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麽得到這個盒子的?”我質問道。
現在是晚上九點,我和電話中的男子相約在了市裏最好的咖啡廳。
王教授是他們業內比較有名的老牌教授,最近出了事情,而我眼前的這男子看上去就是個學曆不低的人,他怎麽可能不知道王教授的情況,所以說,這榫卯鎖究竟是怎麽到他手上的,令我不禁懷疑。
“王教授的事情我深表遺憾,但是這個小盒子是在他辦公室找到的,還留了信和一些像是紀念品的帆布,王教授讓我們務必轉交到你手中。”
說完,他將身旁的袋子遞給了我。
我打開一看,裏麵有一張紙條,一張紅色的大信封。,還有幾塊兒顏色深黃,有些地方已經氧化的布條。
我拆開信件,裏麵簡簡單單的寫著幾個字:務必於成曆教授之手,署名的確是王擎宇,之前王教授的字跡我也看過,做不了假。
可如果他在我們出發之前就已經解開了這榫卯鎖,那為何他不直接去雲南的時候交給我呢?偏偏要留一張紙條,托付別人,這不就是多此一舉了嗎?
但是王教授深思縝密,做事也不可能拖遝,他這麽做,肯定有他的理由,這榫卯鎖開啟方式非同尋常,會不會需要時間?他已經找到了開啟的方法,但是需要靜置很久,所以才沒有隨身攜帶,可為何他要留下這封信呢?
他早就知道他會出事兒?突然來了個人,和我說有名的地質學、考古學教授會算命,預料到了自己的未來,這真的是太不現實了,我很難說服自己相信。
這幾樣東西的疑點太多了,我甚至懷疑是不是眼前的男子隱瞞了什麽?
他看我的眼神有些古怪,也是知道了我的意思,堅決的說:“成教授,王教授的課我也經常聽,我也算他的學生,他最近出了這麽大事情,我不可能做出讓他心寒的事。”
我見他也不像是那樣的人,也沒再質問什麽,我打開那紅色的信封,看到裏麵的內容,嘴裏含著的咖啡差點噴了出來。
大學錄取通知書!
並且,上麵有許多古代長廊的剪紙圖案,可以說製作的非常精美!
我再三確認,上麵的照片,姓名,身份證全都和我相符,上麵赫然寫著:東方考古學院!
“這也是王教授留下的?”
“當時發現的紙條就放在這個袋子上,肯定是王教授的。”
我搓了搓額頭,感覺瞬時接受的信息量有些大。
男子輕鬆的說他任務完成了,和我留了聯係方式便離開了。
我坐在原地,看著眼前的這幾樣物品,難以言表心中的疑惑,這塊兒破布有段時間了,長一米左右,寬二三十公分,都有些發硬、發黑了。
那盒子我原本以為王教授已經找到了打開的方法,誰知仔細看了看,還是密不透風。
這錄取通知書是最令我頭疼的,我上網查了相關資料,這大學原本是個普通的三本私立學校,離蓮山市不遠,但早在十二三年前,就已經倒閉了,留存下來的信息也很少,高考剛剛結束,誌願填報都沒開始呢,我已經被錄取了,還是個早就倒閉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學校。
最可怕的是,這上頭的照片還很新。
王教授為什麽給我留下了這麽幾樣東西?
我和他們到那雲南深山之中,一路上王教授的表現可以說是太正常不過了,給我的印象就是個非常和藹並且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老牌兒教授。
唯一的疑點就是他當初同意我和那“不靠譜”的公孫浩然一起行動。
若非如此,我和公孫浩然也不會到那奇怪的地宮之中。
“地宮......壁畫!”
我突然想起,先前在地宮之中所猜測的墓主人身份。
我在瀏覽器上輸入了嘉靖年間的所有江湖和朝廷的有名道士。
搜索一大頓,我成功篩選出了兩個人!
正是嘉靖皇帝所最信任,也是最有能力對當時的朝政產生幹涉的兩個道士!
邵元節!陶仲文!
邵元節原本是當年嘉靖皇帝從江西征召來的江湖道士,相傳是一位很有勢力的道教大師所推薦的,因一次“求雨”成功,受到了嘉靖皇帝的恩寵和信賴。
還有一個是邵元節的弟子,陶仲文!
這陶仲文相傳煉丹之術絕頂,為皇帝煉製出了不少可以生育子嗣的靈丹妙藥,當然,其實就是春藥,也向皇帝推薦了不少長生之法,曾說處女之初血是煉製神丹的藥引之一,皇帝當時對於道教已經處於癡迷的狀態,因此他向嘉靖皇帝建言,導致了朝野上下眾多良家遇害!
仔細看來,這陶仲文便極有可能是那墓穴的建造之人!從他備受皇帝恩寵的情況來看,那皇帝死掉的兩個兒子交由其安葬,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可是從那地宮中所蘊藏的大危機來看,這陶仲文絕非善,定是歪門邪道之人。
求長生而逆天改命,不知這陶仲文到最後的結局如何。
這幾天思緒太亂,需要做工作的線索也太多了,我直接買了個保險櫃,將之前廢掉的錄音筆、我父母留下的幾樣東西,和王教授留下的東西都放在了裏頭,雖說不可能有人跑到我家裏麵來偷,可就算是求個整潔,我也會買,反正現在手頭有錢。
收拾這些東西的時候,想起了石頭兒,那柄古刀和麵具都被她帶走了,上麵的玉佩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不過想來想去,不太可能是我父母當年留在那塔林之中的,我發現那玉佩之時,上麵連一絲灰塵都沒有,這對於一件放在地下常年不見天日的宮殿來說,不太現實。
第二天,我順著找到的線索出發。
那“東方考古學院”的資料,費了我老大的勁,貼吧問答、社交軟件,方式我都試過了,皇天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了學院的原地址,當然,資料費一百元,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打車到了市區。
“濱海街道海北路中段18號......”。
這倒閉的大學竟然不是在郊區野外,而是在當地一個經濟不算差的轄區內。
導航不靠譜,隻能是一路問過來。
等到了目的地,一座由腐朽鐵架組裝而成的巨大拱門出現在了頭頂,上麵的招牌用著有些八九十年代風味的字體寫著:“濱海批發城”幾個大字。
大學,被改成批發市場了。
牆磚四處散落著,裏麵的門店無一例外,全部關門,一片慘淡景象。邊邊角角不說,中間那塊兒廣場上,都會有一些雜草頂開水泥,破土而出。
好生破敗!
一個大學,就坐落在這小鎮之中,雖是三本,可周圍的基礎設施肯定會優越一些啊,怎麽當地的經濟發展卻沒有上來?
ps:第二卷馬上結束了,剩下這幾章收尾的可能有些過渡沒啥意思,但我認為十分必要。
所以大家愛看的加個書架,沒事兒過來給個好評。
不愛看的也加個書架,沒事兒過來噴幾句也行。
歡迎交流哈。
最後,能不能給三個免費的用愛發電。
跪謝!
現在是晚上九點,我和電話中的男子相約在了市裏最好的咖啡廳。
王教授是他們業內比較有名的老牌教授,最近出了事情,而我眼前的這男子看上去就是個學曆不低的人,他怎麽可能不知道王教授的情況,所以說,這榫卯鎖究竟是怎麽到他手上的,令我不禁懷疑。
“王教授的事情我深表遺憾,但是這個小盒子是在他辦公室找到的,還留了信和一些像是紀念品的帆布,王教授讓我們務必轉交到你手中。”
說完,他將身旁的袋子遞給了我。
我打開一看,裏麵有一張紙條,一張紅色的大信封。,還有幾塊兒顏色深黃,有些地方已經氧化的布條。
我拆開信件,裏麵簡簡單單的寫著幾個字:務必於成曆教授之手,署名的確是王擎宇,之前王教授的字跡我也看過,做不了假。
可如果他在我們出發之前就已經解開了這榫卯鎖,那為何他不直接去雲南的時候交給我呢?偏偏要留一張紙條,托付別人,這不就是多此一舉了嗎?
但是王教授深思縝密,做事也不可能拖遝,他這麽做,肯定有他的理由,這榫卯鎖開啟方式非同尋常,會不會需要時間?他已經找到了開啟的方法,但是需要靜置很久,所以才沒有隨身攜帶,可為何他要留下這封信呢?
他早就知道他會出事兒?突然來了個人,和我說有名的地質學、考古學教授會算命,預料到了自己的未來,這真的是太不現實了,我很難說服自己相信。
這幾樣東西的疑點太多了,我甚至懷疑是不是眼前的男子隱瞞了什麽?
他看我的眼神有些古怪,也是知道了我的意思,堅決的說:“成教授,王教授的課我也經常聽,我也算他的學生,他最近出了這麽大事情,我不可能做出讓他心寒的事。”
我見他也不像是那樣的人,也沒再質問什麽,我打開那紅色的信封,看到裏麵的內容,嘴裏含著的咖啡差點噴了出來。
大學錄取通知書!
並且,上麵有許多古代長廊的剪紙圖案,可以說製作的非常精美!
我再三確認,上麵的照片,姓名,身份證全都和我相符,上麵赫然寫著:東方考古學院!
“這也是王教授留下的?”
“當時發現的紙條就放在這個袋子上,肯定是王教授的。”
我搓了搓額頭,感覺瞬時接受的信息量有些大。
男子輕鬆的說他任務完成了,和我留了聯係方式便離開了。
我坐在原地,看著眼前的這幾樣物品,難以言表心中的疑惑,這塊兒破布有段時間了,長一米左右,寬二三十公分,都有些發硬、發黑了。
那盒子我原本以為王教授已經找到了打開的方法,誰知仔細看了看,還是密不透風。
這錄取通知書是最令我頭疼的,我上網查了相關資料,這大學原本是個普通的三本私立學校,離蓮山市不遠,但早在十二三年前,就已經倒閉了,留存下來的信息也很少,高考剛剛結束,誌願填報都沒開始呢,我已經被錄取了,還是個早就倒閉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學校。
最可怕的是,這上頭的照片還很新。
王教授為什麽給我留下了這麽幾樣東西?
我和他們到那雲南深山之中,一路上王教授的表現可以說是太正常不過了,給我的印象就是個非常和藹並且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老牌兒教授。
唯一的疑點就是他當初同意我和那“不靠譜”的公孫浩然一起行動。
若非如此,我和公孫浩然也不會到那奇怪的地宮之中。
“地宮......壁畫!”
我突然想起,先前在地宮之中所猜測的墓主人身份。
我在瀏覽器上輸入了嘉靖年間的所有江湖和朝廷的有名道士。
搜索一大頓,我成功篩選出了兩個人!
正是嘉靖皇帝所最信任,也是最有能力對當時的朝政產生幹涉的兩個道士!
邵元節!陶仲文!
邵元節原本是當年嘉靖皇帝從江西征召來的江湖道士,相傳是一位很有勢力的道教大師所推薦的,因一次“求雨”成功,受到了嘉靖皇帝的恩寵和信賴。
還有一個是邵元節的弟子,陶仲文!
這陶仲文相傳煉丹之術絕頂,為皇帝煉製出了不少可以生育子嗣的靈丹妙藥,當然,其實就是春藥,也向皇帝推薦了不少長生之法,曾說處女之初血是煉製神丹的藥引之一,皇帝當時對於道教已經處於癡迷的狀態,因此他向嘉靖皇帝建言,導致了朝野上下眾多良家遇害!
仔細看來,這陶仲文便極有可能是那墓穴的建造之人!從他備受皇帝恩寵的情況來看,那皇帝死掉的兩個兒子交由其安葬,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可是從那地宮中所蘊藏的大危機來看,這陶仲文絕非善,定是歪門邪道之人。
求長生而逆天改命,不知這陶仲文到最後的結局如何。
這幾天思緒太亂,需要做工作的線索也太多了,我直接買了個保險櫃,將之前廢掉的錄音筆、我父母留下的幾樣東西,和王教授留下的東西都放在了裏頭,雖說不可能有人跑到我家裏麵來偷,可就算是求個整潔,我也會買,反正現在手頭有錢。
收拾這些東西的時候,想起了石頭兒,那柄古刀和麵具都被她帶走了,上麵的玉佩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不過想來想去,不太可能是我父母當年留在那塔林之中的,我發現那玉佩之時,上麵連一絲灰塵都沒有,這對於一件放在地下常年不見天日的宮殿來說,不太現實。
第二天,我順著找到的線索出發。
那“東方考古學院”的資料,費了我老大的勁,貼吧問答、社交軟件,方式我都試過了,皇天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了學院的原地址,當然,資料費一百元,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打車到了市區。
“濱海街道海北路中段18號......”。
這倒閉的大學竟然不是在郊區野外,而是在當地一個經濟不算差的轄區內。
導航不靠譜,隻能是一路問過來。
等到了目的地,一座由腐朽鐵架組裝而成的巨大拱門出現在了頭頂,上麵的招牌用著有些八九十年代風味的字體寫著:“濱海批發城”幾個大字。
大學,被改成批發市場了。
牆磚四處散落著,裏麵的門店無一例外,全部關門,一片慘淡景象。邊邊角角不說,中間那塊兒廣場上,都會有一些雜草頂開水泥,破土而出。
好生破敗!
一個大學,就坐落在這小鎮之中,雖是三本,可周圍的基礎設施肯定會優越一些啊,怎麽當地的經濟發展卻沒有上來?
ps:第二卷馬上結束了,剩下這幾章收尾的可能有些過渡沒啥意思,但我認為十分必要。
所以大家愛看的加個書架,沒事兒過來給個好評。
不愛看的也加個書架,沒事兒過來噴幾句也行。
歡迎交流哈。
最後,能不能給三個免費的用愛發電。
跪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