著柳青的手呢,一伸開手掌,簪子赫然在目,說:“你看,簪子。” 柳爺一愣,哎呀,果然盜下來了。
蔣爺一合手,把簪子放到柳爺左手。柳青接過來在燈下一看,驚歎道:“哎呀!病夫,你可真有你的。”
蔣爺一把奪過來,又用右手壓住柳爺左手說:“光盜不算厲害,還得給你還上。” 柳爺說:“不還,我就不出去。”
蔣爺勸道:“還上,你可別矯情了。” 柳爺說:“隻要還上,就算你贏。” 蔣爺問:“連盜帶還,一個時辰夠不?” 柳爺說:“這時候就還上,可沒到一個時辰呢。時間長了,可就過了時候了。” 蔣爺說:“你就矯情吧,早還上了。” 柳爺不信,蔣爺把手一撤,說:“你摸摸。” 柳爺迴手一摸,嘿,果然還上了,驚訝地說:“怪了怪了。”
蔣爺說:“你說說,出去不出去?” 柳青說:“讓我出去不難,還得答應我一件事。” 蔣爺有些無奈地說:“你不出去就算了,別為難我了。咋還得答應你一件事呢?” 柳爺說:“隻要答應我這件事,我就出去。就怕你不答應。” 蔣爺說:“你說唄。” 柳爺說:“你把這盜簪的法子教給我,我就跟你出去。” 蔣爺說:“不難,等有機會再教。” 柳爺堅決地說:“不行,現在就教。” 蔣爺說:“光教桃木人就得一年。” 柳爺說:“我就等一年。”
蔣爺說:“你等一年,我可等不了。也罷,我現在就把你教會,你咋辦?” 柳爺說:“我要是再不去,我就是個畜牲!可這咒不能一下子就會呀。” 蔣爺說:“有七字靈文八字咒,一教就會。” 柳爺頓時來了興趣,說:“來來來,老師你教我吧。”
蔣爺說:“你剛才看我盜得快不快?” 柳爺說:“快。” 蔣爺說:“不快,還能更快,你看,又盜下來了。” 柳爺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連說:“好快!好快!” 四爺說:“又還上了。” 柳爺一摸,果然還上了。這麽連著五六次,柳爺始終沒弄明白是怎麽迴事。這迴柳爺摸著還沒把手拿迴來呢,蔣爺說:“又盜下來了。” 柳爺一把揪住蔣爺,埋怨道:“好你個病夫,你可把我坑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