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公顯然對陶綰的身份很是滿意,捏著蘭花指手一揮,“王妃這是哪兒的話,奴才這就領王妃進去。”
馬車停在宮殿的西門外,滴滴答答地走著,好在西門離禦書房不算遠,沒一會兒,外麵就傳來張公公的聲音。
“王妃,咱們到了。”
陶綰從車上下來,瞥了小蓮一眼,小蓮立馬從袖口摸出了一錠銀子塞到張公公手裏。
“勞煩張公公領路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這都哪兒的話?”張公公有些意外,隨即很快將銀子推迴去,“使不得,聽聞汴梁王府遭遇巨變,這銀子王妃還是留著度急。”
陶綰彎了彎嘴角,“公公說笑,王府如今處境確實困難,不過這一錠銀子還是省的出來的,出了這一錠銀子,公公開心了,我們辦事也順心了,公公說對不對?”
張公公嘿嘿一笑,“王妃說的自然對,奴才這就給王妃進去通報一聲。”
說著,張公公敲了敲禦書房的大門,走了進去,沒一會兒,又走出來,朝陶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陶綰這才跟著張公公走了進去。
陶綰在現代的時候,亦是進過幾次故宮,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十種以上,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也正是這種奢華,讓她從西門進來的第一眼,她在揣測屋內是什麽樣一個情景。
入了屋,再次被屋內的設施所震撼,屋內的裝修擺放與外麵相比,雖然顯得有些簡單,可是每一個物件及擺放,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一個字——貴!
她跟在張公公身後,打量著四周,沒一會兒,張公公手中的拂塵便攔在她跟前,衝禦書房內喚了一聲。
“皇上,汴梁王的王妃來了。”
裏麵有片刻的沉默,隨即才傳來一個低沉帶著幾分沙啞的聲音:“讓她進來吧。”
張公公又對她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陶綰這才走了進去。
剛拐過一道屏風,就見一個穿著龍袍的男人站在書桌前洋洋灑灑地揮動著手裏的毛筆。
陶綰迴憶著從前宮鬥的電視劇,剛剛跪下準備行禮,跟前的男人已經先行開了口。
“起來吧,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拘禮?”
陶綰一怔,還是規規矩矩地行了一個禮,這才站起身,說道:“皇上是臣妾的兄長,可是君是君,臣是臣,若是連基本的禮儀都做不好,臣妾豈不是給王爺丟了臉?”
話音落,一束打量的目光便落到了陶綰身上,轉溜了幾圈,又離開了。
頭頂的氣壓壓的她有些喘不過氣,好半天,跟前的人才說到:“來,你過來看看朕這個字寫得如何了?”
說實話,字寫得好不好看陶綰不知道,她不懂字,可她總不能不接話……
思前想後,陶綰也隻能假裝看了一眼那字,應道:“臣妾不懂字,不過臣妾看到這字,倒是想到一句詩詞。”
“哦?什麽詩詞?”皇帝挑了挑眉,頗有興趣。
陶綰抿了抿嘴,淡定地應道:“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皇上仔細地咀嚼著這句詩詞,臉上的笑意也添了幾分。
他小心翼翼地捏氣那幅字畫,吹了吹,跟陶綰說話的語氣也溫和了幾分,“朕隻聽說弟妹喜歡遊山玩水,沒想到在詩詞方麵,也有那麽深的造詣。”
“這句詩臣妾也是聽王爺說的,王爺在家中時常說,皇上的字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聽得臣妾耳朵都要起繭子了。”陶綰嚐試著將話題繞到唐棣身上,又用餘光打量了皇上一眼,見他臉上沒有不悅,心這才安穩了些許。
皇上眯了眯眼睛,“哦?他在家還說過朕什麽?”
“說得可多了。”陶綰像是被打開了話匣子一般,手舞足蹈地說道:“他在家的時候,時常與臣妾說起他與皇上小時候的趣事,說皇上小的時候時常帶他去打獵,還說有一次皇上為了救他,從馬上摔下來了,他心裏一直過意不去,到現在都還念叨著您呢。”
陶綰說的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皇上小時候救過唐棣一事是真的,這是她偶然聽離墨提起的,至於其他的,陶綰也是胡掐,畢竟要想知道唐棣的下落,就得把知道他下落的皇上哄得開開心心的。
聽了陶綰的話,皇上顯然有些懷念。
他放下手裏的宣紙,幽幽歎了一口氣,“是嗎?如今迴想起來,那時候真是美好啊……朕每次偷溜出宮,都是他幫朕打掩護,有一次還被母後抓到了,朕想著他會供出朕的罪行,哪知道他愣是咬緊牙關,不吭一聲,為此。他還挨了好一頓打。”
陶綰抿了抿嘴,“王爺那人就是那般倔強,認定要護的人或事,便是打死也不會改變。”
這話一出口,皇帝方才還有些迷茫的眼神,一下子便淩厲了幾分。
他瞥了陶綰一眼,嗤笑道:“弟妹來尋朕,不會隻是為了拉家常吧?”
陶綰一怔,隨即很快反應過來,“皇上明察,臣妾過來,確實有一些小心思。”
皇帝的臉色不太好看,但見陶綰一臉真切,還是揮了揮手,“說來聽聽。”
陶綰聽到這,緩緩下跪,又朝皇上行了一個大禮,這才說道:“臣妾此次進宮,一是為了向皇上以及各宮娘娘請安,二來,也是想請皇上為臣妾做主!”
“做主?”皇帝大抵是沒想到陶綰會突然來這麽一出,不由得也愣了一下,“做什麽主?”
陶綰咬了咬嘴唇,作出一幅為難的模樣,好一會兒,才說道:“王爺在娶臣妾之前,曾對臣妾海誓山盟,信誓旦旦地說,會與臣妾一世一雙人,可新婚第二日,他就被皇上叫走了,此後音訊全無,這算怎麽迴事?讓臣妾進門就守活寡嗎?!”
說到後麵,陶綰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眼淚頓時湧上眼眶,淚眼汪汪的模樣,我見尤憐。
皇帝被她這話說得有些尷尬,他摸了摸鼻子,“弟妹這話言重了,男子漢大丈夫應以國為重,朕詔臣弟入宮亦是為了商量國事,不過據朕所知,臣弟三日前便已經離宮了。”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馬車停在宮殿的西門外,滴滴答答地走著,好在西門離禦書房不算遠,沒一會兒,外麵就傳來張公公的聲音。
“王妃,咱們到了。”
陶綰從車上下來,瞥了小蓮一眼,小蓮立馬從袖口摸出了一錠銀子塞到張公公手裏。
“勞煩張公公領路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這都哪兒的話?”張公公有些意外,隨即很快將銀子推迴去,“使不得,聽聞汴梁王府遭遇巨變,這銀子王妃還是留著度急。”
陶綰彎了彎嘴角,“公公說笑,王府如今處境確實困難,不過這一錠銀子還是省的出來的,出了這一錠銀子,公公開心了,我們辦事也順心了,公公說對不對?”
張公公嘿嘿一笑,“王妃說的自然對,奴才這就給王妃進去通報一聲。”
說著,張公公敲了敲禦書房的大門,走了進去,沒一會兒,又走出來,朝陶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陶綰這才跟著張公公走了進去。
陶綰在現代的時候,亦是進過幾次故宮,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十種以上,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也正是這種奢華,讓她從西門進來的第一眼,她在揣測屋內是什麽樣一個情景。
入了屋,再次被屋內的設施所震撼,屋內的裝修擺放與外麵相比,雖然顯得有些簡單,可是每一個物件及擺放,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一個字——貴!
她跟在張公公身後,打量著四周,沒一會兒,張公公手中的拂塵便攔在她跟前,衝禦書房內喚了一聲。
“皇上,汴梁王的王妃來了。”
裏麵有片刻的沉默,隨即才傳來一個低沉帶著幾分沙啞的聲音:“讓她進來吧。”
張公公又對她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陶綰這才走了進去。
剛拐過一道屏風,就見一個穿著龍袍的男人站在書桌前洋洋灑灑地揮動著手裏的毛筆。
陶綰迴憶著從前宮鬥的電視劇,剛剛跪下準備行禮,跟前的男人已經先行開了口。
“起來吧,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拘禮?”
陶綰一怔,還是規規矩矩地行了一個禮,這才站起身,說道:“皇上是臣妾的兄長,可是君是君,臣是臣,若是連基本的禮儀都做不好,臣妾豈不是給王爺丟了臉?”
話音落,一束打量的目光便落到了陶綰身上,轉溜了幾圈,又離開了。
頭頂的氣壓壓的她有些喘不過氣,好半天,跟前的人才說到:“來,你過來看看朕這個字寫得如何了?”
說實話,字寫得好不好看陶綰不知道,她不懂字,可她總不能不接話……
思前想後,陶綰也隻能假裝看了一眼那字,應道:“臣妾不懂字,不過臣妾看到這字,倒是想到一句詩詞。”
“哦?什麽詩詞?”皇帝挑了挑眉,頗有興趣。
陶綰抿了抿嘴,淡定地應道:“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皇上仔細地咀嚼著這句詩詞,臉上的笑意也添了幾分。
他小心翼翼地捏氣那幅字畫,吹了吹,跟陶綰說話的語氣也溫和了幾分,“朕隻聽說弟妹喜歡遊山玩水,沒想到在詩詞方麵,也有那麽深的造詣。”
“這句詩臣妾也是聽王爺說的,王爺在家中時常說,皇上的字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聽得臣妾耳朵都要起繭子了。”陶綰嚐試著將話題繞到唐棣身上,又用餘光打量了皇上一眼,見他臉上沒有不悅,心這才安穩了些許。
皇上眯了眯眼睛,“哦?他在家還說過朕什麽?”
“說得可多了。”陶綰像是被打開了話匣子一般,手舞足蹈地說道:“他在家的時候,時常與臣妾說起他與皇上小時候的趣事,說皇上小的時候時常帶他去打獵,還說有一次皇上為了救他,從馬上摔下來了,他心裏一直過意不去,到現在都還念叨著您呢。”
陶綰說的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皇上小時候救過唐棣一事是真的,這是她偶然聽離墨提起的,至於其他的,陶綰也是胡掐,畢竟要想知道唐棣的下落,就得把知道他下落的皇上哄得開開心心的。
聽了陶綰的話,皇上顯然有些懷念。
他放下手裏的宣紙,幽幽歎了一口氣,“是嗎?如今迴想起來,那時候真是美好啊……朕每次偷溜出宮,都是他幫朕打掩護,有一次還被母後抓到了,朕想著他會供出朕的罪行,哪知道他愣是咬緊牙關,不吭一聲,為此。他還挨了好一頓打。”
陶綰抿了抿嘴,“王爺那人就是那般倔強,認定要護的人或事,便是打死也不會改變。”
這話一出口,皇帝方才還有些迷茫的眼神,一下子便淩厲了幾分。
他瞥了陶綰一眼,嗤笑道:“弟妹來尋朕,不會隻是為了拉家常吧?”
陶綰一怔,隨即很快反應過來,“皇上明察,臣妾過來,確實有一些小心思。”
皇帝的臉色不太好看,但見陶綰一臉真切,還是揮了揮手,“說來聽聽。”
陶綰聽到這,緩緩下跪,又朝皇上行了一個大禮,這才說道:“臣妾此次進宮,一是為了向皇上以及各宮娘娘請安,二來,也是想請皇上為臣妾做主!”
“做主?”皇帝大抵是沒想到陶綰會突然來這麽一出,不由得也愣了一下,“做什麽主?”
陶綰咬了咬嘴唇,作出一幅為難的模樣,好一會兒,才說道:“王爺在娶臣妾之前,曾對臣妾海誓山盟,信誓旦旦地說,會與臣妾一世一雙人,可新婚第二日,他就被皇上叫走了,此後音訊全無,這算怎麽迴事?讓臣妾進門就守活寡嗎?!”
說到後麵,陶綰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眼淚頓時湧上眼眶,淚眼汪汪的模樣,我見尤憐。
皇帝被她這話說得有些尷尬,他摸了摸鼻子,“弟妹這話言重了,男子漢大丈夫應以國為重,朕詔臣弟入宮亦是為了商量國事,不過據朕所知,臣弟三日前便已經離宮了。”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