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所在的山叫做雲頂山,因為這裏算是姑蘇城最高的一座山峰。
寒山寺有一景最為城內士子所追捧,那就是雲頂的日出。
但顯然今日不是看日出的好日子,直到天邊泛起了略微的白色,都是沒有一人爬山觀日出。
負責打掃落葉的小沙彌早早的起來,對於八九歲年紀的孩子,本該有著睡懶覺的毛病,但是他偏偏沒有。
穿上略顯單薄的僧服,小沙彌戴上了那串老師父親手給自己穿起的珠子。
據老師傅說,這串珠子有著清神醒腦的作用,但是小沙彌卻從沒有感覺到過,倒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在這寒山寺他不一定是起的最早的那個和尚,但是一定是第一個拿起掃帚,打開寺門的那個人。
“吱呀!”
寺門厚重,曆史感迎麵而來。
小沙彌開門的樣子顯得有些吃力,雙手扣在門上,雙腳齊齊往後發後,倒退著緩緩的拉開了油漆已經掉了一半的木門。
對於這一項工作,小沙彌起初還覺得新鮮,但是一月之後,便是對老師父提出了異議。
老師父隻是搖了搖頭,然後就是輕輕的在地上踩下了一個腳印,之後便是離去了。
小沙彌看著那個腳印愣愣的出神,待得一個時辰之後,猛然就是點了點頭。
其餘的僧人都覺得奇怪,都來問小沙彌看出了什麽。
小沙彌隻是笑著答道:“一個腳印啊,不就是一個腳印嗎?”
眾僧人無奈的搖頭,又是前去問住持方丈,方丈也是笑而不語,最後說道:“了塵禪師的弟子,當真都是驚豔之輩,明悟師弟不可限量啊。”
眾僧人都是茫然不解,方丈也不解釋,隻是從此往後,每天打坐的時間又是多加了一個時辰。
……
木門緩緩開啟,明悟小沙彌先是探出了那棵溜圓的腦袋,九顆黑痣格外的顯眼。
“柳大哥,你迴來了!”
柳青寒正是看著眼前的小沙彌,師父收過兩名弟子,除了自己,就是眼前的這個娃娃。
兩人的命運差不多,都是不知從何處撿來的,柳青寒是這樣,明悟也是如此。
甚至可以說,明悟有幾年完全是自己照顧的,所以,明悟對自己格外的親切。
柳青寒臉上的冰冷褪去,緩緩爬上了一絲笑容,接著是伸手幫著明悟推開了另一扇厚重的大門。
“師父在那?”柳青寒直接問道。
小沙彌一步一跳,揮舞著手中的掃帚,像極了一隻活潑的兔子。
“這個時間,應該快到鍾樓了吧!”
柳青寒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去一趟,你去不去?”
“去,為什麽不去!”邊說著,小沙彌便是一手扔掉掃帚,蹦蹦跳跳的跟了上去。
一路之上,小沙彌的話就沒有斷過。
“柳大哥,你去哪裏了?”
“有沒有什麽新奇的事情,跟我說說!”
“哎,師父就是不讓我下山,說是要等到我長大之後才行,可是,什麽時候才能長大啊!”
……
柳青寒猛然停下,小沙彌一個不注意,直接是撞在柳青寒的後背之上。
小沙彌笑嘻嘻的站好身子,從柳青寒的身後探出腦袋,又是一陣傻笑道:“原來到了。”
“咚!咚……”
十八聲鍾鳴傳遍整個姑蘇,這鍾鳴之聲比著雞鳴之聲還要準時,每天準時準點的響起。山下的村民早已習以為常,聞著鍾聲起,聽著鍾聲眠。如果真有一天聽不到了這鍾聲,不知會有多少人失眠。
想必那個城主白一眉定然是其中一個。
不久之前,白一眉剛剛來過寒山寺,依舊是那些客套話,拜見了方丈,拜見了了塵禪師。
別人可能不知了塵禪師的來頭,但是它怎會不知。
相比而言,這寒山寺雖然偏遠,但是能夠香火不斷,一是因為那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的意境,被全天下的文人墨客所追捧。但是也決計離不開這城主白一眉的照拂。
而住持方丈也是明白,寒山寺能夠成為今天的這般模樣,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了塵禪師的到來,但是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是密辛。
正如寒山寺裏的僧人一樣,隻道那個走路都顯得顫顫巍巍的老人僅僅隻是一個敲鍾之人。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從住持方丈、白一眉的態度之中,不難感覺出老人的不正常。
老人的身份也是被眾多僧人當做茶餘飯後、讀經論典之後的談資,老人顯得越神秘,反倒使得所有僧人越加的尊崇,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局麵。
一群身穿黃袍的體麵僧人,見到一個灰布素袍夾雜著補丁的老人,都要深深的鞠上一躬,甚至是要等老人走遠,才會直起身子。
現在柳青寒的眼前就有著幾個黃袍僧人,愣愣的站在那裏。
看到柳青寒的出現,幾人都是一愣。
他們是吃過柳青寒的苦頭的,自柳青寒開始練劍的那天起,所有的僧人就成為了他的對手。
開始,柳青寒是被挨打的一方,畢竟年紀小,力氣小,速度慢,怎麽會是這些成年人的對手。
但是,僅僅在柳青寒練劍兩年之後,這些僧人便是僅僅能同柳青寒周旋,不勝不負。
當柳青寒練劍三年之後,這些僧人已經都不是對手,局勢開始逆轉。
那一年,寒山寺的僧人,半數以上的衣衫都是殘破的,道道劍痕格外的顯眼。
以至於有次在白一眉登山之時看到,轉天就是送來僧衣僧袍二百件,讓的方丈住持好些尷尬。
最後還是住持出麵,柳青寒才轉換了目標,那就是整個姑蘇城的習武之人。
接下來的兩年,可是苦了這群習武之人。
“劍癡”這個名號,就是那時得來的。
但是柳青寒不喜歡這個名號,在一場比試之後,他高舉手中勝雪的長劍,大唿一聲:“此劍名為‘白劍’。”
從那之後,劍癡便是沒有人再當麵叫了,隻不過在酒後人們的談吐之中總會聽到。而流傳在姑蘇明麵之上的稱號,便是“白劍”。
在姑蘇,或許有人不知道城主白一眉,甚至不知道柳青寒這個名字,但是看到那柄雪白勝雪的長劍,就算是孩童都是會高唿上一聲:“看,是白劍!”
……
寒山寺有一景最為城內士子所追捧,那就是雲頂的日出。
但顯然今日不是看日出的好日子,直到天邊泛起了略微的白色,都是沒有一人爬山觀日出。
負責打掃落葉的小沙彌早早的起來,對於八九歲年紀的孩子,本該有著睡懶覺的毛病,但是他偏偏沒有。
穿上略顯單薄的僧服,小沙彌戴上了那串老師父親手給自己穿起的珠子。
據老師傅說,這串珠子有著清神醒腦的作用,但是小沙彌卻從沒有感覺到過,倒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在這寒山寺他不一定是起的最早的那個和尚,但是一定是第一個拿起掃帚,打開寺門的那個人。
“吱呀!”
寺門厚重,曆史感迎麵而來。
小沙彌開門的樣子顯得有些吃力,雙手扣在門上,雙腳齊齊往後發後,倒退著緩緩的拉開了油漆已經掉了一半的木門。
對於這一項工作,小沙彌起初還覺得新鮮,但是一月之後,便是對老師父提出了異議。
老師父隻是搖了搖頭,然後就是輕輕的在地上踩下了一個腳印,之後便是離去了。
小沙彌看著那個腳印愣愣的出神,待得一個時辰之後,猛然就是點了點頭。
其餘的僧人都覺得奇怪,都來問小沙彌看出了什麽。
小沙彌隻是笑著答道:“一個腳印啊,不就是一個腳印嗎?”
眾僧人無奈的搖頭,又是前去問住持方丈,方丈也是笑而不語,最後說道:“了塵禪師的弟子,當真都是驚豔之輩,明悟師弟不可限量啊。”
眾僧人都是茫然不解,方丈也不解釋,隻是從此往後,每天打坐的時間又是多加了一個時辰。
……
木門緩緩開啟,明悟小沙彌先是探出了那棵溜圓的腦袋,九顆黑痣格外的顯眼。
“柳大哥,你迴來了!”
柳青寒正是看著眼前的小沙彌,師父收過兩名弟子,除了自己,就是眼前的這個娃娃。
兩人的命運差不多,都是不知從何處撿來的,柳青寒是這樣,明悟也是如此。
甚至可以說,明悟有幾年完全是自己照顧的,所以,明悟對自己格外的親切。
柳青寒臉上的冰冷褪去,緩緩爬上了一絲笑容,接著是伸手幫著明悟推開了另一扇厚重的大門。
“師父在那?”柳青寒直接問道。
小沙彌一步一跳,揮舞著手中的掃帚,像極了一隻活潑的兔子。
“這個時間,應該快到鍾樓了吧!”
柳青寒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去一趟,你去不去?”
“去,為什麽不去!”邊說著,小沙彌便是一手扔掉掃帚,蹦蹦跳跳的跟了上去。
一路之上,小沙彌的話就沒有斷過。
“柳大哥,你去哪裏了?”
“有沒有什麽新奇的事情,跟我說說!”
“哎,師父就是不讓我下山,說是要等到我長大之後才行,可是,什麽時候才能長大啊!”
……
柳青寒猛然停下,小沙彌一個不注意,直接是撞在柳青寒的後背之上。
小沙彌笑嘻嘻的站好身子,從柳青寒的身後探出腦袋,又是一陣傻笑道:“原來到了。”
“咚!咚……”
十八聲鍾鳴傳遍整個姑蘇,這鍾鳴之聲比著雞鳴之聲還要準時,每天準時準點的響起。山下的村民早已習以為常,聞著鍾聲起,聽著鍾聲眠。如果真有一天聽不到了這鍾聲,不知會有多少人失眠。
想必那個城主白一眉定然是其中一個。
不久之前,白一眉剛剛來過寒山寺,依舊是那些客套話,拜見了方丈,拜見了了塵禪師。
別人可能不知了塵禪師的來頭,但是它怎會不知。
相比而言,這寒山寺雖然偏遠,但是能夠香火不斷,一是因為那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的意境,被全天下的文人墨客所追捧。但是也決計離不開這城主白一眉的照拂。
而住持方丈也是明白,寒山寺能夠成為今天的這般模樣,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了塵禪師的到來,但是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是密辛。
正如寒山寺裏的僧人一樣,隻道那個走路都顯得顫顫巍巍的老人僅僅隻是一個敲鍾之人。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從住持方丈、白一眉的態度之中,不難感覺出老人的不正常。
老人的身份也是被眾多僧人當做茶餘飯後、讀經論典之後的談資,老人顯得越神秘,反倒使得所有僧人越加的尊崇,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局麵。
一群身穿黃袍的體麵僧人,見到一個灰布素袍夾雜著補丁的老人,都要深深的鞠上一躬,甚至是要等老人走遠,才會直起身子。
現在柳青寒的眼前就有著幾個黃袍僧人,愣愣的站在那裏。
看到柳青寒的出現,幾人都是一愣。
他們是吃過柳青寒的苦頭的,自柳青寒開始練劍的那天起,所有的僧人就成為了他的對手。
開始,柳青寒是被挨打的一方,畢竟年紀小,力氣小,速度慢,怎麽會是這些成年人的對手。
但是,僅僅在柳青寒練劍兩年之後,這些僧人便是僅僅能同柳青寒周旋,不勝不負。
當柳青寒練劍三年之後,這些僧人已經都不是對手,局勢開始逆轉。
那一年,寒山寺的僧人,半數以上的衣衫都是殘破的,道道劍痕格外的顯眼。
以至於有次在白一眉登山之時看到,轉天就是送來僧衣僧袍二百件,讓的方丈住持好些尷尬。
最後還是住持出麵,柳青寒才轉換了目標,那就是整個姑蘇城的習武之人。
接下來的兩年,可是苦了這群習武之人。
“劍癡”這個名號,就是那時得來的。
但是柳青寒不喜歡這個名號,在一場比試之後,他高舉手中勝雪的長劍,大唿一聲:“此劍名為‘白劍’。”
從那之後,劍癡便是沒有人再當麵叫了,隻不過在酒後人們的談吐之中總會聽到。而流傳在姑蘇明麵之上的稱號,便是“白劍”。
在姑蘇,或許有人不知道城主白一眉,甚至不知道柳青寒這個名字,但是看到那柄雪白勝雪的長劍,就算是孩童都是會高唿上一聲:“看,是白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