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瞧著他二人這般有趣的樣子,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再也沒了那些繁文縟節,紛紛隨意找位置坐下。酒桌上那叫一個熱鬧,大家推杯換盞,高談闊論,每個人都敞開心扉,盡情交流,好不快活。
酒足飯飽之後,公孫策慢悠悠地迴到自己屋裏,坐在書桌前,鋪開紙張,開始琢磨著寫那保奏的奏折底稿。開頭仔仔細細地敘述展護衛二人前往陷空島捉拿白玉堂的經過,把展昭的智勇雙全描繪得淋漓盡致,將所有功勞都妥妥地安在展昭身上。接著筆鋒一轉,說起白玉堂所做之事,雖說不少是在暗中悄悄進行的小巧之舉,可細細琢磨,那也是光明磊落,充滿正義之氣。公孫策在奏折中言辭懇切,苦苦懇求皇帝開恩饒恕,給他個一官半職,還說這樣做既能彰顯皇帝的寬厚仁慈,又能為廣納賢才開個好頭,對國家的繁榮昌盛那是大大有益處。寫好之後,他恭恭敬敬地拿去給包相過目。包相戴上眼鏡,逐字逐句地認真看了一遍,拿起毛筆修改了幾處,然後吩咐手下人抄寫得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準備明天天不亮就呈給皇帝閱覽。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包公就安排展昭、盧大爺、王朝、馬漢陪著白玉堂一同進宮麵聖。白五爺還是穿著那身罪衣罪裙,一臉嚴肅,安靜地等著皇帝召見。到了朝房,包相整理了一下衣冠,穩步走進去遞上奏折。仁宗皇帝坐在龍椅上,接過奏折一看,頓時龍顏大悅,立刻傳旨召見包相。包相進殿後,又在皇帝耳邊悄悄說了好多保舉白玉堂的話,把白玉堂的本領和為人細細地講給皇帝聽。皇帝聽完,連連點頭,立刻下旨,讓老太監陳林去告訴白玉堂,不用穿著罪衣罪裙,就平常人的打扮,然後帶他來見。陳公公得了旨意,一路小跑著去傳話。陳公公想起白玉堂殺郭安,暗中救自己的那份恩情,見到白玉堂,滿臉堆笑,先謝了一番。接著傳達皇帝的旨意,讓白玉堂去換一身嶄新的衣服。白玉堂換好衣服出來,那真是煥然一新,更顯得英俊瀟灑,氣宇軒昂。等到皇帝上朝,陳公公小心翼翼地把白玉堂領到宮殿前的台階上。仁宗皇帝定睛一瞧白玉堂,隻見他劍眉星目,儀表堂堂,再迴想起他之前做的那些驚人之事,真有別人想都想不到的本事和令人佩服的膽量,皇帝心裏高興得像開了花似的,當即就按照包相的密奏,馬上傳旨:“加封展昭,實實在在地擔任四品護衛的官職。
之前空出來的四品護衛這個頭銜,就讓白玉堂補上,讓他們兩人一起在開封府做事,相互幫襯。” 白玉堂聽到皇帝的封賞,心裏的大石頭落了地,踏踏實實的,連忙恭恭敬敬地彎腰謝恩。
從台階上下來,白玉堂見到大夥,大家都滿臉笑容地向他道喜,就數盧方笑得最是燦爛,那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
散朝之後,大家有說有笑地一起來到開封府。這時候早有報喜的人一路小跑著來告訴大家,大夥一聽說白五爺得了護衛的官,一個個都樂得合不攏嘴。白玉堂歡歡喜喜地換好衣服,展昭帶著他到書房給相爺行參拜禮。包公笑容滿麵,親切地拉著白玉堂的手,又說了好多鼓勵的話,還讓公孫先生替白護衛寫一封謝恩的奏折,準備明天早朝的時候替他向皇帝謝恩。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之後,白玉堂也不含糊,果然在府裏擺了一桌豐盛無比的酒席,來答謝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
這一天大夥聚在一起,那場麵真是熱鬧非凡:盧方春風滿麵地坐在上頭,左邊是公孫先生,正和他談笑風生;右邊是展昭,一臉英氣。這邊是王朝、馬漢,兩人正劃著拳,喝著酒;那邊是趙虎、徐慶、蔣平,嘻嘻哈哈地聊著天,白玉堂在下麵忙前忙後地陪著。大家盡情喝酒,笑聲不斷,可隻有盧爺臉上雖然帶著笑,卻隱隱透著點兒憂愁,不像其他人那麽興高采烈。王朝眼尖,看到盧爺的神情,端起酒杯說道:“盧大哥,今天兄弟們聚在一塊兒,這是多大的喜事啊,而且五弟又封了官,應該高興得不得了才對,怎麽我瞧著您好像心裏藏著事兒,不太開心呢?” 蔣平笑著接過話頭說:“大哥這心思,我懂。” 馬漢一聽,著急地問道:“四弟,你快給我們講講,大哥到底是為啥呀?” 蔣平清了清嗓子說:“二哥,你不知道。咱們兄弟本來是五個,親如手足,現在四個人都有了官職,順風順水的,可就我二哥不在這兒跟咱們一起樂嗬。
大哥能不想念二哥嗎?這心裏頭啊,肯定不好受。” 蔣平正說著,盧爺那邊已經忍不住紅了眼眶,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白玉堂也低下頭,一臉的愧疚。大夥看到這情景,一時間都安靜下來,誰也不知道該說啥好。過了好一會兒,蔣平一拍大腿,歎了口氣說:“大哥,您別發愁。這事兒都怪我考慮不周,我明天就出發去找二哥,一定把他帶迴來,您看成不?” 白玉堂一聽,趕緊說道:“我跟四哥一起去,多個人多個幫手,找起來也快些。” 盧方連連擺手說:“不用不用。你剛受皇帝的恩寵,這時候可不能跑遠了,萬一惹得皇帝不高興,那可不好。
再說找你二哥又不是去抓賊查案,要那麽多人幹啥?有你四哥一個人去就夠了。我相信你四哥的本事,準能把二哥找迴來。” 白玉堂想了想,說:“那行,就聽大哥的。” 公孫先生和展昭也在一旁附和著勸道:“盧大哥,您就別太擔心了,四弟出馬,肯定沒問題。” 盧方才漸漸收起了愁容,不再愁眉苦臉。大家又開始熱鬧起來,劃拳喝酒,笑聲不斷,玩得那叫一個痛快。
第二天,蔣平去跟相爺說了要去找韓彰的事兒,然後自己精心打扮成道士的模樣,背著個包袱,手持拂塵,直奔丹鳳嶺翠雲峰而去。
韓彰掃完墓以後,心裏也輕鬆了不少。他打聽到蔣平等人從平縣出發了,自己也一刻不想停留,離開靈佑寺,快馬加鞭地往杭州去,一心想著去遊覽那聞名遐邇的西湖,好好欣賞一番美景。有一天他到了仁和縣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沒辦法再趕路,就在鎮上找了家看起來還算幹淨的客店住下。吃完晚飯,韓彰覺得渾身疲憊,剛準備躺床上休息,就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個山西人操著濃濃的口音嘮嘮叨叨地不知道在說啥。韓彰心裏好奇得像有隻小貓在撓,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走出自己房間,到隔壁悄悄看個究竟。
隻見那山西人長得五大三粗,滿臉通紅,正左一巴掌右一巴掌地打那小孩子,嘴裏還不停地吼著,讓小孩叫他爹,可那小孩倔強得很,就是不肯開口。韓二爺在門口看得心裏直犯嘀咕,這算咋迴事兒啊。又覺得那小孩挨打實在可憐,小小的臉蛋都被打得紅腫起來,韓彰忍不住大步走上前,伸手攔住那山西人,勸道:“朋友,你這是幹啥呀?他還是個小孩子,身子骨弱得很,哪經得起你這麽狂風暴雨般地打?” 那山西人聽了,停下手中的動作,扭頭看著韓彰,氣唿唿地說:“客官,您不知道。這調皮搗蛋的小娃娃是我在路上花了五兩銀子買來當幹兒子的。一路上我是又當爹又當媽,哄著他吃好的,喝好的,就盼著他能跟我親。可他倒好,一直叫我大叔。我就跟他說:‘你別叫我大叔,叫我老子大叔,跟叫老子沒啥區別,反正都是一家人。’誰知道到了店裏,他不但不叫我老子,連大叔也不叫了,隻管叫我一蹭兒。客官,您給評評理,這一蹭兒算個啥稱唿呀?” 韓爺聽了,差點笑出聲,心想這山西人還真是較真。又看到那小孩長得眉清目秀的,一雙大眼睛裏滿是淚水,可憐巴巴地看著韓爺,那眼神裏充滿了求救的渴望。
酒足飯飽之後,公孫策慢悠悠地迴到自己屋裏,坐在書桌前,鋪開紙張,開始琢磨著寫那保奏的奏折底稿。開頭仔仔細細地敘述展護衛二人前往陷空島捉拿白玉堂的經過,把展昭的智勇雙全描繪得淋漓盡致,將所有功勞都妥妥地安在展昭身上。接著筆鋒一轉,說起白玉堂所做之事,雖說不少是在暗中悄悄進行的小巧之舉,可細細琢磨,那也是光明磊落,充滿正義之氣。公孫策在奏折中言辭懇切,苦苦懇求皇帝開恩饒恕,給他個一官半職,還說這樣做既能彰顯皇帝的寬厚仁慈,又能為廣納賢才開個好頭,對國家的繁榮昌盛那是大大有益處。寫好之後,他恭恭敬敬地拿去給包相過目。包相戴上眼鏡,逐字逐句地認真看了一遍,拿起毛筆修改了幾處,然後吩咐手下人抄寫得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準備明天天不亮就呈給皇帝閱覽。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包公就安排展昭、盧大爺、王朝、馬漢陪著白玉堂一同進宮麵聖。白五爺還是穿著那身罪衣罪裙,一臉嚴肅,安靜地等著皇帝召見。到了朝房,包相整理了一下衣冠,穩步走進去遞上奏折。仁宗皇帝坐在龍椅上,接過奏折一看,頓時龍顏大悅,立刻傳旨召見包相。包相進殿後,又在皇帝耳邊悄悄說了好多保舉白玉堂的話,把白玉堂的本領和為人細細地講給皇帝聽。皇帝聽完,連連點頭,立刻下旨,讓老太監陳林去告訴白玉堂,不用穿著罪衣罪裙,就平常人的打扮,然後帶他來見。陳公公得了旨意,一路小跑著去傳話。陳公公想起白玉堂殺郭安,暗中救自己的那份恩情,見到白玉堂,滿臉堆笑,先謝了一番。接著傳達皇帝的旨意,讓白玉堂去換一身嶄新的衣服。白玉堂換好衣服出來,那真是煥然一新,更顯得英俊瀟灑,氣宇軒昂。等到皇帝上朝,陳公公小心翼翼地把白玉堂領到宮殿前的台階上。仁宗皇帝定睛一瞧白玉堂,隻見他劍眉星目,儀表堂堂,再迴想起他之前做的那些驚人之事,真有別人想都想不到的本事和令人佩服的膽量,皇帝心裏高興得像開了花似的,當即就按照包相的密奏,馬上傳旨:“加封展昭,實實在在地擔任四品護衛的官職。
之前空出來的四品護衛這個頭銜,就讓白玉堂補上,讓他們兩人一起在開封府做事,相互幫襯。” 白玉堂聽到皇帝的封賞,心裏的大石頭落了地,踏踏實實的,連忙恭恭敬敬地彎腰謝恩。
從台階上下來,白玉堂見到大夥,大家都滿臉笑容地向他道喜,就數盧方笑得最是燦爛,那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
散朝之後,大家有說有笑地一起來到開封府。這時候早有報喜的人一路小跑著來告訴大家,大夥一聽說白五爺得了護衛的官,一個個都樂得合不攏嘴。白玉堂歡歡喜喜地換好衣服,展昭帶著他到書房給相爺行參拜禮。包公笑容滿麵,親切地拉著白玉堂的手,又說了好多鼓勵的話,還讓公孫先生替白護衛寫一封謝恩的奏折,準備明天早朝的時候替他向皇帝謝恩。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之後,白玉堂也不含糊,果然在府裏擺了一桌豐盛無比的酒席,來答謝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
這一天大夥聚在一起,那場麵真是熱鬧非凡:盧方春風滿麵地坐在上頭,左邊是公孫先生,正和他談笑風生;右邊是展昭,一臉英氣。這邊是王朝、馬漢,兩人正劃著拳,喝著酒;那邊是趙虎、徐慶、蔣平,嘻嘻哈哈地聊著天,白玉堂在下麵忙前忙後地陪著。大家盡情喝酒,笑聲不斷,可隻有盧爺臉上雖然帶著笑,卻隱隱透著點兒憂愁,不像其他人那麽興高采烈。王朝眼尖,看到盧爺的神情,端起酒杯說道:“盧大哥,今天兄弟們聚在一塊兒,這是多大的喜事啊,而且五弟又封了官,應該高興得不得了才對,怎麽我瞧著您好像心裏藏著事兒,不太開心呢?” 蔣平笑著接過話頭說:“大哥這心思,我懂。” 馬漢一聽,著急地問道:“四弟,你快給我們講講,大哥到底是為啥呀?” 蔣平清了清嗓子說:“二哥,你不知道。咱們兄弟本來是五個,親如手足,現在四個人都有了官職,順風順水的,可就我二哥不在這兒跟咱們一起樂嗬。
大哥能不想念二哥嗎?這心裏頭啊,肯定不好受。” 蔣平正說著,盧爺那邊已經忍不住紅了眼眶,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白玉堂也低下頭,一臉的愧疚。大夥看到這情景,一時間都安靜下來,誰也不知道該說啥好。過了好一會兒,蔣平一拍大腿,歎了口氣說:“大哥,您別發愁。這事兒都怪我考慮不周,我明天就出發去找二哥,一定把他帶迴來,您看成不?” 白玉堂一聽,趕緊說道:“我跟四哥一起去,多個人多個幫手,找起來也快些。” 盧方連連擺手說:“不用不用。你剛受皇帝的恩寵,這時候可不能跑遠了,萬一惹得皇帝不高興,那可不好。
再說找你二哥又不是去抓賊查案,要那麽多人幹啥?有你四哥一個人去就夠了。我相信你四哥的本事,準能把二哥找迴來。” 白玉堂想了想,說:“那行,就聽大哥的。” 公孫先生和展昭也在一旁附和著勸道:“盧大哥,您就別太擔心了,四弟出馬,肯定沒問題。” 盧方才漸漸收起了愁容,不再愁眉苦臉。大家又開始熱鬧起來,劃拳喝酒,笑聲不斷,玩得那叫一個痛快。
第二天,蔣平去跟相爺說了要去找韓彰的事兒,然後自己精心打扮成道士的模樣,背著個包袱,手持拂塵,直奔丹鳳嶺翠雲峰而去。
韓彰掃完墓以後,心裏也輕鬆了不少。他打聽到蔣平等人從平縣出發了,自己也一刻不想停留,離開靈佑寺,快馬加鞭地往杭州去,一心想著去遊覽那聞名遐邇的西湖,好好欣賞一番美景。有一天他到了仁和縣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沒辦法再趕路,就在鎮上找了家看起來還算幹淨的客店住下。吃完晚飯,韓彰覺得渾身疲憊,剛準備躺床上休息,就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還有個山西人操著濃濃的口音嘮嘮叨叨地不知道在說啥。韓彰心裏好奇得像有隻小貓在撓,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走出自己房間,到隔壁悄悄看個究竟。
隻見那山西人長得五大三粗,滿臉通紅,正左一巴掌右一巴掌地打那小孩子,嘴裏還不停地吼著,讓小孩叫他爹,可那小孩倔強得很,就是不肯開口。韓二爺在門口看得心裏直犯嘀咕,這算咋迴事兒啊。又覺得那小孩挨打實在可憐,小小的臉蛋都被打得紅腫起來,韓彰忍不住大步走上前,伸手攔住那山西人,勸道:“朋友,你這是幹啥呀?他還是個小孩子,身子骨弱得很,哪經得起你這麽狂風暴雨般地打?” 那山西人聽了,停下手中的動作,扭頭看著韓彰,氣唿唿地說:“客官,您不知道。這調皮搗蛋的小娃娃是我在路上花了五兩銀子買來當幹兒子的。一路上我是又當爹又當媽,哄著他吃好的,喝好的,就盼著他能跟我親。可他倒好,一直叫我大叔。我就跟他說:‘你別叫我大叔,叫我老子大叔,跟叫老子沒啥區別,反正都是一家人。’誰知道到了店裏,他不但不叫我老子,連大叔也不叫了,隻管叫我一蹭兒。客官,您給評評理,這一蹭兒算個啥稱唿呀?” 韓爺聽了,差點笑出聲,心想這山西人還真是較真。又看到那小孩長得眉清目秀的,一雙大眼睛裏滿是淚水,可憐巴巴地看著韓爺,那眼神裏充滿了求救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