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齊國
秦時:開局鬼穀飯桌多了一雙筷子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昌文君用他的生命,向秦王,向整個天下的秦人證明了一件事:楚人之中並不全都是昌平君那樣背信棄義的人。相反,還有許多如昌文君這般忠心耿耿、甘願奉獻的忠義之士。
秦然深知,昌文君的壯烈犧牲,實則為那些身在秦國的楚人們爭取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這一點,從大王對昌文君的追封便可見一斑。盡管政哥可能不再像從前那般高度重視楚人,但至少在大秦的朝堂之上,依然為楚人保留了一處容身之所。
由此看來,昌文君的英勇之舉並非徒勞無功。他的犧牲,不僅彰顯了個人的忠誠和勇氣,也為楚人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若是所有人,皆如昌文君一樣,何愁天下不定。”李信感慨萬千地道。
大秦等待了如此漫長的歲月,曆經無數次戰爭和政治鬥爭,終於迎來了這個能夠統一天下的契機。而如今,他們離這個偉大的目標已經近在咫尺了。
曾經輝煌一時的周王室早已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化為了塵埃。
而那八百諸侯經過長期的征戰與殺伐,存活下來的強者也紛紛走向衰落。如今僅剩下的七個國家中,韓、魏兩國已然亡國。
燕、趙兩國雖然有宗室勉強逃脫,但也隻能在北方苟延殘喘,依靠殘存的人力物力維持著生存。
它們所掌控的土地、城池以及人口數量,甚至還不及昔日韓國的十分之一。
楚國,經曆了這場慘烈的戰爭後,雖然宗廟和社稷還得以保存,但他們所掌控的麵積土地卻已經銳減了一半。
這幾十年裏,即便是在楚國最為鼎盛的時候,尚且無法與秦國一較高下,更何況現在隻剩下了半壁江山。
麵對著那如虎狼一般兇猛的大秦軍隊,實際上許多人都已經對楚國失去了信心。哪怕新登基的楚王如何自我吹噓,那些眼光敏銳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楚國已經衰敗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尤其是這次昌文君在長沙城行刺的事件,更是給楚國敲響了一記沉重的喪鍾。
這種局麵讓人不禁感歎時光流轉、世事變遷,曾經不可一世的霸主如今也淪落為了弱小的角色。
“已經不遠了。”
“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一旁的秦然沉聲說道。
如今的秦國,已然成為了天下最為強大的諸侯國,而在不久的將來成功覆滅楚國之後,更是再無任何勢力能夠阻擋秦國前進的腳步。
至於齊國?
或許其他諸侯並不了解,但秦然卻心知肚明。
齊國,自從那場舉世矚目的五國伐齊之戰後,便已徹底陷入了頹廢與擺爛。
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曾經作為中原霸主的齊國險些遭遇亡國之禍,最終整個國家僅剩下兩座孤城尚未淪陷,宗廟社稷險些毀於一旦。
而且,這場戰爭表麵上是燕、趙、韓、魏、秦五國聯合討伐齊國,但實際上就連齊國引以為援的楚國也趁人之危,加入了劫掠的行列。
正因如此,此次秦楚交戰,齊國始終保持沉默,甚至不願為秦國提供絲毫糧草援助。
秦然心裏非常清楚如今齊國所抱持的態度。那就是你強任你強,坐看五國覆滅。
現在的齊國人隻關心商業和貿易,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財富。
然而,秦然並不排除在齊國朝堂之中有一些人真的相信了大秦之前的承諾。
“秦齊平分天下”。這個想法簡直荒謬至極,讓人不禁覺得好笑。
當秦國成功滅掉其餘五個國家後,其領土範圍將擴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即使隻是從地圖上觀察,秦齊兩國之間的差異也絕非微不足道。
擁有中原、關中、北地以及南域的秦國,與僅僅占據一角的齊國相比,領土麵積相差十幾倍之多。麵對這樣的局麵,齊國的絕望之情溢於言表。
“想要一戰徹底滅楚,僅憑你手中現在的兵馬還是不夠。”
看著身旁的李信,秦然開口提醒道。
秦然知道李信年輕氣盛充滿自信和鬥誌,但現實情況卻不容小覷。
雖然秦然認為現在想要滅楚用不了王翦所說的六十萬大軍,但僅靠三十萬兵馬去實現這個目標仍然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隨著秦軍不斷深入楚地,戰線逐漸拉長,他們不僅需要繼續向前推進,還要分出兵力來駐守後方已經攻占的城池。這使得原本有限的兵力被進一步分散。
此外,最為關鍵的是,想要從楚地獲取足夠的糧草來維持大軍的供給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秦軍仍需依賴關中地區的糧草支援。如此一來,糧草的運輸路程變得更長,途中麵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大。
更糟糕的是,許多楚人對大秦並不甘心臣服,頻繁發生叛亂事件。這些不安定因素給秦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秦然在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後,想要成功消滅楚國,至少需要四十萬能夠投入戰鬥的精銳士兵。
隻有具備充足的兵力,才能確保戰爭的勝利並鞏固大秦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
並且後方打下來的城池不能交給前線大軍分兵,由大秦直接負責接管。
李信率領秦軍隻負責繼續向南進攻和押運糧草這兩件事。
“多謝提醒。”
“經過這一戰我也發現了我的想法有些太過年輕了。”
“大軍傷亡的將士也需要補充。”
“我已經寫了一封奏報送往鹹陽,懇請大王增兵楚地。”
“待到壽春以北的後方穩固之後,再發兵攻滅長沙。”
“徹底滅掉楚國!!”
此時的李信,雖然還是鋒芒畢露。可是城父一事,昌平君之亂還是給他敲響了警鍾。
李信知道,如果不是秦然在城父力挽狂瀾,挫敗了楚人的陰謀詭計。
那麽他所率領的大軍將腹背受敵。
甚至會有在楚地全軍覆沒的可能。
李信他並不怕死,可是他最怕的是辜負了大王的信任。
若是正在他手裏折損了大秦二十多萬銳士。
那麽李信萬死難以贖罪。
秦然深知,昌文君的壯烈犧牲,實則為那些身在秦國的楚人們爭取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這一點,從大王對昌文君的追封便可見一斑。盡管政哥可能不再像從前那般高度重視楚人,但至少在大秦的朝堂之上,依然為楚人保留了一處容身之所。
由此看來,昌文君的英勇之舉並非徒勞無功。他的犧牲,不僅彰顯了個人的忠誠和勇氣,也為楚人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若是所有人,皆如昌文君一樣,何愁天下不定。”李信感慨萬千地道。
大秦等待了如此漫長的歲月,曆經無數次戰爭和政治鬥爭,終於迎來了這個能夠統一天下的契機。而如今,他們離這個偉大的目標已經近在咫尺了。
曾經輝煌一時的周王室早已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化為了塵埃。
而那八百諸侯經過長期的征戰與殺伐,存活下來的強者也紛紛走向衰落。如今僅剩下的七個國家中,韓、魏兩國已然亡國。
燕、趙兩國雖然有宗室勉強逃脫,但也隻能在北方苟延殘喘,依靠殘存的人力物力維持著生存。
它們所掌控的土地、城池以及人口數量,甚至還不及昔日韓國的十分之一。
楚國,經曆了這場慘烈的戰爭後,雖然宗廟和社稷還得以保存,但他們所掌控的麵積土地卻已經銳減了一半。
這幾十年裏,即便是在楚國最為鼎盛的時候,尚且無法與秦國一較高下,更何況現在隻剩下了半壁江山。
麵對著那如虎狼一般兇猛的大秦軍隊,實際上許多人都已經對楚國失去了信心。哪怕新登基的楚王如何自我吹噓,那些眼光敏銳的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楚國已經衰敗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尤其是這次昌文君在長沙城行刺的事件,更是給楚國敲響了一記沉重的喪鍾。
這種局麵讓人不禁感歎時光流轉、世事變遷,曾經不可一世的霸主如今也淪落為了弱小的角色。
“已經不遠了。”
“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一旁的秦然沉聲說道。
如今的秦國,已然成為了天下最為強大的諸侯國,而在不久的將來成功覆滅楚國之後,更是再無任何勢力能夠阻擋秦國前進的腳步。
至於齊國?
或許其他諸侯並不了解,但秦然卻心知肚明。
齊國,自從那場舉世矚目的五國伐齊之戰後,便已徹底陷入了頹廢與擺爛。
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曾經作為中原霸主的齊國險些遭遇亡國之禍,最終整個國家僅剩下兩座孤城尚未淪陷,宗廟社稷險些毀於一旦。
而且,這場戰爭表麵上是燕、趙、韓、魏、秦五國聯合討伐齊國,但實際上就連齊國引以為援的楚國也趁人之危,加入了劫掠的行列。
正因如此,此次秦楚交戰,齊國始終保持沉默,甚至不願為秦國提供絲毫糧草援助。
秦然心裏非常清楚如今齊國所抱持的態度。那就是你強任你強,坐看五國覆滅。
現在的齊國人隻關心商業和貿易,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財富。
然而,秦然並不排除在齊國朝堂之中有一些人真的相信了大秦之前的承諾。
“秦齊平分天下”。這個想法簡直荒謬至極,讓人不禁覺得好笑。
當秦國成功滅掉其餘五個國家後,其領土範圍將擴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即使隻是從地圖上觀察,秦齊兩國之間的差異也絕非微不足道。
擁有中原、關中、北地以及南域的秦國,與僅僅占據一角的齊國相比,領土麵積相差十幾倍之多。麵對這樣的局麵,齊國的絕望之情溢於言表。
“想要一戰徹底滅楚,僅憑你手中現在的兵馬還是不夠。”
看著身旁的李信,秦然開口提醒道。
秦然知道李信年輕氣盛充滿自信和鬥誌,但現實情況卻不容小覷。
雖然秦然認為現在想要滅楚用不了王翦所說的六十萬大軍,但僅靠三十萬兵馬去實現這個目標仍然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隨著秦軍不斷深入楚地,戰線逐漸拉長,他們不僅需要繼續向前推進,還要分出兵力來駐守後方已經攻占的城池。這使得原本有限的兵力被進一步分散。
此外,最為關鍵的是,想要從楚地獲取足夠的糧草來維持大軍的供給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秦軍仍需依賴關中地區的糧草支援。如此一來,糧草的運輸路程變得更長,途中麵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大。
更糟糕的是,許多楚人對大秦並不甘心臣服,頻繁發生叛亂事件。這些不安定因素給秦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秦然在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後,想要成功消滅楚國,至少需要四十萬能夠投入戰鬥的精銳士兵。
隻有具備充足的兵力,才能確保戰爭的勝利並鞏固大秦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
並且後方打下來的城池不能交給前線大軍分兵,由大秦直接負責接管。
李信率領秦軍隻負責繼續向南進攻和押運糧草這兩件事。
“多謝提醒。”
“經過這一戰我也發現了我的想法有些太過年輕了。”
“大軍傷亡的將士也需要補充。”
“我已經寫了一封奏報送往鹹陽,懇請大王增兵楚地。”
“待到壽春以北的後方穩固之後,再發兵攻滅長沙。”
“徹底滅掉楚國!!”
此時的李信,雖然還是鋒芒畢露。可是城父一事,昌平君之亂還是給他敲響了警鍾。
李信知道,如果不是秦然在城父力挽狂瀾,挫敗了楚人的陰謀詭計。
那麽他所率領的大軍將腹背受敵。
甚至會有在楚地全軍覆沒的可能。
李信他並不怕死,可是他最怕的是辜負了大王的信任。
若是正在他手裏折損了大秦二十多萬銳士。
那麽李信萬死難以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