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們要買山腳下的那片荒地?”
村長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姐妹兩個,有些意外。
早上張秋雅和張秋水忽然拎了東西來他家,說了張寧安上村裏學堂的事,他心裏可憐三個孩子,便想也不想的就應下了,誰知道姐妹兩個接著就跟他說要買下她們家後麵的那塊荒地。
“嗯,村長爺爺,您能把那塊荒地賣給我們嗎?”張秋雅問到。
“那塊地本來就是荒廢了的,一直都沒人要,你家那兩塊還是你們祖上就有的,所以一直留在那裏了。”村長想了想又接著說:“不過那裏荒了好些年了,你們買那裏做什麽,要買地也該買些好地才是啊。”
張秋雅無奈的笑了笑,說到:“好的地貴啊,那裏雖然說荒了些,但是好在跟我們家挨在一起,這樣我們打理起來也方便,至於你說荒地不好也沒事,養養就好了,而且我們也就是用來種種菜什麽的,糧食我們家連個勞力都沒有,怎麽種。”
村長聽了她這麽說,想到張家老宅的那一群人,就深深的歎了口氣。
“好吧,那邊的地本來就是荒廢了的,村子裏原本也沒準備能賣掉,既然你們要,那就將你家那一片一直到山腳的地都圈給你們了。”說完又大概算了下,這才對姐妹二人說到:“總共也有四畝多地,現在一畝荒地的價格是四兩五錢,多出來的那些就不收你們銀子了,統共十八兩銀子,再加上衙門辦手續要收的稅錢一畝是二錢,四畝八錢,你們總共給我十八兩八錢就行了。”
張秋雅聽了,大概估算了下就從懷裏掏了二十兩銀子交給村長。
“村長爺爺,這是二十兩銀子,多出來的就請您喝茶了。”
村長雖然好奇張秋雅的銀子是哪裏來的,但是也不是多問的人,原本就是心疼三個孩子,見張秋雅要多給他銀子,哪裏肯收,連忙讓張秋雅將多得拿迴去。
張秋雅沒有理村長,而是將銀子直接塞到了他的手裏,這才說到:“村長爺爺,我知道您是為我們好,但是這個錢請您一定要收下。”說完臉上就浮現了難過的神色。
“您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若是讓老宅的人知道我們買了那麽多地,恐怕……”
村長看她這樣哪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就將銀子收了下來,對姐妹倆說到:“哎……這事兒我心裏有數,你們放心吧,我幫你們辦好了就將地契給你們送過去。”
姐妹倆這才站起來衝村長行了一禮。
“謝謝村長爺爺,那我們就先迴去了。”
村長點點頭,衝姐妹倆揮揮手。
“去吧,路上注意些……”
“嗯……”
姐妹兩剛從村長家出來就遇見了下地幹活的張德虎和張寧祿。
對於這個二伯和堂哥,張秋雅不知道該怎麽說,在老宅這兩個人就像是透明的存在,平時不管什麽事情都不會想到這兩人,但是一旦到了需要做累活苦活的時候,絕對會能看到這兩人的身影,當然,以前還有她爹張德力。
“二伯……三哥……”出於禮貌,姐妹倆還是停下腳步跟張德虎和張寧祿打招唿。
因為賀氏的事情,張德虎見到姐妹兩人就有些不好意思,麵前的人可是自己的親侄女啊,卻差點被自家婆娘給逼死。
這會聽見姐妹兩人給自己打招唿,張德虎就有些尷尬。
“嗬嗬,是阿雅和阿水啊,這是上哪去啊?”
“剛才去村長家跟他說小安上學的事,二伯和三哥這是下地去?”
張德虎將肩膀上的鋤頭放到地上,搓了搓手,幹笑了兩聲說到:“噢噢……嗬嗬,對啊,小安都該上學了,是啊是啊……我和你三哥去把地先翻了,要下種了。”
“喔……”張秋雅哦了一聲就沒再說話,一時間氣氛就變得特別尷尬。
這時一直沉默寡言的張寧祿說話了。
“阿雅,我記得你家旁邊還有兩塊地的,你們收拾不來吧?等我把這邊的弄好了,我去給你們把地翻了。”
張秋雅聽了衝他笑了笑說:“三哥,不用了,我和我姐慢慢弄能收拾好,家裏的地這麽多,就光靠你和二伯兩個人已經夠辛苦了。”
說完也不等對方說話,拉了張秋水就準備走了。
“二伯,三哥,你們先忙著,我們先迴去了。”
張寧祿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點點頭,讓到旁邊讓姐妹倆過去。
看著手拉手走遠的姐妹倆,張寧祿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最終還是拿了鋤頭跟著張德虎下地去了。
……
村裏的學堂是定在三月開始上課的。
初一這天早上張秋水起了個大早,給小安煮了早餐,將吃的煮好了這才去炕上將小安和張秋雅叫了起來,然後幫小安穿衣服。
小安從睜開眼睛開始就興奮的不得了,他期盼了許久,今天終於可以去上學了。
張秋雅給小安準備了一個斜跨的書包,裏麵放了林楚楚送給他的開學禮物,一本三字經,還有白書文送毛筆和練字本。
“二姐,我的書放進去了嗎?”
“放了……”
“二姐,我的毛筆和本子放了嗎?”
“……”
“放了放了……都放了,放心吧。”張秋雅終於受不了小安的超級連環問,將準備好的書包直接掛到了他的身上,還輕輕拍了拍他的腦袋。
小安笑嗬嗬的摸著小書包,就連早飯都多吃了一碗稀飯。
吃過早飯張秋水和張秋雅就送小安去學堂了。
村子裏的學堂其實就是宗祠的前院,裏麵讀書的都是村子裏幾個大姓家的孩子,而且都是小孩子,因為大一些的孩子,要是有條件繼續念書的就上鎮上去,家裏條件一般或者不好的就念完村裏的學堂就結束了,大多數人的觀念中,能認識字就夠了,不需要有太大的文才。
可是盡管如此,能來學堂上學的孩子還是很少,都是家裏條件相對好一些的,畢竟就算在村裏上學堂也是需要交束脩的,而張寧禮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
張秋雅他們到的時候,上學的孩子基本上都到了,姐妹兩人將小安交給先生,就退到了教室外麵。
看著裏麵坐的端正認真聽夫子講課的小安,姐妹倆的嘴角都不由的上揚。
“姐,咱們迴去吧,一會放學了我再來接小安。”
“好……”
再看了一眼認真聽講的小安,姐妹倆這才轉身往迴走,她們今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前幾天張秋雅已經將發出來的辣椒苗和番茄苗移植到了地裏,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她將兩樣東西種到了離她們家最遠的一塊地裏,現在除了村長一家還有張順一家,沒有人知道山腳的這一片荒地已經都是她家的了,而在不久的將來,出了一係列變故之後,她卻萬分慶幸當初多了一個心眼,將這兩樣東西種到了離她們家那麽遠的地方。
姐妹倆迴到家裏就拿了桶去栽了辣椒和番茄的地方,給地澆水。
打水的時候張秋雅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條從山裏流出來的小溪,確切的說應該算是一個山泉的泉眼,在這裏住了這麽長時間,她們家的水都是從這裏挑過去的,張秋雅發現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現在變暖的春天,這個小溪裏的水都是一樣的流量,從沒大過,也沒小過,就連大雪連天的那幾天也依舊如此。
不過幸好村長當時賣地給他們的時候,為了方便姐妹兩個澆地,連這一片也劃進了地契裏,也就是說,這個泉眼和這一片地,現在都是她們的了。
看著地裏一排排的小綠苗,張秋雅的心情好的不得了,澆水的時候也特別的用心,一株株的澆過去,就怕有了遺漏。
張秋水也站在旁邊給另外一邊澆水,一邊澆一邊問。
“阿雅,這些辣椒和這個你說的什麽番茄,要什麽時候才能長出來啊?”
“大概要兩個月的吧,要是有肥料一個多月就能結果了。”張秋雅迴答到。
想到這個,張秋雅又鬱悶了,這個朝代沒有化肥,都是用的農家肥,但是光靠他們姐弟三個哪裏有那麽多的農家肥啊,看來這個肥料的問題還是得再想想辦法。
“肥料的話,迴頭你去問問順子叔吧,他或許有辦法。”張秋水見她愁眉苦臉的,便提議道。
“嗯,還有這麽多呢,姐,咱們得加快速度了,不然到了中午太陽太烈了澆水就沒用了。”
“好……”
姐妹倆都不是犯懶的人,而且都做慣了累活,幾個來迴下來,地裏所有的苗都澆完了水,兩個人也累得夠嗆了。
“唿……累死我了,走吧,迴家休息一會,我去接小安迴來吃午飯。”
因為學堂裏都是村裏的孩子,所以中午的時候都會給大家一個時辰的時間休息和迴家吃飯,張秋雅到了學堂門口的時候孩子們都走的差不多了,站在門口看了半天也沒有看見小安的身影,張秋雅就有些著急,就往學堂裏走了進去。
看了一圈這才看見蹲在角落裏抱著書包的小安,隻不過此時的小安卻滿臉淚水,頭發也亂糟糟的,衣服看著也像被拉扯過的,張秋雅心跳了一下,連忙朝他跑了過去。
村長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姐妹兩個,有些意外。
早上張秋雅和張秋水忽然拎了東西來他家,說了張寧安上村裏學堂的事,他心裏可憐三個孩子,便想也不想的就應下了,誰知道姐妹兩個接著就跟他說要買下她們家後麵的那塊荒地。
“嗯,村長爺爺,您能把那塊荒地賣給我們嗎?”張秋雅問到。
“那塊地本來就是荒廢了的,一直都沒人要,你家那兩塊還是你們祖上就有的,所以一直留在那裏了。”村長想了想又接著說:“不過那裏荒了好些年了,你們買那裏做什麽,要買地也該買些好地才是啊。”
張秋雅無奈的笑了笑,說到:“好的地貴啊,那裏雖然說荒了些,但是好在跟我們家挨在一起,這樣我們打理起來也方便,至於你說荒地不好也沒事,養養就好了,而且我們也就是用來種種菜什麽的,糧食我們家連個勞力都沒有,怎麽種。”
村長聽了她這麽說,想到張家老宅的那一群人,就深深的歎了口氣。
“好吧,那邊的地本來就是荒廢了的,村子裏原本也沒準備能賣掉,既然你們要,那就將你家那一片一直到山腳的地都圈給你們了。”說完又大概算了下,這才對姐妹二人說到:“總共也有四畝多地,現在一畝荒地的價格是四兩五錢,多出來的那些就不收你們銀子了,統共十八兩銀子,再加上衙門辦手續要收的稅錢一畝是二錢,四畝八錢,你們總共給我十八兩八錢就行了。”
張秋雅聽了,大概估算了下就從懷裏掏了二十兩銀子交給村長。
“村長爺爺,這是二十兩銀子,多出來的就請您喝茶了。”
村長雖然好奇張秋雅的銀子是哪裏來的,但是也不是多問的人,原本就是心疼三個孩子,見張秋雅要多給他銀子,哪裏肯收,連忙讓張秋雅將多得拿迴去。
張秋雅沒有理村長,而是將銀子直接塞到了他的手裏,這才說到:“村長爺爺,我知道您是為我們好,但是這個錢請您一定要收下。”說完臉上就浮現了難過的神色。
“您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若是讓老宅的人知道我們買了那麽多地,恐怕……”
村長看她這樣哪裏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就將銀子收了下來,對姐妹倆說到:“哎……這事兒我心裏有數,你們放心吧,我幫你們辦好了就將地契給你們送過去。”
姐妹倆這才站起來衝村長行了一禮。
“謝謝村長爺爺,那我們就先迴去了。”
村長點點頭,衝姐妹倆揮揮手。
“去吧,路上注意些……”
“嗯……”
姐妹兩剛從村長家出來就遇見了下地幹活的張德虎和張寧祿。
對於這個二伯和堂哥,張秋雅不知道該怎麽說,在老宅這兩個人就像是透明的存在,平時不管什麽事情都不會想到這兩人,但是一旦到了需要做累活苦活的時候,絕對會能看到這兩人的身影,當然,以前還有她爹張德力。
“二伯……三哥……”出於禮貌,姐妹倆還是停下腳步跟張德虎和張寧祿打招唿。
因為賀氏的事情,張德虎見到姐妹兩人就有些不好意思,麵前的人可是自己的親侄女啊,卻差點被自家婆娘給逼死。
這會聽見姐妹兩人給自己打招唿,張德虎就有些尷尬。
“嗬嗬,是阿雅和阿水啊,這是上哪去啊?”
“剛才去村長家跟他說小安上學的事,二伯和三哥這是下地去?”
張德虎將肩膀上的鋤頭放到地上,搓了搓手,幹笑了兩聲說到:“噢噢……嗬嗬,對啊,小安都該上學了,是啊是啊……我和你三哥去把地先翻了,要下種了。”
“喔……”張秋雅哦了一聲就沒再說話,一時間氣氛就變得特別尷尬。
這時一直沉默寡言的張寧祿說話了。
“阿雅,我記得你家旁邊還有兩塊地的,你們收拾不來吧?等我把這邊的弄好了,我去給你們把地翻了。”
張秋雅聽了衝他笑了笑說:“三哥,不用了,我和我姐慢慢弄能收拾好,家裏的地這麽多,就光靠你和二伯兩個人已經夠辛苦了。”
說完也不等對方說話,拉了張秋水就準備走了。
“二伯,三哥,你們先忙著,我們先迴去了。”
張寧祿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點點頭,讓到旁邊讓姐妹倆過去。
看著手拉手走遠的姐妹倆,張寧祿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最終還是拿了鋤頭跟著張德虎下地去了。
……
村裏的學堂是定在三月開始上課的。
初一這天早上張秋水起了個大早,給小安煮了早餐,將吃的煮好了這才去炕上將小安和張秋雅叫了起來,然後幫小安穿衣服。
小安從睜開眼睛開始就興奮的不得了,他期盼了許久,今天終於可以去上學了。
張秋雅給小安準備了一個斜跨的書包,裏麵放了林楚楚送給他的開學禮物,一本三字經,還有白書文送毛筆和練字本。
“二姐,我的書放進去了嗎?”
“放了……”
“二姐,我的毛筆和本子放了嗎?”
“……”
“放了放了……都放了,放心吧。”張秋雅終於受不了小安的超級連環問,將準備好的書包直接掛到了他的身上,還輕輕拍了拍他的腦袋。
小安笑嗬嗬的摸著小書包,就連早飯都多吃了一碗稀飯。
吃過早飯張秋水和張秋雅就送小安去學堂了。
村子裏的學堂其實就是宗祠的前院,裏麵讀書的都是村子裏幾個大姓家的孩子,而且都是小孩子,因為大一些的孩子,要是有條件繼續念書的就上鎮上去,家裏條件一般或者不好的就念完村裏的學堂就結束了,大多數人的觀念中,能認識字就夠了,不需要有太大的文才。
可是盡管如此,能來學堂上學的孩子還是很少,都是家裏條件相對好一些的,畢竟就算在村裏上學堂也是需要交束脩的,而張寧禮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
張秋雅他們到的時候,上學的孩子基本上都到了,姐妹兩人將小安交給先生,就退到了教室外麵。
看著裏麵坐的端正認真聽夫子講課的小安,姐妹倆的嘴角都不由的上揚。
“姐,咱們迴去吧,一會放學了我再來接小安。”
“好……”
再看了一眼認真聽講的小安,姐妹倆這才轉身往迴走,她們今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前幾天張秋雅已經將發出來的辣椒苗和番茄苗移植到了地裏,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她將兩樣東西種到了離她們家最遠的一塊地裏,現在除了村長一家還有張順一家,沒有人知道山腳的這一片荒地已經都是她家的了,而在不久的將來,出了一係列變故之後,她卻萬分慶幸當初多了一個心眼,將這兩樣東西種到了離她們家那麽遠的地方。
姐妹倆迴到家裏就拿了桶去栽了辣椒和番茄的地方,給地澆水。
打水的時候張秋雅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條從山裏流出來的小溪,確切的說應該算是一個山泉的泉眼,在這裏住了這麽長時間,她們家的水都是從這裏挑過去的,張秋雅發現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現在變暖的春天,這個小溪裏的水都是一樣的流量,從沒大過,也沒小過,就連大雪連天的那幾天也依舊如此。
不過幸好村長當時賣地給他們的時候,為了方便姐妹兩個澆地,連這一片也劃進了地契裏,也就是說,這個泉眼和這一片地,現在都是她們的了。
看著地裏一排排的小綠苗,張秋雅的心情好的不得了,澆水的時候也特別的用心,一株株的澆過去,就怕有了遺漏。
張秋水也站在旁邊給另外一邊澆水,一邊澆一邊問。
“阿雅,這些辣椒和這個你說的什麽番茄,要什麽時候才能長出來啊?”
“大概要兩個月的吧,要是有肥料一個多月就能結果了。”張秋雅迴答到。
想到這個,張秋雅又鬱悶了,這個朝代沒有化肥,都是用的農家肥,但是光靠他們姐弟三個哪裏有那麽多的農家肥啊,看來這個肥料的問題還是得再想想辦法。
“肥料的話,迴頭你去問問順子叔吧,他或許有辦法。”張秋水見她愁眉苦臉的,便提議道。
“嗯,還有這麽多呢,姐,咱們得加快速度了,不然到了中午太陽太烈了澆水就沒用了。”
“好……”
姐妹倆都不是犯懶的人,而且都做慣了累活,幾個來迴下來,地裏所有的苗都澆完了水,兩個人也累得夠嗆了。
“唿……累死我了,走吧,迴家休息一會,我去接小安迴來吃午飯。”
因為學堂裏都是村裏的孩子,所以中午的時候都會給大家一個時辰的時間休息和迴家吃飯,張秋雅到了學堂門口的時候孩子們都走的差不多了,站在門口看了半天也沒有看見小安的身影,張秋雅就有些著急,就往學堂裏走了進去。
看了一圈這才看見蹲在角落裏抱著書包的小安,隻不過此時的小安卻滿臉淚水,頭發也亂糟糟的,衣服看著也像被拉扯過的,張秋雅心跳了一下,連忙朝他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