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到了張家老宅以後,除了剛開始的哭鬧,後麵基本上都是悶不吭聲,讓他做什麽就做什麽,隻是跟在張連氏身後,誰也不理,張老頭幾次跟他說話都被躲開了,把張老頭氣的夠嗆,最後實在沒耐心了就不再管他了。
小安被張老頭帶走以後,張秋水哭了很長時間,最後姐妹倆實在想不到什麽辦法能將小安帶迴來,因為張老頭的做法讓人根本挑不出錯處,最後姐妹倆隻得認命。
“姐,你別難過了,雖然他們把小安帶迴去了,但是不能阻止我們見麵啊,想小安的時候就把小安接迴來就是了,至於他們為什麽這麽做,時間到了自然就知道了,咱們現在空在這裏猜測也不是辦法。”最後還是張秋雅想到了關鍵,安慰張秋水。
“可是小安在那邊,我不放心啊。”張秋水有些哽咽的說到。
這同樣是張秋雅擔心的,但是想到老宅還有張連氏和張杏,也就放心了,跟張秋水說到。
“奶奶和小姑還在家呢,不會有事的,小安是我們的親弟弟,也是我們三房唯一的男丁,等到小安長大一些,能撐起門戶了,咱們就有理由把小安接迴來了,這段時間咱們能做的,就是幫小安攢下家業,以後不再受那邊的控製。”
“我下午去學堂門口等小安,交代他幾句話,小安雖然小,可是脾氣硬氣,我怕他會吃虧。”張秋雅還是有些不放心,決定親自去交代小安。
等到下午學堂放學的時候,小安一出門就看見站在門口的張秋雅和張連氏,連忙跑了過去撲到張秋雅懷裏就哭了起來。
“二姐,我想迴家,嗚嗚嗚……”
張秋雅眼睛有些濕潤,蹲在小安跟前,一邊幫他擦眼淚一邊說道:“小安,你先別哭,聽二姐給你說,爺爺將你接迴老宅是為你好,你以後在奶奶家要聽話,夫子教你的東西你都不能忘了,有不懂的就去問大堂哥,知道嗎?等你長大了懂事了,就能迴來跟大姐二姐住在一起了。”說著說著張秋雅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雖然不明白二姐為什麽讓他乖乖的待在爺爺奶奶家,但是小安還是抽抽搭搭的點了點頭,問到:“嗯,我知道了,那我要是想你們了怎麽辦?”
見他這樣,張秋雅輕輕笑了笑,將他的頭發理了理說到:“傻瓜,咱們就住在一個村,你要想我們了,跟爺爺奶奶說一聲,讓奶奶或者小姑送你迴咱們家不就行了?”
小安聽了她的話就抬頭看了看旁邊的張連氏。
“嗯,你想大姐二姐了,奶奶就送你去找她們好不好?”張連氏說到。
小安這才點點頭,將手放到張連氏手裏,看著張秋雅還有些難過。
“奶奶,小安以後就麻煩您了,有什麽事盡管去找我們。”張秋雅對張連氏鞠了個躬說到。
張連氏連忙將她扶了起來。
“你這孩子,這是幹什麽,我是你們親奶奶,這都是奶奶應該的,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迴去告訴你大姐,別擔心小安,奶奶會照顧好他的,啊?”
張秋雅點點頭。
張秋雅跟著張連氏將小安送迴張家老宅,看著小安一步三迴頭的樣子,張秋雅咬咬牙,跑迴了自己家。
小安不在的日子姐妹倆都變得有些沉默,張秋雅每天早出晚歸的,不是在山坳照看香菇和木耳,就是背著背簍漫山遍野的轉悠挖藥,直到有一天晚上發現張秋水還在對著蠟燭繡花,再看看旁邊的籃子裏已經好多繡好的繡品,這才發現這些日子張秋水竟然一直不停的在繡繡品。
“大姐,你這樣眼睛會壞的。”張秋雅有些擔心。
張秋水也不在意,繼續手上的動作。
“沒關係的,這幾天你天天的不在家,小安也不在了,我一個人也不知道做什麽,隻能做做繡活,而且大姐也不想你太辛苦。”說著就停下手裏的動作,一副漂亮的繡品就完工了。
張秋水仔細檢查了下沒有遐思,這才將繡好的繡品放到旁邊的籃子裏,有些高興的對張秋雅說到:“對了,下午你不在,小安和小姑過來了,小安說夫子誇他的課業好,還說他聰明,我就想著多攢點錢,抓緊送小安去鎮上好的學堂吧。”
看著張秋水明擺著扯開話題的樣子,張秋雅也不過多糾結,順著她的話就說到:“嗯,正好我這些日子也挖了不少的藥材,我明天就去鎮上打聽打聽學堂的事情。”
姐妹倆又說了一會話,這才洗漱了爬到炕上準備睡覺,張秋水忽然想到什麽,用手撐著身子看著張秋雅說到:“對了,辣椒和番茄開花了,我上午過去澆水的時候看到的,黃的白的開了不少了。”
“真的?”張秋雅聽了一下就坐了起來,“太好了,再有一個月咱們就能吃到新鮮的辣椒和番茄了。”
張秋水看著她的樣子,不由的笑道:“看你高興成這樣,快睡覺吧,明天早去早迴,買些肉迴來,我明天上老宅接小安迴來吃飯。”
“好……”
第二天一早,張秋雅將要送到百草堂的藥材裝好,又將張秋水繡好的繡品都用包袱裝了跨在身上,這才背著背簍往山上去,她這段時間發現走路的話,從山上這條小路要比從村子裏到管官道要近許多。
張秋雅到百草堂的時候,來福才剛開門,嘴裏還打著哈欠,看見張秋雅來了連忙打招唿。
“二姑娘這麽早啊……”
張秋雅將背簍放下,笑道:“來福哥早……”
看著張秋雅放下背簍,來福就自覺地將背簍裏的藥材倒了出來放到專門的簸箕裏分揀,然後過稱。
“阿文和阿興呢?”張秋雅問。
來福一邊整理一邊迴到:“少爺他們才起來,這會應該在後院吃早飯呐。”
“哦,好的,來福哥,那你忙著,我自己去找她們。”說著就直接掀開簾子往後院去了。
白書文沒想到張秋雅這麽早就跑過來了,連忙讓孫嬸添了一副碗筷。
“這麽早,還沒吃早飯吧,這是我的碗筷,還沒動過的,你先吃。”似乎有些嫌孫嬸動作慢,白書文索性將自己的碗筷推到了張秋雅麵前。
眼光不自覺的放到了張秋雅頭上的發讚上麵,嘴角就彎了起來。
張秋雅一早就起來趕路,肚子確實餓了,也不跟他客氣,接過他的碗筷就直接吃了起來,這下白書文笑的更開心了,張興義坐在對麵,來迴看了看兩人,最終低下頭默默的吃著東西。
吃過早飯,三人就在樹下的石桌旁坐了,張秋雅四處看了看問到:“你爹又不在家啊?”
白書文點點頭。
“嗯,最近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昨天晚上有人突發急診,半夜把他叫走了,這會還沒迴來呢。”
“好吧。”張秋雅應了一聲就不再多問了。
白書文看她似乎有事,就問了一句:“你今天就隻是來送藥材?”
張秋雅一邊翻著手裏的書一邊迴到:“我待會還要去打聽打聽學堂的事情,我想送小安來鎮上的學堂上學。”
白書文想了想說到。
“學堂啊,鎮上就兩個學堂稍微好些,一個立山書院,一個湖州書院,別的就是一些私塾了。”
“書院不是一般都是那些童生秀才什麽的讀書的地方嗎?小安這麽小的孩子也收嗎?”張秋雅有些奇怪的問到。
白書文笑了笑,就給她詳細解釋了下。
“書院並不是所有的都隻收童生秀才的,也有啟蒙班的,我剛才跟你說的這兩個書院就啟蒙班,鎮上有不少像小安這麽大的孩子都是送到這兩家書院的,夫子的學問也是非常不錯的。”
張秋雅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問到:“這樣啊,那這兩家書院招收學生有什麽要求嗎?”
白書文想了想就搖搖頭,說到:“這個我還真的就不清楚了,待會我陪你去打聽打聽。”
“好……”
張興義在旁邊看著兩人你來我往的說著話,把他一個大活人直接給當成透明的了,將手放在嘴邊掩嘴咳嗽了兩聲。
“咳咳……我說,你們倆能不能別當我不存在?”
張秋雅這才將視線落在張興義身上。
跟白書文一樣,一個年過完,張秋雅忽然發現張興義竟然也長高了不少,可能是跟著白岐山生活變好了,這個年齡本就是長得快的時候,而且她還發現,張興義竟然比以前變白了,也變秀氣了,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以前沉默寡言隻會幫著她打掩護的傻小子竟然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和白書文一樣的翩翩小公子了。
而且張秋雅還發現,自從跟著白岐山學醫,張興義的性格開朗了不少,偶爾也會說兩句話調侃人了。
張興義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臉上就染上了一抹紅暈。
“你,你你盯著我看幹什麽?”
張秋雅索性站了起來,圍著他一邊轉圈一邊打量,直把張興義看的手不是手,腳不是腳的,終於在他快要發飆的時候,感歎了一句。
“我發現你自從跟著白叔叔學醫以後,還真是變了不少啊……”
作者:大家可以關注我的新浪微博:深藏功與名的梅姐姐,謝謝親們喜歡,晚安!
小安被張老頭帶走以後,張秋水哭了很長時間,最後姐妹倆實在想不到什麽辦法能將小安帶迴來,因為張老頭的做法讓人根本挑不出錯處,最後姐妹倆隻得認命。
“姐,你別難過了,雖然他們把小安帶迴去了,但是不能阻止我們見麵啊,想小安的時候就把小安接迴來就是了,至於他們為什麽這麽做,時間到了自然就知道了,咱們現在空在這裏猜測也不是辦法。”最後還是張秋雅想到了關鍵,安慰張秋水。
“可是小安在那邊,我不放心啊。”張秋水有些哽咽的說到。
這同樣是張秋雅擔心的,但是想到老宅還有張連氏和張杏,也就放心了,跟張秋水說到。
“奶奶和小姑還在家呢,不會有事的,小安是我們的親弟弟,也是我們三房唯一的男丁,等到小安長大一些,能撐起門戶了,咱們就有理由把小安接迴來了,這段時間咱們能做的,就是幫小安攢下家業,以後不再受那邊的控製。”
“我下午去學堂門口等小安,交代他幾句話,小安雖然小,可是脾氣硬氣,我怕他會吃虧。”張秋雅還是有些不放心,決定親自去交代小安。
等到下午學堂放學的時候,小安一出門就看見站在門口的張秋雅和張連氏,連忙跑了過去撲到張秋雅懷裏就哭了起來。
“二姐,我想迴家,嗚嗚嗚……”
張秋雅眼睛有些濕潤,蹲在小安跟前,一邊幫他擦眼淚一邊說道:“小安,你先別哭,聽二姐給你說,爺爺將你接迴老宅是為你好,你以後在奶奶家要聽話,夫子教你的東西你都不能忘了,有不懂的就去問大堂哥,知道嗎?等你長大了懂事了,就能迴來跟大姐二姐住在一起了。”說著說著張秋雅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雖然不明白二姐為什麽讓他乖乖的待在爺爺奶奶家,但是小安還是抽抽搭搭的點了點頭,問到:“嗯,我知道了,那我要是想你們了怎麽辦?”
見他這樣,張秋雅輕輕笑了笑,將他的頭發理了理說到:“傻瓜,咱們就住在一個村,你要想我們了,跟爺爺奶奶說一聲,讓奶奶或者小姑送你迴咱們家不就行了?”
小安聽了她的話就抬頭看了看旁邊的張連氏。
“嗯,你想大姐二姐了,奶奶就送你去找她們好不好?”張連氏說到。
小安這才點點頭,將手放到張連氏手裏,看著張秋雅還有些難過。
“奶奶,小安以後就麻煩您了,有什麽事盡管去找我們。”張秋雅對張連氏鞠了個躬說到。
張連氏連忙將她扶了起來。
“你這孩子,這是幹什麽,我是你們親奶奶,這都是奶奶應該的,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迴去告訴你大姐,別擔心小安,奶奶會照顧好他的,啊?”
張秋雅點點頭。
張秋雅跟著張連氏將小安送迴張家老宅,看著小安一步三迴頭的樣子,張秋雅咬咬牙,跑迴了自己家。
小安不在的日子姐妹倆都變得有些沉默,張秋雅每天早出晚歸的,不是在山坳照看香菇和木耳,就是背著背簍漫山遍野的轉悠挖藥,直到有一天晚上發現張秋水還在對著蠟燭繡花,再看看旁邊的籃子裏已經好多繡好的繡品,這才發現這些日子張秋水竟然一直不停的在繡繡品。
“大姐,你這樣眼睛會壞的。”張秋雅有些擔心。
張秋水也不在意,繼續手上的動作。
“沒關係的,這幾天你天天的不在家,小安也不在了,我一個人也不知道做什麽,隻能做做繡活,而且大姐也不想你太辛苦。”說著就停下手裏的動作,一副漂亮的繡品就完工了。
張秋水仔細檢查了下沒有遐思,這才將繡好的繡品放到旁邊的籃子裏,有些高興的對張秋雅說到:“對了,下午你不在,小安和小姑過來了,小安說夫子誇他的課業好,還說他聰明,我就想著多攢點錢,抓緊送小安去鎮上好的學堂吧。”
看著張秋水明擺著扯開話題的樣子,張秋雅也不過多糾結,順著她的話就說到:“嗯,正好我這些日子也挖了不少的藥材,我明天就去鎮上打聽打聽學堂的事情。”
姐妹倆又說了一會話,這才洗漱了爬到炕上準備睡覺,張秋水忽然想到什麽,用手撐著身子看著張秋雅說到:“對了,辣椒和番茄開花了,我上午過去澆水的時候看到的,黃的白的開了不少了。”
“真的?”張秋雅聽了一下就坐了起來,“太好了,再有一個月咱們就能吃到新鮮的辣椒和番茄了。”
張秋水看著她的樣子,不由的笑道:“看你高興成這樣,快睡覺吧,明天早去早迴,買些肉迴來,我明天上老宅接小安迴來吃飯。”
“好……”
第二天一早,張秋雅將要送到百草堂的藥材裝好,又將張秋水繡好的繡品都用包袱裝了跨在身上,這才背著背簍往山上去,她這段時間發現走路的話,從山上這條小路要比從村子裏到管官道要近許多。
張秋雅到百草堂的時候,來福才剛開門,嘴裏還打著哈欠,看見張秋雅來了連忙打招唿。
“二姑娘這麽早啊……”
張秋雅將背簍放下,笑道:“來福哥早……”
看著張秋雅放下背簍,來福就自覺地將背簍裏的藥材倒了出來放到專門的簸箕裏分揀,然後過稱。
“阿文和阿興呢?”張秋雅問。
來福一邊整理一邊迴到:“少爺他們才起來,這會應該在後院吃早飯呐。”
“哦,好的,來福哥,那你忙著,我自己去找她們。”說著就直接掀開簾子往後院去了。
白書文沒想到張秋雅這麽早就跑過來了,連忙讓孫嬸添了一副碗筷。
“這麽早,還沒吃早飯吧,這是我的碗筷,還沒動過的,你先吃。”似乎有些嫌孫嬸動作慢,白書文索性將自己的碗筷推到了張秋雅麵前。
眼光不自覺的放到了張秋雅頭上的發讚上麵,嘴角就彎了起來。
張秋雅一早就起來趕路,肚子確實餓了,也不跟他客氣,接過他的碗筷就直接吃了起來,這下白書文笑的更開心了,張興義坐在對麵,來迴看了看兩人,最終低下頭默默的吃著東西。
吃過早飯,三人就在樹下的石桌旁坐了,張秋雅四處看了看問到:“你爹又不在家啊?”
白書文點點頭。
“嗯,最近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昨天晚上有人突發急診,半夜把他叫走了,這會還沒迴來呢。”
“好吧。”張秋雅應了一聲就不再多問了。
白書文看她似乎有事,就問了一句:“你今天就隻是來送藥材?”
張秋雅一邊翻著手裏的書一邊迴到:“我待會還要去打聽打聽學堂的事情,我想送小安來鎮上的學堂上學。”
白書文想了想說到。
“學堂啊,鎮上就兩個學堂稍微好些,一個立山書院,一個湖州書院,別的就是一些私塾了。”
“書院不是一般都是那些童生秀才什麽的讀書的地方嗎?小安這麽小的孩子也收嗎?”張秋雅有些奇怪的問到。
白書文笑了笑,就給她詳細解釋了下。
“書院並不是所有的都隻收童生秀才的,也有啟蒙班的,我剛才跟你說的這兩個書院就啟蒙班,鎮上有不少像小安這麽大的孩子都是送到這兩家書院的,夫子的學問也是非常不錯的。”
張秋雅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問到:“這樣啊,那這兩家書院招收學生有什麽要求嗎?”
白書文想了想就搖搖頭,說到:“這個我還真的就不清楚了,待會我陪你去打聽打聽。”
“好……”
張興義在旁邊看著兩人你來我往的說著話,把他一個大活人直接給當成透明的了,將手放在嘴邊掩嘴咳嗽了兩聲。
“咳咳……我說,你們倆能不能別當我不存在?”
張秋雅這才將視線落在張興義身上。
跟白書文一樣,一個年過完,張秋雅忽然發現張興義竟然也長高了不少,可能是跟著白岐山生活變好了,這個年齡本就是長得快的時候,而且她還發現,張興義竟然比以前變白了,也變秀氣了,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以前沉默寡言隻會幫著她打掩護的傻小子竟然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和白書文一樣的翩翩小公子了。
而且張秋雅還發現,自從跟著白岐山學醫,張興義的性格開朗了不少,偶爾也會說兩句話調侃人了。
張興義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臉上就染上了一抹紅暈。
“你,你你盯著我看幹什麽?”
張秋雅索性站了起來,圍著他一邊轉圈一邊打量,直把張興義看的手不是手,腳不是腳的,終於在他快要發飆的時候,感歎了一句。
“我發現你自從跟著白叔叔學醫以後,還真是變了不少啊……”
作者:大家可以關注我的新浪微博:深藏功與名的梅姐姐,謝謝親們喜歡,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