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同住一整座院子,房間當然空餘得很,連劉安都單獨分到了一間。
草草用過了飯,事情又商議不出個結果,又兼連日疲憊,所以四人也就早早地散去、各自迴房休息了。
任舟當然也不例外。
隻不過,他在自己的房中還沒待多久便又出去了一趟,迴來的時候左右手各拎著一個五斤重的酒壇,隨手放在了院子正中的石桌上。
“我還以為你是聽了唐姑娘的建議、打算去問問曲令明。”劉慎之笑嘻嘻地湊了過來。
“還不急。”任舟瞥了對方一眼,“此時剛忙完一樁事情,歇歇再說也不遲。”
“對極了。”不等任舟吩咐,劉慎之便毫不見外地拍開了泥封,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就不賴啊,比起這兒的醪糟要強上百倍,哪弄的?”
任舟變戲法一樣從懷中掏出了兩隻碗來,分別斟滿了,隨口答道:“那些商旅裏有做這種買賣的,問他們買了兩壇。”
“好,好。”劉慎之抿了一口酒,嘖嘖稱歎,“你倒是活泛得很。”
“過獎,你也不客氣得很。”任舟同樣端起碗來喝了一口。
劉慎之的胡子抖了抖,拿捏著腔調模仿道:“以我們的交情,談‘客氣’是否顯得太生疏了?”
任舟翻了個白眼。
“而且,我也不白喝你的。”
任舟哂笑著問道:“難道你會付賬?”
“以我們的交情,論錢……”
不等劉慎之說完,任舟便作勢要提起酒、起身離開,前者連忙用雙手拉住了酒壇,連聲道:“玩笑,玩笑。”
任舟緩緩坐了下來:“說吧,怎麽叫‘不白喝’?”
“當然是對你有好處。”劉慎之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又填滿了,“比如為你指點迷津。”
“哦?”任舟的眉毛一挑,“你知道曲令明跟張一塵之間的過節?”
劉慎之扁了扁嘴,老老實實地答道:“不知道。”
“那你知道張一塵的下落。”
“也不知道。”
任舟終於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一問三不知,還敢誇口指點迷津。”
劉慎之清了清嗓子:“不是指這類事——這類事你比我更要在行的多,也不必我多嘴。我要指點的,當然是你不擅長的事情。”
“不擅長的事?”任舟想了想,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比如呢?”
“比如——”
劉慎之把頭往任舟那邊靠了靠,壓低了聲音說道:“——唐姑娘。”
任舟仔細地端詳了半晌,在看清對方臉上那種一本正經的表情、不似玩笑以後,淡然道:“你已醉了。”
“你以為我看不出來嘛?”劉慎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能耐雖然大不如前了,但這雙眼睛還好用得很。”
“那你瞧出什麽來了?”
“我瞧出來你對那位唐姑娘很有些意思,而且——”劉慎之擠了擠眼睛,“她對你也並非流水無情。”
“何以見得?”
“你嘛,時不時地就要偷瞄上人家小姑娘一眼,也不問問人家要去哪,是否怕她要跟你告別、而你又想不出話來挽留,索性就這樣揣著明白當糊塗,對不對?吃飯的時候還故意那麽說,如非是你有意,又何須做那種試探呢?”
見任舟沒有反駁,劉慎之又接著分析:“至於唐姑娘嘛,就更好說了——”
任舟突然長歎了一口氣。
“怎麽?覺得輕鬆了不少?懸著的心也可以放下了?”
“不。”
任舟搖了搖頭,認認真真地說道:“我覺得我錯了。”
“什麽意思?”劉慎之大感莫名。
“我先前說你跟老楊可以‘一較高下’,錯了,我的見識還是太淺——你在那門絕學上已遠勝過他了。”
對於任舟的揶揄,劉慎之好像並不在乎,非但沒有羞惱,反而很是理解似的、拍了拍任舟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年輕人的臉皮還是太薄了一些,如果為此留下什麽遺憾,不免抱憾終生。”
“我忽然又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麵對劉慎之的真情流露,任舟卻沒什麽特別的反應。
劉慎之一怔:“什麽事情?”
“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那些年輕時名噪一時、驚才豔豔的天才、大俠——例如說你——隨著時間的推移,武藝非但沒有存進,反而退步不少,以致一落千丈。”
“為什麽?”
“因為分心。”
任舟頗有深意地看了麵色乍陰乍晴的劉慎之一眼,又喝了一口酒,擦了擦嘴巴以後,接著說道:“年輕時你的心思全放在武藝上,內練氣,外練功,隻求有一日揚名江湖,不敢有些毫放鬆,自然也就進境神速、一日千裏。可惜,到了你這種年紀以後,要考慮的事情多了,例如你們劉家的大小事務,或是忙於跟蔣涵洋一類的人聯絡關係,如此種種,即使想再如先前那樣下苦工,隻怕也力有不逮了。”
劉慎之悵然若失地看了看任舟,又看了看自己麵前的那碗酒,張了張嘴巴,最終重重地歎了口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經過了冗長的沉默,劉慎之一邊撫摸著自己的麵頰和胡須,一邊喃喃說道:“老不以筋骨為能,誰也沒辦法靠著劍活一輩子——你也不行。”
“我當然不行。”任舟微笑著舉起一隻手來,手指忽然一屈,再繃直的時候指間已夾住了“千山”,“我是靠刀吃飯的。”
“你懂得我的意思。”劉慎之撇了撇嘴。
任舟的手指又是一屈,“千山”隨之消失不見了:“我當然明白。”
“所以你遲早還是要考慮我說的那些事。”
“起碼不是現在。”任舟低下頭,看著自己碗中的那輪明月,輕輕地以手指摩挲著碗沿,“等到我退隱江湖的時候——如果我能活到那時候的話,再考慮也不遲。”
“你能等,可她能等麽?”
任舟仿佛已看得癡了,好像全未聽到劉慎之的問題。
又或者是他不想迴答,才這樣裝聾作啞。
劉慎之掃了任舟一眼,並不追問,隻是輕聲道:“在這一點上,你並不像你許大哥那樣爽利。”
“他並不比我爽利。”任舟微微眯起眼睛,“他所以肯跟方大嫂訂婚,隻因為他以為禁中的事情已定、三皇子繼承大統指日可待,再無別的事令他憂心。他做出那樣的事情,也就意味著他已大功告成、行將退隱了。至於後來另起波瀾、他馳援乃至身死皇城,都是後話了。”
“這就怪了,連聖人尚且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怎麽你們天道穀出來的卻個個對此畏如蛇蠍?”
任舟瞟了劉慎之一眼:“那是儒家的聖人說的,不是我們道家的聖人說的——我們說的是‘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講的就是持心清淨,亦是我天道穀心法之旨歸。一旦情為外物所牽、心為外物所擾,便難保赤子,武藝也會隨之退步——這也即是天道穀多出少俠而少有耆宿的緣由了。”
這樣的道理劉慎之從未聽說過,在沉思片刻之後,他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你的意思是,許沉當年馳援皇城時,是因方歌而心境有缺,才會最終倉皇落敗?”
“不一定。”任舟不置可否,“蟻多咬死象,即使他處在鼎盛時期,在一眾好手的圍攻下恐怕也不免身死,但是,他或許有擊斃大皇子的機會。”
“那你呢?”聽完任舟的解釋之後,劉慎之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了這麽一句。
任舟詫異:“我怎麽了?”
“你剛才的意思分明是說,許沉出穀,為的就是平息奪嫡之亂。在得知三皇子已得遺詔之後,他便可以歸隱了。”
任舟點了點頭。
“那你呢?你此番出穀,又是為了什麽?”
劉慎之的瞳孔裏映滿了月光。
可那些月光並未能隱去他眼神中的鋒芒。
他的眼中忽然顯示出一種遠超常日的銳利。
他在盯著任舟的雙眼,又好像要通過任舟的雙眼一直看向任舟的心裏。
草草用過了飯,事情又商議不出個結果,又兼連日疲憊,所以四人也就早早地散去、各自迴房休息了。
任舟當然也不例外。
隻不過,他在自己的房中還沒待多久便又出去了一趟,迴來的時候左右手各拎著一個五斤重的酒壇,隨手放在了院子正中的石桌上。
“我還以為你是聽了唐姑娘的建議、打算去問問曲令明。”劉慎之笑嘻嘻地湊了過來。
“還不急。”任舟瞥了對方一眼,“此時剛忙完一樁事情,歇歇再說也不遲。”
“對極了。”不等任舟吩咐,劉慎之便毫不見外地拍開了泥封,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就不賴啊,比起這兒的醪糟要強上百倍,哪弄的?”
任舟變戲法一樣從懷中掏出了兩隻碗來,分別斟滿了,隨口答道:“那些商旅裏有做這種買賣的,問他們買了兩壇。”
“好,好。”劉慎之抿了一口酒,嘖嘖稱歎,“你倒是活泛得很。”
“過獎,你也不客氣得很。”任舟同樣端起碗來喝了一口。
劉慎之的胡子抖了抖,拿捏著腔調模仿道:“以我們的交情,談‘客氣’是否顯得太生疏了?”
任舟翻了個白眼。
“而且,我也不白喝你的。”
任舟哂笑著問道:“難道你會付賬?”
“以我們的交情,論錢……”
不等劉慎之說完,任舟便作勢要提起酒、起身離開,前者連忙用雙手拉住了酒壇,連聲道:“玩笑,玩笑。”
任舟緩緩坐了下來:“說吧,怎麽叫‘不白喝’?”
“當然是對你有好處。”劉慎之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又填滿了,“比如為你指點迷津。”
“哦?”任舟的眉毛一挑,“你知道曲令明跟張一塵之間的過節?”
劉慎之扁了扁嘴,老老實實地答道:“不知道。”
“那你知道張一塵的下落。”
“也不知道。”
任舟終於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一問三不知,還敢誇口指點迷津。”
劉慎之清了清嗓子:“不是指這類事——這類事你比我更要在行的多,也不必我多嘴。我要指點的,當然是你不擅長的事情。”
“不擅長的事?”任舟想了想,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比如呢?”
“比如——”
劉慎之把頭往任舟那邊靠了靠,壓低了聲音說道:“——唐姑娘。”
任舟仔細地端詳了半晌,在看清對方臉上那種一本正經的表情、不似玩笑以後,淡然道:“你已醉了。”
“你以為我看不出來嘛?”劉慎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能耐雖然大不如前了,但這雙眼睛還好用得很。”
“那你瞧出什麽來了?”
“我瞧出來你對那位唐姑娘很有些意思,而且——”劉慎之擠了擠眼睛,“她對你也並非流水無情。”
“何以見得?”
“你嘛,時不時地就要偷瞄上人家小姑娘一眼,也不問問人家要去哪,是否怕她要跟你告別、而你又想不出話來挽留,索性就這樣揣著明白當糊塗,對不對?吃飯的時候還故意那麽說,如非是你有意,又何須做那種試探呢?”
見任舟沒有反駁,劉慎之又接著分析:“至於唐姑娘嘛,就更好說了——”
任舟突然長歎了一口氣。
“怎麽?覺得輕鬆了不少?懸著的心也可以放下了?”
“不。”
任舟搖了搖頭,認認真真地說道:“我覺得我錯了。”
“什麽意思?”劉慎之大感莫名。
“我先前說你跟老楊可以‘一較高下’,錯了,我的見識還是太淺——你在那門絕學上已遠勝過他了。”
對於任舟的揶揄,劉慎之好像並不在乎,非但沒有羞惱,反而很是理解似的、拍了拍任舟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年輕人的臉皮還是太薄了一些,如果為此留下什麽遺憾,不免抱憾終生。”
“我忽然又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麵對劉慎之的真情流露,任舟卻沒什麽特別的反應。
劉慎之一怔:“什麽事情?”
“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那些年輕時名噪一時、驚才豔豔的天才、大俠——例如說你——隨著時間的推移,武藝非但沒有存進,反而退步不少,以致一落千丈。”
“為什麽?”
“因為分心。”
任舟頗有深意地看了麵色乍陰乍晴的劉慎之一眼,又喝了一口酒,擦了擦嘴巴以後,接著說道:“年輕時你的心思全放在武藝上,內練氣,外練功,隻求有一日揚名江湖,不敢有些毫放鬆,自然也就進境神速、一日千裏。可惜,到了你這種年紀以後,要考慮的事情多了,例如你們劉家的大小事務,或是忙於跟蔣涵洋一類的人聯絡關係,如此種種,即使想再如先前那樣下苦工,隻怕也力有不逮了。”
劉慎之悵然若失地看了看任舟,又看了看自己麵前的那碗酒,張了張嘴巴,最終重重地歎了口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經過了冗長的沉默,劉慎之一邊撫摸著自己的麵頰和胡須,一邊喃喃說道:“老不以筋骨為能,誰也沒辦法靠著劍活一輩子——你也不行。”
“我當然不行。”任舟微笑著舉起一隻手來,手指忽然一屈,再繃直的時候指間已夾住了“千山”,“我是靠刀吃飯的。”
“你懂得我的意思。”劉慎之撇了撇嘴。
任舟的手指又是一屈,“千山”隨之消失不見了:“我當然明白。”
“所以你遲早還是要考慮我說的那些事。”
“起碼不是現在。”任舟低下頭,看著自己碗中的那輪明月,輕輕地以手指摩挲著碗沿,“等到我退隱江湖的時候——如果我能活到那時候的話,再考慮也不遲。”
“你能等,可她能等麽?”
任舟仿佛已看得癡了,好像全未聽到劉慎之的問題。
又或者是他不想迴答,才這樣裝聾作啞。
劉慎之掃了任舟一眼,並不追問,隻是輕聲道:“在這一點上,你並不像你許大哥那樣爽利。”
“他並不比我爽利。”任舟微微眯起眼睛,“他所以肯跟方大嫂訂婚,隻因為他以為禁中的事情已定、三皇子繼承大統指日可待,再無別的事令他憂心。他做出那樣的事情,也就意味著他已大功告成、行將退隱了。至於後來另起波瀾、他馳援乃至身死皇城,都是後話了。”
“這就怪了,連聖人尚且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怎麽你們天道穀出來的卻個個對此畏如蛇蠍?”
任舟瞟了劉慎之一眼:“那是儒家的聖人說的,不是我們道家的聖人說的——我們說的是‘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講的就是持心清淨,亦是我天道穀心法之旨歸。一旦情為外物所牽、心為外物所擾,便難保赤子,武藝也會隨之退步——這也即是天道穀多出少俠而少有耆宿的緣由了。”
這樣的道理劉慎之從未聽說過,在沉思片刻之後,他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你的意思是,許沉當年馳援皇城時,是因方歌而心境有缺,才會最終倉皇落敗?”
“不一定。”任舟不置可否,“蟻多咬死象,即使他處在鼎盛時期,在一眾好手的圍攻下恐怕也不免身死,但是,他或許有擊斃大皇子的機會。”
“那你呢?”聽完任舟的解釋之後,劉慎之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了這麽一句。
任舟詫異:“我怎麽了?”
“你剛才的意思分明是說,許沉出穀,為的就是平息奪嫡之亂。在得知三皇子已得遺詔之後,他便可以歸隱了。”
任舟點了點頭。
“那你呢?你此番出穀,又是為了什麽?”
劉慎之的瞳孔裏映滿了月光。
可那些月光並未能隱去他眼神中的鋒芒。
他的眼中忽然顯示出一種遠超常日的銳利。
他在盯著任舟的雙眼,又好像要通過任舟的雙眼一直看向任舟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