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3)
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 作者:薑尚 鬼穀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務就是國家的重大事務,在這其中,愛民應該排在第一位。隻有君主、官員真正做到了愛民,國家才能安定。針對如何做到愛民的問題,薑太公說:“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而後,他又分別從利與弊、成與敗、生與殺、樂與苦、喜與怒這五對矛盾的方麵闡述了這樣做的原因,並將其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要做到待民如子,己所不欲勿施於民。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就是一位能夠愛民如子的官員。
海瑞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著名清官,他敢於直言進諫,懲惡揚善,能夠一心為民眾謀利,從而被人們稱為海青天、南包公,他的英名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明朝隆慶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在巡查的過程中,他發現當地人民在沉重的賦稅和貪官汙吏的壓迫下生活得極為艱難。而且,這些地區的河道並不安全,非常容易發生澇災。於是,海瑞便決定將治水和救災聯係在一起,共同解決,從而為民眾謀取當下和將來的利益。而後,海瑞便召集饑民,趕在冬閑的季節帶領他們疏浚吳凇江及其支流。後來海瑞又上書朝廷,允許他將應該上交的糧食留下一部分,用來解決災民吃飯的問題。這些舉措極大地調動了百姓的積極性,因而疏浚工程很快就完工了,當地的百姓都很感激他。
此外,為了維護百姓的利益,海瑞還進一步懲處當地的惡霸,要求他們將搶奪來的土地歸還給農民。而且他還組織人員清查土地,簡化賦稅製度,減輕了人們的賦稅負擔。
在曆來的社會中,愛民如子的官員和君王總是會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清朝的康熙皇帝在自己執政的過程中便十分注重愛民這個問題。
康熙皇帝深深地知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於是,在執政的過程中十分重視農業發展。他曾經多次下令放寬開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並且進行了賦稅製度的改革,使得人民的稅賦負擔大大減輕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普通民眾能生活得更好,他經常會豁免本來應該征收的錢糧。根據統計,終康熙一朝,豁免的錢糧總數就超過一億四千萬兩白銀,這真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此外,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康熙皇帝更是不辭辛勞,多次南巡治河,力圖為百姓創造更加安穩的耕作環境。
康熙二十九年春的時候,直隸一代旱災嚴重,皇帝為此憂心不已,“軫念民生,日夜焦勞”“沿途見耕種農民,即遣人訪問”。後來天降大雨,康熙皇帝龍心大悅,十分高興地對左右扈從的大臣說:“得此雨澤,既種之田,固可發生,而未種之田,亦可耕種矣。朕甚喜慰,諒爾等之心亦同也。”
在康熙四十三年正月的時候,康熙皇帝又下詔說:“朕諮訪民瘼,深悉力作艱難。耕三十畝者,輸租賦外,約餘二十石。衣食丁徭,取給於此。幸逢廉吏,猶可有餘。若誅求無藝,則民無以為生。是故察吏所以安民,要在大吏實心體恤也。”他不僅自己愛護民眾,也要求封疆大吏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做到愛民如子。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愛民如子,能夠“喜民所喜,憂民所憂”的君王,當時的社會才得以繁榮發展,並成就一代盛世。
設身處地地為人民著想,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為己任,這樣的君主如果不能贏得人民的愛戴,那麽誰還能贏得人民的愛戴呢?我國有一句名言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就是說:水能夠讓船航行,也能夠讓船沉沒。到了唐太宗時,這句話就被引申為:人民可以讓君主安坐於朝堂,也可以把君主從龍椅上拉下來。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征在談論治國之道。李世民問道:“隋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麽?”魏征迴答說:“失去民心。”“人民和皇帝之間應當是什麽關係?”李世民又問。魏征迴答道:“如果把皇帝比做是一條船,那麽人民就是汪洋大海,船隻有在水中才能乘風前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上皇(李淵)舉義旗推翻隋朝統治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作為君主一定要時刻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君主隻要能夠施行德政、順民心、不斷修德於天下,就能使國家昌盛興隆,百姓安居樂業;反之,如果逆民心,則最終會走向毀滅。
大禮第四:君主應具備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
為上唯臨,為下唯沉。臨而無遠,沉而無隱。為上唯周,為下唯定。周,則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問太公曰:“君臣之禮如何?”
太公曰:“為上唯臨1,為下唯沉2。臨而無遠3,沉而無隱4。為上唯周5,為下唯定6。周,則7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誌,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聽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8,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輳9並進,則明不蔽矣。”
1臨:居高臨下。這裏引申為洞察下情。
2沉:深沉隱伏。這裏指謙恭馴服。
3遠:疏遠,這裏指疏遠民眾。
4隱:隱匿私情,不盡忠誠。
5周:周遍,普遍,這裏指廣施恩惠。
6定:穩定,安定,安分守己。
7則:效法。
8守:操守,這裏指內心的主見。
9輻輳:形容如同車輻一樣聚集到中心上。輻,車輪的輻條,輳,聚集,聚合。
周文王問太公說:“君主跟臣民之間的禮法應該是怎樣的?”
太公迴答說:“做君主的最重要的是體察下情,做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順服恭敬。體察下情主要在於不疏遠臣民,順服恭敬則應該不隱瞞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做臣民的要安守職分。遍施恩惠,就是要像天空那樣覆蓋萬物;安守職分,就是要像大地那樣穩重厚實。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這樣君臣之間的禮法就圓滿了。”
文王說:“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該怎樣做?”
太公迴答說:“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該安詳穩重而沉著冷靜,柔和有節而成竹在胸,善於施惠而不與民眾爭利,虛心靜氣而大公無私,處理事務公平正直。”
文王又問:“做君主的應該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呢?”
太公迴答說:“不要輕率地接受,也不要暴躁地拒絕。輕率地接受就會容易喪失主見,暴躁地拒絕就容易使言路閉塞。君主要像高山那樣,令人仰慕不已;也要像深淵那樣,令人莫測高深。神聖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靜正直,達到極致。”
文王問:“君主怎樣做才能洞察一切呢?”
太公迴答道:“眼睛的可貴之處在於明察事物,耳朵的可貴之處在於傾聽意見,頭腦的可貴之處在於思慮周詳。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觀察事物,則會無所不見;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傾聽意見,則會無所不聞;憑借天下人的頭腦去思考,則會無所不知。這樣,四麵八方的情況都會匯集到君主那裏,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大禮,指的是君臣之間的禮法。本節前半部分太公的迴答很好地說明了君臣之間的行為準則。本節的論述重點是君主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應具備的品德修養,從“主位”“主聽”“主明”三方麵論述,最終強調,做君主的需要做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古往今來,有很多君主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從而成就了一代霸業,開創了一朝盛世。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她為大唐盛世的出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為君方麵,她可以說真正做到了“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武則天當權的時候,非常注重運用人才,在用人製度上大膽進行改革創新。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並且開創了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製度,使得大批出身寒門的學子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但是選的人多了,難免就有人濫竽充數。官員冗雜,國家財政的壓力很大,老百姓對此頗有怨言。但是沒有人敢對此發表過多的意見,因為在封建時代,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批評皇帝的話叫做“逆龍鱗”,“逆龍鱗”極有可能被殺頭,所以曆代很少有人敢冒犯天顏。在朝堂上正義直言的人非常少,即使想說也隻是在下麵偷偷地說,不敢當著皇帝的麵說,怕惹來殺身之禍。
當時,有一首打油詩在民間廣為流傳。“補闕一車一車載,拾遺滿鬥滿鬥量,用耙子才能推攏的侍禦史,一個模子脫出的校書郎。”這首詩生動有趣地反映了官員冗雜的現象,據說,這是一個叫張(zhuo)的文人寫的。當時,有個叫沈全的人也聽說了這首詩。他是一個被舉薦的人,為人狂傲,放蕩不羈。因為沒有得到重用,心中頗為不快,於是在張的詩後麵又加了四句詩:“大理評事不讀律文,文學博士不做文章。麵漿糊心的存撫使,眯著眼睛不辨是非的神聖皇上。”這補加的詩句帶有人身攻擊的味道,不僅罵了巡撫,也罵了皇帝武則天眯著眼睛不辨是非,濫用人,傳出去以後形成了很大的影響。當朝禦史紀先知知道這件事以後,立刻將沈全緝拿歸案,並上書彈劾他誹謗朝政,建議對其進行審判,將他繩之以法。對於此事,紀先知覺得自己做得很正確,皇帝一定會給予他褒獎。沒想到武則天看完他的上書後,當著很多被舉薦官員的麵說了他一通不是。紀先知一下心裏也有些害怕,怕武則天會給他定個什麽罪名。最終,武則天隻是笑著對大家說:“隻要你們自己稱職,何必怕人家在外麵說三道四。不用給沈全定什麽罪名了,立即釋放了他吧。”紀先知灰溜溜地從朝堂離開,然後釋放了沈全。
不得不說,武則天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她明察秋毫,不僅教育了當朝官員要好好為官,而且顯示了自己的寬宏大量。如果因為幾句詩就斬殺了沈全,那麽老百姓和官員們就更不敢說真話了,大唐也不會有一朝盛世。雖然當時任用官員有些繁冗,但是經過試用不稱職的官員,武則天都會隨時撤換掉。那些在工作中有失職或者犯罪現象的官員,會被毫不留情地判刑甚至斬首。這種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用人政策,籠絡了天下很多能人誌士的心,這些人都一一為她所用,比如狄仁傑、魏元忠、張柬之、姚崇、宋璟等流傳後世的名臣,都是武則天親手提拔的。她善於決斷,明察事理,求賢若渴,並且對人才比較寬容,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不愧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君主或者領導人的行為規範跟品德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英明的君主或者領導人必定具備良好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手下的團隊具有蓬勃向上的活力。現代管理中,領導人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更是決定著一個團隊的生死存亡,所以現代很多大企業對於領導者的要求不斷提高。成功的領導者一定要在“主位”“主聽”“主明”三方麵都做得相當到位。
美國《國際投資者》雜誌曾經四次把泰國曼穀東方飯店評為“最佳飯店”,這與飯店經理庫特爾·瓦赫特法伊特爾的品德修養是分不開的。
庫特爾經營這個大飯店就如同經營自己的家庭一樣,對所有員工都很好,這就是他對飯店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他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修養也讓人很敬佩。在東方飯店,庫特爾當了數十年的總經理,屬於飯店最高的領導人和負責人之一。但是他從來沒有擺過領導的架子,對所有的員工都一視同仁,和藹可親。飯店裏不論誰有了困難和疑問,都可以去找他麵談,他都會盡快給予建議或者直接把問題解決。為了和店員聯絡感情,庫特爾經常在飯店舉辦各種聚會,邀請店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參加。這些活動無形中縮小了上下級之間的距離,對於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
庫特爾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善待員工,多多傾聽員工的意見。東方飯店的員工都有豐厚的工資,享受著眾多福利待遇,比如年終紅包、醫療保險、緊急貸款等。而店裏的員工有了什麽意見也可以直接跟他提出來,對於員工來說,這些都是激勵他們為飯店積極效力的重要措施。
明傳第五:認清並正確處理道義、 倦怠和個人欲望的關係
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文王寢疾1,召太公望,太子發2在側。
曰:“嗚唿!天將棄予。周之社稷,將以屬汝。今予欲師至道之言,以明傳之子孫。”
太公曰:“王何所問?”
文王曰:“先聖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
海瑞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著名清官,他敢於直言進諫,懲惡揚善,能夠一心為民眾謀利,從而被人們稱為海青天、南包公,他的英名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明朝隆慶三年(1569),海瑞升任右僉都禦史,巡撫應天十府。在巡查的過程中,他發現當地人民在沉重的賦稅和貪官汙吏的壓迫下生活得極為艱難。而且,這些地區的河道並不安全,非常容易發生澇災。於是,海瑞便決定將治水和救災聯係在一起,共同解決,從而為民眾謀取當下和將來的利益。而後,海瑞便召集饑民,趕在冬閑的季節帶領他們疏浚吳凇江及其支流。後來海瑞又上書朝廷,允許他將應該上交的糧食留下一部分,用來解決災民吃飯的問題。這些舉措極大地調動了百姓的積極性,因而疏浚工程很快就完工了,當地的百姓都很感激他。
此外,為了維護百姓的利益,海瑞還進一步懲處當地的惡霸,要求他們將搶奪來的土地歸還給農民。而且他還組織人員清查土地,簡化賦稅製度,減輕了人們的賦稅負擔。
在曆來的社會中,愛民如子的官員和君王總是會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清朝的康熙皇帝在自己執政的過程中便十分注重愛民這個問題。
康熙皇帝深深地知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於是,在執政的過程中十分重視農業發展。他曾經多次下令放寬開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並且進行了賦稅製度的改革,使得人民的稅賦負擔大大減輕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普通民眾能生活得更好,他經常會豁免本來應該征收的錢糧。根據統計,終康熙一朝,豁免的錢糧總數就超過一億四千萬兩白銀,這真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此外,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康熙皇帝更是不辭辛勞,多次南巡治河,力圖為百姓創造更加安穩的耕作環境。
康熙二十九年春的時候,直隸一代旱災嚴重,皇帝為此憂心不已,“軫念民生,日夜焦勞”“沿途見耕種農民,即遣人訪問”。後來天降大雨,康熙皇帝龍心大悅,十分高興地對左右扈從的大臣說:“得此雨澤,既種之田,固可發生,而未種之田,亦可耕種矣。朕甚喜慰,諒爾等之心亦同也。”
在康熙四十三年正月的時候,康熙皇帝又下詔說:“朕諮訪民瘼,深悉力作艱難。耕三十畝者,輸租賦外,約餘二十石。衣食丁徭,取給於此。幸逢廉吏,猶可有餘。若誅求無藝,則民無以為生。是故察吏所以安民,要在大吏實心體恤也。”他不僅自己愛護民眾,也要求封疆大吏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做到愛民如子。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愛民如子,能夠“喜民所喜,憂民所憂”的君王,當時的社會才得以繁榮發展,並成就一代盛世。
設身處地地為人民著想,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為己任,這樣的君主如果不能贏得人民的愛戴,那麽誰還能贏得人民的愛戴呢?我國有一句名言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就是說:水能夠讓船航行,也能夠讓船沉沒。到了唐太宗時,這句話就被引申為:人民可以讓君主安坐於朝堂,也可以把君主從龍椅上拉下來。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征在談論治國之道。李世民問道:“隋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麽?”魏征迴答說:“失去民心。”“人民和皇帝之間應當是什麽關係?”李世民又問。魏征迴答道:“如果把皇帝比做是一條船,那麽人民就是汪洋大海,船隻有在水中才能乘風前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上皇(李淵)舉義旗推翻隋朝統治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作為君主一定要時刻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君主隻要能夠施行德政、順民心、不斷修德於天下,就能使國家昌盛興隆,百姓安居樂業;反之,如果逆民心,則最終會走向毀滅。
大禮第四:君主應具備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
為上唯臨,為下唯沉。臨而無遠,沉而無隱。為上唯周,為下唯定。周,則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問太公曰:“君臣之禮如何?”
太公曰:“為上唯臨1,為下唯沉2。臨而無遠3,沉而無隱4。為上唯周5,為下唯定6。周,則7天也;定,則地也。或天或地,大禮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靜,柔節先定。善與而不爭,虛心平誌,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聽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8,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輳9並進,則明不蔽矣。”
1臨:居高臨下。這裏引申為洞察下情。
2沉:深沉隱伏。這裏指謙恭馴服。
3遠:疏遠,這裏指疏遠民眾。
4隱:隱匿私情,不盡忠誠。
5周:周遍,普遍,這裏指廣施恩惠。
6定:穩定,安定,安分守己。
7則:效法。
8守:操守,這裏指內心的主見。
9輻輳:形容如同車輻一樣聚集到中心上。輻,車輪的輻條,輳,聚集,聚合。
周文王問太公說:“君主跟臣民之間的禮法應該是怎樣的?”
太公迴答說:“做君主的最重要的是體察下情,做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順服恭敬。體察下情主要在於不疏遠臣民,順服恭敬則應該不隱瞞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做臣民的要安守職分。遍施恩惠,就是要像天空那樣覆蓋萬物;安守職分,就是要像大地那樣穩重厚實。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這樣君臣之間的禮法就圓滿了。”
文王說:“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該怎樣做?”
太公迴答說:“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該安詳穩重而沉著冷靜,柔和有節而成竹在胸,善於施惠而不與民眾爭利,虛心靜氣而大公無私,處理事務公平正直。”
文王又問:“做君主的應該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呢?”
太公迴答說:“不要輕率地接受,也不要暴躁地拒絕。輕率地接受就會容易喪失主見,暴躁地拒絕就容易使言路閉塞。君主要像高山那樣,令人仰慕不已;也要像深淵那樣,令人莫測高深。神聖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靜正直,達到極致。”
文王問:“君主怎樣做才能洞察一切呢?”
太公迴答道:“眼睛的可貴之處在於明察事物,耳朵的可貴之處在於傾聽意見,頭腦的可貴之處在於思慮周詳。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觀察事物,則會無所不見;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傾聽意見,則會無所不聞;憑借天下人的頭腦去思考,則會無所不知。這樣,四麵八方的情況都會匯集到君主那裏,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大禮,指的是君臣之間的禮法。本節前半部分太公的迴答很好地說明了君臣之間的行為準則。本節的論述重點是君主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應具備的品德修養,從“主位”“主聽”“主明”三方麵論述,最終強調,做君主的需要做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古往今來,有很多君主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從而成就了一代霸業,開創了一朝盛世。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她為大唐盛世的出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為君方麵,她可以說真正做到了“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武則天當權的時候,非常注重運用人才,在用人製度上大膽進行改革創新。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並且開創了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製度,使得大批出身寒門的學子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但是選的人多了,難免就有人濫竽充數。官員冗雜,國家財政的壓力很大,老百姓對此頗有怨言。但是沒有人敢對此發表過多的意見,因為在封建時代,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批評皇帝的話叫做“逆龍鱗”,“逆龍鱗”極有可能被殺頭,所以曆代很少有人敢冒犯天顏。在朝堂上正義直言的人非常少,即使想說也隻是在下麵偷偷地說,不敢當著皇帝的麵說,怕惹來殺身之禍。
當時,有一首打油詩在民間廣為流傳。“補闕一車一車載,拾遺滿鬥滿鬥量,用耙子才能推攏的侍禦史,一個模子脫出的校書郎。”這首詩生動有趣地反映了官員冗雜的現象,據說,這是一個叫張(zhuo)的文人寫的。當時,有個叫沈全的人也聽說了這首詩。他是一個被舉薦的人,為人狂傲,放蕩不羈。因為沒有得到重用,心中頗為不快,於是在張的詩後麵又加了四句詩:“大理評事不讀律文,文學博士不做文章。麵漿糊心的存撫使,眯著眼睛不辨是非的神聖皇上。”這補加的詩句帶有人身攻擊的味道,不僅罵了巡撫,也罵了皇帝武則天眯著眼睛不辨是非,濫用人,傳出去以後形成了很大的影響。當朝禦史紀先知知道這件事以後,立刻將沈全緝拿歸案,並上書彈劾他誹謗朝政,建議對其進行審判,將他繩之以法。對於此事,紀先知覺得自己做得很正確,皇帝一定會給予他褒獎。沒想到武則天看完他的上書後,當著很多被舉薦官員的麵說了他一通不是。紀先知一下心裏也有些害怕,怕武則天會給他定個什麽罪名。最終,武則天隻是笑著對大家說:“隻要你們自己稱職,何必怕人家在外麵說三道四。不用給沈全定什麽罪名了,立即釋放了他吧。”紀先知灰溜溜地從朝堂離開,然後釋放了沈全。
不得不說,武則天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她明察秋毫,不僅教育了當朝官員要好好為官,而且顯示了自己的寬宏大量。如果因為幾句詩就斬殺了沈全,那麽老百姓和官員們就更不敢說真話了,大唐也不會有一朝盛世。雖然當時任用官員有些繁冗,但是經過試用不稱職的官員,武則天都會隨時撤換掉。那些在工作中有失職或者犯罪現象的官員,會被毫不留情地判刑甚至斬首。這種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用人政策,籠絡了天下很多能人誌士的心,這些人都一一為她所用,比如狄仁傑、魏元忠、張柬之、姚崇、宋璟等流傳後世的名臣,都是武則天親手提拔的。她善於決斷,明察事理,求賢若渴,並且對人才比較寬容,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不愧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君主或者領導人的行為規範跟品德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英明的君主或者領導人必定具備良好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手下的團隊具有蓬勃向上的活力。現代管理中,領導人的行為規範和品德修養更是決定著一個團隊的生死存亡,所以現代很多大企業對於領導者的要求不斷提高。成功的領導者一定要在“主位”“主聽”“主明”三方麵都做得相當到位。
美國《國際投資者》雜誌曾經四次把泰國曼穀東方飯店評為“最佳飯店”,這與飯店經理庫特爾·瓦赫特法伊特爾的品德修養是分不開的。
庫特爾經營這個大飯店就如同經營自己的家庭一樣,對所有員工都很好,這就是他對飯店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他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修養也讓人很敬佩。在東方飯店,庫特爾當了數十年的總經理,屬於飯店最高的領導人和負責人之一。但是他從來沒有擺過領導的架子,對所有的員工都一視同仁,和藹可親。飯店裏不論誰有了困難和疑問,都可以去找他麵談,他都會盡快給予建議或者直接把問題解決。為了和店員聯絡感情,庫特爾經常在飯店舉辦各種聚會,邀請店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參加。這些活動無形中縮小了上下級之間的距離,對於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
庫特爾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善待員工,多多傾聽員工的意見。東方飯店的員工都有豐厚的工資,享受著眾多福利待遇,比如年終紅包、醫療保險、緊急貸款等。而店裏的員工有了什麽意見也可以直接跟他提出來,對於員工來說,這些都是激勵他們為飯店積極效力的重要措施。
明傳第五:認清並正確處理道義、 倦怠和個人欲望的關係
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文王寢疾1,召太公望,太子發2在側。
曰:“嗚唿!天將棄予。周之社稷,將以屬汝。今予欲師至道之言,以明傳之子孫。”
太公曰:“王何所問?”
文王曰:“先聖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