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被困在那銅網裏麵呀,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被亂箭射得渾身都是,他左衝右撞的,可就是沒辦法從銅網裏出來。五爺那個氣呀,“磕哧哧” 地咬碎了鋼牙,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這時候他渾身都是箭,眼睛都快瞪出來了,恨不得把眼睛瞪破。
“哼,這些賊人,竟敢用這等手段對付爺。” 五爺咬著牙嘟囔著。
五爺橫著刀,那弩箭的毒氣往心裏一攻,他就覺得迷迷糊糊的了。後脊背早就被銅網給鉤住了,這一下子各種想法都湧上來了,什麽皇帝呀、包公呀、朋友呀、結拜兄弟呀,這時候也顧不上擋那些毒箭了,不一會兒就被射得跟個大刺蝟似的。那些弓弩手心裏還奇怪呢:“咋還不死呢?” 神手大聖鄧車把弓弩手的弓弩拿過來,對著銅網那胡椒眼似的窟窿,一扳弩弓,一雙弩箭就對著窟窿射進去了,正好射中五老爺的麵門。五爺隻覺得眼前一黑,迷迷糊糊地就好像要去另一個世界了。
這時候,隻聽到更道地溝的小門那裏一陣大亂,燈火通明。原來是王爺帶著鎮八方王官雷英、通臂猿猴姚鎖、賽白猿杜亮、飛天夜叉柴溫、插翅彪王祿、一枝花苗天祿、柳葉楊春、神火將軍韓奇、神偷皇甫軒、出洞虎王彥桂、小魔王郭進、小諸葛沈中元、金鞭將盛子川、三手將曹德玉、賽玄壇崔平、小靈官周通、張寶、李虎、夏侯雄、金槍將王善、銀槍將王保,還有好多文官圍護著。王爺從西邊地溝門進來了。王爺說道:“銀安殿聽到金鍾響,肯定是網裏抓住人了。” 鄧車見到王爺,趕緊說:“網裏抓住一個人,已經被亂弩射死了。不過這死屍不倒呢,王爺您看看。” 王爺奇怪地說:“怪了怪了!啥人這麽大膽敢闖進孤家的銅網呀?眾位卿家,有認識這個人的不?” 病太歲張華說道:“上迴小臣約智化來投效王爺,小臣看這人多半是智化。”
王爺一聽,有點惋惜地說:“要是智化,那可太可惜了!” 然後就讓張華去看看,要是智化,死後得追封。接著命令一百弓弩手放下弓弩,跑去大轆轤那裏把十八扇銅網絞起來。隻見五爺就掛在銅網上呢。絞到盆底坑那裏,弓弩手停下轆轤。張華在對麵仔細瞧,隻見五爺渾身是箭,拿著刀,齜著牙,瞪著眼,可嚇人了。張華細看,發現不是智爺,就想再仔細瞅瞅。他往前湊了湊,這時候隻見五爺的五官亂動,耳輪中隻聽見 “嚓哢” 一聲,絨繩斷了,銅網往下一落,五爺的那口刀正好刺中張華的胸間。隻聽見 “噗哧” 一聲,張華仰麵朝天倒下去了,紅光崩現,連五爺帶銅網全壓在張華身上。那兩個弓弩手也被轆轤把打了個跟頭。這群賊人一下子就亂了,連王爺都大吃了一驚,趕緊讓人把銅網揭起來,把五爺給摘下來。王爺歎了口氣說:“可惜孤家的活人,被個死人給紮死了。到底看看這是誰呀?” 眾人大多不認識,隻有小諸葛沈中元微微一笑說:“王駕千歲,不用小臣過去細看,大概肯定是這個人。” 王爺好奇地問:“你既然知道,那到底是誰呀?” 小諸葛說:“乃是禦前帶刀四品右護衛白玉堂。” 王爺一聽,連連讚歎道:“聽說他鬧過東京,盜過三寶,還在龍圖閣和過詩呢,沒想到如今死在孤家這銅網裏了,可惜呀可惜!也罷,孤家把他的屍首埋在盆底坑,封他個鎮樓大將軍,給他燒點錢掛點紙。”
旁邊有個人急忙說:“千萬使不得!千萬使不得!” 王爺迴頭一看,是個相麵的先生。這人姓魏名昌,人稱賽管輅魏昌。王爺請他來相麵,王爺問他:“你看看孤家有沒有九五之尊呀?” 魏昌說:“王駕千歲,您可別胡思亂想。要是胡思亂想,恐怕不能壽終正寢呢。” 王爺一聽大怒,就要把魏昌推出去砍了。魏昌連連喊冤,說:“人有內五行取貴,有外五行取貴呢。” 王爺問:“咋看出來呀?” 魏昌說:“我看著王爺您三天的吃、喝、拉、撒、睡,看看有沒有能顯貴的地方。”
魏昌接著解釋道:“王爺您看啊,這吃要有講究,不能胡吃海喝;喝呢,也得有分寸;拉撒要規律,不能亂七八糟的;睡呢,得安穩。從這些方麵就能看出點門道來。”
果然看了三天,魏昌分辨著說:“王爺您有九五之尊呢。” 王爺說:“你分明是怕被殺,奉承我呢。” 魏昌說:“不是不是。相書上說了:口能容拳,目能顧耳,那肯定是君王之相。” 王爺本來也不懂相書,一聽這話反倒高興了,說:“孤家要是坐殿了,就封你個護國大軍師。” 魏昌趕緊說:“謝主龍恩。”
從那以後就不讓魏昌出府了。這時候魏昌心裏想:“我是大宋的子民,現在白護衛死在這兒了,要是埋在盆底坑,那可永世不能翻身了,也不能和五太太合葬,後輩兒孫也不能給他燒錢掛紙。我既然在王府,我明著向著王爺,暗地裏得向著白五爺。” 於是他就說:“王駕千歲,萬萬不能把這個人埋在盆底坑中。他又是兩國的仇敵,才二十來歲呢,要是埋在這兒,那不是要整天作祟,讓咱們君臣都不安生嗎?” 王爺問:“那依你之見該咋辦呢?” 魏昌說:“依臣之見,把他用鐵箱子裝起來用火焚化了,然後把屍身裝在壇子裏,送到君山,交給飛叉太保鍾雄。在那兒平地起墳,立個石碑,刻上他的名姓,前麵再挖下戰壕,肯定會有俠義之人來祭墓,來一個抓一個,來兩個抓一雙。” 王爺連連點頭,說:“這主意不錯。” 然後就命人把張華、靈光、徐昌的屍首搭出去,第二天用棺木裝殮起來,給他們燒錢掛紙。
把五老爺的屍身用火焚化了,裝在壇子裏,送往君山。王爺君臣等出了地道,這事兒咱先不說了。
自從五爺走了以後,太陽快升起來的時候,顏查散大人起來梳洗整衣,想找五弟來說說話。公孫先生說:“五老爺出衙去了。” 大人一聽,就跟高樓失足、大海翻船似的,“哎喲” 一聲,半天沒說話,不覺得就流下了眼淚,說:“吾弟此去兇多吉少啊。” 先生在旁邊勸解。大人不時地讓先生出去打聽消息,可總是沒有音信。大人就下決心滴水不進,茶飯不吃,要活活餓死自己。
太陽都快落山了,大人想叫張祥兒來仔細問問。先生出來嚇唬張祥兒:“你家主人出去了,你不可能不知道,肯定有啥話。你要是不說,大人把你叫進去責罰你。” 張祥兒又不敢見大人,又不敢拿出字柬,急得都要哭了。先生苦苦追問,張祥兒這才說:“我要是說出來,先生可得救我命呀。” 先生說:“全有我呢。到底咋迴事呀?”
張祥兒說:“我家老爺臨走的時候,留下一個字柬。我家老爺說今天要是不迴來,就讓我明天把字柬獻給先生。今天要是獻給大人,把我家老爺追迴來,老爺肯定先殺了我,以後他還得走。” 先生說:“你把字柬拿來。你家老爺殺你,有我呢。” 張祥兒這才把字柬拿出來,交給先生。先生進去見大人,就把前前後後的事兒說了一遍,把字柬呈上。大人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奉大人得知,小弟玉堂今晚到襄陽王府衝霄樓探探印信虛實,有印則迴,無印也迴。
大人一看,“哎喲” 一聲就撲倒在地,躺在那兒,四肢直挺,渾身冰冷。
“哼,這些賊人,竟敢用這等手段對付爺。” 五爺咬著牙嘟囔著。
五爺橫著刀,那弩箭的毒氣往心裏一攻,他就覺得迷迷糊糊的了。後脊背早就被銅網給鉤住了,這一下子各種想法都湧上來了,什麽皇帝呀、包公呀、朋友呀、結拜兄弟呀,這時候也顧不上擋那些毒箭了,不一會兒就被射得跟個大刺蝟似的。那些弓弩手心裏還奇怪呢:“咋還不死呢?” 神手大聖鄧車把弓弩手的弓弩拿過來,對著銅網那胡椒眼似的窟窿,一扳弩弓,一雙弩箭就對著窟窿射進去了,正好射中五老爺的麵門。五爺隻覺得眼前一黑,迷迷糊糊地就好像要去另一個世界了。
這時候,隻聽到更道地溝的小門那裏一陣大亂,燈火通明。原來是王爺帶著鎮八方王官雷英、通臂猿猴姚鎖、賽白猿杜亮、飛天夜叉柴溫、插翅彪王祿、一枝花苗天祿、柳葉楊春、神火將軍韓奇、神偷皇甫軒、出洞虎王彥桂、小魔王郭進、小諸葛沈中元、金鞭將盛子川、三手將曹德玉、賽玄壇崔平、小靈官周通、張寶、李虎、夏侯雄、金槍將王善、銀槍將王保,還有好多文官圍護著。王爺從西邊地溝門進來了。王爺說道:“銀安殿聽到金鍾響,肯定是網裏抓住人了。” 鄧車見到王爺,趕緊說:“網裏抓住一個人,已經被亂弩射死了。不過這死屍不倒呢,王爺您看看。” 王爺奇怪地說:“怪了怪了!啥人這麽大膽敢闖進孤家的銅網呀?眾位卿家,有認識這個人的不?” 病太歲張華說道:“上迴小臣約智化來投效王爺,小臣看這人多半是智化。”
王爺一聽,有點惋惜地說:“要是智化,那可太可惜了!” 然後就讓張華去看看,要是智化,死後得追封。接著命令一百弓弩手放下弓弩,跑去大轆轤那裏把十八扇銅網絞起來。隻見五爺就掛在銅網上呢。絞到盆底坑那裏,弓弩手停下轆轤。張華在對麵仔細瞧,隻見五爺渾身是箭,拿著刀,齜著牙,瞪著眼,可嚇人了。張華細看,發現不是智爺,就想再仔細瞅瞅。他往前湊了湊,這時候隻見五爺的五官亂動,耳輪中隻聽見 “嚓哢” 一聲,絨繩斷了,銅網往下一落,五爺的那口刀正好刺中張華的胸間。隻聽見 “噗哧” 一聲,張華仰麵朝天倒下去了,紅光崩現,連五爺帶銅網全壓在張華身上。那兩個弓弩手也被轆轤把打了個跟頭。這群賊人一下子就亂了,連王爺都大吃了一驚,趕緊讓人把銅網揭起來,把五爺給摘下來。王爺歎了口氣說:“可惜孤家的活人,被個死人給紮死了。到底看看這是誰呀?” 眾人大多不認識,隻有小諸葛沈中元微微一笑說:“王駕千歲,不用小臣過去細看,大概肯定是這個人。” 王爺好奇地問:“你既然知道,那到底是誰呀?” 小諸葛說:“乃是禦前帶刀四品右護衛白玉堂。” 王爺一聽,連連讚歎道:“聽說他鬧過東京,盜過三寶,還在龍圖閣和過詩呢,沒想到如今死在孤家這銅網裏了,可惜呀可惜!也罷,孤家把他的屍首埋在盆底坑,封他個鎮樓大將軍,給他燒點錢掛點紙。”
旁邊有個人急忙說:“千萬使不得!千萬使不得!” 王爺迴頭一看,是個相麵的先生。這人姓魏名昌,人稱賽管輅魏昌。王爺請他來相麵,王爺問他:“你看看孤家有沒有九五之尊呀?” 魏昌說:“王駕千歲,您可別胡思亂想。要是胡思亂想,恐怕不能壽終正寢呢。” 王爺一聽大怒,就要把魏昌推出去砍了。魏昌連連喊冤,說:“人有內五行取貴,有外五行取貴呢。” 王爺問:“咋看出來呀?” 魏昌說:“我看著王爺您三天的吃、喝、拉、撒、睡,看看有沒有能顯貴的地方。”
魏昌接著解釋道:“王爺您看啊,這吃要有講究,不能胡吃海喝;喝呢,也得有分寸;拉撒要規律,不能亂七八糟的;睡呢,得安穩。從這些方麵就能看出點門道來。”
果然看了三天,魏昌分辨著說:“王爺您有九五之尊呢。” 王爺說:“你分明是怕被殺,奉承我呢。” 魏昌說:“不是不是。相書上說了:口能容拳,目能顧耳,那肯定是君王之相。” 王爺本來也不懂相書,一聽這話反倒高興了,說:“孤家要是坐殿了,就封你個護國大軍師。” 魏昌趕緊說:“謝主龍恩。”
從那以後就不讓魏昌出府了。這時候魏昌心裏想:“我是大宋的子民,現在白護衛死在這兒了,要是埋在盆底坑,那可永世不能翻身了,也不能和五太太合葬,後輩兒孫也不能給他燒錢掛紙。我既然在王府,我明著向著王爺,暗地裏得向著白五爺。” 於是他就說:“王駕千歲,萬萬不能把這個人埋在盆底坑中。他又是兩國的仇敵,才二十來歲呢,要是埋在這兒,那不是要整天作祟,讓咱們君臣都不安生嗎?” 王爺問:“那依你之見該咋辦呢?” 魏昌說:“依臣之見,把他用鐵箱子裝起來用火焚化了,然後把屍身裝在壇子裏,送到君山,交給飛叉太保鍾雄。在那兒平地起墳,立個石碑,刻上他的名姓,前麵再挖下戰壕,肯定會有俠義之人來祭墓,來一個抓一個,來兩個抓一雙。” 王爺連連點頭,說:“這主意不錯。” 然後就命人把張華、靈光、徐昌的屍首搭出去,第二天用棺木裝殮起來,給他們燒錢掛紙。
把五老爺的屍身用火焚化了,裝在壇子裏,送往君山。王爺君臣等出了地道,這事兒咱先不說了。
自從五爺走了以後,太陽快升起來的時候,顏查散大人起來梳洗整衣,想找五弟來說說話。公孫先生說:“五老爺出衙去了。” 大人一聽,就跟高樓失足、大海翻船似的,“哎喲” 一聲,半天沒說話,不覺得就流下了眼淚,說:“吾弟此去兇多吉少啊。” 先生在旁邊勸解。大人不時地讓先生出去打聽消息,可總是沒有音信。大人就下決心滴水不進,茶飯不吃,要活活餓死自己。
太陽都快落山了,大人想叫張祥兒來仔細問問。先生出來嚇唬張祥兒:“你家主人出去了,你不可能不知道,肯定有啥話。你要是不說,大人把你叫進去責罰你。” 張祥兒又不敢見大人,又不敢拿出字柬,急得都要哭了。先生苦苦追問,張祥兒這才說:“我要是說出來,先生可得救我命呀。” 先生說:“全有我呢。到底咋迴事呀?”
張祥兒說:“我家老爺臨走的時候,留下一個字柬。我家老爺說今天要是不迴來,就讓我明天把字柬獻給先生。今天要是獻給大人,把我家老爺追迴來,老爺肯定先殺了我,以後他還得走。” 先生說:“你把字柬拿來。你家老爺殺你,有我呢。” 張祥兒這才把字柬拿出來,交給先生。先生進去見大人,就把前前後後的事兒說了一遍,把字柬呈上。大人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奉大人得知,小弟玉堂今晚到襄陽王府衝霄樓探探印信虛實,有印則迴,無印也迴。
大人一看,“哎喲” 一聲就撲倒在地,躺在那兒,四肢直挺,渾身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