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一個時代即將結束了
穿越大明,從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國 作者:老子到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錢統領,你一千禁衛軍前往海南島,他們每人都可以帶著直係親屬;
給你五年的時間,把三萬禁衛給本王訓練出來。”
“這是我們大明未來鎮壓南洋的底牌,需要什麽的,就找本王的管家劉能要。”
“另外,您們未來要全部擁有海戰的能力。”
“本王會給你們配備軍艦和補給船。”
以後的十年,朝中的閣臣都在逐漸老去,到最後連胡宗憲都過世了;
隻剩下張居正,帶著新一代的內閣和六部堂官繼續執行計劃。
胡宗憲的離世之前,把太祖金牌再次給送迴了雞鳴寺。
值得慶幸的是,鎮海將軍戚繼光接過了胡宗憲的擔子,入駐兵部進入內閣;
駕馭著大明這艘滿是創傷的破船,繼續向前行。
而,萬曆皇帝這些年就有點擺爛了,反正他有幹勁十足的內閣和兵部;
他每次隻是看一下內閣的奏折,就直接批了。
用他的話說,大明的精銳力量都在外遷,現在做什麽也不可能讓天氣轉暖;
不能讓百姓吃飽扭轉國運,幹的一點力氣也沒有。
朱樉聽到這話後直接發火了,再次踏上了早朝。
第二天早朝。
內閣次輔李四維稟報,山西鬧蝗災,三個府顆粒無收需要戶部賑災;
需要朝廷賑災。
戶部尚書王德完連忙說道:
“張大人,朝廷的預算每年年初都安排好了,這次受災麵積太大;
恐怕國庫的存銀無法解決。”
“真要賑災,必須把黃河沿岸的糧庫大開,開倉賑濟災民。”
朱翊鈞歎息一聲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開倉放糧吧。”
朱樉看到這一幕,連忙問道:
“你們平常都是怎麽賑災的?”
戶部尚書王德完苦笑一聲說道:
“自然是搭粥棚施粥,我們目前的存糧足夠,隻要打開黃河沿線的官倉;
完全可以救活災民。”
朱樉歎息一聲說道:
“坐吃山空,既然鬧蝗災了,讓他們幹活領糧食啊;
現在秋天,多開挖大渠,冬天有降雪也可以儲存一部分水源,連年好有一個好收成。”
王德完聽到朱樉的話,苦笑一聲說道:
“現在這鬼天氣,還能豐收嗎?”
朱樉聽到王德完的話,臉色立馬黑了下來,怒聲道:
“內閣和六部堂官留下,其餘百官退朝。”
不一會。
百官都已經離開,朱翊鈞看到朱樉的臉色不對,早就安排馮保清場了。
朱樉看著現場的百官幽幽的說道:
“本王今天要不是以為在上朝,還以為走進了墳園子呢?”
“一個個半死不活的,都怎麽迴事。”
“張居正,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如今主持內閣,看著這些人一個個病殃殃的。”
“本王讓皇室內庫給他們開五倍的工資,可不是讓他們在朝廷上混日子的。”
張居正歎息一聲說道:
“王爺,這些年天災越來越嚴重,內閣和六部堂官也是心力交瘁;
自從他們知道了未來的災難會更多,他們更加沒有底氣了。”
“不過,朝廷的各項計劃,他們也都順利完成了;
總算沒有誤事。”
朱樉冷笑一聲說道:
“本王,分明在他們的臉上看到的全是絕望,全都是死氣。”
戶部尚書王德完苦笑一聲,說道:
“王爺,如今距離當年預測的災難時間已經過半,要是朝廷不加強控製;
大明每年拉迴來的糧食,已經不夠大明吃的了。”
“有時候,下官都在想,既然未來三十年還是災年,那還不如現在就讓災民就此走了;
也省得未來三十年繼續遭罪。”
朱樉聽到這裏冷笑一聲說道:
“王尚書,是不是本官給你們了逃生的名額,你們才迸發出這種想法;
合著不是讓你這個老混蛋,去死吧。”
“按照你這個說法,你一出生就注定了要消亡;
那還活著幹嘛,直接一頭撞死得了,多痛快,還可以給大明省不少糧食。”
“本王告訴你們,我們每一代人為了子民努力走過的路,就是意義;
未來還沒有到來,過去的早已經結束,活在每一個當下。”
“這就是最好的狀態,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協助天子治理朝廷,就是你們這代人現在要做的事情。”
“整天想那麽多,有什麽意義;
在座的諸位大臣誰還能活三十年,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後世子孫鋪好未來的路。”
“這也是你們要做的事情。”
朱樉轉身看向朱翊鈞說道:
“陛下,你十五歲登基,如今已經有十年;
你才二十多歲,正是為子民爭那一線天命的時候。”
“你要是再混吃等死不做事,你的所有後代都不得再進入海南島。”
朱翊鈞聽到朱樉的話,哭喪著臉說道:
“老祖宗,不至於吧,朕可是皇帝,還不能送幾個子侄去海南島?”
朱樉看了朱翊鈞一眼,直翻白眼,幽幽的說道:
“如果你要是繼續在皇宮當米蟲,要是大災提前到來,連你都沒資格去海南島。”
言罷。
朱樉轉身看向海瑞說道:
“海瑞,這十年本王讓你安排的人,安排的怎麽樣了。”
海瑞聽到朱樉的問話,苦笑一聲說道:
“醫師、各行業匠人、農學、鑄造、軍工等各行業人才;
下官已經安排了兩百八萬人南下,他們大部分都是家族傳承,拖家帶口也不是問題。”
“至於剩餘的二十萬人,就留給後來者繼續做吧。”
“至於剩下的兩百萬人,現在安排進海南島也熬不過歲月;
過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也一並由後來者安頓吧。”
“至於皇族,下官新增上千監察禦史記錄下皇族子弟的生活和言行,經過十年的觀察;
最後終於匯成冊子,下官一直帶在身上,今天就直接交給王爺吧。”
朱樉接過冊子以後,海瑞再次說道:
“王爺,冊子裏麵的皇族子弟,大部分都是旁支皇族,一身正氣不欺壓百姓的那類;
那些壞發害民的驕奢之徒,下官一個都沒有選。”
“還請王爺甄別核查,另外有些親王家裏壞法害民的皇族子弟太多,湊不夠百人;
下官就先留出數量,留待將來了。”
“選出這數千人,其中親王......”
給你五年的時間,把三萬禁衛給本王訓練出來。”
“這是我們大明未來鎮壓南洋的底牌,需要什麽的,就找本王的管家劉能要。”
“另外,您們未來要全部擁有海戰的能力。”
“本王會給你們配備軍艦和補給船。”
以後的十年,朝中的閣臣都在逐漸老去,到最後連胡宗憲都過世了;
隻剩下張居正,帶著新一代的內閣和六部堂官繼續執行計劃。
胡宗憲的離世之前,把太祖金牌再次給送迴了雞鳴寺。
值得慶幸的是,鎮海將軍戚繼光接過了胡宗憲的擔子,入駐兵部進入內閣;
駕馭著大明這艘滿是創傷的破船,繼續向前行。
而,萬曆皇帝這些年就有點擺爛了,反正他有幹勁十足的內閣和兵部;
他每次隻是看一下內閣的奏折,就直接批了。
用他的話說,大明的精銳力量都在外遷,現在做什麽也不可能讓天氣轉暖;
不能讓百姓吃飽扭轉國運,幹的一點力氣也沒有。
朱樉聽到這話後直接發火了,再次踏上了早朝。
第二天早朝。
內閣次輔李四維稟報,山西鬧蝗災,三個府顆粒無收需要戶部賑災;
需要朝廷賑災。
戶部尚書王德完連忙說道:
“張大人,朝廷的預算每年年初都安排好了,這次受災麵積太大;
恐怕國庫的存銀無法解決。”
“真要賑災,必須把黃河沿岸的糧庫大開,開倉賑濟災民。”
朱翊鈞歎息一聲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開倉放糧吧。”
朱樉看到這一幕,連忙問道:
“你們平常都是怎麽賑災的?”
戶部尚書王德完苦笑一聲說道:
“自然是搭粥棚施粥,我們目前的存糧足夠,隻要打開黃河沿線的官倉;
完全可以救活災民。”
朱樉歎息一聲說道:
“坐吃山空,既然鬧蝗災了,讓他們幹活領糧食啊;
現在秋天,多開挖大渠,冬天有降雪也可以儲存一部分水源,連年好有一個好收成。”
王德完聽到朱樉的話,苦笑一聲說道:
“現在這鬼天氣,還能豐收嗎?”
朱樉聽到王德完的話,臉色立馬黑了下來,怒聲道:
“內閣和六部堂官留下,其餘百官退朝。”
不一會。
百官都已經離開,朱翊鈞看到朱樉的臉色不對,早就安排馮保清場了。
朱樉看著現場的百官幽幽的說道:
“本王今天要不是以為在上朝,還以為走進了墳園子呢?”
“一個個半死不活的,都怎麽迴事。”
“張居正,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如今主持內閣,看著這些人一個個病殃殃的。”
“本王讓皇室內庫給他們開五倍的工資,可不是讓他們在朝廷上混日子的。”
張居正歎息一聲說道:
“王爺,這些年天災越來越嚴重,內閣和六部堂官也是心力交瘁;
自從他們知道了未來的災難會更多,他們更加沒有底氣了。”
“不過,朝廷的各項計劃,他們也都順利完成了;
總算沒有誤事。”
朱樉冷笑一聲說道:
“本王,分明在他們的臉上看到的全是絕望,全都是死氣。”
戶部尚書王德完苦笑一聲,說道:
“王爺,如今距離當年預測的災難時間已經過半,要是朝廷不加強控製;
大明每年拉迴來的糧食,已經不夠大明吃的了。”
“有時候,下官都在想,既然未來三十年還是災年,那還不如現在就讓災民就此走了;
也省得未來三十年繼續遭罪。”
朱樉聽到這裏冷笑一聲說道:
“王尚書,是不是本官給你們了逃生的名額,你們才迸發出這種想法;
合著不是讓你這個老混蛋,去死吧。”
“按照你這個說法,你一出生就注定了要消亡;
那還活著幹嘛,直接一頭撞死得了,多痛快,還可以給大明省不少糧食。”
“本王告訴你們,我們每一代人為了子民努力走過的路,就是意義;
未來還沒有到來,過去的早已經結束,活在每一個當下。”
“這就是最好的狀態,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協助天子治理朝廷,就是你們這代人現在要做的事情。”
“整天想那麽多,有什麽意義;
在座的諸位大臣誰還能活三十年,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後世子孫鋪好未來的路。”
“這也是你們要做的事情。”
朱樉轉身看向朱翊鈞說道:
“陛下,你十五歲登基,如今已經有十年;
你才二十多歲,正是為子民爭那一線天命的時候。”
“你要是再混吃等死不做事,你的所有後代都不得再進入海南島。”
朱翊鈞聽到朱樉的話,哭喪著臉說道:
“老祖宗,不至於吧,朕可是皇帝,還不能送幾個子侄去海南島?”
朱樉看了朱翊鈞一眼,直翻白眼,幽幽的說道:
“如果你要是繼續在皇宮當米蟲,要是大災提前到來,連你都沒資格去海南島。”
言罷。
朱樉轉身看向海瑞說道:
“海瑞,這十年本王讓你安排的人,安排的怎麽樣了。”
海瑞聽到朱樉的問話,苦笑一聲說道:
“醫師、各行業匠人、農學、鑄造、軍工等各行業人才;
下官已經安排了兩百八萬人南下,他們大部分都是家族傳承,拖家帶口也不是問題。”
“至於剩餘的二十萬人,就留給後來者繼續做吧。”
“至於剩下的兩百萬人,現在安排進海南島也熬不過歲月;
過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也一並由後來者安頓吧。”
“至於皇族,下官新增上千監察禦史記錄下皇族子弟的生活和言行,經過十年的觀察;
最後終於匯成冊子,下官一直帶在身上,今天就直接交給王爺吧。”
朱樉接過冊子以後,海瑞再次說道:
“王爺,冊子裏麵的皇族子弟,大部分都是旁支皇族,一身正氣不欺壓百姓的那類;
那些壞發害民的驕奢之徒,下官一個都沒有選。”
“還請王爺甄別核查,另外有些親王家裏壞法害民的皇族子弟太多,湊不夠百人;
下官就先留出數量,留待將來了。”
“選出這數千人,其中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