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戰後
三國: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作者:西環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蘇仆延從北新城府衙走出之時,背上已經被冷汗浸濕。抬頭望了望北新城的天,蘇仆延重重的唿了一口氣,而後在典韋的護送下離開北新城。
至於剩下的那2萬多士兵……大難臨頭各自飛,蘇仆延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便不錯了,哪裏還能夠將他們撈出來。暫時就留在冀州做義工吧,不過50年的賣身契而已,很快就可以過去了……
“奉孝,烏桓一個個狼子野心,這蘇仆延,可信嗎?”
見蘇仆延離開,韓馥看向郭嘉。
“當然不可信,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
我知主公想要一戰而定異族之禍,隻是如今即將入冬,烏桓人久居遼西,對環境、天氣都無比熟悉,而我軍卻難以抵禦嚴寒。況且若真是遠征烏桓王庭,糧草也難以維繼,久攻不下必敗。
烏桓自丘力居之後分崩離析,如今蹋頓、難樓、寇婁敦皆已身死,若蘇仆延再死,則烏桓之主必被樓班所得,而且用不了多日便可重新一統烏桓,必然又將成禍。
蘇仆延與蹋頓乃是舅甥關係,若不是樓班使難樓作亂,蹋頓也不至於如此輕易身死,蘇仆延言語之中雖然對蹋頓的此次兵犯冀州有所不滿,依嘉來看,其更仇視樓班。如今我們將蘇仆延放迴遼東,以蘇仆延與樓班二人之間的罅(xià)隙,必不會讓其輕易成為烏桓之主。待二人分出結果,再行征伐不遲。
至於鮮卑的騫曼,步度根同樣野心勃勃,騫曼想要一統鮮卑同樣困難重重。
況且,我軍這一年來多以來多次出征,酸棗會盟、兩次並州之行,糧草耗損嚴重,人疲馬乏,士兵厭戰情緒嚴重。依嘉之見,此時不宜再度興兵,當休養生息,帶來年秋收之後再做打算。”
郭嘉的話也讓韓馥陷入了沉思,前世的曆史上,拿破侖入侵俄國、希特勒遠征蘇聯,都是以失敗告終,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是無法適應俄國寒冷的天氣以及糧草的補給無法跟得上。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寒冬將近,若此時真的遠征遼西,大概率也會是失敗告終。
“此事便按照奉孝所言安排。哈哈哈,吾有奉孝,萬事無憂矣!”
韓馥牽著郭嘉的雙手,滿是小人得誌的嘚瑟。
……
又在北新城耽擱了兩日,韓馥這才率眾返迴信都。
臨行之前,韓馥又以嚴綱為高陽太守,並為其重新組建白馬義從,當聽聞能夠加入白馬義從與異族交戰時,原本的冀州軍紛紛請命,最後經過精挑細選,白馬義從終於滿編。
嚴綱看著重新滿編的白馬義從,內心波瀾起伏,公孫瓚九泉之下,應該可以無憾了。
鳳凰涅盤,浴火重生。重新組建起來的白馬義從日後也徹底成為了異族的夢魘,當然,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自此,異族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袁紹退兵的消息也傳來,冀州在經曆了一年的磨難之後,終於贏得了喘息之機。
歸心似箭的眾人快馬加鞭,不過幾日時間便趕迴了信都,聽聞異族潰敗,所有人都與有榮焉,信都也陷入到了瘋狂之中。
若不是因為盧植身殞,全城皆悲,說不得要大肆慶祝一番。
迴到信都之後,韓馥見到盧毓,本不知該如何麵對,卻不曾想盧毓早在盧植出征之時已經有了預料,雖有幾分悲傷,卻也為自己的父親能夠戰死在戰場之上而不是病臥於榻上感到開心。
最後盧毓聽從了盧植的遺願,將盧植的衣冠塚安置於上穀軍都山,永鎮大漢的邊疆,並留下了“青山盡處埋英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傳說。
卻說眾人休沐半月之後,眾人又重新聚在了議事廳,韓馥也終於露麵,隻是神色略顯憔悴。
“主公,自主公離開這段時間,冀州內部一切正常,除了魏郡因受到袁紹的襲擊,民房、田地損失有些嚴重。目前已經在魏郡太守董昭董公仁的帶領下進行重建,相信不會影響到明年的春耕。
此次能夠安然度過袁紹兵犯的危機,潘鳳將軍與董昭太守二人當為首功!
田豐眼見著眾文武要嘲笑韓馥,趕緊先人一步走出,將話題引到戰後的封賞之上。
雖然如今韓馥也隻是州牧的身份,眾人的官階到頂了也隻是雜號將軍,在地方管用,但不妨礙在戰場上唬人啊。
就比如高覽若在戰場上遇見了夏侯淵,互報名號之後,好家夥,人家是虎威將軍,結果自己隻是建義中郎將……麵子直接丟了一半好嗎!
為何潘鳳出門就喜歡報自己“冀州上將”的名號,冀州武將如雨,還能夠成為上將,氣勢上直接壓對麵一頭。
正所謂,出門在外,麵子都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話不多說,田豐將話題拉迴正軌之後,此次跟隨出征的武將目光灼灼的盯著韓馥。韓馥不由一陣頭大,這一次三線作戰,無論是哪一線出了問題結果都難以估量,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有功勞,哪怕是戰五渣的韓馥,也硬生生的在洪濤山挺了下來。
關於潘鳳“圍魏救趙”的計策,韓馥迴到信都之後也有所耳聞,整個人都是懵的,潘鳳版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原本韓馥還對呂蒙一個普通武將,隻是在孫權的勸導下看了一段時間兵書便能夠一躍成為東吳大都督的故事有所懷疑,如今看來,果然,古人皆不容小覷啊。
“好了,封賞之事主公已經與我等商議了,諸將聽令。
麴義以先登步兵屢次破烏桓騎兵,護北新城無恙,特命為伏波將軍,兼領冀州兵馬元帥,節製冀州眾將;
趙雲救駕有功,特命為奮武將軍、張飛為虎威將軍、夏侯蘭為征虜將軍、張合為揚威將軍、高覽為揚武將軍、黃忠為寧朔將軍、徐晃為撫軍將軍……
另,以徐晃為帥,徐渙、周倉、王有勝為副將,以原白波軍為核心,為雷字營;黃忠暫任火字營副帥。
其餘文武,各有封賞!”
至於剩下的那2萬多士兵……大難臨頭各自飛,蘇仆延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便不錯了,哪裏還能夠將他們撈出來。暫時就留在冀州做義工吧,不過50年的賣身契而已,很快就可以過去了……
“奉孝,烏桓一個個狼子野心,這蘇仆延,可信嗎?”
見蘇仆延離開,韓馥看向郭嘉。
“當然不可信,不過是緩兵之計而已。
我知主公想要一戰而定異族之禍,隻是如今即將入冬,烏桓人久居遼西,對環境、天氣都無比熟悉,而我軍卻難以抵禦嚴寒。況且若真是遠征烏桓王庭,糧草也難以維繼,久攻不下必敗。
烏桓自丘力居之後分崩離析,如今蹋頓、難樓、寇婁敦皆已身死,若蘇仆延再死,則烏桓之主必被樓班所得,而且用不了多日便可重新一統烏桓,必然又將成禍。
蘇仆延與蹋頓乃是舅甥關係,若不是樓班使難樓作亂,蹋頓也不至於如此輕易身死,蘇仆延言語之中雖然對蹋頓的此次兵犯冀州有所不滿,依嘉來看,其更仇視樓班。如今我們將蘇仆延放迴遼東,以蘇仆延與樓班二人之間的罅(xià)隙,必不會讓其輕易成為烏桓之主。待二人分出結果,再行征伐不遲。
至於鮮卑的騫曼,步度根同樣野心勃勃,騫曼想要一統鮮卑同樣困難重重。
況且,我軍這一年來多以來多次出征,酸棗會盟、兩次並州之行,糧草耗損嚴重,人疲馬乏,士兵厭戰情緒嚴重。依嘉之見,此時不宜再度興兵,當休養生息,帶來年秋收之後再做打算。”
郭嘉的話也讓韓馥陷入了沉思,前世的曆史上,拿破侖入侵俄國、希特勒遠征蘇聯,都是以失敗告終,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是無法適應俄國寒冷的天氣以及糧草的補給無法跟得上。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寒冬將近,若此時真的遠征遼西,大概率也會是失敗告終。
“此事便按照奉孝所言安排。哈哈哈,吾有奉孝,萬事無憂矣!”
韓馥牽著郭嘉的雙手,滿是小人得誌的嘚瑟。
……
又在北新城耽擱了兩日,韓馥這才率眾返迴信都。
臨行之前,韓馥又以嚴綱為高陽太守,並為其重新組建白馬義從,當聽聞能夠加入白馬義從與異族交戰時,原本的冀州軍紛紛請命,最後經過精挑細選,白馬義從終於滿編。
嚴綱看著重新滿編的白馬義從,內心波瀾起伏,公孫瓚九泉之下,應該可以無憾了。
鳳凰涅盤,浴火重生。重新組建起來的白馬義從日後也徹底成為了異族的夢魘,當然,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自此,異族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袁紹退兵的消息也傳來,冀州在經曆了一年的磨難之後,終於贏得了喘息之機。
歸心似箭的眾人快馬加鞭,不過幾日時間便趕迴了信都,聽聞異族潰敗,所有人都與有榮焉,信都也陷入到了瘋狂之中。
若不是因為盧植身殞,全城皆悲,說不得要大肆慶祝一番。
迴到信都之後,韓馥見到盧毓,本不知該如何麵對,卻不曾想盧毓早在盧植出征之時已經有了預料,雖有幾分悲傷,卻也為自己的父親能夠戰死在戰場之上而不是病臥於榻上感到開心。
最後盧毓聽從了盧植的遺願,將盧植的衣冠塚安置於上穀軍都山,永鎮大漢的邊疆,並留下了“青山盡處埋英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傳說。
卻說眾人休沐半月之後,眾人又重新聚在了議事廳,韓馥也終於露麵,隻是神色略顯憔悴。
“主公,自主公離開這段時間,冀州內部一切正常,除了魏郡因受到袁紹的襲擊,民房、田地損失有些嚴重。目前已經在魏郡太守董昭董公仁的帶領下進行重建,相信不會影響到明年的春耕。
此次能夠安然度過袁紹兵犯的危機,潘鳳將軍與董昭太守二人當為首功!
田豐眼見著眾文武要嘲笑韓馥,趕緊先人一步走出,將話題引到戰後的封賞之上。
雖然如今韓馥也隻是州牧的身份,眾人的官階到頂了也隻是雜號將軍,在地方管用,但不妨礙在戰場上唬人啊。
就比如高覽若在戰場上遇見了夏侯淵,互報名號之後,好家夥,人家是虎威將軍,結果自己隻是建義中郎將……麵子直接丟了一半好嗎!
為何潘鳳出門就喜歡報自己“冀州上將”的名號,冀州武將如雨,還能夠成為上將,氣勢上直接壓對麵一頭。
正所謂,出門在外,麵子都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話不多說,田豐將話題拉迴正軌之後,此次跟隨出征的武將目光灼灼的盯著韓馥。韓馥不由一陣頭大,這一次三線作戰,無論是哪一線出了問題結果都難以估量,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有功勞,哪怕是戰五渣的韓馥,也硬生生的在洪濤山挺了下來。
關於潘鳳“圍魏救趙”的計策,韓馥迴到信都之後也有所耳聞,整個人都是懵的,潘鳳版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原本韓馥還對呂蒙一個普通武將,隻是在孫權的勸導下看了一段時間兵書便能夠一躍成為東吳大都督的故事有所懷疑,如今看來,果然,古人皆不容小覷啊。
“好了,封賞之事主公已經與我等商議了,諸將聽令。
麴義以先登步兵屢次破烏桓騎兵,護北新城無恙,特命為伏波將軍,兼領冀州兵馬元帥,節製冀州眾將;
趙雲救駕有功,特命為奮武將軍、張飛為虎威將軍、夏侯蘭為征虜將軍、張合為揚威將軍、高覽為揚武將軍、黃忠為寧朔將軍、徐晃為撫軍將軍……
另,以徐晃為帥,徐渙、周倉、王有勝為副將,以原白波軍為核心,為雷字營;黃忠暫任火字營副帥。
其餘文武,各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