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軒第一個來到了皇城外,他看了一眼緊閉著的大武門。
真是沒想到,李總管還是個預言家,自己真有資格從這裏走入了。
隻不過,現在不著急。
他按了按腰間的青蛇,大步往前走去。
兩個龍驤軍千戶看著李文軒腰懸佩劍走來,便走上前來,抱拳一禮:“駙馬請了!”
李文軒看著兩個陌生麵孔的龍驤軍千戶微微一笑:“請叫我南疆節度使。”
兩個千戶聞言一愣,但不敢遲疑,再度抱拳拱手:“見過節度使大人!”
“嗯。”李文軒點頭,“東廠的人進去了?”
“迴稟節度使大人,樓晚西樓千戶已經進去了。”一位龍驤軍千戶道。
“朝會開始後,皇城內外,沒有我和太子的手令,任何等人,不準進出,違令者,殺無赦。”
“下官明白!”
兩個千戶異口同聲道。
“很好。”李文軒闊步往前,直奔紫宸殿側邊的一個偏殿。
他進入偏殿後,一身鎧甲的樓晚西果真已經在這裏候著了。
“大人!”樓晚西拱手一禮。
李文軒招唿他坐下喝早茶,隨後看著桌上沒動過的小點心問道:“吃過早點了?”
“卑職把家小送往大人府邸上的時候,就已經順道吃過了。”
樓晚西顯得有些焦躁不安起來。
李文軒笑道:“放鬆些,坐下喝茶。”
樓晚西抱拳一禮,坐在邊上,但也隻是半個屁股坐著,似乎隨時都會站起身來一樣。
李文軒見他如此模樣,也不強求什麽,兩人透過邊上虛掩著的窗,能看到外邊已經來了不少大臣。
這些武國的臣子們,朝著朝服,一個個地站在紫宸殿外的台階上,人人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往常時候上朝會,當然不是這樣一副樣子。
大多數的官員們,都是三五成群地低聲閑聊著一些感興趣的話題。
人群中,時不時還能傳出幾聲笑聲。
現在不一樣,壓抑的氣氛,就是天上飛過的鳥兒,都能感覺得到。
李文軒吃著小點心,感覺這個杏仁酥做得不錯。
喝了一口茶,又讓邊上伺候著的太監去給他重新取了一碟子杏仁酥。
“說說看,你對京城流言太子加害皇上,是如何看待的?”
神色很緊張的樓晚西一聽李文軒這話,便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有人想要汙蔑太子爺。”
“樓頭兒,你怎麽看起來這麽緊張,和你以往在外的名聲,簡直有點不太符合啊?”
樓晚西聽著李文軒打趣的話,這才察覺掌心裏全是汗水。
“大人,當年卑職是一個小人物,上邊不敢查案,就讓小的來查,小的進退維穀,縮頭一刀、伸頭也是一刀,這一刀不管怎麽樣,都要落下來,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樓晚西苦笑了一聲:“現在不一樣,這可是我大武國的根基所在,前段時間因為牽涉到了崔氏一族謀反案中,才抓了一批官員,如果今日又抓了一批,下官唯恐帝國動搖……”
李文軒輕歎一聲:“這我又何嚐不知?”
“可是,現在的樣子,就像是人身上長了一個膿瘡,如果不把這個膿瘡挖掉,它就會蔓延……”
“我看著人都到得差不多了,似乎不見丞相?”
“丞相一直告病在家。”樓晚西道。
李文軒笑了笑:“真病了,還是假病?”
“這個……無須下官說得太直接,大人也是懂的。”樓晚西輕歎一聲。
“當年山海關一戰,決定武國和金國命運的國運之戰,他倒是衝在前頭,而今同樣是關係重大的事情,他卻生出了避嫌的念頭?”
李文軒搖搖頭,又吃了一塊杏仁酥,這東西太符合他的口味了。
“可見從他內心裏,他也覺得太子有問題。”
樓晚西搖頭:“陛下的病,太突然了。”
“時間差不多了,你往側邊出去,把兩百番子帶進來,馬上就要上朝了!”
李文軒說話之間,樓晚西看著紫宸殿的殿門打開,群臣都按照官職大小排列好了走進去。
李文軒擦了擦嘴,喝了幾口茶,看著大臣們都走進紫宸殿內後,便扶著腰間的青蛇,推開殿門,走了出去。
順著紫宸殿的樓梯往上,李文軒已經聽到了裏邊群臣行禮的聲音,但是從那行禮的聲音忽然變得高亢古怪來看,他們是看到了身披大武玄甲,腰掛開天神劍的太子爺後,很是震驚。
不過,卻沒有朝臣提出異議。
武國,沒有規矩說不能動太祖皇帝的劍。
後世帝王,都隻是覺得自己不配動用太祖皇帝的劍罷了。
如果有一個後世子孫把這口劍掛在腰間,那群臣一定會很錯愕吃驚。
隨後,是太子沉穩大氣的聲音傳出。
“諸位卿家,父皇久病未愈,孤心甚憂,然而南方傳來捷報,南疆節度使李文軒,於平沙原一戰,率領一萬先鋒軍,擊敗寶象國六萬大軍,俘虜寶象王,以及其國內文武官員過半。”
“而後威逼另外十國聯軍投降,而今寶象國已滅!我南征軍大獲全勝!”
“搬空南陵十一國之後,南疆節度使又將南疆諸國拆分為二十二國,以免其做大,導致我大武國南邊又出現憂患。”
太子的聲音亢奮起來,群臣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李文軒先聲奪人的法子,愣是震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恐怕這群聰明人此刻腦子都是發懵的。
“除此之外,南疆諸國與節度使簽訂戰爭賠款一億兩白銀,分期二十年還完!”
太子臉上帶著自傲之色,俯瞰群臣。
群臣一時間不顧儀態,互相低聲議論了起來,好似無數小蜜蜂振動翅膀一樣的嗡嗡聲,迴蕩在朝堂上。
太子見群臣如此失儀,卻相當滿意。
因為,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啊!
這就是給你們一個小小的大武的震撼!
然後,又繼續震撼你們,震撼到你們麻木了的地步。
太子不慌不忙地朝著邊上的朝會太監使了一個眼色。
朝會太監立刻高聲喝道:“肅靜!肅靜!”
群臣立刻安靜下來。
太子仰起頭來,身子後仰,靠在龍椅上,身上的大武玄甲發出一陣令人膽寒的鎧甲震動聲。
那朝會太監立刻高聲喊道:“宣!南疆節度使,李文軒上殿!”
六部百官,文武群臣聽到這宣召的聲音之後,所有人都有一種傻眼的感覺。
這開什麽玩笑啊?
這駙馬爺什麽時候迴來的啊?
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幾乎麻木的時候,看到了身披大武玄甲,腰間掛著青蛇劍的年輕節度使大人闊步走進大殿中來。
所有人瞪大眼珠子,差點喊出“劍履上殿”這四個字時候,坐在龍椅上監國的太子,便高聲道:
“卿家如此大功,依照我朝廷規製,當賜乘坐帝輦,走大武門,劍履上殿!然而眼下是非常時候,等卿家大軍班師迴朝,再賜予殊榮。”
太子聲音平正,接著說道:“現在,卿家可上台階來,立於孤身側,以示殊榮!”
李文軒龍行虎步上前,抱拳一禮誠謝,而後闊步走上金階,持劍立在龍椅邊上,虎勢群臣。
朝議太監立刻高聲唿道:“群臣進賀!”
完全懵逼了的六部百官立刻齊聲山唿:“恭賀李節度使!”
百官恭賀的聲音停下,太子便繼續開口道:“李卿家立下如此天功,關於他的封賞,且等父皇病愈之後,再與群臣商議。”
他的目光發散出去,掃了一眼群臣。
太子感覺,有了妹夫披甲執劍立在邊上,他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他卻忽略了一點,他一個當朝太子,身披大武玄甲坐在龍椅上,腰間還掛著太祖皇帝的開天神劍,儼然如同太祖皇帝再生一樣。
試問,還有比這個更嚇人的嗎?
“現在,乃是多事之秋,孤有一策,想要與諸位卿家提前商議,不知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又是爆更的一日,求諸位節度使大人的票兒!」
真是沒想到,李總管還是個預言家,自己真有資格從這裏走入了。
隻不過,現在不著急。
他按了按腰間的青蛇,大步往前走去。
兩個龍驤軍千戶看著李文軒腰懸佩劍走來,便走上前來,抱拳一禮:“駙馬請了!”
李文軒看著兩個陌生麵孔的龍驤軍千戶微微一笑:“請叫我南疆節度使。”
兩個千戶聞言一愣,但不敢遲疑,再度抱拳拱手:“見過節度使大人!”
“嗯。”李文軒點頭,“東廠的人進去了?”
“迴稟節度使大人,樓晚西樓千戶已經進去了。”一位龍驤軍千戶道。
“朝會開始後,皇城內外,沒有我和太子的手令,任何等人,不準進出,違令者,殺無赦。”
“下官明白!”
兩個千戶異口同聲道。
“很好。”李文軒闊步往前,直奔紫宸殿側邊的一個偏殿。
他進入偏殿後,一身鎧甲的樓晚西果真已經在這裏候著了。
“大人!”樓晚西拱手一禮。
李文軒招唿他坐下喝早茶,隨後看著桌上沒動過的小點心問道:“吃過早點了?”
“卑職把家小送往大人府邸上的時候,就已經順道吃過了。”
樓晚西顯得有些焦躁不安起來。
李文軒笑道:“放鬆些,坐下喝茶。”
樓晚西抱拳一禮,坐在邊上,但也隻是半個屁股坐著,似乎隨時都會站起身來一樣。
李文軒見他如此模樣,也不強求什麽,兩人透過邊上虛掩著的窗,能看到外邊已經來了不少大臣。
這些武國的臣子們,朝著朝服,一個個地站在紫宸殿外的台階上,人人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往常時候上朝會,當然不是這樣一副樣子。
大多數的官員們,都是三五成群地低聲閑聊著一些感興趣的話題。
人群中,時不時還能傳出幾聲笑聲。
現在不一樣,壓抑的氣氛,就是天上飛過的鳥兒,都能感覺得到。
李文軒吃著小點心,感覺這個杏仁酥做得不錯。
喝了一口茶,又讓邊上伺候著的太監去給他重新取了一碟子杏仁酥。
“說說看,你對京城流言太子加害皇上,是如何看待的?”
神色很緊張的樓晚西一聽李文軒這話,便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有人想要汙蔑太子爺。”
“樓頭兒,你怎麽看起來這麽緊張,和你以往在外的名聲,簡直有點不太符合啊?”
樓晚西聽著李文軒打趣的話,這才察覺掌心裏全是汗水。
“大人,當年卑職是一個小人物,上邊不敢查案,就讓小的來查,小的進退維穀,縮頭一刀、伸頭也是一刀,這一刀不管怎麽樣,都要落下來,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樓晚西苦笑了一聲:“現在不一樣,這可是我大武國的根基所在,前段時間因為牽涉到了崔氏一族謀反案中,才抓了一批官員,如果今日又抓了一批,下官唯恐帝國動搖……”
李文軒輕歎一聲:“這我又何嚐不知?”
“可是,現在的樣子,就像是人身上長了一個膿瘡,如果不把這個膿瘡挖掉,它就會蔓延……”
“我看著人都到得差不多了,似乎不見丞相?”
“丞相一直告病在家。”樓晚西道。
李文軒笑了笑:“真病了,還是假病?”
“這個……無須下官說得太直接,大人也是懂的。”樓晚西輕歎一聲。
“當年山海關一戰,決定武國和金國命運的國運之戰,他倒是衝在前頭,而今同樣是關係重大的事情,他卻生出了避嫌的念頭?”
李文軒搖搖頭,又吃了一塊杏仁酥,這東西太符合他的口味了。
“可見從他內心裏,他也覺得太子有問題。”
樓晚西搖頭:“陛下的病,太突然了。”
“時間差不多了,你往側邊出去,把兩百番子帶進來,馬上就要上朝了!”
李文軒說話之間,樓晚西看著紫宸殿的殿門打開,群臣都按照官職大小排列好了走進去。
李文軒擦了擦嘴,喝了幾口茶,看著大臣們都走進紫宸殿內後,便扶著腰間的青蛇,推開殿門,走了出去。
順著紫宸殿的樓梯往上,李文軒已經聽到了裏邊群臣行禮的聲音,但是從那行禮的聲音忽然變得高亢古怪來看,他們是看到了身披大武玄甲,腰掛開天神劍的太子爺後,很是震驚。
不過,卻沒有朝臣提出異議。
武國,沒有規矩說不能動太祖皇帝的劍。
後世帝王,都隻是覺得自己不配動用太祖皇帝的劍罷了。
如果有一個後世子孫把這口劍掛在腰間,那群臣一定會很錯愕吃驚。
隨後,是太子沉穩大氣的聲音傳出。
“諸位卿家,父皇久病未愈,孤心甚憂,然而南方傳來捷報,南疆節度使李文軒,於平沙原一戰,率領一萬先鋒軍,擊敗寶象國六萬大軍,俘虜寶象王,以及其國內文武官員過半。”
“而後威逼另外十國聯軍投降,而今寶象國已滅!我南征軍大獲全勝!”
“搬空南陵十一國之後,南疆節度使又將南疆諸國拆分為二十二國,以免其做大,導致我大武國南邊又出現憂患。”
太子的聲音亢奮起來,群臣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李文軒先聲奪人的法子,愣是震得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恐怕這群聰明人此刻腦子都是發懵的。
“除此之外,南疆諸國與節度使簽訂戰爭賠款一億兩白銀,分期二十年還完!”
太子臉上帶著自傲之色,俯瞰群臣。
群臣一時間不顧儀態,互相低聲議論了起來,好似無數小蜜蜂振動翅膀一樣的嗡嗡聲,迴蕩在朝堂上。
太子見群臣如此失儀,卻相當滿意。
因為,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啊!
這就是給你們一個小小的大武的震撼!
然後,又繼續震撼你們,震撼到你們麻木了的地步。
太子不慌不忙地朝著邊上的朝會太監使了一個眼色。
朝會太監立刻高聲喝道:“肅靜!肅靜!”
群臣立刻安靜下來。
太子仰起頭來,身子後仰,靠在龍椅上,身上的大武玄甲發出一陣令人膽寒的鎧甲震動聲。
那朝會太監立刻高聲喊道:“宣!南疆節度使,李文軒上殿!”
六部百官,文武群臣聽到這宣召的聲音之後,所有人都有一種傻眼的感覺。
這開什麽玩笑啊?
這駙馬爺什麽時候迴來的啊?
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幾乎麻木的時候,看到了身披大武玄甲,腰間掛著青蛇劍的年輕節度使大人闊步走進大殿中來。
所有人瞪大眼珠子,差點喊出“劍履上殿”這四個字時候,坐在龍椅上監國的太子,便高聲道:
“卿家如此大功,依照我朝廷規製,當賜乘坐帝輦,走大武門,劍履上殿!然而眼下是非常時候,等卿家大軍班師迴朝,再賜予殊榮。”
太子聲音平正,接著說道:“現在,卿家可上台階來,立於孤身側,以示殊榮!”
李文軒龍行虎步上前,抱拳一禮誠謝,而後闊步走上金階,持劍立在龍椅邊上,虎勢群臣。
朝議太監立刻高聲唿道:“群臣進賀!”
完全懵逼了的六部百官立刻齊聲山唿:“恭賀李節度使!”
百官恭賀的聲音停下,太子便繼續開口道:“李卿家立下如此天功,關於他的封賞,且等父皇病愈之後,再與群臣商議。”
他的目光發散出去,掃了一眼群臣。
太子感覺,有了妹夫披甲執劍立在邊上,他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他卻忽略了一點,他一個當朝太子,身披大武玄甲坐在龍椅上,腰間還掛著太祖皇帝的開天神劍,儼然如同太祖皇帝再生一樣。
試問,還有比這個更嚇人的嗎?
“現在,乃是多事之秋,孤有一策,想要與諸位卿家提前商議,不知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又是爆更的一日,求諸位節度使大人的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