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爺瞅著那人翻牆過去了,這才麻溜地點著火扇照了照。嘿,隻見一溜朱紅色的格子,那顏色鮮豔得跟剛刷過漆似的。上麵有門呢,門都貼著封皮,還鎖著亮閃閃的鍍金鎖頭。每扇門上都有號頭,寫著 “天字一號”,智爺心裏嘀咕:“嘿,這肯定就是九龍冠擱的地兒了。” 智爺迅速伸手掏出一個小皮壺,這裏麵裝著燒酒呢。他把封皮浸濕,那動作就跟個武林高手使暗器似的,小心翼翼地,然後慢慢地揭下封皮。接著摸摸鎖頭,這鎖門的形狀就像個 “工” 字,智爺趕緊從袋子裏拿出一串配好的鑰匙,就跟醫生找對了藥方似的。輕輕一擰,鎖 “哢噠” 一聲就開了。輕輕打開朱紅色的門,看到有黃色包袱包著冠盒,上麵還有個象牙牌子,寫著 “天字第一號九龍冠一頂,並有臣某跪進”,智爺也沒仔細看,心說:“這會兒可沒工夫細看,趕緊辦事兒。”
智爺那叫一個小心翼翼啊,恭恭敬敬地把冠盒請出來,打開包袱挽手,把盒子頂在頭上,兩邊挽手往自己下巴底下一勒,係得結結實實的。然後把朱門關上,鎖好。還怕留下手印,用袖子使勁擦了擦,就跟擦寶貝似的。又從百寶囊中拿出油紙包,裏麵有糨糊呢,把封皮重新粘好,用手按了按,再用火扇照照,一點痕跡都沒有了。腳下又滑了幾步,把腳印什麽的都掩蓋好,這才攏起如意絛,倒著往上爬。到了天花板上,單手拉著絛,腳下小心地找著支撐點,探身把天花板輕輕放下,穩穩當當的。然後翻身上了後坡,站定腳步,把如意絛收起來。又把斜岔兒椽子安放好,抹上油膩子,一點差錯都沒有。搭上望板,蓋上錫被,把灰土都歸攏堆好,依次把瓦都放穩了。還從懷裏拿出一個小掃帚,掃了掃灰土,一點痕跡都不露。收拾完了,離開四執庫,順著原來的路迴來,到處把之前留的暗記都找到。這時候已經五更天了。
智爺在這兒盜冠呢,可把裴福急壞了。裴福在那兒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裏那叫一個胡思亂想啊。從三更就開始盼,盼到四更,又從四更盼到五更,盼得眼睛都花了。好不容易看到那邊好像有個人影,正想著呢,突然聽到鑼聲震得耳朵疼,哎呀,巡更的來了。裴福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魂都要飛了。隻見那邊黑影一蹲,不動了。巡更的人問道:“那是什麽人?” 裴福趕緊說:“那是俺兒子在拉屎呢。您老歇著吧。” 更夫說:“巡邏要緊,沒工夫歇著。” 當當當打著五更往北走了。裴福趕緊走上前一步,智爺也過來了,說:“哎呀,真是太巧了。這巡更的又來了,差點誤了大事!” 說完趕緊解下冠盒。裴福把席簍子的底屜兒揭開,智化把冠盒安放妥當,蓋好了屜子。然後智爺把夜行衣脫下來,包好藏起來,上麵再用棉被褥蓋得嚴嚴實實的。
這時候英姐還在睡熟呢,一點都不知道。裴福悄悄問道:“你咋把冠盜出來的呀?” 智化就一五一十地說了。把裴福嚇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就跟中了定身術似的。過了好一會兒,裴福才緩過神來,說:“哎呀呀,你這可真是太險了,跟那走鋼絲似的。” 智爺說:“事兒都辦成了,你老人家該裝病了。” 等到天亮了,王頭兒來了,智化假裝哭著說:“俺爹昨天夜裏突然生病了,鬧了一晚上,都不省人事了,俺得趕緊迴去。” 王頭兒也沒辦法,隻能讓他走。英姐不知道咋迴事,還以為祖父真病了呢,就真的哭起來了。智爺推著車子,英姐跟在後麵走,哭哭啼啼的。一路上,那些知道他們是逃荒的人,都覺得挺可憐的,感歎不已。出了城門,到了沒人的地方,智化把裴福叫起來,把英姐抱上車,背起繩絆,趕緊趕路。離開了河南,到了長江,坐上船,一路順風順水。
有一天來到了鎮江口,正準備換船呢,就看見那邊有一隻大船出來了。船上三個人,原來是兆蘭、兆蕙和艾虎。大家一見麵,都特別高興。趕緊把小車搭上船,智爺他們也上了大船。到了船艙裏,換了衣服,大家坐下。雙俠就問:“事兒辦得咋樣啊?” 智爺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那叫一個痛快。趁著順風,一天就到了本府。在停泊的地方下船,自有莊丁、伴當來接待。推著小車一起進莊,來到待客廳,把席簍子搭下來,安放好。自然是喝酒接風。智化又問丁二爺怎麽把冠送去。兆蕙說:“我已經準備好錢糧筐了,一頭放冠,一頭放香燭、錢糧,又幹淨又方便。就說奉母親的命令去天竺進香。大哥你覺得咋樣?” 智爺說:“好。但是不知道在哪兒住呢?” 二爺說:“有個周老頭兒叫周增,他在天竺開茶樓,我跟他很熟,而且對他也挺好。他那兒樓上特別幽雅,很適合住。就跟那世外桃源似的。” 智爺聽了,很放心。喝酒吃飯之後,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周圍沒人了,才把九龍珍珠冠請出來,供在那兒,大家行了禮,然後打開仔細看看。這冠啊,是用赤金做成的,上麵有好多龍,還有明珠鑲嵌著。上麵有九條金龍,前麵後麵有臥龍,左右有行龍,頂上還有四條攪尾龍捧著一個團龍。周圍的珍珠數都數不過來,單單有九顆大珠子,晶瑩剔透,光芒四射。再加上赤金閃閃發亮,那叫一個耀眼,讓人都不敢一直盯著看。大家都讚不絕口,真是個稀奇的寶貝。看完了,好好包起來,放在錢糧筐裏,蓋得嚴嚴實實的。到了五更天,丁二爺帶著伴當,離開茉花村,直奔中天竺去了。
沒過幾天丁二爺就迴來了,大家迎到廳上,仔細問情況。丁二爺說:“到了中天竺,就住在周老的茶樓。白天進了香,晚上就說身體累了,早早地上樓休息。周老怕吵醒我,都不敢上樓。我就趁著這個空兒去了馬強家。佛樓上麵果然有三個很大的佛龕,我把寶冠放在中間佛龕左邊隔扇的後麵,又把黃緞佛簾放下來,誰也不會注意到。放好之後,迴到周家樓上,已經五更天了。我就假裝生病,讓伴當收拾東西走。周老哪裏肯放啊,非要做羹湯暖酒。他還拿出四百兩銀子,要把原來的錢還我。我也沒要,趕緊就迴來了。” 大家聽了,高興得不得了。隻有智爺看著艾虎,不說話。
隻見艾虎不慌不忙地說:“丁二叔既然把寶冠放好了,我就要出發了。” 兆蘭、兆蕙聽了這話,都替艾虎擔心呢,也不說話了。智化說:“艾虎呀,我的兒。這件事兒都是為了忠臣義士,我和你丁二叔可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好不容易才把事兒辦成。你要是到了東京,說話的時候稍微有點不注意,不但前功盡棄,隻怕忠臣義士的性命也難保了。就跟那病人吃錯了藥,病情會加重一樣。” 丁氏兄弟趕緊說:“智大哥這話太對了,賢侄你可得好好想想。” 艾虎說:“師父和二位叔父放心吧。我這次去,頭可斷,誌不可迴!這事兒肯定能成。就跟那武林高手發了誓,絕不退縮。” 智爺說:“但願你能這樣。這有一封信,你拿著去找你白五叔,他會安排照應你的。” 小俠接過信,揣在裏衣裏麵,提著包裹,拜別智爺和丁大爺、丁二爺。他們三個人看著這麽小的孩子去幹這麽重要的事兒,又是擔心又是愛惜,不由自主地送出莊外。艾虎說:“師父和二位叔父別送了,艾虎就此拜別了。” 智化又囑咐說:“禦冠在佛龕中間左邊隔扇的後麵,可記住了。” 艾虎答應一聲,背上包裹,頭也不迴地走了。你看看艾虎這架勢,哪像十五歲的小孩子呀?差不多大的人都得甘拜下風!這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特別大,而且機智、有謀略。
智爺那叫一個小心翼翼啊,恭恭敬敬地把冠盒請出來,打開包袱挽手,把盒子頂在頭上,兩邊挽手往自己下巴底下一勒,係得結結實實的。然後把朱門關上,鎖好。還怕留下手印,用袖子使勁擦了擦,就跟擦寶貝似的。又從百寶囊中拿出油紙包,裏麵有糨糊呢,把封皮重新粘好,用手按了按,再用火扇照照,一點痕跡都沒有了。腳下又滑了幾步,把腳印什麽的都掩蓋好,這才攏起如意絛,倒著往上爬。到了天花板上,單手拉著絛,腳下小心地找著支撐點,探身把天花板輕輕放下,穩穩當當的。然後翻身上了後坡,站定腳步,把如意絛收起來。又把斜岔兒椽子安放好,抹上油膩子,一點差錯都沒有。搭上望板,蓋上錫被,把灰土都歸攏堆好,依次把瓦都放穩了。還從懷裏拿出一個小掃帚,掃了掃灰土,一點痕跡都不露。收拾完了,離開四執庫,順著原來的路迴來,到處把之前留的暗記都找到。這時候已經五更天了。
智爺在這兒盜冠呢,可把裴福急壞了。裴福在那兒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裏那叫一個胡思亂想啊。從三更就開始盼,盼到四更,又從四更盼到五更,盼得眼睛都花了。好不容易看到那邊好像有個人影,正想著呢,突然聽到鑼聲震得耳朵疼,哎呀,巡更的來了。裴福嚇得心都快跳出來了,魂都要飛了。隻見那邊黑影一蹲,不動了。巡更的人問道:“那是什麽人?” 裴福趕緊說:“那是俺兒子在拉屎呢。您老歇著吧。” 更夫說:“巡邏要緊,沒工夫歇著。” 當當當打著五更往北走了。裴福趕緊走上前一步,智爺也過來了,說:“哎呀,真是太巧了。這巡更的又來了,差點誤了大事!” 說完趕緊解下冠盒。裴福把席簍子的底屜兒揭開,智化把冠盒安放妥當,蓋好了屜子。然後智爺把夜行衣脫下來,包好藏起來,上麵再用棉被褥蓋得嚴嚴實實的。
這時候英姐還在睡熟呢,一點都不知道。裴福悄悄問道:“你咋把冠盜出來的呀?” 智化就一五一十地說了。把裴福嚇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就跟中了定身術似的。過了好一會兒,裴福才緩過神來,說:“哎呀呀,你這可真是太險了,跟那走鋼絲似的。” 智爺說:“事兒都辦成了,你老人家該裝病了。” 等到天亮了,王頭兒來了,智化假裝哭著說:“俺爹昨天夜裏突然生病了,鬧了一晚上,都不省人事了,俺得趕緊迴去。” 王頭兒也沒辦法,隻能讓他走。英姐不知道咋迴事,還以為祖父真病了呢,就真的哭起來了。智爺推著車子,英姐跟在後麵走,哭哭啼啼的。一路上,那些知道他們是逃荒的人,都覺得挺可憐的,感歎不已。出了城門,到了沒人的地方,智化把裴福叫起來,把英姐抱上車,背起繩絆,趕緊趕路。離開了河南,到了長江,坐上船,一路順風順水。
有一天來到了鎮江口,正準備換船呢,就看見那邊有一隻大船出來了。船上三個人,原來是兆蘭、兆蕙和艾虎。大家一見麵,都特別高興。趕緊把小車搭上船,智爺他們也上了大船。到了船艙裏,換了衣服,大家坐下。雙俠就問:“事兒辦得咋樣啊?” 智爺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那叫一個痛快。趁著順風,一天就到了本府。在停泊的地方下船,自有莊丁、伴當來接待。推著小車一起進莊,來到待客廳,把席簍子搭下來,安放好。自然是喝酒接風。智化又問丁二爺怎麽把冠送去。兆蕙說:“我已經準備好錢糧筐了,一頭放冠,一頭放香燭、錢糧,又幹淨又方便。就說奉母親的命令去天竺進香。大哥你覺得咋樣?” 智爺說:“好。但是不知道在哪兒住呢?” 二爺說:“有個周老頭兒叫周增,他在天竺開茶樓,我跟他很熟,而且對他也挺好。他那兒樓上特別幽雅,很適合住。就跟那世外桃源似的。” 智爺聽了,很放心。喝酒吃飯之後,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周圍沒人了,才把九龍珍珠冠請出來,供在那兒,大家行了禮,然後打開仔細看看。這冠啊,是用赤金做成的,上麵有好多龍,還有明珠鑲嵌著。上麵有九條金龍,前麵後麵有臥龍,左右有行龍,頂上還有四條攪尾龍捧著一個團龍。周圍的珍珠數都數不過來,單單有九顆大珠子,晶瑩剔透,光芒四射。再加上赤金閃閃發亮,那叫一個耀眼,讓人都不敢一直盯著看。大家都讚不絕口,真是個稀奇的寶貝。看完了,好好包起來,放在錢糧筐裏,蓋得嚴嚴實實的。到了五更天,丁二爺帶著伴當,離開茉花村,直奔中天竺去了。
沒過幾天丁二爺就迴來了,大家迎到廳上,仔細問情況。丁二爺說:“到了中天竺,就住在周老的茶樓。白天進了香,晚上就說身體累了,早早地上樓休息。周老怕吵醒我,都不敢上樓。我就趁著這個空兒去了馬強家。佛樓上麵果然有三個很大的佛龕,我把寶冠放在中間佛龕左邊隔扇的後麵,又把黃緞佛簾放下來,誰也不會注意到。放好之後,迴到周家樓上,已經五更天了。我就假裝生病,讓伴當收拾東西走。周老哪裏肯放啊,非要做羹湯暖酒。他還拿出四百兩銀子,要把原來的錢還我。我也沒要,趕緊就迴來了。” 大家聽了,高興得不得了。隻有智爺看著艾虎,不說話。
隻見艾虎不慌不忙地說:“丁二叔既然把寶冠放好了,我就要出發了。” 兆蘭、兆蕙聽了這話,都替艾虎擔心呢,也不說話了。智化說:“艾虎呀,我的兒。這件事兒都是為了忠臣義士,我和你丁二叔可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好不容易才把事兒辦成。你要是到了東京,說話的時候稍微有點不注意,不但前功盡棄,隻怕忠臣義士的性命也難保了。就跟那病人吃錯了藥,病情會加重一樣。” 丁氏兄弟趕緊說:“智大哥這話太對了,賢侄你可得好好想想。” 艾虎說:“師父和二位叔父放心吧。我這次去,頭可斷,誌不可迴!這事兒肯定能成。就跟那武林高手發了誓,絕不退縮。” 智爺說:“但願你能這樣。這有一封信,你拿著去找你白五叔,他會安排照應你的。” 小俠接過信,揣在裏衣裏麵,提著包裹,拜別智爺和丁大爺、丁二爺。他們三個人看著這麽小的孩子去幹這麽重要的事兒,又是擔心又是愛惜,不由自主地送出莊外。艾虎說:“師父和二位叔父別送了,艾虎就此拜別了。” 智化又囑咐說:“禦冠在佛龕中間左邊隔扇的後麵,可記住了。” 艾虎答應一聲,背上包裹,頭也不迴地走了。你看看艾虎這架勢,哪像十五歲的小孩子呀?差不多大的人都得甘拜下風!這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特別大,而且機智、有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