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去了幾天,天子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暈倒隻是虛驚一場,朝廷也漸漸恢複了秩序。


    楊諒也暗叫一聲僥幸,幸虧他沒有發動政變,否則他就真的完蛋了。


    楊廣也長長鬆了口氣,他才是最害怕父皇出事,他還沒有做好撤離準備,一旦父皇駕崩,就算他能逃離長安,也逃不出關中。


    這條上午,太子楊勇來到後宮拜見父皇,楊堅雖然性命暫時無恙,但他偏癱了,下肢失去知覺,目前正在進行針灸治療。


    “兒臣叩見父皇,祝父皇身體無恙,早日康複!”


    “起來吧!”


    楊堅不滿地看了這個兒子一眼,他很不喜歡長子,他在長子身上感覺不到一點父子間的血脈聯係,但現在換太子已經來不及,貿然換太子,隻會讓大隋陷入混亂。


    楊堅隻能把內心的強烈不滿壓製住。


    “皇長孫的事情解決如何了?”


    “迴稟父皇,孩子已經接入東宮,兒臣代為撫養。”


    “那個女人殺掉了嗎?”


    “啟稟父皇,兒臣請人算了一卦,殺掉那女人不祥,兒臣已經將她改名換姓,以選秀的方式進入東宮,然後把她賜給長寧王,兒臣把長寧王打發去外地,過幾年他就抱著孩子迴來。”


    楊堅哼了一聲:“他的長寧王不好再當,貶為延安縣候,去延安郡閉門思過三年。”


    “兒臣遵旨!”


    “元家之事又怎麽辦?”楊堅又問道。


    楊勇歎息一聲道:“元家之女聽說楊儼斷了一手,她就不肯嫁了,聽說她服了藥,把孩子小產了,她又說不是楊儼的孩子,和楊儼無關。”


    “那元家什麽態度?”


    “元家沉默,什麽都沒有說,也沒有表態。”


    “他們不表態就算了,關鍵是裴家,你要親自上門去賠禮道歉,還要補償裴家。”


    “兒臣明白!”


    楊勇猶豫一下,又道:“兒臣還有一事要向父皇稟報!”


    “什麽事?”


    “兒臣感覺各地局勢不穩,江南會稽郡越人造反,攻城掠縣,殘殺漢人,另外,啟民可汗因為我們沒有同意把河套給他,他心中不滿,不斷在陰山一帶集結大軍,兒臣建議封晉王為揚州大都督,命其坐鎮揚州,穩定江南局勢,另外封漢王楊諒為並州大都督,令其統領軍隊防範突厥,再封秦王為秦州大都督,穩住隴右河西,蜀王楊秀可為益州大都督,坐鎮巴蜀,防範獠民再度叛亂。”


    把楊諒封到並州是張雲秋的建議,把楊諒拎出去,能有效防範楊諒發動政變,等太子坐穩皇位後再削番,楊諒就算造反也名不正言不順,不會有多少人跟隨他造反,朝廷軍隊可輕易擊敗楊諒。


    把幾個兒子封到各地坐鎮本來就是楊堅的意思,之前他利用幾個兒子爭位來鞏固皇位,現在他大限將至,又不想看到自己死後骨肉相殘,分封出去是最好的辦法。


    楊堅沉默片刻問道:“高相國的意見呢?”


    “兒臣已經和高相國談過,他同意兒臣的方案。”


    楊堅點點頭,“朕知道了,讓朕考慮考慮!”


    半夜裏,楊廣在睡夢中被推醒,“出了什麽事?”楊廣迷迷糊糊問道。


    “王爺,宮裏來人了,說有很重要事情!”


    ‘宮裏來人!’


    楊廣一個激靈,連忙起身穿上衣服,他很快來到中庭,一名小宦官已經等候多時,他是大內總管楊約的心腹。


    夜裏寒冷,小宦官凍得直跳腳,他見楊廣出來,連忙上前將一張紙條遞給楊廣。


    “別的就沒有!”


    “辛苦了!”


    楊廣吩咐管家,“賞他二十兩銀子,派馬車送他迴去。”


    “多謝王爺厚賞,馬車就不用了,我有馬車!”


    楊廣又讓管家給車夫也賞兩貫錢,他這才拿著紙條迴到內宅。


    “王爺,什麽要緊事?”蕭後迎上前問道。楊廣不知道是高興還是難過,他歎口氣道:“天子已經下旨,封我為揚州大都督,其實就是揚州總管。”


    “啊!那是不是王爺要去江都?”


    楊廣點點頭,“應該就是這個意思,楊約還說,這是太子的建議!”


    “太子?”


    蕭王妃有點不敢相信,“太子會放我們走?這可是放龍入海,他什麽時候變得這樣心慈手軟?”


    “我也不明白,但我懷疑這是老三在背後使勁。”


    “王爺怎麽知道?”


    “他之前給大郎說過,我會去江都,當時我就感覺他和太子有了什麽交易?現在果然驗證了。”


    蕭王妃有點擔心道:“王爺不會為這件事再生老三的氣吧!”


    楊廣搖了搖頭,“我不會再生他的氣了。”


    請...您....收藏_6191書1吧(六\\\九\\\書\\\吧!)


    蕭王妃歡喜道:“那我們得趕緊收拾!”


    楊廣慢慢坐下,長長歎息一聲,“雖然我很不情願,但又不得不走,但願我還有迴來的一天!”


    次日上午,天子正式頒布旨意,將大總管府改為大都督府,封晉王楊廣為揚州大都督,總管淮河以南、豫章郡以東、福安郡以北等各郡縣,又封漢王楊諒為並魏大都督,總管河東以及河北各郡,封秦王楊俊為秦州大都督,總管隴右及河西各郡,封蜀王楊秀為益州大都督,總管巴蜀各郡。


    他們不僅統領各個軍府,同時管轄各郡,也就是各郡不光要向朝廷匯報,同時也要向大都督府匯報,接受雙重領導。


    旨意要求他們四人在三天之內啟程赴任。


    這份旨意下達,也就意味著持續多年的五龍奪嫡暫時告以段落,皇權可以平穩過渡,但另一個陰影又籠罩在滿朝文武心中,那就是內戰,大隋會不會爆發內戰?


    這份旨意無論是晉王楊廣,還是秦王楊俊或者蜀王楊秀都能平靜接受,唯獨漢王楊諒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他暴躁了一天,最終在手下的勸說之下,他才不得不麵對現實,雖然無法再發動共同政變,但至少他有了地盤和軍隊,完全可以擁兵自立,然後尋找機會殺入長安,奪取帝位。


    下午,蕭夏被天子宣召,入宮覲見。


    他匆匆趕來了紫微殿,被宦官領到天子麵前,蕭夏跪下行禮,“孫兒拜見皇祖父,希望皇祖父早日康複!”


    “不必多禮,賜坐!”


    蕭夏在天子麵前坐下,楊堅躺在床榻上微微笑道:“你的藥很好,救了朕的性命,朕很感激你,那塊金牌朕就不收迴來,賜給你!”


    “謝皇祖父厚愛!”


    楊堅又對周圍宮女和宦官道:“你們所有人都退下!”


    所有人都退下,房間裏隻剩下蕭夏和天子二人。


    楊堅緩緩道:“朕封你為右候衛將軍,是讓你擁有一支軍隊,在關鍵時可以保護你父親離開長安,現在沒有必要了,朕會另封你其他職務。”


    “孫兒聽從皇祖父調遣!”


    楊堅長長歎了口氣道:“朕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朕能感覺得到,朕並不畏死,隻是很多事情沒有安排好,朕心裏堵得慌。”


    蕭夏握住祖父的手道:“皇祖父不妨給孫兒說一說!”


    “你知道吧!朕並不想讓太子繼承皇位,並非能力或者其他什麽原因,而是朕總覺得他不是朕的兒子,朕和他之間感覺不到那種父子之間的血脈聯係,和你父親還其他幾個皇叔都有,唯獨他沒有,小七郎,朕真不願把江山交給他,但他是太子,是朕的嫡長子,不交給他又不行。”


    蕭夏當然心知肚明,一個清朝的說書先生,怎麽可能和皇祖父有父子之情,真正的太子楊勇在十七歲時就已經死了。


    這話他隻能壓在心中。


    沉默片刻,楊堅又道:“你還記得朕讓你做皇太孫的事情嗎?”


    “皇祖父,那件事已經過去了。”


    “不!”


    楊堅從枕頭下取出一隻細細的金筒,遞給蕭夏道:“你想做棋手,朕很支持,將來有一天,你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皇位,這道旨意可以讓你合法成為大隋的天子,朕封你為皇太孫,朕已經看透了,隻有你才能繼承朕的大隋江山,連你父親都不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朝的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