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你為何不敢見人,莫不是心虛?”
“難道營賬中的人不是王爺?”
營賬內又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別攪了本王撫琴的雅興,一切明早自見分曉。”
“王爺不是說了,明早自見分曉,你們還聚這裏吵什麽?想以下犯上不成?”白玖雨從營賬中走出來,打量著圍在營賬前的將士,一臉不悅。
“行,既然王爺說了,那我們明早再來。”圍在營賬前帶頭將士對著營賬裏微動的影子行了個禮,就招唿身後的將士們散去。
姚傾目送著圍著的將士離去,他舉步走進營賬。
一雙修長的指還在琴弦上飛舞,十指纖纖,卻顯然是女人的手。
“人都散了,別彈了。”姚傾無奈道。
唐雲羅從椅下探出腦袋,看著垂頭擺表情的北冥,一臉壞笑,“平素裏沒留意,沒想到你身上還頗有幾分王爺的味道,扮起他來還真有三分像。”
姚傾一臉憂鬱,“也不知道王爺現在怎麽樣了?當初我就不該讓他走的,我該攔著他的,眼下真是一團亂,現在人心惶惶的,我們把時間推到明早了,明早王爺要再不出現,怕是要穿幫的。”
唐雲羅咬牙切齒,“都是那個該死的寧風曦,自己跑走了不說,還慫恿將士們造反。”
姚傾歎氣道:“王爺要再不出現,我隻能對外公布王爺已死,先穩住軍心再說。”
“姚將軍,三思而行啊!”
“姚將軍,我們再好好想想,一定有別的辦法的。”
次日清晨,眾人再次聚結在主帥營賬前。
“我們要見王爺,我們要見王爺……”叫嚷聲此起彼伏。
“王爺為三軍主帥,而今主帥不在,何以安軍心?”副將張毅在大營前大聲叫嚷著。
“有傳言,秦王爺為罪王妃薑未晚而潛入契國被生擒了,又有傳言,王爺已死於契國,請將軍讓我們見見王爺,以安軍心。”
“我們要見王爺,我們要見他……”士兵的叫嚷聲,一波高過一波。此種情景,已持續了一天一夜,讓姚傾甚是煩惱。
“張副將,你身為我軍副將沒有安軍心,還在營前叫啜,挑起事端,該當何罪?”姚傾一臉的陰霾,“來人啊,將張毅拉出去,砍了腦袋,以儆效尤。”
“將軍此舉,莫不是為了殺一儆百,以掩蓋王爺不在軍中的事實?哈哈……”
張毅猖狂且囂張的笑聲響起,姚傾一臉的鐵青,寧風曦果然不是省油的燈,留下一條走狗,叫啜動搖軍心,真是毒辣。
“咳咳……”一陣咳嗽聲響起。
嬌陽之下,一襲金盔甲發出金色的光澤,威風、冷冽。秦燁如同神砥般從大營內走出來,威嚴而不可逼視。
“都吵嚷什麽……”
“姚傾,你是如何帶兵的?本王病了幾天,不想以這副尊容出去見人,你們就給我吵吵嚷嚷。本王要是病了個把月,你們就給我吵個把月。你們是不是巴不得本王早日歸西啊?”
“末將不敢!”
“內亂不治,何以安心對敵?”星眸淡掃在場叫嚷的眾人一眼。
此舉足於讓眾人一輩子的冷汗在此流光。王爺動用軍法時的冷酷不留情麵,這是眾所周知的,眾人心生忐忑。
“是誰在此聚眾的?”
“是……是他?”眾人皆指副將張毅。
“屬下隻是關心王爺安危,恐讓有人心犯上作亂,所以……所以才……”
“身為副將不懂行軍、用兵之道,不聽將軍號令,還在陣前添亂,形同叛逆。”秦燁冷瞥了張毅一眼,“拉出去砍了。”語聲冰如寒霜。
“王爺饒命,王爺……”張副將拉聳著腦袋,連求帶爬地被拉了下去。
“三軍陣前,定要事事聽將軍號令,軍紀大家都忘了嗎?”不怒自威的神情和那一舉手一投足間流露出來的霸氣讓眾將士噤若寒蟬。
秦燁舉目四望,不見寧風曦影子,心中頓時有數,他沉聲對麵前聚集的將士問道:“寧風曦呢?”
“迴主帥的話,寧相帶著他的一支隊伍迴朝了,早前因為你病體抱恙,末將一直不敢民驚擾你。”
“好大的膽子,兩軍交戰在際,身為副帥寧風曦竟然臨陣脫逃。”
秦燁負手而立,俊臉上喜怒難測。
“姚傾聽令,本帥令你為總指揮將軍,命你在兩天之內,重振三軍。十日之內擊退契軍。在此期間有任何人敢擅自離開軍營,格殺勿論。”
“王副將何在?”
“末將在。”軍隊有人出列,行一禮。
“你速速挑選十名精銳,與本王一同進京,勿必抓拿到叛逃的寧副帥,軍法處置。”
“末將這就去。”
秦燁擺了擺手,“其他人都散去吧,加強戒備。”
來不及等將士散去,秦燁和姚傾便一前一後進了主營帳蓬中。
“他幾時迴京了?”來不及坐定秦燁即開口問道。
“已經走了一天一夜了。”褐眸中泄露著濃濃的憂心,姚傾接歎息道:“你知道,我離不開此地。”
“王妃,沒有同你一起迴來?”緊繃著心,憂心忡忡開口問。
“最後一刻,功虧一簣。”
“怎麽會這樣,你不是有十足把握嗎?”
“說來話長,是我有眼無珠帶了個細作過去。”秦燁簡而言之。
他努力讓自己鎮定,靜下心來與姚傾翻看地圖,迅速討論了會兒軍情。
他快速合起地圖,開口問:“若是契國來襲,你頂得住嗎?”
“身為軍人,守土保家衛國是職責。”姚傾正色迴答。
“如果兩國來襲,你一定要好好守住城池。”
“那是自然。”
“本王另有所……”秦燁的臉色有點不自然,似乎有些拘謹。
姚傾瞧見一慣行事作風雷厲風行的王爺也有如此拘束的時刻,不自覺地開口打破他的尷尬,是關於王妃?
“嗯。本王希望將軍可以拂照未晚。”
秦燁複雜的眸光中泄露出絲絲柔情。他一向孤傲從不求人,而今關係未晚時,他不得不做出懇求。
秦燁拉下臉來,做出懇求和囑托不丟人,不過是此語相當地不合時宜,怕是讓姚傾為難了吧。
“怕是讓將軍作難了吧,也是本王怎可做此要求。”唇邊揚起一抹自嘲地苦笑。一個將軍在兩軍戰前,顧及得是天下,是黎民百姓,而不是一個與大局無關的女人。
出人意料地,姚傾目光幽遠而複雜,他點了點頭,“好。”
秦燁遞給他一個錦囊遞上,“守城已失,絡城萬萬不能失,我們能否反敗為勝,驅逐、重創契軍就在此一舉。將軍依計行事吧。”
姚傾從箭筒中取出一支羽箭,走到秦燁前麵,施一軍禮,正色道:“主帥,姚傾以性命擔保,誓守絡城,如有違此誓,定如此箭!”
姚傾雙手一用力,箭啪的一聲,斷為兩截。
“夫人安危,姚傾也必會放在心上。”姚傾最後做出承諾。
秦燁微微頷首,掀起營簾,出了營帳,跨上了馬,即領著十名精銳向京城出發。
身後,姚傾負手而立,思緒紛飛兒,在他心中攝政王是美好的,隻可惜還有一點美中不足,薑未晚就是他的不足。
三天後,聶國皇宮承乾殿,一排帶刀侍衛威風凜凜地佇立著,神色皆是肅穆冷峻。
龍椅之上,一名黃袍男子麵露懼色,神情焦灼。
跌倒在地的太後,更是顫抖不已。
“皇上考慮得怎麽樣了?”寧風曦輕搖素扇一派地閑散。
聶雲琦冷聲喝斥:“放肆!寧風曦,你敢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意圖謀反?”
“皇上,你這皇位怎麽來的,需要我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給你說清楚,道明白嗎?”寧風曦揚起一抹譏笑。
朝上而立的眾大臣嘩然。
寧複一把鼻涕一把淚,“老臣有罪,老臣愧對先皇……”
寧複從袖中抽出一張珍藏多年的聖旨,麵呈於眾大臣麵前。
“各位,這是當年先皇傳位大皇子攝政王秦燁的昭書。”
老臣私藏了多年,原來打算將來與老臣同葬於地下。可是而今時勢迫人,為保天下,臣不得不將昭書公示於列位大人麵前。
赫連鳴鳳從地上起身,指著寧複的臉,怒罵道:“寧複,你這狗奴才,你血口噴人。”
“當年皇後赫連鳴鳳,決意立三皇子聶雲琦為皇帝,而假傳先皇昭書,威迫老臣,與其同流合汙。老臣迫於契國來襲,天下未定,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後的親哥哥,當朝國舅又手握聶國大部分的兵權。如果不順其意,必定內亂。為保天下太平,老臣無奈之下,唯有答應擁立三皇子聶雲琦為皇上。聶雲琦沒有帝王氣魄,一向優柔寡斷,也就罷了。隻要天下太平,老臣何必計較這些。”
寧複輕歎了口氣,接著道:“但是而今外國蠻夷來犯,國家正值用人之際。聶雲琦卻恐攝政王功高震主,讓人行刺攝政王。幾次陷攝政王於危難之中,如今攝政王病危,天下不保。大聶國皇帝做出此等泯滅人性之事,何配為一國之君。”
寧家父子高揚起為秦燁伸張正義的旗幟,接著挑啜道:“攝政王一向為國為民,大家有目共睹的,此等雄才大略、心懷天下之人,才配為一國之君。大家說是不是?”
“寧風曦,你不是一向與皇兄不和嗎?大家有目共睹,你和皇兄處處較真抬杠,今日何故一反常態站反了方向,是不是打著皇兄的名義,來充裕你的私心?”
“皇上,此言差矣!你派人行刺攝政王的事,有人證、物證為憑,量你抵賴不掉。”
“來人,傳證人大內侍衛天衡、天剛。”寧風曦揚聲叫道。
“屬下叩見皇上。屬下該死,沒能取得攝政王首級,隻是傷及身體,還不幸被寧相生擒,屬下罪該萬死。”重重叩首的聲音響起。
“夠了!寧風曦,朕知道你的人證就是這兩個狗奴才,物證就是他們身上的侍衛密令牌。好,好一個寧風曦,那朕問你,為何皇兄不親自前來指責朕,要你代勞?”聶雲琦負手而立在殿中不安地走來走去。
是的!殊殺令是他下的。
下令殊殺秦燁是他的意思,那又怎麽樣?隻要他打死不承認,寧風曦又能奈何他?
“眾大人隻知攝政王有克妻命格,卻不知道他克妻的由來,那些與秦燁在一起的女人,皆是皇上派出來的死士,意圖用美人計迷惑攝政王,再尋機殊殺攝政王。第一任秦王側妃寧傾城愛上秦燁,不忍傷害攝政王,終是在做出選擇時,選擇自己上吊自殺而死。本相費了好多的時間才查到當年的蛛絲馬跡,本相手上有一封寧傾城臨終前寫的悔過書一份,可交由各位大人查驗。第二任側妃穆菊兒在毒殺秦燁不成,被秦燁逼得自欽毒酒身亡,而第三任王妃則打算歡好時用毒針刺殺秦燁,隻是不巧被秦燁發現了,反而被盛怒的秦燁掐死了。本相一直想揭穿聶雲琦的真麵目,奈何被攝政王秦燁攔下了。攝政王心懷天下,他為大聶帝國立下汗馬功勞,卻屢次慘遭皇上的毒手。皇上,攝政王是你的親兄弟,你這麽對他,你於心何忍?”
“我這裏有攝政王府的側妃譚蝶兒為證,眾位大人要不信,我可以請她出來與大家當場對質?”
秦燁府中的譚蝶兒都出來指責項雲琦。項雲琦在人證物證麵前大失民心,就在寧風曦逼項雲琦讓位,給宮中明妃剛生下的兩歲孩童時,太後也同意了,盛怒地罵項雲琦不是人,有失帝王風範,要廢了項雲琦。項雲琦呆住了,“朕所做的,不及你之萬分之一。寧相深謀遠慮,在攝政王府內安插烈炙這顆棋子,也是煞費苦心啊!”
寧風曦有備而來,淡啟薄唇:“皇上廣撒九重天羅地網截殺攝政王,也是道高一尺。你這等胸懷,如何能坐擁天下?”
聶雲琦俊臉寒沉,“一山容不下二虎,朕所做的一切,莫不是想我大聶國天下人心歸一,而你就不同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殊之。”
“報,皇上前方八百裏加急,攝政王秦燁遠赴邊關應戰途中暴斃身亡。”
“一派胡言。是誰散布皇兄暴斃的謠言?把這個散步謠言之人拖出午門斬了。”聶雲琦臉色一變,寧家父子逼宮,奪位,攝政王突然傳來惡耗,是不是寧家父子的造謠的詭計呢?
寧風曦揚起墨眉,黑如炭,堅如石的黑眸掃過殿中的眾位大人,淺笑道:“是不是一派胡言,各位大人心中欲如明鏡,自會掂量著。”
“若非是爾等的亂臣賊子的詭計,為何皇兄暴斃的消息,今日朝庭才收到?”
寧風曦指著身後站立的絡城副將,道:“這是我從絡城帶來的副將王朝,大家可以問問他,前方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眾朝臣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王朝。
“確有此事。來之前姚傾將軍傳令下去,說主帥身體不適,急需休養,眾將士不得打擾。不過屬下懷疑,主帥根本不在營中,後來末將證實了主帥已暴斃多日,姚將軍遲遲不敢將消息公諸於世是怕動搖軍心。”王朝誠實地迴答。
寧風曦更是添上一句,“大家若是不信他,至少也要相信烈炙吧。攝政王府的左侍衛烈炙隨後也會前來做證。”
此語一出,寧風曦的可信度,頓時大增。
“皇上,你怎可如此泯滅人性,殺害攝政王呢?攝政王浴血戰場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怎可如此無情。”說話的是京城的禁軍統領。這位可是當年誓死追隨秦燁,同他並肩作戰多年的功臣榮升起來的。
“請昏君禪位!”寧風曦帶頭叫嚷著,起哄。
殿上,眾大臣的竊竊私語聲,越來越大了。
“皇上竟是如此昏君,我等不如擁立他人……”
“攝政王功高震主,聶雲琦就忘及他的苦勞,不分青紅皂白地弑兄,此等昏君不擁護也罷。”
“我苦命的兩個孩子均已亡故,先皇除了雲琦一脈外,已無子嗣,眾卿家要擁立誰呢?”太後一雙精爍的眸子就差沒擠出兩滴清淚來。
寧風曦斬釘截鐵道:“不管擁立誰,昏君無德已失民心,是斷斷不能再罷占著皇位。”
“太後此言差矣,皇後已誕下子嗣,小皇子可是大聶國的滴親血脈,若是我們擁立小皇子為帝,既可免了皇權旁落,又可慰攝政王在天之臨。”說話的正是當朝皇後的親舅舅陳太傅。
太後咬了咬唇,似乎在權衡各中的利弊。
一則眾所周知,寧風曦如果有心謀反又敢打著攝政王秦燁的旗號,必是有了一舉成功的準備。
二則皇上疑心過重,生怕攝政王爺功高震主,命令殺手暗殺自己的親兄弟,手足都可以相殘,那麽他日權力歸一,對於今天的這些老臣也必定不會手下留情。
朝中大半大臣都是平時和攝政王爺走得近乎的大臣,而且都是朝中位高權重之臣,難保一日皇上不會心生殺意。
與其他日讓皇帝殺死,不如先下手為強,擁立小兒為帝,好加以利用和控製。
“我等同意陳太傅的提議。”
“我等複議。”
太後痛心疾道道:“琦兒,我是先帝的發妻,我必當繼承先帝的遺誌,當日形勢所迫,不得已之下立你為帝,不曾想卻將你引入了岐途,你竟然背德棄義,謀殺親兄弟,你生為天子卻做出這等泯滅人性的事兒來,你讓我死後,有何麵目向先皇,向你皇兄交待。如今,可以當皇帝的也隻有小皇孫,皇帝誰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大聶國的血脈,是先皇的血脈。哀家讚同眾卿家的提議,琦兒,蟬位吧。”
聶雲琦睜大了雙眸,淚花像水晶般凝結著,他親自走下龍椅跪立在赫連鳴鳳麵前,“母後,兒臣是皇帝,兒臣在其位的一天,天下總歸還姓聶,皇孫年幼,一旦皇孫繼位天下就被寧風曦等操控在手,隨時有可能被他人取而代之,到時可就是改朝換代之禍啊!請母後三思而行。”
赫連鳴鳳森冷的眸子如鷹一般銳利,攝得聶雲琦不禁有些害怕,她暗想:聶雲琦,你總算不笨,你還是惦記著母後手中的那些兵權罷了。可就算如此又怎麽樣,我的兵權豈能給你!
“皇帝,不必再掙紮了,若不是你做出那等泯滅人性的事兒來,哀家也不至於變得如此被動。”赫連鳴鳳聲音陰冷,她輕輕的揮手,“邵公公,備筆墨,皇帝要擬旨蟬位。”
聶雲琦垂頭喪氣地走向龍椅上,他打量著承乾殿內一張張朝臣或得意,或鄙夷,或皺眉的臉,心口巨痛,他的皇位得來不易,這麽些年來,他一直努力讓自己做個好皇帝,奈何天下兵馬大權,始終旁落,他本以來殺了皇兄,就可以先奪迴皇兄手中的那部分兵權,再從長計議,不曾派出去的殺手都失敗了,他功虧一簣,甚至連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繼位的母後,都倒戈相向了。
“皇上,你的狼毫。”邵公公向他遞上粘好墨汁的筆。
聶雲琦,你的皇帝夢是到頭了!聶雲琦苦笑聲,動手接過狼毫,疾書了起來。
“這是做什麽呢?寧風曦,前線將士們正在浴血拚殺,而你卻帶著你的人馬,擅自班師迴朝,你知不知道由於你的擅自逃離,已至軍心不穩,守城已淪陷了?”秦燁還來不及擦去臉上沾染的血跡,就連身上的盔甲都來不及卸去,他就已大步向承乾殿走來。
-本章完結-
“難道營賬中的人不是王爺?”
營賬內又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別攪了本王撫琴的雅興,一切明早自見分曉。”
“王爺不是說了,明早自見分曉,你們還聚這裏吵什麽?想以下犯上不成?”白玖雨從營賬中走出來,打量著圍在營賬前的將士,一臉不悅。
“行,既然王爺說了,那我們明早再來。”圍在營賬前帶頭將士對著營賬裏微動的影子行了個禮,就招唿身後的將士們散去。
姚傾目送著圍著的將士離去,他舉步走進營賬。
一雙修長的指還在琴弦上飛舞,十指纖纖,卻顯然是女人的手。
“人都散了,別彈了。”姚傾無奈道。
唐雲羅從椅下探出腦袋,看著垂頭擺表情的北冥,一臉壞笑,“平素裏沒留意,沒想到你身上還頗有幾分王爺的味道,扮起他來還真有三分像。”
姚傾一臉憂鬱,“也不知道王爺現在怎麽樣了?當初我就不該讓他走的,我該攔著他的,眼下真是一團亂,現在人心惶惶的,我們把時間推到明早了,明早王爺要再不出現,怕是要穿幫的。”
唐雲羅咬牙切齒,“都是那個該死的寧風曦,自己跑走了不說,還慫恿將士們造反。”
姚傾歎氣道:“王爺要再不出現,我隻能對外公布王爺已死,先穩住軍心再說。”
“姚將軍,三思而行啊!”
“姚將軍,我們再好好想想,一定有別的辦法的。”
次日清晨,眾人再次聚結在主帥營賬前。
“我們要見王爺,我們要見王爺……”叫嚷聲此起彼伏。
“王爺為三軍主帥,而今主帥不在,何以安軍心?”副將張毅在大營前大聲叫嚷著。
“有傳言,秦王爺為罪王妃薑未晚而潛入契國被生擒了,又有傳言,王爺已死於契國,請將軍讓我們見見王爺,以安軍心。”
“我們要見王爺,我們要見他……”士兵的叫嚷聲,一波高過一波。此種情景,已持續了一天一夜,讓姚傾甚是煩惱。
“張副將,你身為我軍副將沒有安軍心,還在營前叫啜,挑起事端,該當何罪?”姚傾一臉的陰霾,“來人啊,將張毅拉出去,砍了腦袋,以儆效尤。”
“將軍此舉,莫不是為了殺一儆百,以掩蓋王爺不在軍中的事實?哈哈……”
張毅猖狂且囂張的笑聲響起,姚傾一臉的鐵青,寧風曦果然不是省油的燈,留下一條走狗,叫啜動搖軍心,真是毒辣。
“咳咳……”一陣咳嗽聲響起。
嬌陽之下,一襲金盔甲發出金色的光澤,威風、冷冽。秦燁如同神砥般從大營內走出來,威嚴而不可逼視。
“都吵嚷什麽……”
“姚傾,你是如何帶兵的?本王病了幾天,不想以這副尊容出去見人,你們就給我吵吵嚷嚷。本王要是病了個把月,你們就給我吵個把月。你們是不是巴不得本王早日歸西啊?”
“末將不敢!”
“內亂不治,何以安心對敵?”星眸淡掃在場叫嚷的眾人一眼。
此舉足於讓眾人一輩子的冷汗在此流光。王爺動用軍法時的冷酷不留情麵,這是眾所周知的,眾人心生忐忑。
“是誰在此聚眾的?”
“是……是他?”眾人皆指副將張毅。
“屬下隻是關心王爺安危,恐讓有人心犯上作亂,所以……所以才……”
“身為副將不懂行軍、用兵之道,不聽將軍號令,還在陣前添亂,形同叛逆。”秦燁冷瞥了張毅一眼,“拉出去砍了。”語聲冰如寒霜。
“王爺饒命,王爺……”張副將拉聳著腦袋,連求帶爬地被拉了下去。
“三軍陣前,定要事事聽將軍號令,軍紀大家都忘了嗎?”不怒自威的神情和那一舉手一投足間流露出來的霸氣讓眾將士噤若寒蟬。
秦燁舉目四望,不見寧風曦影子,心中頓時有數,他沉聲對麵前聚集的將士問道:“寧風曦呢?”
“迴主帥的話,寧相帶著他的一支隊伍迴朝了,早前因為你病體抱恙,末將一直不敢民驚擾你。”
“好大的膽子,兩軍交戰在際,身為副帥寧風曦竟然臨陣脫逃。”
秦燁負手而立,俊臉上喜怒難測。
“姚傾聽令,本帥令你為總指揮將軍,命你在兩天之內,重振三軍。十日之內擊退契軍。在此期間有任何人敢擅自離開軍營,格殺勿論。”
“王副將何在?”
“末將在。”軍隊有人出列,行一禮。
“你速速挑選十名精銳,與本王一同進京,勿必抓拿到叛逃的寧副帥,軍法處置。”
“末將這就去。”
秦燁擺了擺手,“其他人都散去吧,加強戒備。”
來不及等將士散去,秦燁和姚傾便一前一後進了主營帳蓬中。
“他幾時迴京了?”來不及坐定秦燁即開口問道。
“已經走了一天一夜了。”褐眸中泄露著濃濃的憂心,姚傾接歎息道:“你知道,我離不開此地。”
“王妃,沒有同你一起迴來?”緊繃著心,憂心忡忡開口問。
“最後一刻,功虧一簣。”
“怎麽會這樣,你不是有十足把握嗎?”
“說來話長,是我有眼無珠帶了個細作過去。”秦燁簡而言之。
他努力讓自己鎮定,靜下心來與姚傾翻看地圖,迅速討論了會兒軍情。
他快速合起地圖,開口問:“若是契國來襲,你頂得住嗎?”
“身為軍人,守土保家衛國是職責。”姚傾正色迴答。
“如果兩國來襲,你一定要好好守住城池。”
“那是自然。”
“本王另有所……”秦燁的臉色有點不自然,似乎有些拘謹。
姚傾瞧見一慣行事作風雷厲風行的王爺也有如此拘束的時刻,不自覺地開口打破他的尷尬,是關於王妃?
“嗯。本王希望將軍可以拂照未晚。”
秦燁複雜的眸光中泄露出絲絲柔情。他一向孤傲從不求人,而今關係未晚時,他不得不做出懇求。
秦燁拉下臉來,做出懇求和囑托不丟人,不過是此語相當地不合時宜,怕是讓姚傾為難了吧。
“怕是讓將軍作難了吧,也是本王怎可做此要求。”唇邊揚起一抹自嘲地苦笑。一個將軍在兩軍戰前,顧及得是天下,是黎民百姓,而不是一個與大局無關的女人。
出人意料地,姚傾目光幽遠而複雜,他點了點頭,“好。”
秦燁遞給他一個錦囊遞上,“守城已失,絡城萬萬不能失,我們能否反敗為勝,驅逐、重創契軍就在此一舉。將軍依計行事吧。”
姚傾從箭筒中取出一支羽箭,走到秦燁前麵,施一軍禮,正色道:“主帥,姚傾以性命擔保,誓守絡城,如有違此誓,定如此箭!”
姚傾雙手一用力,箭啪的一聲,斷為兩截。
“夫人安危,姚傾也必會放在心上。”姚傾最後做出承諾。
秦燁微微頷首,掀起營簾,出了營帳,跨上了馬,即領著十名精銳向京城出發。
身後,姚傾負手而立,思緒紛飛兒,在他心中攝政王是美好的,隻可惜還有一點美中不足,薑未晚就是他的不足。
三天後,聶國皇宮承乾殿,一排帶刀侍衛威風凜凜地佇立著,神色皆是肅穆冷峻。
龍椅之上,一名黃袍男子麵露懼色,神情焦灼。
跌倒在地的太後,更是顫抖不已。
“皇上考慮得怎麽樣了?”寧風曦輕搖素扇一派地閑散。
聶雲琦冷聲喝斥:“放肆!寧風曦,你敢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意圖謀反?”
“皇上,你這皇位怎麽來的,需要我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給你說清楚,道明白嗎?”寧風曦揚起一抹譏笑。
朝上而立的眾大臣嘩然。
寧複一把鼻涕一把淚,“老臣有罪,老臣愧對先皇……”
寧複從袖中抽出一張珍藏多年的聖旨,麵呈於眾大臣麵前。
“各位,這是當年先皇傳位大皇子攝政王秦燁的昭書。”
老臣私藏了多年,原來打算將來與老臣同葬於地下。可是而今時勢迫人,為保天下,臣不得不將昭書公示於列位大人麵前。
赫連鳴鳳從地上起身,指著寧複的臉,怒罵道:“寧複,你這狗奴才,你血口噴人。”
“當年皇後赫連鳴鳳,決意立三皇子聶雲琦為皇帝,而假傳先皇昭書,威迫老臣,與其同流合汙。老臣迫於契國來襲,天下未定,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後的親哥哥,當朝國舅又手握聶國大部分的兵權。如果不順其意,必定內亂。為保天下太平,老臣無奈之下,唯有答應擁立三皇子聶雲琦為皇上。聶雲琦沒有帝王氣魄,一向優柔寡斷,也就罷了。隻要天下太平,老臣何必計較這些。”
寧複輕歎了口氣,接著道:“但是而今外國蠻夷來犯,國家正值用人之際。聶雲琦卻恐攝政王功高震主,讓人行刺攝政王。幾次陷攝政王於危難之中,如今攝政王病危,天下不保。大聶國皇帝做出此等泯滅人性之事,何配為一國之君。”
寧家父子高揚起為秦燁伸張正義的旗幟,接著挑啜道:“攝政王一向為國為民,大家有目共睹的,此等雄才大略、心懷天下之人,才配為一國之君。大家說是不是?”
“寧風曦,你不是一向與皇兄不和嗎?大家有目共睹,你和皇兄處處較真抬杠,今日何故一反常態站反了方向,是不是打著皇兄的名義,來充裕你的私心?”
“皇上,此言差矣!你派人行刺攝政王的事,有人證、物證為憑,量你抵賴不掉。”
“來人,傳證人大內侍衛天衡、天剛。”寧風曦揚聲叫道。
“屬下叩見皇上。屬下該死,沒能取得攝政王首級,隻是傷及身體,還不幸被寧相生擒,屬下罪該萬死。”重重叩首的聲音響起。
“夠了!寧風曦,朕知道你的人證就是這兩個狗奴才,物證就是他們身上的侍衛密令牌。好,好一個寧風曦,那朕問你,為何皇兄不親自前來指責朕,要你代勞?”聶雲琦負手而立在殿中不安地走來走去。
是的!殊殺令是他下的。
下令殊殺秦燁是他的意思,那又怎麽樣?隻要他打死不承認,寧風曦又能奈何他?
“眾大人隻知攝政王有克妻命格,卻不知道他克妻的由來,那些與秦燁在一起的女人,皆是皇上派出來的死士,意圖用美人計迷惑攝政王,再尋機殊殺攝政王。第一任秦王側妃寧傾城愛上秦燁,不忍傷害攝政王,終是在做出選擇時,選擇自己上吊自殺而死。本相費了好多的時間才查到當年的蛛絲馬跡,本相手上有一封寧傾城臨終前寫的悔過書一份,可交由各位大人查驗。第二任側妃穆菊兒在毒殺秦燁不成,被秦燁逼得自欽毒酒身亡,而第三任王妃則打算歡好時用毒針刺殺秦燁,隻是不巧被秦燁發現了,反而被盛怒的秦燁掐死了。本相一直想揭穿聶雲琦的真麵目,奈何被攝政王秦燁攔下了。攝政王心懷天下,他為大聶帝國立下汗馬功勞,卻屢次慘遭皇上的毒手。皇上,攝政王是你的親兄弟,你這麽對他,你於心何忍?”
“我這裏有攝政王府的側妃譚蝶兒為證,眾位大人要不信,我可以請她出來與大家當場對質?”
秦燁府中的譚蝶兒都出來指責項雲琦。項雲琦在人證物證麵前大失民心,就在寧風曦逼項雲琦讓位,給宮中明妃剛生下的兩歲孩童時,太後也同意了,盛怒地罵項雲琦不是人,有失帝王風範,要廢了項雲琦。項雲琦呆住了,“朕所做的,不及你之萬分之一。寧相深謀遠慮,在攝政王府內安插烈炙這顆棋子,也是煞費苦心啊!”
寧風曦有備而來,淡啟薄唇:“皇上廣撒九重天羅地網截殺攝政王,也是道高一尺。你這等胸懷,如何能坐擁天下?”
聶雲琦俊臉寒沉,“一山容不下二虎,朕所做的一切,莫不是想我大聶國天下人心歸一,而你就不同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殊之。”
“報,皇上前方八百裏加急,攝政王秦燁遠赴邊關應戰途中暴斃身亡。”
“一派胡言。是誰散布皇兄暴斃的謠言?把這個散步謠言之人拖出午門斬了。”聶雲琦臉色一變,寧家父子逼宮,奪位,攝政王突然傳來惡耗,是不是寧家父子的造謠的詭計呢?
寧風曦揚起墨眉,黑如炭,堅如石的黑眸掃過殿中的眾位大人,淺笑道:“是不是一派胡言,各位大人心中欲如明鏡,自會掂量著。”
“若非是爾等的亂臣賊子的詭計,為何皇兄暴斃的消息,今日朝庭才收到?”
寧風曦指著身後站立的絡城副將,道:“這是我從絡城帶來的副將王朝,大家可以問問他,前方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眾朝臣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王朝。
“確有此事。來之前姚傾將軍傳令下去,說主帥身體不適,急需休養,眾將士不得打擾。不過屬下懷疑,主帥根本不在營中,後來末將證實了主帥已暴斃多日,姚將軍遲遲不敢將消息公諸於世是怕動搖軍心。”王朝誠實地迴答。
寧風曦更是添上一句,“大家若是不信他,至少也要相信烈炙吧。攝政王府的左侍衛烈炙隨後也會前來做證。”
此語一出,寧風曦的可信度,頓時大增。
“皇上,你怎可如此泯滅人性,殺害攝政王呢?攝政王浴血戰場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怎可如此無情。”說話的是京城的禁軍統領。這位可是當年誓死追隨秦燁,同他並肩作戰多年的功臣榮升起來的。
“請昏君禪位!”寧風曦帶頭叫嚷著,起哄。
殿上,眾大臣的竊竊私語聲,越來越大了。
“皇上竟是如此昏君,我等不如擁立他人……”
“攝政王功高震主,聶雲琦就忘及他的苦勞,不分青紅皂白地弑兄,此等昏君不擁護也罷。”
“我苦命的兩個孩子均已亡故,先皇除了雲琦一脈外,已無子嗣,眾卿家要擁立誰呢?”太後一雙精爍的眸子就差沒擠出兩滴清淚來。
寧風曦斬釘截鐵道:“不管擁立誰,昏君無德已失民心,是斷斷不能再罷占著皇位。”
“太後此言差矣,皇後已誕下子嗣,小皇子可是大聶國的滴親血脈,若是我們擁立小皇子為帝,既可免了皇權旁落,又可慰攝政王在天之臨。”說話的正是當朝皇後的親舅舅陳太傅。
太後咬了咬唇,似乎在權衡各中的利弊。
一則眾所周知,寧風曦如果有心謀反又敢打著攝政王秦燁的旗號,必是有了一舉成功的準備。
二則皇上疑心過重,生怕攝政王爺功高震主,命令殺手暗殺自己的親兄弟,手足都可以相殘,那麽他日權力歸一,對於今天的這些老臣也必定不會手下留情。
朝中大半大臣都是平時和攝政王爺走得近乎的大臣,而且都是朝中位高權重之臣,難保一日皇上不會心生殺意。
與其他日讓皇帝殺死,不如先下手為強,擁立小兒為帝,好加以利用和控製。
“我等同意陳太傅的提議。”
“我等複議。”
太後痛心疾道道:“琦兒,我是先帝的發妻,我必當繼承先帝的遺誌,當日形勢所迫,不得已之下立你為帝,不曾想卻將你引入了岐途,你竟然背德棄義,謀殺親兄弟,你生為天子卻做出這等泯滅人性的事兒來,你讓我死後,有何麵目向先皇,向你皇兄交待。如今,可以當皇帝的也隻有小皇孫,皇帝誰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大聶國的血脈,是先皇的血脈。哀家讚同眾卿家的提議,琦兒,蟬位吧。”
聶雲琦睜大了雙眸,淚花像水晶般凝結著,他親自走下龍椅跪立在赫連鳴鳳麵前,“母後,兒臣是皇帝,兒臣在其位的一天,天下總歸還姓聶,皇孫年幼,一旦皇孫繼位天下就被寧風曦等操控在手,隨時有可能被他人取而代之,到時可就是改朝換代之禍啊!請母後三思而行。”
赫連鳴鳳森冷的眸子如鷹一般銳利,攝得聶雲琦不禁有些害怕,她暗想:聶雲琦,你總算不笨,你還是惦記著母後手中的那些兵權罷了。可就算如此又怎麽樣,我的兵權豈能給你!
“皇帝,不必再掙紮了,若不是你做出那等泯滅人性的事兒來,哀家也不至於變得如此被動。”赫連鳴鳳聲音陰冷,她輕輕的揮手,“邵公公,備筆墨,皇帝要擬旨蟬位。”
聶雲琦垂頭喪氣地走向龍椅上,他打量著承乾殿內一張張朝臣或得意,或鄙夷,或皺眉的臉,心口巨痛,他的皇位得來不易,這麽些年來,他一直努力讓自己做個好皇帝,奈何天下兵馬大權,始終旁落,他本以來殺了皇兄,就可以先奪迴皇兄手中的那部分兵權,再從長計議,不曾派出去的殺手都失敗了,他功虧一簣,甚至連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繼位的母後,都倒戈相向了。
“皇上,你的狼毫。”邵公公向他遞上粘好墨汁的筆。
聶雲琦,你的皇帝夢是到頭了!聶雲琦苦笑聲,動手接過狼毫,疾書了起來。
“這是做什麽呢?寧風曦,前線將士們正在浴血拚殺,而你卻帶著你的人馬,擅自班師迴朝,你知不知道由於你的擅自逃離,已至軍心不穩,守城已淪陷了?”秦燁還來不及擦去臉上沾染的血跡,就連身上的盔甲都來不及卸去,他就已大步向承乾殿走來。
-本章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