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日,蒙特伊依然在下著雨。


    連綿不絕的雨水將中央廣場上的鮮血衝刷幹淨,卻洗刷不掉近日來籠罩著蒙特伊陰鬱凝結的氣氛。


    經濟改革會議的那場鬧劇,最後還是以流血的局麵終結。


    或許有些人總需要鮮血和屍體來提醒,荊棘軍團可不是什麽信男善女,這可是一路從塔倫半島的犄角旮旯殺到蒙特伊的鐵血之旅!


    在艾爾夫商會的領頭下,商人代表們很快就認清了事實,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也逐漸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價。


    在肖恩·克萊爾的主持下,經濟改革會議重新召開,這一次,雖然戴維沒有親自到場,但參會代表們以極快的速度通過了政務院提出的一係列改革方案,仿佛之前抗議的完全是兩撥人。


    這次經濟會議確定的幾項改革內容,都對荊棘帝國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為荊棘軍團順利征服整個東部大陸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第一項經濟改革的內容就是通過《反壟斷法》,將壟斷企業拆分,同時建立國有企業,將經濟命脈控製在國家手裏。


    隨著荊棘軍團治下地區經濟的發展,大型企業不斷湧現,很多有膽量有眼光的企業家,充分利用荊棘軍團給出的優惠政策,不斷發展壯大,很快就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其壟斷地位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艾爾夫商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為有伊芙琳這層關係在,他們在鐵路、貿易、紡織、糧食等等領域幾乎是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


    在發展初期,荊棘軍團也需要這樣的資本勢力來引導市場走向,推動工業化進程,同時獲取巨額稅收。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壟斷企業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他們對於市場競爭的阻礙作用也開始顯現。


    就比如被艾爾夫商會壟斷的鋼鐵行業,在充分競爭的時候,每年誕生的相關專利技術都超過了三百多項,而在去年,當壟斷形成後,這個數字瞬間下滑到了兩位數。


    “壟斷阻礙競爭!”


    當戴維剛開始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很多商人代表們根本不理解,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戴維在眼紅他們的財富,想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補貼瀕臨破產的帝國財政。


    但是,經過那場經濟改革大會風波的教訓之後,戴維便醒悟過來,不再奢求這些短視而自私的商人認同自己,也不再去管什麽虛無縹緲的民主了。


    在另一個世界見識過資本無限膨脹之後帶來的惡果,以及經濟危機的可怕後,戴維已經下定決心要給這個世界還沒有發育成熟的資本套上枷鎖。


    於是,反壟斷法被強行通過了。在同一領域,都需要建立至少兩個以上的獨立企業,並且每一家企業都不能占據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否則就必須進行強行拆分,以防止壟斷出現。


    不知道是為了彌補自己之前魯莽的行為,還是得知了戴維對於索菲婭的處理,心中暗自對姐姐海倫的未來充滿了遐想,伊芙琳率先做出表態,主動將艾爾夫商會控製下的二十多家壟斷企業進行了拆分。


    同時,她還將自己名下的所有股份都無償送給了帝國,作為對自己之前錯誤的彌補。


    戴維見她這麽老實,又看在她並沒有真正插手軍隊,以及她姐姐的份上,也就放了她一馬。


    有了伊芙琳作表率,其它領域的壟斷企業也都紛紛在政務院的主導下進行拆分。


    此外,在戴維的要求下,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企業,比如銀行、鋼鐵、電力、水泥、交談、航運、通訊等,將會納入中央管理,成為國有企業。


    這些重要企業由於性質特殊,一旦出現破產的情況,將會給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而且,這種企業的性質也注定了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更多地是服務於社會,夯實荊棘帝國的經濟基礎。


    經過多次協調談判,第一批成為國有企業的,大約有五十多家。除了伊芙琳主動上交的,以及奧克多家族被沒收的外,其餘的企業在所有權、經營權、以及股權轉讓的支付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磋商。


    這次的改革除了涉及民營企業外,也還有另一個關注焦點,那就是軍工企業。


    一直以來,荊棘軍團的軍工企業由於技術保密的問題,其實已經是以國有企業的方式進行運行了。


    不過,這一次改革,戴維反而提議要將這些軍工企業推向市場,以市場經濟的模式進行運作。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戴維準備私有化這些軍工企業,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他隻是想將這些軍工企業進行拆分,按照反壟斷法的要求,每一種武器都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供應商,以此來進行市場化競爭。


    同時,這些軍工企業還將出讓一部分股權,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這樣一來可以減輕荊棘軍團的財務負擔,二來還能通過競爭促進新武器技術的發展。


    當然,為了保證武器不會流入到敵人手裏,這些改造後的軍工企業的絕大部分股份還必須控製在國家手裏,同時引入的民間資本也必須經過政治審查,不是誰都有資格入股軍工企業的。


    此外,即便這些軍工企業開始市場化運作,也不是什麽武器都能賣的,其出口的所有武器,必須獲得帝國軍事委員會的批準,否則,將以通敵叛國罪論處。


    對於軍工企業的負責人,也將實行嚴格的人身限製,不經批準,不得出境。


    即便限製多多,但當戴維宣布將軍工企業推向市場後,那些嗅覺靈敏的商人們仿佛聞到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撲了上來,爭搶這些軍工企業的入股權。


    這些人看得很清楚,軍火生意向來是最好賺錢的,簡直可以說是一本萬利。


    而且,借此還可以跟荊棘軍團拉近關係,獲得軍方背景,這當然是很多商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這次的風波讓很多人看清楚了,再多的金錢在荊棘軍團的槍炮麵前也是廢紙一堆,想要獲得庇護,就必須抱緊荊棘軍團的大腿,跟隨戴維的腳步。


    軍工企業的股份轉讓後來是以拍賣的形式進行的,這些在這些商人們的瘋狂追捧下,這些企業的入股權以一個個瞠目結舌的價格賣了出去。


    這些拍賣所得極大地緩解了荊棘帝國的財政危機,也讓中央有了不少餘錢來收購那些拆分後的重要企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槍炮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上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上秤並收藏槍炮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