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快樂就快樂,我覺得不快樂就不快樂。”劉玄醜繞到馮大剛身旁,看著佛堂內忙碌的身影與拈花而笑的大佛,淡淡笑道。
“可我現在不快樂。”馮大剛垂首,盯著自己的腳尖,似乎是迴憶起了塵封的往事,“一個武者,受這天地的限製太多了,我已經變的不是我.....”
落日的餘輝照在他滿是皺褶的臉上,金燦燦的,給人一種英雄末路的悲涼。
“見到你,就像看見年輕時候的我,不受規矩束縛,仗劍殺人,隻在一念之間......”
“關於龍虎山上那位樵夫,你知道多少?”
馮大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看過陶淵明先生寫的《桃花源記》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你說的‘樵夫’就是守護‘桃花源’入口的守護者。”
“像這樣的入口有多少?”
“每一個入口都是一方世界,大大小小下來怕是有上千個。”
劉玄醜頗為震驚,每一個入口都是一方世界,且數量足足有上千個。那麽,裏麵加起來會有多少人口?武者占比又是多少?關是守護入口的人實力就已經這麽強,那裏麵的人呢?他不敢想象。
馮大剛如此熟悉‘桃花源’的事情,難道說,他也和其中的某個‘桃花源’有什麽關聯?
“不僅是我們東方,在遙遠的西方也有類似的隱秘存在。”馮大剛似乎並不想繼續深入這個話題,他往前走了兩步,緩緩走上台階上的平台,朝佛堂內的大佛拜了拜,轉身看著冷靜從容的劉玄醜,淡淡道:“來吧,即決高下,也分生死.......”
劉玄醜乍遇勁敵,精神一振,以他的見識,深知高手對決時不但天時地利皆足可影響勝負,戰略的選擇亦是至關重要,馮大剛站在佛前的階梯上,以逸待勞,已贏得天時地利,自己唯有在戰略上突出奇兵,才能扳迴均勢。
兩人相距十丈,按劉玄醜的速度,約二十五六步後便可來到青衣人麵前。他起初腳步極緩,後來徐徐加快,看那勢道,等衝至馮大剛身前時,正是他身體機能隨著腳步移動逐漸趨於巔峰之時。
馮大剛顯然也料不到劉玄醜一語不發,徑直出手。他仍保持著氣定神閑、魂遊外物的樣子,但身體卻驀然沉下半分,似欲隨時虎躍而起。他一頭花白的短發此刻卻詭異地直立而起,像是一隻發怒的小刺蝟。
劉玄醜飄然縱起,點出數指,指尖所及,拳風一陣擾動,一股內勁穿透拳風,直抵馮大剛的拳頭,循著經脈衝向髒腑,馮大剛隻覺渾身發麻,胸口的一口悶氣突突亂跳,似要破腦而出。
劉玄醜一占上風,不容對手喘息,奇招妙著層出不窮,身子猶似穿花蝴蝶,快中帶慢,飄逸不群,招法綿密無間,勢如流瀑飛瀉,他的指掌掠空而過,風聲中帶著一股動人心魄的顫鳴,顫鳴聲融匯合一,宛如歌吟,馮大剛身處其間,有如置身於一口嗡嗡鳴響的銅鍾,心為之動,神為之搖,若非定力絕高,幾乎把持不住。
平台離佛堂不過兩米遠,馮大剛步步後退,很快退到牆角。劉玄醜的攻勢卻如江南五月的梅雨,飄飄灑灑,不甚猛烈,但卻綿綿持久,不歇不休。
“哈哈哈哈,痛快.....”馮大剛大笑,有一絲悲涼,有一絲無奈.....自他被山門驅逐以來,從未如此落魄。
他倚在牆壁,佝僂的身軀縮成一團,苦苦支撐了二十餘招,劉玄醜的攻勢終於有所削弱,馮大剛一聲沉喝,拳腳飛出,猛烈如山奔海立,迅疾如電閃星馳,可是無論多快多沉,遇上劉玄醜的勁力,就如一塊巨石落入了萬頃湖水,縱是激起波瀾,也終歸被那湖水淹沒。
馮大剛心生駭異,但覺除山門外生平所遇之敵,比起這個年輕人,統統都是三歲童子。更可怕的是,他分明感覺,直到此時此刻,劉玄醜依然未盡全力。
劉玄醜舉手投足,瀟灑寫意,暗合一種極微妙的節奏,這節奏好比一張網羅,馮大剛往往不知不覺地落入其中,由他牽著出手。更古怪的是,這種亦步亦趨的感覺,不但毫不別扭,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意。
馮大剛心裏明白,處處反其道而行,竭力擺脫他的節奏。相持數招,他縛手縛腳,非但沒能擺脫困境,反而在那網羅之中越陷越深。
劉玄醜趁勢而上,刷刷刷指掌齊出,一縷勁風掃過馮大剛的臉頰,半張臉麻木一片,幾乎失去知覺。
“不用再留手,”馮大剛長嘯一聲,拚著前胸受傷一掌拍在劉玄醜的肩頭上。
佛堂前,大佛寶相莊嚴,靜靜注視著二人龍爭虎鬥般的打鬥。
劉玄醜並沒馮大剛想象中的那般輕鬆,從武功路數和招式上他也看出些許端倪,馮大剛必定是某處‘桃花源’出來的武者。
他給他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你和島國的勢力有勾結嗎?”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或許馮大剛是被秘地遺棄的棄民,但他絕不信這樣的人會出賣自己的國家。
馮大剛明顯一愣,旋即臉上浮現出一抹怒氣,手腳竟比剛才快上了許多。
“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守護華夏的土地,你出現在這裏原來為的就是這個。”他不斷冷笑,“一個武者卻成了走狗,真是可笑。”
“名單有問題。”
劉玄醜看他神情不像是說謊,當即明白了南野秀一提供的名單是假的。
“狗東西,死不悔改。”
他心有怒氣,和馮大剛之間的對決也更加認真起來。
“咚~”
突然,佛前鍾聲大作,令人聽著心底巨震。
佛堂前的大佛此刻仿佛也化身成了暴怒的佛陀,冰冷的黃金眸子冷冷瞪視著緩緩離去的劉玄醜的背影。
馮大剛倚在佛堂前的柱子上,眼神空洞的看著布滿紅霞的天空。
“可我現在不快樂。”馮大剛垂首,盯著自己的腳尖,似乎是迴憶起了塵封的往事,“一個武者,受這天地的限製太多了,我已經變的不是我.....”
落日的餘輝照在他滿是皺褶的臉上,金燦燦的,給人一種英雄末路的悲涼。
“見到你,就像看見年輕時候的我,不受規矩束縛,仗劍殺人,隻在一念之間......”
“關於龍虎山上那位樵夫,你知道多少?”
馮大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看過陶淵明先生寫的《桃花源記》嗎?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你說的‘樵夫’就是守護‘桃花源’入口的守護者。”
“像這樣的入口有多少?”
“每一個入口都是一方世界,大大小小下來怕是有上千個。”
劉玄醜頗為震驚,每一個入口都是一方世界,且數量足足有上千個。那麽,裏麵加起來會有多少人口?武者占比又是多少?關是守護入口的人實力就已經這麽強,那裏麵的人呢?他不敢想象。
馮大剛如此熟悉‘桃花源’的事情,難道說,他也和其中的某個‘桃花源’有什麽關聯?
“不僅是我們東方,在遙遠的西方也有類似的隱秘存在。”馮大剛似乎並不想繼續深入這個話題,他往前走了兩步,緩緩走上台階上的平台,朝佛堂內的大佛拜了拜,轉身看著冷靜從容的劉玄醜,淡淡道:“來吧,即決高下,也分生死.......”
劉玄醜乍遇勁敵,精神一振,以他的見識,深知高手對決時不但天時地利皆足可影響勝負,戰略的選擇亦是至關重要,馮大剛站在佛前的階梯上,以逸待勞,已贏得天時地利,自己唯有在戰略上突出奇兵,才能扳迴均勢。
兩人相距十丈,按劉玄醜的速度,約二十五六步後便可來到青衣人麵前。他起初腳步極緩,後來徐徐加快,看那勢道,等衝至馮大剛身前時,正是他身體機能隨著腳步移動逐漸趨於巔峰之時。
馮大剛顯然也料不到劉玄醜一語不發,徑直出手。他仍保持著氣定神閑、魂遊外物的樣子,但身體卻驀然沉下半分,似欲隨時虎躍而起。他一頭花白的短發此刻卻詭異地直立而起,像是一隻發怒的小刺蝟。
劉玄醜飄然縱起,點出數指,指尖所及,拳風一陣擾動,一股內勁穿透拳風,直抵馮大剛的拳頭,循著經脈衝向髒腑,馮大剛隻覺渾身發麻,胸口的一口悶氣突突亂跳,似要破腦而出。
劉玄醜一占上風,不容對手喘息,奇招妙著層出不窮,身子猶似穿花蝴蝶,快中帶慢,飄逸不群,招法綿密無間,勢如流瀑飛瀉,他的指掌掠空而過,風聲中帶著一股動人心魄的顫鳴,顫鳴聲融匯合一,宛如歌吟,馮大剛身處其間,有如置身於一口嗡嗡鳴響的銅鍾,心為之動,神為之搖,若非定力絕高,幾乎把持不住。
平台離佛堂不過兩米遠,馮大剛步步後退,很快退到牆角。劉玄醜的攻勢卻如江南五月的梅雨,飄飄灑灑,不甚猛烈,但卻綿綿持久,不歇不休。
“哈哈哈哈,痛快.....”馮大剛大笑,有一絲悲涼,有一絲無奈.....自他被山門驅逐以來,從未如此落魄。
他倚在牆壁,佝僂的身軀縮成一團,苦苦支撐了二十餘招,劉玄醜的攻勢終於有所削弱,馮大剛一聲沉喝,拳腳飛出,猛烈如山奔海立,迅疾如電閃星馳,可是無論多快多沉,遇上劉玄醜的勁力,就如一塊巨石落入了萬頃湖水,縱是激起波瀾,也終歸被那湖水淹沒。
馮大剛心生駭異,但覺除山門外生平所遇之敵,比起這個年輕人,統統都是三歲童子。更可怕的是,他分明感覺,直到此時此刻,劉玄醜依然未盡全力。
劉玄醜舉手投足,瀟灑寫意,暗合一種極微妙的節奏,這節奏好比一張網羅,馮大剛往往不知不覺地落入其中,由他牽著出手。更古怪的是,這種亦步亦趨的感覺,不但毫不別扭,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意。
馮大剛心裏明白,處處反其道而行,竭力擺脫他的節奏。相持數招,他縛手縛腳,非但沒能擺脫困境,反而在那網羅之中越陷越深。
劉玄醜趁勢而上,刷刷刷指掌齊出,一縷勁風掃過馮大剛的臉頰,半張臉麻木一片,幾乎失去知覺。
“不用再留手,”馮大剛長嘯一聲,拚著前胸受傷一掌拍在劉玄醜的肩頭上。
佛堂前,大佛寶相莊嚴,靜靜注視著二人龍爭虎鬥般的打鬥。
劉玄醜並沒馮大剛想象中的那般輕鬆,從武功路數和招式上他也看出些許端倪,馮大剛必定是某處‘桃花源’出來的武者。
他給他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你和島國的勢力有勾結嗎?”他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或許馮大剛是被秘地遺棄的棄民,但他絕不信這樣的人會出賣自己的國家。
馮大剛明顯一愣,旋即臉上浮現出一抹怒氣,手腳竟比剛才快上了許多。
“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守護華夏的土地,你出現在這裏原來為的就是這個。”他不斷冷笑,“一個武者卻成了走狗,真是可笑。”
“名單有問題。”
劉玄醜看他神情不像是說謊,當即明白了南野秀一提供的名單是假的。
“狗東西,死不悔改。”
他心有怒氣,和馮大剛之間的對決也更加認真起來。
“咚~”
突然,佛前鍾聲大作,令人聽著心底巨震。
佛堂前的大佛此刻仿佛也化身成了暴怒的佛陀,冰冷的黃金眸子冷冷瞪視著緩緩離去的劉玄醜的背影。
馮大剛倚在佛堂前的柱子上,眼神空洞的看著布滿紅霞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