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隻知惠子的‘己非魚,安之魚之樂’,卻不知莊子後麵的反問‘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的迴答中規中矩,‘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意思是‘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而接下來莊子的迴答,無疑更高高一籌‘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思是‘請迴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裏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麵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
暗中之意,他站的最高,自是看得最為清楚。
這一段故事,看似隻是一種辯論各自的認知,其實是一種思維邏輯的分歧,說不是好與不好,各人各己,自是不同。
但其中所引發的深層次的含義,卻引起了韓選的共鳴。
武道之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也是處處危機需要小心謹慎。
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含義卻有共通之處,就是不能心中隻有一個思想,無法博覽百家之學,如何得得窺天地妙機?
何謂「天人」?
宗,遂尊、崇也,師,表也。
意思是個人的境界已不是他人可以想象與理解,可作為某一條道上的非凡之輩。
以韓選的年紀和沉澱,難以短時間衝破這種阻礙,除非以某一門學說為主,以此為根基,磨煉多年,倒是有可能衝破這個桎梏。
隻是,他心氣頗高,不願意拾人牙慧,想要自己開辟出一條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來。
然而,諸子百家能踏入天人的,那一個不是絕世之資,學究天人,嘔心瀝血多年才在古稀之日登臨彼岸,成就諸子位果。
以韓選的目前的積累還是過於薄弱,越是研讀百家學說,他便心情沉重了一份,明白自己還是過於狂妄了。
無論是道家李聃,還是鬼穀的王禪,乃至墨家的墨翟及儒家的孔仲尼,無一不是聖賢之輩,看透人間百態、滄海桑田。
韓選想要與之比較,實在貽笑大方,連他自己都自認不自量力。
故而,在把藏書閣內三分之二的書簡讀完後,他便再也不在想著自創一道,這種異想天開之時。
突然間,他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東皇太一也是借助陰陽家便利,才得窺天人,我又何必自命不凡,鑽牛角尖呢?”
確實如此,諸子之輩,任何一人的思想高度,皆不是他可以比較的,而且他也不是想要開宗立派,流傳百世,何必自尋煩惱呢?
所以,他根本了自己的想法,準備尋納一種學說作為自己的主張,有了主心骨之後,突破之機也更加簡單有效一些了。
如之前所言,儒家之學,韓選棄之如敝屣,斷然不會以此為根基。
而除此之外,剩下的莫過於墨家與道家了。
但是,在韓選看來,墨家學說主張比起儒家還是不切實際,即便真的描述的極好,但忽視了對人性的了解。
這也是墨家終究會失敗的關鍵所在。
這個世界終究是利益構成了,光憑畫大便充饑根本沒有一點用處,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大餅’還是虛幻的,摸不著、看不見的,比起實實在在的好處,根本無法比較。
所以,儒學絕不可取。
而餘下的道家,倒頗合他的心意,可是無奈,對於道家學說他隻是淺顯的知道一點點,根本沒有深入了解,諸多著作經典全在道家天人兩宗手中。
天宗不用想了,光憑那一位北冥子大師在,他就不可能冒險潛入天宗,偷學道家經典。
而人宗的逍遙子倒是與他一路人,若是普通請求倒也罷了,這種祖師學說,他一介掌門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
不要看天人二宗爭鬥激烈,那也隻是他們道家內部的事情,他若敢巧取豪奪,說不定兩派聯起手下,憑目前的韓選一人,極難抵擋。
思來想去,心中頗為煩悶,隻能繼續研讀餘下的三分之一的書簡。
嗯?這是……
過了半個時辰,韓選輕咦一聲,發現被自己拿走的手中的書簡,上述著二字‘禮論’。
此乃荀子所著作的學說: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秘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人不可違背這一規律,而隻能嚴格地遵守它。
天道不會因為人的情感或者意誌而有所改變,對人的善惡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對傳統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態度,認為自然的變化與社會的治亂吉兇沒有必然的聯係。認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種宗教儀式,僅僅是表示“誌意思慕之情”,是盡“人道”而非“鬼事”。
比起孔孟之道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卻提出異議,認為‘人性本惡’,以此為基礎,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會產生爭奪和混亂。製定禮義調節人的欲望,避免紛爭,保持安定。
禮有“養”和“別”,“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滿足人的物質欲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兩者相互依存。
文章詳細分析禮的內容,重點論述喪祭之禮,提出“隆禮”的觀點,指出禮是治國的根本,是“人道之極”,“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
“沒想到……”
由於對儒家思想的厭惡,導致韓選其實並不怎麽了解儒家各個賢者的學說,如今讀了這本《禮論》,不僅歎為觀止。
荀子的‘性惡論’還有‘天行有常’,都頗為適合他的胃口,隱隱與他有種不謀而合的感覺。
但是,還是總覺得差了一點……
一點……
他的目光移到了旁邊另一本書簡上,寫著兩個字《五蠹》。
惠子的迴答中規中矩,‘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意思是‘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而接下來莊子的迴答,無疑更高高一籌‘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思是‘請迴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裏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麵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
暗中之意,他站的最高,自是看得最為清楚。
這一段故事,看似隻是一種辯論各自的認知,其實是一種思維邏輯的分歧,說不是好與不好,各人各己,自是不同。
但其中所引發的深層次的含義,卻引起了韓選的共鳴。
武道之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也是處處危機需要小心謹慎。
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含義卻有共通之處,就是不能心中隻有一個思想,無法博覽百家之學,如何得得窺天地妙機?
何謂「天人」?
宗,遂尊、崇也,師,表也。
意思是個人的境界已不是他人可以想象與理解,可作為某一條道上的非凡之輩。
以韓選的年紀和沉澱,難以短時間衝破這種阻礙,除非以某一門學說為主,以此為根基,磨煉多年,倒是有可能衝破這個桎梏。
隻是,他心氣頗高,不願意拾人牙慧,想要自己開辟出一條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來。
然而,諸子百家能踏入天人的,那一個不是絕世之資,學究天人,嘔心瀝血多年才在古稀之日登臨彼岸,成就諸子位果。
以韓選的目前的積累還是過於薄弱,越是研讀百家學說,他便心情沉重了一份,明白自己還是過於狂妄了。
無論是道家李聃,還是鬼穀的王禪,乃至墨家的墨翟及儒家的孔仲尼,無一不是聖賢之輩,看透人間百態、滄海桑田。
韓選想要與之比較,實在貽笑大方,連他自己都自認不自量力。
故而,在把藏書閣內三分之二的書簡讀完後,他便再也不在想著自創一道,這種異想天開之時。
突然間,他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東皇太一也是借助陰陽家便利,才得窺天人,我又何必自命不凡,鑽牛角尖呢?”
確實如此,諸子之輩,任何一人的思想高度,皆不是他可以比較的,而且他也不是想要開宗立派,流傳百世,何必自尋煩惱呢?
所以,他根本了自己的想法,準備尋納一種學說作為自己的主張,有了主心骨之後,突破之機也更加簡單有效一些了。
如之前所言,儒家之學,韓選棄之如敝屣,斷然不會以此為根基。
而除此之外,剩下的莫過於墨家與道家了。
但是,在韓選看來,墨家學說主張比起儒家還是不切實際,即便真的描述的極好,但忽視了對人性的了解。
這也是墨家終究會失敗的關鍵所在。
這個世界終究是利益構成了,光憑畫大便充饑根本沒有一點用處,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大餅’還是虛幻的,摸不著、看不見的,比起實實在在的好處,根本無法比較。
所以,儒學絕不可取。
而餘下的道家,倒頗合他的心意,可是無奈,對於道家學說他隻是淺顯的知道一點點,根本沒有深入了解,諸多著作經典全在道家天人兩宗手中。
天宗不用想了,光憑那一位北冥子大師在,他就不可能冒險潛入天宗,偷學道家經典。
而人宗的逍遙子倒是與他一路人,若是普通請求倒也罷了,這種祖師學說,他一介掌門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
不要看天人二宗爭鬥激烈,那也隻是他們道家內部的事情,他若敢巧取豪奪,說不定兩派聯起手下,憑目前的韓選一人,極難抵擋。
思來想去,心中頗為煩悶,隻能繼續研讀餘下的三分之一的書簡。
嗯?這是……
過了半個時辰,韓選輕咦一聲,發現被自己拿走的手中的書簡,上述著二字‘禮論’。
此乃荀子所著作的學說: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荀子以為,天不是神秘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人不可違背這一規律,而隻能嚴格地遵守它。
天道不會因為人的情感或者意誌而有所改變,對人的善惡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對傳統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態度,認為自然的變化與社會的治亂吉兇沒有必然的聯係。認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種宗教儀式,僅僅是表示“誌意思慕之情”,是盡“人道”而非“鬼事”。
比起孔孟之道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卻提出異議,認為‘人性本惡’,以此為基礎,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會產生爭奪和混亂。製定禮義調節人的欲望,避免紛爭,保持安定。
禮有“養”和“別”,“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滿足人的物質欲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兩者相互依存。
文章詳細分析禮的內容,重點論述喪祭之禮,提出“隆禮”的觀點,指出禮是治國的根本,是“人道之極”,“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
“沒想到……”
由於對儒家思想的厭惡,導致韓選其實並不怎麽了解儒家各個賢者的學說,如今讀了這本《禮論》,不僅歎為觀止。
荀子的‘性惡論’還有‘天行有常’,都頗為適合他的胃口,隱隱與他有種不謀而合的感覺。
但是,還是總覺得差了一點……
一點……
他的目光移到了旁邊另一本書簡上,寫著兩個字《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