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勇鄉內外可謂是燈火通明,除了尋常的巡守外,孫全仁又在孫老爺的安排下,另加了不少的崗哨。


    孫全仁雖然不明白父親此舉的用意,不過也沒有多問,因為他一向孝順得很。


    送走了表妹和任舟之後,孫全仁又跟負責巡視和站崗的鄉親們問了聲好,囑咐了幾句,才迴家。迴家的路上,他偶爾能聽見一兩句議論的聲音,內容大約是誇讚他越來越有個當“族長”的樣子了。


    這些話要是在往常,或許會令他很是受用,可在今天,在自己的父親以托付後事的語氣說了那些話之後,他卻覺得別扭得很。


    不過他也不好表現出來,隻是默默地加快了步伐。


    到了家之後,他循例先去給父母問安。


    可是輕聲地敲門、喚了聲“父親”之後,應門的卻是自己的母親。


    屋裏的燈火已熄了。


    孫夫人打開門,看了孫全仁一眼,便悄悄走出來,又迴身輕輕地把門掩上了。


    “你表妹他們已離開了?”雖然已把門掩上了,可孫夫人的聲音仍是刻意地壓低了些。


    孫全仁見狀,也輕聲答道:“都走了。孩兒把他們送到村口,又看了半晌,才迴來的。”


    孫夫人點了點頭:“多事之秋,還是別給他們添麻煩的好。鄉親們都怎麽樣?沒有反感抱怨的吧?”


    “沒有,鄉親們都配合得很。”說著話,孫全仁又向門內看了一眼,“父親怎麽今天歇得這麽早?”


    “今天那夥強人送來的信裏,講好了明天一早來取刀,到時候少不了一場爭鬥,你父親也是為此決定早點休息,打算養精蓄銳。”


    孫夫人也衝著門內看了一眼,目光裏盡是憂慮。


    她在擔心什麽呢?是擔心自己的丈夫雄風不再,橫屍當場?還是擔心對方見以自己兒子的性命相脅不成,一怒殺人呢?


    或者是兼而有之?


    孫全仁也猜不出,正如他猜不出自己的父親為何會用那樣的語氣說話一樣。


    所以一陣沉默之後,孫全仁也隻能告退了,臨走前還勉強地微笑了一下,安慰了一番自己的母親。


    孫夫人點了點頭,接受了孫全仁的孝心,又叮囑了幾句類似“多加注意”的話之後,便放孫全仁迴到他自己的屋裏了。


    孫全仁當然不會看見,自己轉身離開後,母親看向自己的眼光裏滿是不尋常的擔憂和關切。


    眼睜睜地看著孫全仁的背影消失在了黑暗裏,孫夫人才打開了身後的那扇門。從開門到進屋再到關門,仍舊是如剛才一樣小心翼翼,不過一關上門之後,她便點起了燈。


    孫老爺並沒有睡,非但沒睡,他此時還格外地清醒。孫夫人進來的時候,他正坐在床前,靜靜地擦拭著懷中的刀。


    這柄塵封已久的寶刀,此刻在他的擦拭下,仿佛又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不談寒光四射的刀身,就連擱在一旁的刀鞘,其上的紅漆也是光可鑒人。


    “什麽時候了?”


    聽見自己的妻子進到房中,孫老爺長長地出了一個口氣。


    “將近亥末了。”孫夫人答道。


    孫老爺輕輕地點了點頭,卻沒有看自己的妻子一眼,他不但手上不停地擦拭著那把刀,連眼神也不舍得離開一下。


    他的全部心神都已係在了這把刀上。


    孫夫人緩緩走到了孫老爺身邊,慢慢地坐下了,同時也學著孫老爺那樣,仔細地端詳著他捧著的那柄刀。


    刀身上立時映出了孫夫人的樣貌。


    “我上次見你用這把刀,好像還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孫夫人的話音很輕,很柔。


    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在迴想起往事來時,總是忍不住要比平常更溫柔一些。


    哪怕迴憶起來的事情不是那麽令人愉快。


    “七年前。”聽了孫夫人的話,孫老爺手上的動作一頓,雙眼仍是直直地看著,也不知道是在看著這把刀,還是盯著刀身上映出來的、與自己相濡以沫半生的妻子的倒影。


    孫夫人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已過去這麽久了。”


    “……你是否還在心裏記恨我?”沒頭沒腦的,孫老爺忽然問出了這麽一句。


    孫夫人聞言,表情一滯,旋即又露出苦澀的笑意,輕輕搖了搖頭:“我不怪你,我知道你也不情願的。”


    “我知道你也不情願的”。


    這句話裏,包含著多少難與人知的辛酸和無奈?


    人生裏,最難得的是有一個人可與你達到情感上的契合,而這種契合也正是人與人之間能達到的最大程度的“理解”。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言者無二三。


    浮沉一世,有多少人苦求知己而不得,隻能抱恨而終?


    現如今,孫夫人就這樣坐在自己的身邊,以充滿著悲苦卻又不乏溫柔的語調,明白地訴說了對自己的理解和同情。


    孫老爺如何能不動容呢?


    寶刀輕輕地顫動了一下。


    孫夫人看見,刀身上映出的、孫老爺的臉上,掛滿了由懊悔、痛苦和感動交織而成的複雜表情,也正是在這樣複雜情感的衝擊下,孫老爺輕輕地閉上了雙眼。


    半晌,孫老爺才把眼睛睜開,用一種顫抖的聲音說了一句:“他實在不該……”


    “是啊,他實在不該……”


    孫夫人一邊重複著孫老爺的話,一邊張開了雙臂,輕輕地環抱住了眼前的男人。


    然後,她發覺,眼前這個一向頂天立地的男人,腰背已有些彎曲了。


    這個發現令她更加憂慮了。


    不過她沒有表現出來,仍是用那種溫柔的語調,輕輕地安慰:“忠兒什麽都好,唯獨不懂得懸崖勒馬……你已是個很合格的父親了。”


    “我原以為那根小拇指已足夠警醒他,卻沒想到……”提起了這個名字,孫老爺麵上的痛苦之色更甚,“我是否錯了?早知會這樣適得其反,我是否該另尋他法?”


    這問題孫夫人答不上來,所以她隻好把胳膊摟得更緊一些,以此來表示對自己丈夫的無聲支持。


    正如孫夫人對他的理解那樣,孫老爺也同樣可以理解孫夫人這個動作的用意。所以他深唿吸了幾次之後,終於露出了一抹笑容:“這次迴來,我決定打他的屁股。”


    這個笑話講得不高明,可孫夫人還是配合著笑了一下:“隻怕不等你打他的屁股,被這次這樣嚇唬了一番,忠兒自己也要改了。”


    孫夫人的言下之意,竟是全不把對方看在眼裏一樣。


    這倒是正合孫老爺的意思。


    他挺了挺腰板,又輕輕地拍了拍環抱著自己的、妻子的手臂,溫言道:“我該走了。”


    “嗯。”孫夫人答應了一聲,乖乖地放下了手臂,然後看著她的丈夫站起身,把刀收到刀鞘裏,又仔細地把刀鞘掛在了他自己的腰上。


    收拾整齊了之後,孫老爺又輕輕地拍了拍自己腰上的刀,深深地看了妻子一眼之後,忽然又微笑了一下:“我要走啦。”


    孫夫人也站起身來,替丈夫翻了翻領子之後,又輕輕地擁抱了他一下。


    他們的動作就如同蜜裏調油的少年夫妻那樣。


    他們已不知道多少年沒有這樣做過了。


    可無論是孫老爺還是孫夫人,都隻覺得此時這樣做起來自然極了。


    然後,孫老爺便推開了窗戶,由窗戶跳出去,離開了家,再從他安排的暗哨的縫隙處離開了村子。


    除了孫夫人以外,勇鄉裏再沒人知道,他們的族長已趁著夜色離開,獨自赴約了。


    所有人都還在為了明天的“交鋒”做著準備。


    瞧著孫老爺遠去的身影,孫夫人一時望得癡了,半晌,迴過神來之後,她目光一掃,便看到了今早遞進來的那封信,此刻叫一塊鎮紙壓在了桌子上。


    說是信,其實它更像字條多些。


    因為其上隻寫著一句話,七個字。


    “今夜子正小尤山”。


    沒有抬頭,沒有落款,唯獨在“子正”兩個字上加粗了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林事件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杯中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杯中囚並收藏武林事件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