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席虹開始用糖換東西以來,家裏就沒少過糖,不過都收在婆婆房間裏,因為最開始是用席虹收的蓖麻子換的,席國忠沒有過問這個東西,默認了分配權是這幾婆孫的,隻是在一天看見席衛吃糖說了下,不能給他吃多了,免得牙不好。
在席國忠眼裏,小孩子就是好吃,有了錢就馬上買糖了,他也一直以為就那一次買的糖省著吃的,怎麽會想到自己女兒已經弄了幾十斤糖出去了呢?
假期最後十多天,席虹的日子過得很規律,早上和下午各上一次山,主要就是為了換蟬蛻,其次就是拾柴。收蘑菇那段時間,雖然她天天上山,柴卻沒有撿,現在正好補上。
重生迴來,席虹最喜歡的事情,不是賺錢,更不是玩耍,而是——燒火。
這時候家家都是燒的柴火灶,打的所謂的省柴灶,兩個一大一小的灶膛連通,小的那個那裏連煙囪,燒火的時候,火在大的灶膛燃,餘火就把小鍋裏的水燒熱了,免得浪費。
燒火的時候,架兩根大柴把架子支起,大柴要買,所以一般都要省著點用,又因為獨木難支,所以兩根就是極限了。然後就添加自己撿的鬆枝、鬆果,灶門前一般還有一個桶,桶裏是去鋸木廠找的鋸木麵,火要大的時候,就加鬆毛,要壓火,就拿瓢甩一瓢鋸木麵進去,席虹最愛灑鋸木麵玩,鋸木麵是要靠慣性甩進去的,高了,會灑到鍋裏去,低了,又會灑到灶下的灰坑裏,怎樣讓鋸木麵剛剛好的通過窄小的灶口,落到灶中央,角度和力度都要考慮到,席虹玩得是不亦樂乎。
灶門前還要放一個罐子,燒過了的木炭要計時夾出來,放到罐子裏,然後上麵蓋厚紙板把餘火閉熄,這些木炭冬天的時候就拿來燒火籠,婆婆年紀大了,有一個竹火籠,天一冷燒火的時候就發起來了。
等到飯菜做好,灶裏燒了鋸木麵,餘火不錯,放兩個紅薯進去,等飯吃完,烤紅薯的香氣也就出來了,配著煮飯時瀝出來的米湯,那就一個美啊。
這時候電飯煲還沒出現呢,所以家家煮的都是柴火飯,煮漲了的米用竹編的筲箕把米湯瀝出來,把菜炒好後,再把米倒進鍋裏,摻點水,然後小火燜熟。
這樣做出來的米飯顆粒分明,吃時還帶著竹子的清香,要是快熟的時候多加一把火,把飯舀完之後,鍋底的鍋巴就是難得的零食了,咬一口,脆生生的,或者用鍋鏟劃成小塊,再倒些米湯下去繼續煮一下,做好的鍋巴稀飯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上山、吃飯,一個白天就這麽過去了,吃了晚飯,席虹再攙扶著婆婆,帶著弟弟出去逛一圈,迴來後,再教一會弟弟,又該睡覺了。
如此平淡的日子,席虹卻過得很樂嗬。不說別的,光是帶弟弟就有無窮的樂子。
一般的大孩子是不樂意跟小孩子玩的,席虹小時候大抵也是這樣,帶弟弟隻是因為父母的要求,難說不把他當個累贅。可是現在九歲的殼子裏裝著的是三十五歲的靈魂,席虹上輩子想要個孩子想得都快魔障了,現在看著才四歲的弟弟,又這麽可愛這麽萌,那還不可勁的疼啊。
自打自己手裏有了錢,席虹就想好好的買點東西給婆婆和弟弟,現在他們三人是一國的,給爸爸媽媽不好說來源,婆婆弟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可奈何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麽東西可買啊!
比較常見的就是糖,不過也隻有水果糖,土產公司裏倒是有幹桂圓,不過這東西,一來買了的話目標太大,二來弟弟還小,這東西怕他卡到,因此沒有考慮。
這時候麵包店也還沒有遍地開花,想吃個新鮮的麵包也吃不上,找來找去,隻有一種包豆沙餡的餅子倒是適合這老的小的,席虹就買了幾個迴來,放婆婆那裏,每天掰一點來逗饞貓。
天氣熱,有時候席衛饞得很了,席虹扭不過,就去買兩根冰糕,婆婆一根,席衛一根,這時候的冰糕,水果冰糕五分錢,豆沙冰糕和糯米冰糕一毛錢,還有種更便宜的,叫棒冰,兩分錢。
水果冰糕就是把糖精化水裏加色素,豆沙冰糕是豆沙加糖,慢慢的抿著吃,倒也有種沙沙的感覺。糯米冰糕下麵半截是冰,上麵半截是緊緊凍在一起的糯米,席虹嚐過,總覺得糯米少,飯米多。至於棒冰,那就是白水什麽都不加,隻是凍成冰棍樣。
席虹買的豆沙冰糕和糯米冰糕,她自己是不吃的,看過冰糕廠環境之後,她一點都不想給弟弟吃這東西,可是現在條件就是這樣,吃個東西都象過年了,看著弟弟可憐巴巴的小眼神,她又不忍心,算了算了,不幹不淨,吃了沒病,她小時候吃得也不少,也沒看見有什麽問題,還是買吧買吧。
一般她是中午的時候買迴來,給婆婆和弟弟一人一個放碗裏,他們倆慢慢的吃,她就背著小背簍上山。
如果迴來的早了,就教教弟弟,席虹本來就學的師範,見習的時候去帶過學前班,兒童心理和兒童教育都難不倒她,而且以前備孕的時候,相關的書更是看了不少。
問題是,現在究竟應該教弟弟什麽?
按道理說,應該是最好,可席虹去新華書店看了,根本找不到關於三字經的書籍,才恍然想起,國學蒙童教育好像後來才興起,這時候根本就不見提這個的。說不定,還在當什麽毒草之類的?席虹不敢冒險,這個時候,她雖然曾經經曆過一次,可是什麽都不知道,也沒關心過,隻好小心駛得萬年船了。
到最後,直接把自己一年級的課本找來,照著課本來教席衛,不過把其他相關的知識一點點的融入在了裏麵,成熟了的教育方法,加上寓教於樂提起了席衛的興趣,成績倒是很不錯,等席衛跑到爸爸媽媽麵前去背鵝鵝鵝的時候,可把爸媽高興壞了。
在席國忠眼裏,小孩子就是好吃,有了錢就馬上買糖了,他也一直以為就那一次買的糖省著吃的,怎麽會想到自己女兒已經弄了幾十斤糖出去了呢?
假期最後十多天,席虹的日子過得很規律,早上和下午各上一次山,主要就是為了換蟬蛻,其次就是拾柴。收蘑菇那段時間,雖然她天天上山,柴卻沒有撿,現在正好補上。
重生迴來,席虹最喜歡的事情,不是賺錢,更不是玩耍,而是——燒火。
這時候家家都是燒的柴火灶,打的所謂的省柴灶,兩個一大一小的灶膛連通,小的那個那裏連煙囪,燒火的時候,火在大的灶膛燃,餘火就把小鍋裏的水燒熱了,免得浪費。
燒火的時候,架兩根大柴把架子支起,大柴要買,所以一般都要省著點用,又因為獨木難支,所以兩根就是極限了。然後就添加自己撿的鬆枝、鬆果,灶門前一般還有一個桶,桶裏是去鋸木廠找的鋸木麵,火要大的時候,就加鬆毛,要壓火,就拿瓢甩一瓢鋸木麵進去,席虹最愛灑鋸木麵玩,鋸木麵是要靠慣性甩進去的,高了,會灑到鍋裏去,低了,又會灑到灶下的灰坑裏,怎樣讓鋸木麵剛剛好的通過窄小的灶口,落到灶中央,角度和力度都要考慮到,席虹玩得是不亦樂乎。
灶門前還要放一個罐子,燒過了的木炭要計時夾出來,放到罐子裏,然後上麵蓋厚紙板把餘火閉熄,這些木炭冬天的時候就拿來燒火籠,婆婆年紀大了,有一個竹火籠,天一冷燒火的時候就發起來了。
等到飯菜做好,灶裏燒了鋸木麵,餘火不錯,放兩個紅薯進去,等飯吃完,烤紅薯的香氣也就出來了,配著煮飯時瀝出來的米湯,那就一個美啊。
這時候電飯煲還沒出現呢,所以家家煮的都是柴火飯,煮漲了的米用竹編的筲箕把米湯瀝出來,把菜炒好後,再把米倒進鍋裏,摻點水,然後小火燜熟。
這樣做出來的米飯顆粒分明,吃時還帶著竹子的清香,要是快熟的時候多加一把火,把飯舀完之後,鍋底的鍋巴就是難得的零食了,咬一口,脆生生的,或者用鍋鏟劃成小塊,再倒些米湯下去繼續煮一下,做好的鍋巴稀飯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上山、吃飯,一個白天就這麽過去了,吃了晚飯,席虹再攙扶著婆婆,帶著弟弟出去逛一圈,迴來後,再教一會弟弟,又該睡覺了。
如此平淡的日子,席虹卻過得很樂嗬。不說別的,光是帶弟弟就有無窮的樂子。
一般的大孩子是不樂意跟小孩子玩的,席虹小時候大抵也是這樣,帶弟弟隻是因為父母的要求,難說不把他當個累贅。可是現在九歲的殼子裏裝著的是三十五歲的靈魂,席虹上輩子想要個孩子想得都快魔障了,現在看著才四歲的弟弟,又這麽可愛這麽萌,那還不可勁的疼啊。
自打自己手裏有了錢,席虹就想好好的買點東西給婆婆和弟弟,現在他們三人是一國的,給爸爸媽媽不好說來源,婆婆弟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可奈何現在根本就沒有什麽東西可買啊!
比較常見的就是糖,不過也隻有水果糖,土產公司裏倒是有幹桂圓,不過這東西,一來買了的話目標太大,二來弟弟還小,這東西怕他卡到,因此沒有考慮。
這時候麵包店也還沒有遍地開花,想吃個新鮮的麵包也吃不上,找來找去,隻有一種包豆沙餡的餅子倒是適合這老的小的,席虹就買了幾個迴來,放婆婆那裏,每天掰一點來逗饞貓。
天氣熱,有時候席衛饞得很了,席虹扭不過,就去買兩根冰糕,婆婆一根,席衛一根,這時候的冰糕,水果冰糕五分錢,豆沙冰糕和糯米冰糕一毛錢,還有種更便宜的,叫棒冰,兩分錢。
水果冰糕就是把糖精化水裏加色素,豆沙冰糕是豆沙加糖,慢慢的抿著吃,倒也有種沙沙的感覺。糯米冰糕下麵半截是冰,上麵半截是緊緊凍在一起的糯米,席虹嚐過,總覺得糯米少,飯米多。至於棒冰,那就是白水什麽都不加,隻是凍成冰棍樣。
席虹買的豆沙冰糕和糯米冰糕,她自己是不吃的,看過冰糕廠環境之後,她一點都不想給弟弟吃這東西,可是現在條件就是這樣,吃個東西都象過年了,看著弟弟可憐巴巴的小眼神,她又不忍心,算了算了,不幹不淨,吃了沒病,她小時候吃得也不少,也沒看見有什麽問題,還是買吧買吧。
一般她是中午的時候買迴來,給婆婆和弟弟一人一個放碗裏,他們倆慢慢的吃,她就背著小背簍上山。
如果迴來的早了,就教教弟弟,席虹本來就學的師範,見習的時候去帶過學前班,兒童心理和兒童教育都難不倒她,而且以前備孕的時候,相關的書更是看了不少。
問題是,現在究竟應該教弟弟什麽?
按道理說,應該是最好,可席虹去新華書店看了,根本找不到關於三字經的書籍,才恍然想起,國學蒙童教育好像後來才興起,這時候根本就不見提這個的。說不定,還在當什麽毒草之類的?席虹不敢冒險,這個時候,她雖然曾經經曆過一次,可是什麽都不知道,也沒關心過,隻好小心駛得萬年船了。
到最後,直接把自己一年級的課本找來,照著課本來教席衛,不過把其他相關的知識一點點的融入在了裏麵,成熟了的教育方法,加上寓教於樂提起了席衛的興趣,成績倒是很不錯,等席衛跑到爸爸媽媽麵前去背鵝鵝鵝的時候,可把爸媽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