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瞥了她一眼:“秦淮茹,你也別在這兒裝可憐,平時柱子沒少幫你,關鍵時刻,你倒躲得遠遠的,這次要不是看在大家都不容易的份上,我真不想管這閑事。”


    說罷,趙天轉向何雨柱:“柱子,錢我可以幫你出一部分,但剩下的,你得自己想辦法,以後在食堂,規規矩矩做事,要是再犯,神仙也救不了你。還有,這保衛科那邊,我去說情,你得跟我保證,以後把廚藝用在正地方,多為廠裏職工謀福利。”


    何雨柱連連點頭:“趙天,你放心,我發誓,以後一定改,好好做人,好好做菜。”


    趙天又看向閻埠貴:“三大爺,你這算盤打得挺響,讓我迴來管賬,還惦記著肉菜,以後可別再幹這種趁火打劫的事兒,大家都在一個院裏,本該互相幫襯,別淨想著占便宜。”


    閻埠貴老臉一紅,尷尬地笑道:“趙天,我這也是一時糊塗,以後指定改。”


    處理完四合院的事兒,趙天跟著何雨柱來到保衛科,把情況說明,又拿出自己積攢的一部分錢,補上虧空。保衛科領導見他誠意十足,又考慮到他在小滿村的貢獻,也給了幾分薄麵,決定從輕處罰,隻給何雨柱記了個大過,留在食堂繼續工作,但降職察看。


    從保衛科出來,何雨柱感激涕零:“趙天,這次多虧了你,要是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咋辦了,以後你但凡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


    趙天拍了拍他的肩膀:“柱子,記住你今天說的話,好好幹,別再讓人戳脊梁骨了。”


    迴到小滿村,一切照舊忙碌。田間,新播下的種子在超級化肥滋養下,破土而出,嫩綠的芽尖透著生機。村民們圍在田邊,嘖嘖稱讚:“這趙知青的化肥就是神了,往年這時候,苗可沒這麽壯實。”


    王有才滿臉笑意,看著歸來的趙天:“小趙,你可算迴來了,村裏正盼著你呢。種植這邊進展順利,鐵礦開采也沒落下,下一步,我想著咱得培養些技術骨幹,不管是種地還是挖礦,得有自己的專業人才,你覺得咋樣?”


    趙天眼睛一亮:“書記,你這想法太對了,我正有此意。咱可以辦個夜校,白天幹活,晚上上課,邀請縣裏專家來講課,傳授種植、礦業知識,再挑些年輕有文化的村民重點培養,以後村裏發展就有後勁了。”


    說幹就幹,夜校很快辦起來了。村裏的年輕人踴躍報名,教室裏燈火通明,大家聚精會神聽著專家講解,時不時舉手提問,氣氛熱烈。汪曉更是積極,每次都坐在前排,筆記記得密密麻麻,下課後還纏著趙天請教問題:“趙天哥,今天講的土壤改良,我還有些不明白,你再給我講講唄。”


    趙天耐心地解答,看著這些充滿求知欲的年輕人,滿心欣慰:“汪曉,好好學,以後村裏就靠你們挑大梁了。”


    而在紅星軋鋼廠,何雨柱像是換了個人,每天最早到食堂,最晚離開,鑽研新菜譜,對食材精打細算,還主動向職工征求意見,食堂飯菜質量、口碑越來越好。


    “嘿,你們發現沒,何大廚這陣子像打了雞血似的,飯菜比以前可口多了,還經常出新花樣。”職工們在飯桌上議論紛紛。


    何雨柱聽到這些誇讚,心裏美滋滋的,暗暗發誓,一定要保住這份工作,做出成績,不辜負趙天的幫助。


    小滿村這邊,隨著農業種植和鐵礦開采雙豐收,村子漸漸有了盈餘。趙天又琢磨起改善村民生活品質的事兒,他利用抽獎得來的物資和資金,在村裏建了個小型診所,聘請了醫生,解決村民看病難的問題;還修了條水泥路,方便村民出行和農產品運輸。


    “趙知青,你可真是咱村的活菩薩,以前看病得跑老遠,現在家門口就能瞧病,這路也好走了,咱這日子越過越舒坦咯。”村民們拉著趙天的手,感激不已。


    然而,好日子沒過多久,麻煩事又接踵而至。周邊村子眼紅小滿村的發展,開始在水源問題上做文章,截斷了小滿村灌溉用的溪流,田裏的莊稼眼看就要缺水幹涸。


    王有才心急如焚,召集村民商量對策:“大夥,這可咋辦,莊稼沒水,一年收成可就泡湯了,咱得想法子跟他們理論理論。”


    趙天冷靜分析:“書記,理論得有依據,咱先去查看水源地,看看他們截斷水流合不合理,要是不合理,找縣裏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同時,咱也得做好兩手準備,挖掘村裏的水井,增加儲水設施,以防萬一。”


    於是,趙天帶著幾個村民,沿著溪流一路查看,發現確實是鄰村違規截斷。他們收集證據,向縣裏水利局遞交申訴材料,水利局很快介入調查,責令鄰村恢複水流,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解決了水源危機,小滿村繼續穩步發展。鐵礦產業升級,引進先進設備,生產的優質鋼材供不應求;農業種植形成規模,產出的糧食、蔬菜不僅自給自足,還銷往周邊市場。


    為了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趙天還在村裏組織了文藝隊,編排節目,逢年過節在村裏的廣場演出,歡歌笑語迴蕩在村子上空。


    何雨柱在軋鋼廠廚藝越發精湛,聲名遠揚,還被邀請到其他廠交流廚藝,他也沒忘本,把小滿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吸引了一些企業到小滿村投資合作,助力村子邁向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多年後,小滿村徹底摘掉貧困帽子,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文明示範村。趙天紮根在此,與村民們攜手並肩,繼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傳奇篇章。而四合院的那些人,也在各自人生軌跡上,因趙天的影響,或改過自新,或努力奮進,共同見證著時代浪潮下,平凡人不平凡的成長與蛻變。


    在小滿村愈發繁榮昌盛之時,趙天卻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他深知,鄉村要持續發展,需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創新產業模式。一日,他偶然翻閱一本農業科技雜誌,裏麵提及生態農業旅遊的新興概念,靈感頓如星火在他心間燃起。


    趙天匆匆尋來王有才,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憧憬:“書記,我琢磨出個新路子,咱小滿村既有優美田園風光,又有豐富農事體驗,若結合鐵礦開采遺跡,打造生態農業旅遊區,定能吸引大批遊客,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


    王有才起初聽得一頭霧水,待趙天細細講解,方覺眼前豁然開朗,連拍大腿讚道:“小趙,你這腦袋瓜咋恁好使!咱守著這好山好水好故事,咋就沒想到這一茬,這主意妙啊,可得好好謀劃謀劃。”


    二人當即召集村裏骨幹,商議旅遊區規劃事宜。會上,眾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有的提議修繕古老農舍,改造成特色民宿;有的建議在鐵礦舊址旁建科普展館,展示挖礦曆程與礦石知識;還有的主張開辟農事體驗園,讓遊客親身參與播種、收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萬倍悟性,踹傻柱當神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豆芽餡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豆芽餡兒並收藏四合院:萬倍悟性,踹傻柱當神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