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小貔貅我啊要出牙了!
奪我全家氣運?天道閨女不幹了! 作者:愛吃喬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老太出來看到被袁老大放在地上的老虎開口責怪。
“娘,我們自有分寸,再說了,老虎的皮毛值錢,之前我們北方幹旱隻賣了三十兩銀子,在這裏怎麽著也能賣二百兩銀子吧?”
“孩子們的衣服就有著落了。”
“是啊,娘,我們小心著呢,到時候得麻煩你和嫂子給這群孩子做衣服了。” 袁老二說道。
劉老太見他們都知道分寸,也不再多說什麽,說道:“什麽麻不麻煩的,快過年了,這些衣服就當做是你們給這群孩子買的新衣服了。”
袁老大,袁老二點頭,開始剝虎皮和鹿皮。
小蘿卜頭興奮的圍著看袁老大和袁老二剝皮。
一條完整的虎皮和鹿皮被取了下來,小蘿卜頭們開心的在地上直蹦躂。
袁老四見時候差不多了領著他們進了學堂。
“老三,快出來幫你大哥二哥。” 劉老太在袁老三門外喊了一聲。
袁老三正好將手裏的木偶雕刻打磨好,聽見劉老太的話連忙起身走出去。
“娘,這是我剛剛雕刻好的兔子抱蘿卜的木偶,我看瑤瑤經常流口水磨骨頭,指定是要長牙齒了,你將這個拿去給瑤瑤磨磨牙出牙快。”
劉老太接過,低頭打量手中的物什,一隻可愛的兔子開心的抱著一棵比它還大的蘿卜,可愛極了。
這陣子瑤瑤確實是經常拿著骨頭在磨牙床,確實是要出牙了。
將兔子抱蘿卜的木偶放在開水裏泡著,就去看瑤瑤起床了沒有。
.......
第二天一早,袁老二,袁老四,沈初蘭一起坐著馬車去了鎮上。
現在沈初蘭身兼數職,酒樓裏麵的事情事事都要她去處理,這陣子瞧著清瘦了不少。
楚宵亦到現在還沒迴來,就連林掌櫃前段時間收到了一封信也收拾東西走了。
現在等於酒樓就沈初蘭一個人在管。
想到酒樓的賬目,沈初蘭就頭疼。
做菜她是在行,但是算賬對賬她可不在行啊。
“老四,這段時間你到酒樓幫我對下賬,這些我不擅長。”
袁老四:“行,賣完虎皮鹿皮我就去清水樓幫你對賬。”
虎皮和鹿皮一起賣了二百五十兩。
原本虎皮是可以賣到二百三十兩的,但是虎頭被袁老大一拳捶得爛賣相不好,買家隻出了二百兩銀子。
拿著這些銀子,袁老二買了十多匹粗布匹和細布匹,又去買了兩百多斤的棉花。
趕著馬車往清水樓的方向駛去的時候,前方傳來一陣騷動,一群身穿軍裝的軍兵踩著穩健的腳步整齊劃一的跟在前麵三匹馬的身後。
中間的馬通身都是呈血紅色的,鬢毛亮麗,矯健有力。
袁老四認出來那是一匹汗血寶馬。
兩邊的馬是棕色的,皮毛亮麗,但品種比不上汗血寶馬。
騎著汗血寶馬的人一身金色流雲鎧甲,麵容陰柔,眼神犀利,抿著嘴唇眼神注視著前方。
老百姓紛紛避讓,免得沾惹上了殺身之禍。
袁老二連忙將馬車趕到一旁的巷子裏。
看著身穿金色流雲鎧甲將軍模樣的人,袁老二問道:“怎麽迴事,這些軍兵不應該在邊境抵禦蠻子的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不清楚,估計是來這裏辦事的。” 袁老四搖頭。
袁老二點頭:“現在也不知道邊境那邊怎麽樣了,劉掌櫃說邊境快要失守,這麽久過去了也沒發生這事。”
“沒發生是最好的結果,說明我國兵力強盛,抵禦住了蠻子的入侵。” 袁老四說道。
“也是,沒發生就是最好的結果。”
袁老二看他們過去了,將馬車從巷子裏駛了出來。
晚上迴到家,袁老二將賣的虎皮和鹿皮的銀子交到劉老太手裏。
劉老太從裏麵拿出一百兩銀子出來,說道:“你們現在是做師傅的人,有點銀子在身上總是好的。”
說著將銀子分成三份,分給了袁老大,袁老二,袁老三。
袁老大,袁老二,袁老三覺得劉老太說的有道理,就將銀子收下了。
娘說的沒錯,現在快過年了,要給徒弟們發紅包了。
瑤瑤咬著袁老三給她做的兔子抱蘿卜,口水直流。
脖子下圍著劉老太給她做的小口水兜,此時濕了一大片。
劉老太見狀將口水兜取了下來放在火盆上烤,重新拿了一片圍在瑤瑤的脖子上。
扒開瑤瑤的嘴,牙床上冒了白。
瑤瑤別過頭,從劉老太的手裏掙紮開來,皺著眉頭,嘴巴嘟起,整個臉更加圓嘟嘟的了。
“呀!”
好癢!
劉老太笑了,“瑤瑤要長牙齒了,牙齒出來了就可以吃肉糊糊了。”
聽到這,瑤瑤眼睛晶亮的看著劉老太。
她就說這陣子怎麽牙床這麽癢,總想抓著人咬,口水嘩啦啦的流,原來是要長牙齒了丫。
真相了的瑤瑤雙手拿著兔子抱蘿卜使勁的啃。
牙齒,你給我出來~
小貔貅我要吃肉肉!
一天的時間匆匆而過,劉老太和葉晚拿著昨天剛買的布匹和棉花開始做新衣裳。
拿著尺子,讓徒弟們排好隊,一個個的測量身形。
徒弟們的娘聽說袁家要給自家孩子做新衣裳個個拿著家裏值錢東西過來,表示十分不好意思。
袁家能收他們的孩子學藝他們已經很感謝了,天天在袁家吃飯他們已經不好意思了,現在聽說袁家要給自家孩子做新衣裳他們十分過意不去。
劉老太唬著一張臉,“咋滴,師傅做件衣裳給徒弟正常不過的事情,這群孩子懂事的很,天天忙裏忙外的幫忙做事,得一件新衣裳是他們該得的。”
無論劉老太怎麽說,婦人們都表示要袁家收下她們的東西,不然她們可要將孩子領迴去了。
這可把劉老太氣的,罵又不能罵,隻好將婦人們的東西收下。
婦人們留了下來,幫著劉老太和葉晚做衣裳。
多餘出來的碎布,婦人們拿了家裏之前用下來的布給瑤瑤做了一件百家布,寓意納百家布,聚百家福。
梨花村的日子過的幸福且平凡。
這幸福且平凡的日子有一天突然被打破。
“娘,我們自有分寸,再說了,老虎的皮毛值錢,之前我們北方幹旱隻賣了三十兩銀子,在這裏怎麽著也能賣二百兩銀子吧?”
“孩子們的衣服就有著落了。”
“是啊,娘,我們小心著呢,到時候得麻煩你和嫂子給這群孩子做衣服了。” 袁老二說道。
劉老太見他們都知道分寸,也不再多說什麽,說道:“什麽麻不麻煩的,快過年了,這些衣服就當做是你們給這群孩子買的新衣服了。”
袁老大,袁老二點頭,開始剝虎皮和鹿皮。
小蘿卜頭興奮的圍著看袁老大和袁老二剝皮。
一條完整的虎皮和鹿皮被取了下來,小蘿卜頭們開心的在地上直蹦躂。
袁老四見時候差不多了領著他們進了學堂。
“老三,快出來幫你大哥二哥。” 劉老太在袁老三門外喊了一聲。
袁老三正好將手裏的木偶雕刻打磨好,聽見劉老太的話連忙起身走出去。
“娘,這是我剛剛雕刻好的兔子抱蘿卜的木偶,我看瑤瑤經常流口水磨骨頭,指定是要長牙齒了,你將這個拿去給瑤瑤磨磨牙出牙快。”
劉老太接過,低頭打量手中的物什,一隻可愛的兔子開心的抱著一棵比它還大的蘿卜,可愛極了。
這陣子瑤瑤確實是經常拿著骨頭在磨牙床,確實是要出牙了。
將兔子抱蘿卜的木偶放在開水裏泡著,就去看瑤瑤起床了沒有。
.......
第二天一早,袁老二,袁老四,沈初蘭一起坐著馬車去了鎮上。
現在沈初蘭身兼數職,酒樓裏麵的事情事事都要她去處理,這陣子瞧著清瘦了不少。
楚宵亦到現在還沒迴來,就連林掌櫃前段時間收到了一封信也收拾東西走了。
現在等於酒樓就沈初蘭一個人在管。
想到酒樓的賬目,沈初蘭就頭疼。
做菜她是在行,但是算賬對賬她可不在行啊。
“老四,這段時間你到酒樓幫我對下賬,這些我不擅長。”
袁老四:“行,賣完虎皮鹿皮我就去清水樓幫你對賬。”
虎皮和鹿皮一起賣了二百五十兩。
原本虎皮是可以賣到二百三十兩的,但是虎頭被袁老大一拳捶得爛賣相不好,買家隻出了二百兩銀子。
拿著這些銀子,袁老二買了十多匹粗布匹和細布匹,又去買了兩百多斤的棉花。
趕著馬車往清水樓的方向駛去的時候,前方傳來一陣騷動,一群身穿軍裝的軍兵踩著穩健的腳步整齊劃一的跟在前麵三匹馬的身後。
中間的馬通身都是呈血紅色的,鬢毛亮麗,矯健有力。
袁老四認出來那是一匹汗血寶馬。
兩邊的馬是棕色的,皮毛亮麗,但品種比不上汗血寶馬。
騎著汗血寶馬的人一身金色流雲鎧甲,麵容陰柔,眼神犀利,抿著嘴唇眼神注視著前方。
老百姓紛紛避讓,免得沾惹上了殺身之禍。
袁老二連忙將馬車趕到一旁的巷子裏。
看著身穿金色流雲鎧甲將軍模樣的人,袁老二問道:“怎麽迴事,這些軍兵不應該在邊境抵禦蠻子的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不清楚,估計是來這裏辦事的。” 袁老四搖頭。
袁老二點頭:“現在也不知道邊境那邊怎麽樣了,劉掌櫃說邊境快要失守,這麽久過去了也沒發生這事。”
“沒發生是最好的結果,說明我國兵力強盛,抵禦住了蠻子的入侵。” 袁老四說道。
“也是,沒發生就是最好的結果。”
袁老二看他們過去了,將馬車從巷子裏駛了出來。
晚上迴到家,袁老二將賣的虎皮和鹿皮的銀子交到劉老太手裏。
劉老太從裏麵拿出一百兩銀子出來,說道:“你們現在是做師傅的人,有點銀子在身上總是好的。”
說著將銀子分成三份,分給了袁老大,袁老二,袁老三。
袁老大,袁老二,袁老三覺得劉老太說的有道理,就將銀子收下了。
娘說的沒錯,現在快過年了,要給徒弟們發紅包了。
瑤瑤咬著袁老三給她做的兔子抱蘿卜,口水直流。
脖子下圍著劉老太給她做的小口水兜,此時濕了一大片。
劉老太見狀將口水兜取了下來放在火盆上烤,重新拿了一片圍在瑤瑤的脖子上。
扒開瑤瑤的嘴,牙床上冒了白。
瑤瑤別過頭,從劉老太的手裏掙紮開來,皺著眉頭,嘴巴嘟起,整個臉更加圓嘟嘟的了。
“呀!”
好癢!
劉老太笑了,“瑤瑤要長牙齒了,牙齒出來了就可以吃肉糊糊了。”
聽到這,瑤瑤眼睛晶亮的看著劉老太。
她就說這陣子怎麽牙床這麽癢,總想抓著人咬,口水嘩啦啦的流,原來是要長牙齒了丫。
真相了的瑤瑤雙手拿著兔子抱蘿卜使勁的啃。
牙齒,你給我出來~
小貔貅我要吃肉肉!
一天的時間匆匆而過,劉老太和葉晚拿著昨天剛買的布匹和棉花開始做新衣裳。
拿著尺子,讓徒弟們排好隊,一個個的測量身形。
徒弟們的娘聽說袁家要給自家孩子做新衣裳個個拿著家裏值錢東西過來,表示十分不好意思。
袁家能收他們的孩子學藝他們已經很感謝了,天天在袁家吃飯他們已經不好意思了,現在聽說袁家要給自家孩子做新衣裳他們十分過意不去。
劉老太唬著一張臉,“咋滴,師傅做件衣裳給徒弟正常不過的事情,這群孩子懂事的很,天天忙裏忙外的幫忙做事,得一件新衣裳是他們該得的。”
無論劉老太怎麽說,婦人們都表示要袁家收下她們的東西,不然她們可要將孩子領迴去了。
這可把劉老太氣的,罵又不能罵,隻好將婦人們的東西收下。
婦人們留了下來,幫著劉老太和葉晚做衣裳。
多餘出來的碎布,婦人們拿了家裏之前用下來的布給瑤瑤做了一件百家布,寓意納百家布,聚百家福。
梨花村的日子過的幸福且平凡。
這幸福且平凡的日子有一天突然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