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戴罪立功
穿越大明,從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國 作者:老子到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多銀子,就算是座冰山也該捂熱乎了;
現在你竟然巴不得,把我納吉的九族給送下去。”
“我納吉不服!”
“和大人,你總不會說我送你的這一百二十四次禮,都是在汙蔑你吧;
何況,就算你不承認也沒有意義。”
“本官有詳細的賬冊,我納吉隨時可以為太上王取來。”
“本官送你的那些古董、字畫就在你和府放著,你經得起太上王的搜查嗎?”
和珅聽到納吉的話,後背直冒冷汗,臉色都蒼白了起來。
乾隆的目光這個時候也看了過來,鄭重的說道:
“和大人,納吉說,南京買煤礦他就貪汙了十萬兩,就被抄家滅族;
你貪汙了五十萬兩銀子,確能逍遙自在。”
“和大人,納吉那裏可是有詳細的賬冊,你不會還告訴本王你沒拿銀子吧。”
和珅聽到這裏撲騰一聲跪在地上,哭喊道:
“太上王,和珅讓您失望了;
我拿了這納吉的銀子,但是我和珅是有底線的,絕對不敢和納吉一樣賣國啊。”
“我清楚的知道隻有太上王好,隻有太清太平盛世;
才有我和珅的好日子。”
“太上王,我和珅不求您的寬恕;
您就算寬恕我,我也無顏活在這個世上。”
“就上我把您交代給我和珅的最後一道王命,完成再死吧。”
“等到罪臣把我大明的學子送到華夏科學院,讓他們學會製造重炮、裝甲車;
還有那製造大鐵鳥的技術。”
“能讓我大清的國土再也不受大明的威脅,我那個時候死也瞑目了。”
紀曉嵐看到這一幕,心裏一陣膈應,輕聲對劉墉說:
“得!”
“和珅氣數未盡,八成又死不了了。”
“否則,大上王不會是這個表情。”
劉墉歎息一聲說道:
“太上王如何喜歡和珅,紀大人又不是不知道,目前太上王不可能殺和珅;
隻是,今天被納吉架在火上烤,下不來台而已。”
“看來,我們得順水推舟了。”
紀曉嵐聽到這裏也是點了點頭。
乾隆看著紀曉嵐和劉墉在下麵做小動作,立馬喊了起來:
“劉墉,你和紀曉嵐在嘀咕什麽呢?”
劉墉和紀曉嵐對視一眼,連忙出班說道:
“啟奏太上王,我和紀曉嵐大人在探討和大人犯了這麽大的事情;
該不該砍頭。”
滿朝臣工看到當朝宰相劉墉都站了出來,眼睛都是一亮,這劉墉和紀曉嵐;
平日裏就跟這和珅不和,這迴和珅恐怕要完蛋了。
正所謂,破鼓萬人捶。
和大人橫行大清朝數十年,今天恐怕是要完了。
乾隆聽到劉墉的話,臉色頓時黑了下來,幽幽的說道:
“劉大人,你可是我大清的宰相,你來給本王說說這和珅該怎麽處置?”
劉墉聽到乾隆的問話,連忙說道:
“啟奏太上王,剛才微臣聽到納吉還有和大人的話了;
納吉身為戶部尚書,發現異常土地交易沒有詳細勘察。”
“因此導致大清大半個國度,暴露在轟炸機的威脅之下,這沒說的;
妥妥的造成了危害國家安全罪,太上王判決誅納吉的九族非常公正。”
“何況,就連納吉自己都認罪了。”
說到這裏,劉墉轉身看向納吉鄭重的說道:
“納大人,我劉墉說的沒錯吧。”
納吉聽到劉墉的話,垂頭喪氣的說道:
“劉大人說的不錯,我納吉認罪;
不過,這和大人拿了我納吉五倍的銀子,又該怎麽判?”
劉墉聽到納吉的問話,歎息一聲說道:
“納吉,本官問你;
和大人知不知道,你送給他的銀子是什麽銀子?”
納吉聽到劉墉的問話,連忙說道:
“知道,就是賣那一萬畝地的事情?”
劉墉聽到納吉的話,再次問道:
“就這,沒別的了?”
納吉聽到劉墉的話,頓時不解了,焦急的說道:
“這難道還不夠嗎?”
“那可是五十萬兩銀子,足夠砍和珅十迴腦袋了。”
“何況,我納吉給他送的禮可是有一百多次,可是有四百多萬銀子。”
劉墉聽到這裏點點頭說道:
“納吉,本官聽明白了,你想說的是,和珅是特大貪汙犯是吧?”
納吉聽到劉墉的話,連忙說道:
“不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按照大清律法,足以要了和珅三族的命了。”
和珅聽到納吉的話,恨不得直接把他給吃了。
劉墉這個時候不再搭理納吉,轉身向乾隆行禮道:
“啟奏太上王,案情已經很明朗了,納吉犯下賣國罪、危害國家安全罪;
您判決抄家、誅他九族,納吉已經認罪認罰。”
“至於和珅,很明顯他犯下了特大貪汙罪,按律法也當誅三族......”
劉墉的話還沒說完,納吉就笑了起來,冷笑道:
“和珅啊和珅,你這個黑心腸的混蛋也有今天,蒼天有眼啊。”
一旁的和珅卻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指著劉墉憤怒的說道:
“劉羅鍋,你這是公報私仇;
我和珅該判什麽罪,自有太上王公斷,何時輪到你來插手。”
劉墉看到自己話沒說完,就被兩個人打斷了,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怒聲道:
“這是在金殿之上,我劉墉正在和太上王迴話,你們能不能等我劉墉說完再發表意見。”
乾隆聽到劉墉的話,也怒聲道:
“吵吵鬧鬧成何體統,讓劉墉把話說完。”
納吉、和珅聽到乾隆開口了,連忙閉上了嘴巴。
劉墉這才再次開口說道:
“剛才我們講到,這和珅受賄了納吉四百萬兩銀子,放在平常的確該殺;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啊。”
“我們大半個大清,都在遭受大明那種大鐵鳥的威脅;
我們想要擺脫這種局麵,必須要一個八麵玲瓏的人帶著大清的飽學之士去海南求學。”
“把他們那些恪物之術都學迴來,讓我們大清也能造大鐵鳥和戰車;
這活我劉墉幹不了,諸位大人也幹不了。”
禮部尚書楊義臣立馬站起來說道:
“劉大人言過其實了吧,不就是邦交禮儀嗎?”
“這活我們禮部完全可以幹,何況這求學的事情,也是我們禮部份內的事情?”
劉墉歎息了一聲說道:
“楊大人,你聽......。”
現在你竟然巴不得,把我納吉的九族給送下去。”
“我納吉不服!”
“和大人,你總不會說我送你的這一百二十四次禮,都是在汙蔑你吧;
何況,就算你不承認也沒有意義。”
“本官有詳細的賬冊,我納吉隨時可以為太上王取來。”
“本官送你的那些古董、字畫就在你和府放著,你經得起太上王的搜查嗎?”
和珅聽到納吉的話,後背直冒冷汗,臉色都蒼白了起來。
乾隆的目光這個時候也看了過來,鄭重的說道:
“和大人,納吉說,南京買煤礦他就貪汙了十萬兩,就被抄家滅族;
你貪汙了五十萬兩銀子,確能逍遙自在。”
“和大人,納吉那裏可是有詳細的賬冊,你不會還告訴本王你沒拿銀子吧。”
和珅聽到這裏撲騰一聲跪在地上,哭喊道:
“太上王,和珅讓您失望了;
我拿了這納吉的銀子,但是我和珅是有底線的,絕對不敢和納吉一樣賣國啊。”
“我清楚的知道隻有太上王好,隻有太清太平盛世;
才有我和珅的好日子。”
“太上王,我和珅不求您的寬恕;
您就算寬恕我,我也無顏活在這個世上。”
“就上我把您交代給我和珅的最後一道王命,完成再死吧。”
“等到罪臣把我大明的學子送到華夏科學院,讓他們學會製造重炮、裝甲車;
還有那製造大鐵鳥的技術。”
“能讓我大清的國土再也不受大明的威脅,我那個時候死也瞑目了。”
紀曉嵐看到這一幕,心裏一陣膈應,輕聲對劉墉說:
“得!”
“和珅氣數未盡,八成又死不了了。”
“否則,大上王不會是這個表情。”
劉墉歎息一聲說道:
“太上王如何喜歡和珅,紀大人又不是不知道,目前太上王不可能殺和珅;
隻是,今天被納吉架在火上烤,下不來台而已。”
“看來,我們得順水推舟了。”
紀曉嵐聽到這裏也是點了點頭。
乾隆看著紀曉嵐和劉墉在下麵做小動作,立馬喊了起來:
“劉墉,你和紀曉嵐在嘀咕什麽呢?”
劉墉和紀曉嵐對視一眼,連忙出班說道:
“啟奏太上王,我和紀曉嵐大人在探討和大人犯了這麽大的事情;
該不該砍頭。”
滿朝臣工看到當朝宰相劉墉都站了出來,眼睛都是一亮,這劉墉和紀曉嵐;
平日裏就跟這和珅不和,這迴和珅恐怕要完蛋了。
正所謂,破鼓萬人捶。
和大人橫行大清朝數十年,今天恐怕是要完了。
乾隆聽到劉墉的話,臉色頓時黑了下來,幽幽的說道:
“劉大人,你可是我大清的宰相,你來給本王說說這和珅該怎麽處置?”
劉墉聽到乾隆的問話,連忙說道:
“啟奏太上王,剛才微臣聽到納吉還有和大人的話了;
納吉身為戶部尚書,發現異常土地交易沒有詳細勘察。”
“因此導致大清大半個國度,暴露在轟炸機的威脅之下,這沒說的;
妥妥的造成了危害國家安全罪,太上王判決誅納吉的九族非常公正。”
“何況,就連納吉自己都認罪了。”
說到這裏,劉墉轉身看向納吉鄭重的說道:
“納大人,我劉墉說的沒錯吧。”
納吉聽到劉墉的話,垂頭喪氣的說道:
“劉大人說的不錯,我納吉認罪;
不過,這和大人拿了我納吉五倍的銀子,又該怎麽判?”
劉墉聽到納吉的問話,歎息一聲說道:
“納吉,本官問你;
和大人知不知道,你送給他的銀子是什麽銀子?”
納吉聽到劉墉的問話,連忙說道:
“知道,就是賣那一萬畝地的事情?”
劉墉聽到納吉的話,再次問道:
“就這,沒別的了?”
納吉聽到劉墉的話,頓時不解了,焦急的說道:
“這難道還不夠嗎?”
“那可是五十萬兩銀子,足夠砍和珅十迴腦袋了。”
“何況,我納吉給他送的禮可是有一百多次,可是有四百多萬銀子。”
劉墉聽到這裏點點頭說道:
“納吉,本官聽明白了,你想說的是,和珅是特大貪汙犯是吧?”
納吉聽到劉墉的話,連忙說道:
“不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按照大清律法,足以要了和珅三族的命了。”
和珅聽到納吉的話,恨不得直接把他給吃了。
劉墉這個時候不再搭理納吉,轉身向乾隆行禮道:
“啟奏太上王,案情已經很明朗了,納吉犯下賣國罪、危害國家安全罪;
您判決抄家、誅他九族,納吉已經認罪認罰。”
“至於和珅,很明顯他犯下了特大貪汙罪,按律法也當誅三族......”
劉墉的話還沒說完,納吉就笑了起來,冷笑道:
“和珅啊和珅,你這個黑心腸的混蛋也有今天,蒼天有眼啊。”
一旁的和珅卻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指著劉墉憤怒的說道:
“劉羅鍋,你這是公報私仇;
我和珅該判什麽罪,自有太上王公斷,何時輪到你來插手。”
劉墉看到自己話沒說完,就被兩個人打斷了,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怒聲道:
“這是在金殿之上,我劉墉正在和太上王迴話,你們能不能等我劉墉說完再發表意見。”
乾隆聽到劉墉的話,也怒聲道:
“吵吵鬧鬧成何體統,讓劉墉把話說完。”
納吉、和珅聽到乾隆開口了,連忙閉上了嘴巴。
劉墉這才再次開口說道:
“剛才我們講到,這和珅受賄了納吉四百萬兩銀子,放在平常的確該殺;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啊。”
“我們大半個大清,都在遭受大明那種大鐵鳥的威脅;
我們想要擺脫這種局麵,必須要一個八麵玲瓏的人帶著大清的飽學之士去海南求學。”
“把他們那些恪物之術都學迴來,讓我們大清也能造大鐵鳥和戰車;
這活我劉墉幹不了,諸位大人也幹不了。”
禮部尚書楊義臣立馬站起來說道:
“劉大人言過其實了吧,不就是邦交禮儀嗎?”
“這活我們禮部完全可以幹,何況這求學的事情,也是我們禮部份內的事情?”
劉墉歎息了一聲說道:
“楊大人,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