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嘉慶駕崩
穿越大明,從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國 作者:老子到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總之,一切都是按大清各個衙門最真實的布局設置的;
你們以後經曆的案件、民生、急遞都是在大清真實發生的事情。”
“你們處置的貪官汙吏、江洋大盜、不法商人也是真實的罪犯,總之這等於是為大清;
完成大換血計劃,重新養了一套朝廷班子。”
“雖然,會花費朝廷不少銀子;
但是比起除掉這群貪官汙吏,這一切都值得。”
“官員模擬班如果有人能升任六部九卿,那就可以得到每日朝會的最新信息;
甚至中書省的信息。”
“朕的兒子旻寧,也就是下一任大清王會每日來給你們開朝會;
以穩固我大清的國泰民安。”
“各位學子,這就是完整的增援未來計劃,在完成這個計劃之前,為了保密;
你們除了史文龍院長,誰都不能離開大清政治經濟學院。”
“你們的家人,也無需擔心;
朝廷在你們踏入乾園開始,就以八品官員的俸祿按時撥給你們的家人。”
“你們為國奉獻,朝廷會保證你們家人衣食無憂的。”
一千多個學子聽完這話,頓時激動起來,沒想到大清王竟然是這個心思;
這豈止是換血計劃,這是換天計劃啊。
而自己這幫政治經濟學院的師兄弟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這個時候嘉慶虛弱的說道:
“史院長,你給學子們說幾句吧!”
史文龍聽到嘉慶的話,連忙轉身向其行禮,隨後又轉過身來對著台下的眾多學子說道:
“諸位同學,老夫是這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副院長;
院長由大清王兼任。”
“我們求學多年,為的是什麽;
就是為了拯救陷入水深火熱的黎民百姓,為了拯救這個苦難的國家。”
“我史文龍自從大清科學院政治經濟係開建以來,就擔任係主任,為國家培養學子;
曆代畢業的學子在畢業的時候,都立下為民請命的誓言。”
“同學們,都知道橫渠四句吧;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很感染人,但是幾百年來喜歡它的卻沒有幾人,你們都知道為什麽嗎?”
“難道是它的立意不好嗎?”
“顯然也不是,畢竟誰能真正做到這句話,恐怕都能和聖人比肩了;
大家都做不到這句話,所以就很不喜歡這句話。”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家還很討厭它。”
“但是,我希望我們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學子們,去踐行它;
哪怕你能做到其中的一兩句,你都是這個時代的偉人,是我們大清國官場的燈塔。”
“等到大清國的土地上都能亮起這種燭火的時候,就能驅散官場的黑暗。”
“當然,我們大清政治經濟學院沒有離開大清科學院的時候,我們陸陸續續送出去近四千學子;
現在已經有兩千多人墮落了,可見環境塑造人。”
“在一個貪官橫行的環境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初心,但是我希望我們增援未來計劃的學子們;
在未來的官場上,都不要沉沙折戟。”
“因為,你隻要犯事;
去抓你的就是自己的同學,並且還會罪加一等的判決。”
“如果,普通科舉取試的官員貪墨五十兩銀子是砍頭的話,那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學子們;
在官場犯事了就是誅滅全家。”
“朝廷培養你們,是為了讓你們成為照亮黑暗的點點燭火,而不是去同流合汙。”
一千多號學子齊齊站了出來,向上舉起右手鄭重的說道:
“我宣誓,我作為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一員學子,未來踏足官場之後;
一定忠於大清王、忠於朝廷,對得起學院的培養。”
“如果,我未來真的墮落了,甘願被誅滅全家,以警示後來者。”
嘉慶看到這一幕驚喜的笑了起來,自己這大半年的時間和宰相劉少聰一直在忙活這事;
如今,終於算小有所成了。
想到這裏,嘉慶對一旁的二王子旻寧說道:
“老二,你看;
這就是父王給你留下的最後一道底牌,你要照顧好這大清政治經濟學院。”
“未來,是屬於你的;
父王累了,想休息一下了。”
嘉慶說完這話,手直接垂落了下來,最後一道餘光也在嘉慶的眼睛裏消失;
但是他的臉上卻是露出了欣慰、釋然的笑容。
二王子旻寧看到這一幕,眼淚嘩嘩的就流了下來,把凳子往後一挪;
直接跪倒在地,哭喊道:
“父王,您的囑咐兒臣都記著了,兒臣一定不讓你失望;
兒臣一定掃除弊政,振興大清國。”
“父王,您就安心休息吧,兒臣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宰相劉少聰看到這一幕,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史文龍卻是對著話筒說道:
“諸位學子,大王走了;
他老人家一手締造了大清政治經濟學院,他以後會在天上看著我們的。”
“我們都跪下送送大清王,也送送我們的老院長。”
就這樣,嘉慶在自己一手締造的大清政治經濟學院裏,永遠離開了世間。
當天晚上,百官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不少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畢竟這位爺從執政開始就一直在殺貪官;
這些年多少同僚就這樣離開了世間,真是可悲又可歎。
不少官員都在默默的準備著什麽,總之嘉慶皇帝的葬禮非常順利;
這他娘的不順利才怪了,這個老不死的終於死了,很多有問題的官員都快笑出花來了。
畢竟,能活著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就不信了,這年輕的大清王還能像他爹一樣,可以鐵血治國。
就這樣,道光初年,不少美女、珍寶、異獸都被那些貪官汙吏和大族送進大內;
道光也是照單全收,讓這些官員更是開心不已。
但是,他們卻沒有發現,這個年輕的王看他們的目光,仿佛在看一群待宰的豬羊。
道光六年,宰相穆彰阿犯事了,震驚整個朝野;
都察院竟然在他的府邸,查出來了一千八百萬兩銀子。
這個,僅僅......
你們以後經曆的案件、民生、急遞都是在大清真實發生的事情。”
“你們處置的貪官汙吏、江洋大盜、不法商人也是真實的罪犯,總之這等於是為大清;
完成大換血計劃,重新養了一套朝廷班子。”
“雖然,會花費朝廷不少銀子;
但是比起除掉這群貪官汙吏,這一切都值得。”
“官員模擬班如果有人能升任六部九卿,那就可以得到每日朝會的最新信息;
甚至中書省的信息。”
“朕的兒子旻寧,也就是下一任大清王會每日來給你們開朝會;
以穩固我大清的國泰民安。”
“各位學子,這就是完整的增援未來計劃,在完成這個計劃之前,為了保密;
你們除了史文龍院長,誰都不能離開大清政治經濟學院。”
“你們的家人,也無需擔心;
朝廷在你們踏入乾園開始,就以八品官員的俸祿按時撥給你們的家人。”
“你們為國奉獻,朝廷會保證你們家人衣食無憂的。”
一千多個學子聽完這話,頓時激動起來,沒想到大清王竟然是這個心思;
這豈止是換血計劃,這是換天計劃啊。
而自己這幫政治經濟學院的師兄弟們,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這個時候嘉慶虛弱的說道:
“史院長,你給學子們說幾句吧!”
史文龍聽到嘉慶的話,連忙轉身向其行禮,隨後又轉過身來對著台下的眾多學子說道:
“諸位同學,老夫是這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副院長;
院長由大清王兼任。”
“我們求學多年,為的是什麽;
就是為了拯救陷入水深火熱的黎民百姓,為了拯救這個苦難的國家。”
“我史文龍自從大清科學院政治經濟係開建以來,就擔任係主任,為國家培養學子;
曆代畢業的學子在畢業的時候,都立下為民請命的誓言。”
“同學們,都知道橫渠四句吧;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很感染人,但是幾百年來喜歡它的卻沒有幾人,你們都知道為什麽嗎?”
“難道是它的立意不好嗎?”
“顯然也不是,畢竟誰能真正做到這句話,恐怕都能和聖人比肩了;
大家都做不到這句話,所以就很不喜歡這句話。”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家還很討厭它。”
“但是,我希望我們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學子們,去踐行它;
哪怕你能做到其中的一兩句,你都是這個時代的偉人,是我們大清國官場的燈塔。”
“等到大清國的土地上都能亮起這種燭火的時候,就能驅散官場的黑暗。”
“當然,我們大清政治經濟學院沒有離開大清科學院的時候,我們陸陸續續送出去近四千學子;
現在已經有兩千多人墮落了,可見環境塑造人。”
“在一個貪官橫行的環境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初心,但是我希望我們增援未來計劃的學子們;
在未來的官場上,都不要沉沙折戟。”
“因為,你隻要犯事;
去抓你的就是自己的同學,並且還會罪加一等的判決。”
“如果,普通科舉取試的官員貪墨五十兩銀子是砍頭的話,那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學子們;
在官場犯事了就是誅滅全家。”
“朝廷培養你們,是為了讓你們成為照亮黑暗的點點燭火,而不是去同流合汙。”
一千多號學子齊齊站了出來,向上舉起右手鄭重的說道:
“我宣誓,我作為大清政治經濟學院的一員學子,未來踏足官場之後;
一定忠於大清王、忠於朝廷,對得起學院的培養。”
“如果,我未來真的墮落了,甘願被誅滅全家,以警示後來者。”
嘉慶看到這一幕驚喜的笑了起來,自己這大半年的時間和宰相劉少聰一直在忙活這事;
如今,終於算小有所成了。
想到這裏,嘉慶對一旁的二王子旻寧說道:
“老二,你看;
這就是父王給你留下的最後一道底牌,你要照顧好這大清政治經濟學院。”
“未來,是屬於你的;
父王累了,想休息一下了。”
嘉慶說完這話,手直接垂落了下來,最後一道餘光也在嘉慶的眼睛裏消失;
但是他的臉上卻是露出了欣慰、釋然的笑容。
二王子旻寧看到這一幕,眼淚嘩嘩的就流了下來,把凳子往後一挪;
直接跪倒在地,哭喊道:
“父王,您的囑咐兒臣都記著了,兒臣一定不讓你失望;
兒臣一定掃除弊政,振興大清國。”
“父王,您就安心休息吧,兒臣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宰相劉少聰看到這一幕,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史文龍卻是對著話筒說道:
“諸位學子,大王走了;
他老人家一手締造了大清政治經濟學院,他以後會在天上看著我們的。”
“我們都跪下送送大清王,也送送我們的老院長。”
就這樣,嘉慶在自己一手締造的大清政治經濟學院裏,永遠離開了世間。
當天晚上,百官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不少人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畢竟這位爺從執政開始就一直在殺貪官;
這些年多少同僚就這樣離開了世間,真是可悲又可歎。
不少官員都在默默的準備著什麽,總之嘉慶皇帝的葬禮非常順利;
這他娘的不順利才怪了,這個老不死的終於死了,很多有問題的官員都快笑出花來了。
畢竟,能活著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就不信了,這年輕的大清王還能像他爹一樣,可以鐵血治國。
就這樣,道光初年,不少美女、珍寶、異獸都被那些貪官汙吏和大族送進大內;
道光也是照單全收,讓這些官員更是開心不已。
但是,他們卻沒有發現,這個年輕的王看他們的目光,仿佛在看一群待宰的豬羊。
道光六年,宰相穆彰阿犯事了,震驚整個朝野;
都察院竟然在他的府邸,查出來了一千八百萬兩銀子。
這個,僅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