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陸,隻有燕王殿下最合適,希望陛下能夠同意。”


    百官聽到禮部右侍郎崔亮這麽說,都點頭附和,心裏卻是在暗罵:


    “這不同意也不行啊,那地方燕王都把自己包裝成神靈了,自己去做總督八成要沒了。”


    就這樣,這次朝會,大明的總督整整增加到了十個。


    這個時候,朱樉腦袋中再次傳來一道聲音:


    “叮!”


    “恭喜宿主在這個世界點燃文明之火,係統已經開啟通往永樂年間的天路。”


    隨即,那熟悉的白光,再次在朱樉的體內流淌而出;


    在虛空中凝聚成一道天幕,就在這時,天幕上傳來一道聲音道:


    “畫麵上的這位帝王,乃是大明的第三位皇帝,永樂皇帝,朱棣;


    他在位之時,北方的蒙古各部逐漸崛起。”


    “他為了抵擋蒙古諸部的進犯,把大明的首都從金陵搬到了北平。”


    “他一生五次大規模征戰漠北,一路越過長城,率領大軍打到草原上的斡難河區域;


    馬踏狼胥居山,他是華夏古代曆史中唯一一個以帝皇之身,封狼居胥的皇帝。”


    太子朱標這個時候驚呆了,喃喃的說道:


    “老四這麽猛的,要是這樣直接把皇位交給老四,也不是什麽壞事啊!”


    在場的朝臣卻是一臉的驚恐,看著朱元璋的表情,生怕他興起大獄;


    燕王朱棣就算幹的再好,也不可能是順位繼承的。


    八成是同室操戈的結果,以老朱護犢子的性格,今天八成要出事。


    朱標看到這一幕,淡淡的說道:


    “諸位臣工無需擔憂,其中的隱秘待會自會揭秘。”


    這個時候,天幕繼續流動,聲音再次傳了出來:


    “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途中,病死在了迴朝的路上,這位永樂大帝終其一生;


    都在踐行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他在位期間,編纂永樂大典,是曆朝曆代最大的百科全書,疏通大運河;


    極大的促進了貿易發展。”


    “朱棣曾派鄭和七下西洋,將大明的文化向世界各國傳遞;


    在位期間數十個國家朝拜,一幅萬國來朝的氣象。”


    “同時,促進經濟發展,大明百姓豐衣足食,曆史上將這一時期稱之為;


    永樂盛世。”


    燕王朱棣看著天幕上的介紹,整個人都快笑出花來了。


    滿朝臣工這個時候,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朱元璋看到這一幕,自然知道他們擔心什麽;


    示意王景弘準備了一小車史書,推到了奉天殿上。


    滿朝陳工打開史書後心裏就有點慌了,上麵記載的大明皇帝,已經有三個皇帝了。


    “第一任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下邊是這位洪武皇帝的生平。


    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在位三年,他......。


    第三任皇帝,永樂大帝朱棣,然而,生平介紹還是一片空白。”


    滿朝文武看完整本史書之後,渾身都發抖了起來,甚至有五六個官員直接暈倒在地。


    連胡惟庸都出了一身冷汗,連忙跪下道:


    “啟奏陛下,微臣死罪!”


    “可是這史書上記載的胡惟庸案的諸事,微臣絕大部分都沒有做過啊。”


    朱樉這個時候,歎息一聲說道:


    “應該是洪武三年以前的事情全都做了,洪武三年以後的事情參與的很少;


    或者沒有做過吧!”


    胡惟庸這個時候,哪裏還敢辯駁,急忙說到:


    “殿下目光如炬,可是這本史書上就是這麽記載的。”


    朱樉歎息一聲說道:


    “諸位臣工,洪武三年及以前犯下的罪孽,都是沒有被本王影響到的正史;


    你們就別想狡辯了,洪武三年本王建立大明科學院,拉著大明快速發展。”


    “時光長河發生了偏移,史書的記載慢慢也就不那麽準了;


    但是並不代表著,你們就是白蓮花了。”


    “皇侄郭桓這次沒有在鳳陽禍害鄉鄰,和史書上嚴重不符;


    但是他去了福建泉州,參與泉州走私案,殺禦史害欽差,更為可惡。


    “永嘉侯朱亮祖,在正史上禍害廣州,殺害番禺知縣道同;


    最終數罪並罰,斬首示眾。”


    “但是,就算大明發展向不同的方向,這朱亮祖依然是壞法害民;


    最後落得一個斬首示眾的下場。”


    百官聽到這裏額頭直冒冷汗,連忙跪了下來,請朱元璋恕罪。


    朱元璋幽幽的說道:


    “秦始王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們了,萬事萬物在於心,在於行;


    那楊憲在曆史上也是一個奸臣,但是他能痛改前非。”


    “現在他已經是大明的西洋總督,人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心,闖不過去終究會落幕。”


    朱元璋這話一出口,滿朝臣工直接就慌了。


    胡惟庸更是撲騰一聲就跪了下來,臉色暗淡的說道:


    “上位,屬下錯了,沒有保持初心,和淮西一脈的將軍們產生了不少利益糾葛;


    讓大明至少遭受了五百萬兩銀子的損失。”


    “屬下死罪,請陛下賜死!”


    朱元璋聽到這裏冷哼道:


    “胡惟庸你做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現在願意說了;


    咱在數年前就知道,你和淮西一脈糾葛太深。”


    “在市舶司一任上,把這個天下第一肥差幹成天下第一清水衙門;


    你們留下的痕跡太明顯了,萬事萬物過猶不及。”


    “當時,咱給你的評價是,如果你沒有大毅力斬斷這些因果,五年之內你必死無疑。”


    胡惟庸聽到這裏,渾身冷汗直流,原來自己坐上丞相之位;


    就是自己走向毀滅的開始。


    這個時候,朱樉也是歎了一聲道:


    “諸位臣工你們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


    別人給你的每一份恩惠,都在冥冥中標記好了價格。”


    “如果此次大明沒有一統全球,就算是胡惟庸身為丞相那又如何,抄家砍頭滅九族;


    就是他最終的結局。”


    “胡惟庸,以你犯下的罪,本來必死無疑;


    但是你是一個能臣,目前也沒有像史書上一樣,做出戕害劉伯溫等罪大惡極的事情。”


    “本王,給你一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從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子到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子到來並收藏穿越大明,從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