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奶油杏仁糖到底好吃。
在格林德沃體貼入微幫忙掰開,又接二連三的投喂下,鄧布利多到底舒展眉眼,散去些苦惱和無奈。
他漸漸放鬆下來,整個人癱在椅子上,專心享受愛人的精心伺候,任由格林德沃繼續給他喂糖吃。
看著鄧布利多一臉享受,格林德沃眼底閃過一絲笑意。
老魔王繼續喂著,也偶爾抽空往自己嘴裏塞兩塊,直到好大一整塊奶油杏仁糖被兩人分食完了,他才開口問道。
“今天都發生了些什麽?”
這話顯然是在問校長畫像們,關於艾莉森在校長室的行動。
他說這話時神色從容,語氣隨意,就仿佛他才是這校長室的主人,那些曆代校長本就該聽從他的吩咐——有點糟糕的是,這位老魔王連眼神都沒有從愛人身上分出一絲一毫,顯得傲慢而理所應當。
不過,某種意義上,校長室的男主人這種身份,也和校長本人沒什麽區別就是了。
尤其是這兩人結了婚,近兩年來時時刻刻都在一起。連校長室裏專屬於校長的休息室,都平白無故又加了個家屬,同睡一個被窩……
而牆上被詢問的老校長們態度平和,顯然對發生過太多次的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了。
鄧布利多從沒有阻攔過,因為每次問題也是他想知道的。
就算格林德沃不說,他也是要問的。
“打扮”畫像們自然隻是最淺顯的。
艾莉森在校長室裏還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搞了什麽東西,可得仔仔細細盤問清楚。對於一向調皮搗蛋,偏偏又有足夠實力的熊孩子,叫人不能不多費幾分心思,升起些警惕。
畫像們你一言我一語,把今天發生的事情都複述了一遍,還原了艾莉森的所作所為。
聽到那些和斯內普教授的熟悉對話,兩人略一細想,就是恍然大悟——是艾莉森之前送他們的,取了“哈利波特”名字的那套預言書裏的某些對話。
饒是如此,鄧布利多依舊合著指尖,耐心地聽完老前輩們的七嘴八舌。
脫離了最初被猝不及防的惡作劇折騰的頭疼,這位最偉大的巫師顯然已經恢複了往日一貫的溫和平靜,絲毫不見怒意。
閉眼沉默了一會兒,他優雅起身,準確無誤地從牆邊架子的抽屜裏抽出了那本最後的書《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精準翻開書,找到講斯內普迴憶的《“王子”的故事》那一章,輕聲讀出了相關的對話。
校長室一時寂靜無聲。
畫像們都安靜下來,目光各異,卻都落在鄧布利多身上。
他們不得不為那本書隱隱約約透出的,可以窺見是帶著血色的隱秘“未來”的一角,而心情沉重了片刻。
相比於年紀輕輕,行為處事和思想情感都帶著些他們眼中“年輕人”特色的斯內普教授……
老年人,尤其是曾經同樣做過這個校長的位置,曾經同樣在日升日落間,看過那些城堡裏吵吵鬧鬧,來來往往的小巫師,曾經同樣麵對過各式各樣的學校難題——當然,沒有阿不思需要處理的兩個魔王那麽誇張!
可這些校長們,總歸是更能理解,共情和體諒某些屬於“老年人”感情的。
雖然倒也不至於像格林德沃教授那樣,成為什麽“完全理解彼此的靈魂伴侶”,“藍顏知己”,“摯友宿敵”,“世界上最近似又最獨特的”,“比自己要更優秀的人”。
梅林的胡子啊!小年輕真是太肉麻了!——來自某些校長畫像的評價。
在校期間持續幾年的,甚至往遠了說,鄧布利多是從出生前就關注著那個孩子了。
看著相熟的鳳凰社成員,自己的學生雙雙死去,隻留下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
而他早在最初抱著那個孩子,注視著那道閃電形狀的傷疤,似乎就隱隱預感到了哈利未來可能的,血腥而殘酷的道路。
鄧布利多是親自把他抱到了德思禮家門口的,把他留在了那對糟糕的麻瓜姨媽姨父家裏,隻附了一封信——那時他就知道這個孩子會受苦,他親自給那個孩子判了十年黑暗難熬的日子。
隻為了能接觸血親,讓哈利有一個家,保證哈利未來能在莉莉的保護魔法下活下去。
哈利來到了魔法界,那種關注就更加深重了。
書裏的鄧布利多觀察,保護,培養著哈利,眼看著那個孩子在他的精心培養下漸漸長大,最後卻要為了整個魔法界,把這個捧在手心裏的孩子推入火坑。
責任,罪行,良心的不安……全部纏繞在布局設計的鄧布利多一人身上。
斯內普恐懼於鄧布利多要犧牲哈利的冷酷。但這個做下冷酷決定的領袖,才是更痛苦的那個。
就算隻是精心養護一棵樹,一棵從種子起注定要被砍伐的樹,十幾年照顧下來,都會生出不忍。
更何況那是一個活生生的,滿眼信賴的,他了解得不能再了解的孩子。
那些老校長們思忖著,注視著平靜念出那一段對話的鄧布利多。
鄧布利多像是隻是在念一個睡前故事般輕柔寧靜,仿佛裏麵沒有提到他和熟人的名字,沒有他的死後安排,沒有斯內普教授的尖銳指責。
他在想什麽?
畫像們猜不透。
如果能被猜透,鄧布利多也就不是他們中最聰明的那個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童話故事永遠隻是童話故事。
哪怕有所遺憾,哪怕有些逝者他們無法挽救,但終究,比那魚死網破的勝利要好太多了。
畫像們隻是畫像,是一群得到一定程度的信任的,能被校長看清頭腦藏在什麽地方的,可以獨立思考的東西。
可他們到底無法翻動具體的書頁,隻能從校長室這裏的隻言片語中,了解一二。
“……”
鄧布利多讀完了那段故事,合上書,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默。
每看一次,心情都不可抑製地沉重起來。
格林德沃低垂眼眸,也有些興致不高,不過他還記得又重新掰了一塊奶油杏仁糖,塞進鄧布利多嘴裏,試圖讓愛人的注意力從那些沉重的迴憶上移開。
在格林德沃體貼入微幫忙掰開,又接二連三的投喂下,鄧布利多到底舒展眉眼,散去些苦惱和無奈。
他漸漸放鬆下來,整個人癱在椅子上,專心享受愛人的精心伺候,任由格林德沃繼續給他喂糖吃。
看著鄧布利多一臉享受,格林德沃眼底閃過一絲笑意。
老魔王繼續喂著,也偶爾抽空往自己嘴裏塞兩塊,直到好大一整塊奶油杏仁糖被兩人分食完了,他才開口問道。
“今天都發生了些什麽?”
這話顯然是在問校長畫像們,關於艾莉森在校長室的行動。
他說這話時神色從容,語氣隨意,就仿佛他才是這校長室的主人,那些曆代校長本就該聽從他的吩咐——有點糟糕的是,這位老魔王連眼神都沒有從愛人身上分出一絲一毫,顯得傲慢而理所應當。
不過,某種意義上,校長室的男主人這種身份,也和校長本人沒什麽區別就是了。
尤其是這兩人結了婚,近兩年來時時刻刻都在一起。連校長室裏專屬於校長的休息室,都平白無故又加了個家屬,同睡一個被窩……
而牆上被詢問的老校長們態度平和,顯然對發生過太多次的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了。
鄧布利多從沒有阻攔過,因為每次問題也是他想知道的。
就算格林德沃不說,他也是要問的。
“打扮”畫像們自然隻是最淺顯的。
艾莉森在校長室裏還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搞了什麽東西,可得仔仔細細盤問清楚。對於一向調皮搗蛋,偏偏又有足夠實力的熊孩子,叫人不能不多費幾分心思,升起些警惕。
畫像們你一言我一語,把今天發生的事情都複述了一遍,還原了艾莉森的所作所為。
聽到那些和斯內普教授的熟悉對話,兩人略一細想,就是恍然大悟——是艾莉森之前送他們的,取了“哈利波特”名字的那套預言書裏的某些對話。
饒是如此,鄧布利多依舊合著指尖,耐心地聽完老前輩們的七嘴八舌。
脫離了最初被猝不及防的惡作劇折騰的頭疼,這位最偉大的巫師顯然已經恢複了往日一貫的溫和平靜,絲毫不見怒意。
閉眼沉默了一會兒,他優雅起身,準確無誤地從牆邊架子的抽屜裏抽出了那本最後的書《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精準翻開書,找到講斯內普迴憶的《“王子”的故事》那一章,輕聲讀出了相關的對話。
校長室一時寂靜無聲。
畫像們都安靜下來,目光各異,卻都落在鄧布利多身上。
他們不得不為那本書隱隱約約透出的,可以窺見是帶著血色的隱秘“未來”的一角,而心情沉重了片刻。
相比於年紀輕輕,行為處事和思想情感都帶著些他們眼中“年輕人”特色的斯內普教授……
老年人,尤其是曾經同樣做過這個校長的位置,曾經同樣在日升日落間,看過那些城堡裏吵吵鬧鬧,來來往往的小巫師,曾經同樣麵對過各式各樣的學校難題——當然,沒有阿不思需要處理的兩個魔王那麽誇張!
可這些校長們,總歸是更能理解,共情和體諒某些屬於“老年人”感情的。
雖然倒也不至於像格林德沃教授那樣,成為什麽“完全理解彼此的靈魂伴侶”,“藍顏知己”,“摯友宿敵”,“世界上最近似又最獨特的”,“比自己要更優秀的人”。
梅林的胡子啊!小年輕真是太肉麻了!——來自某些校長畫像的評價。
在校期間持續幾年的,甚至往遠了說,鄧布利多是從出生前就關注著那個孩子了。
看著相熟的鳳凰社成員,自己的學生雙雙死去,隻留下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
而他早在最初抱著那個孩子,注視著那道閃電形狀的傷疤,似乎就隱隱預感到了哈利未來可能的,血腥而殘酷的道路。
鄧布利多是親自把他抱到了德思禮家門口的,把他留在了那對糟糕的麻瓜姨媽姨父家裏,隻附了一封信——那時他就知道這個孩子會受苦,他親自給那個孩子判了十年黑暗難熬的日子。
隻為了能接觸血親,讓哈利有一個家,保證哈利未來能在莉莉的保護魔法下活下去。
哈利來到了魔法界,那種關注就更加深重了。
書裏的鄧布利多觀察,保護,培養著哈利,眼看著那個孩子在他的精心培養下漸漸長大,最後卻要為了整個魔法界,把這個捧在手心裏的孩子推入火坑。
責任,罪行,良心的不安……全部纏繞在布局設計的鄧布利多一人身上。
斯內普恐懼於鄧布利多要犧牲哈利的冷酷。但這個做下冷酷決定的領袖,才是更痛苦的那個。
就算隻是精心養護一棵樹,一棵從種子起注定要被砍伐的樹,十幾年照顧下來,都會生出不忍。
更何況那是一個活生生的,滿眼信賴的,他了解得不能再了解的孩子。
那些老校長們思忖著,注視著平靜念出那一段對話的鄧布利多。
鄧布利多像是隻是在念一個睡前故事般輕柔寧靜,仿佛裏麵沒有提到他和熟人的名字,沒有他的死後安排,沒有斯內普教授的尖銳指責。
他在想什麽?
畫像們猜不透。
如果能被猜透,鄧布利多也就不是他們中最聰明的那個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童話故事永遠隻是童話故事。
哪怕有所遺憾,哪怕有些逝者他們無法挽救,但終究,比那魚死網破的勝利要好太多了。
畫像們隻是畫像,是一群得到一定程度的信任的,能被校長看清頭腦藏在什麽地方的,可以獨立思考的東西。
可他們到底無法翻動具體的書頁,隻能從校長室這裏的隻言片語中,了解一二。
“……”
鄧布利多讀完了那段故事,合上書,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默。
每看一次,心情都不可抑製地沉重起來。
格林德沃低垂眼眸,也有些興致不高,不過他還記得又重新掰了一塊奶油杏仁糖,塞進鄧布利多嘴裏,試圖讓愛人的注意力從那些沉重的迴憶上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