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纏綿病榻
關於我在王府後院當格格這件事! 作者:不愛喝豆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此到了雍正十年,皇上的身子每況愈下,即便是那金丹也支撐不住皇上的體力,在一次通宵批閱奏折後,皇上直接口吐鮮血,暈倒在地。
得知皇上暈倒,語鶯忙是帶人趕到了養心殿,而弘曆那邊語鶯也忙是叫人通知。
“郭院判,皇上的身子究竟如何了?”
語鶯看著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皇上,眼神中滿是擔憂,以及一絲被壓抑下的坦然。
皇上在皇後死後雖然情緒低迷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皇上不斷的服用金丹,那安妃如同金丹一般也被皇上撿了起來,每每服用金丹的時候必定是安妃帶著小常在小答應在身旁伺候。
再加上安妃不知道從哪裏學來了一些神婆手段,卻稱是在薩滿身邊學習的驅邪避災之術,皇上服用金丹之後必定要在養心殿中穿上薩滿服飾來跳舞搖鈴的祈福,皇上對其竟是多了幾分倚重,竟是連從前最相信的佛道都擱在一旁,正經的薩滿不相信,隻覺得安妃的祈福之舞有作用。
而那些小嬪妃已然安妃給籠絡過去,按照安妃的安排日日服侍在皇上左右,養心殿中竟然隻能聽到安妃對皇上的勞心勞力,而語鶯這樣的正經妃嬪卻是半點入不得皇上的耳。
可即便這兩年皇上寵愛更多的是那些包衣提起來的小常在答應,但安妃之流竟是沒有一人能夠懷上孩子,這可是將安妃生下孩子,母憑子貴的念想給斷了,便是借腹生子的想法也實現不了,可是給安妃氣的不輕。
這其中自然有語鶯的幾分手段,那金丹與朱砂相結合,皇上的身子早就是強弩之末,如今病倒即在情理之中,也不出語鶯的意料。
“皇上這兩年頻頻服用金丹,身子早就不如以前,本應該修身養性,遠離女色,可在丹藥的刺激下皇上誤以為身子情況在不斷轉好,更是三五不時的召喚眾小主侍寢,說到底也是泄了精氣,身子骨自然是……”
郭院判雖然沒有將話說完全,但是語鶯也明白其中的意思,當即拍了一下桌子,口中恨恨:“本宮就知道,那些賤人就知道勾著皇上的興趣,皇上的身子是半點都不掛念著,竟然將皇上的身子敗壞到如今的地步!
來人!去叫人將貴人蘇氏、常在常氏、答應孫氏、方氏都關起來,若是皇上的病一直不好,本宮就將他們送進慎刑司給皇上贖罪!”
語鶯本就是貴妃,又有皇上賜下來的皇貴妃待遇,如今除了一個皇貴妃的名頭之外,實際上與皇貴妃無異。
皇貴妃乃是除了皇後之外,是後宮中位份最高的,更何況語鶯還掌管著宮權,後宮一應事務自然是語鶯做主,不過就是幾個小主,語鶯說抓也就是抓了,便是打上幾個板子旁人也說不出來什麽。
從前是有安妃在皇上身邊吹耳朵風,皇上對幾個小嬪妃的態度一直都是孩子還小,隻是喜歡玩鬧沒有壞心,如此才將語鶯想要動手的心思給壓了下來,可如今皇上都昏迷不醒,語鶯隻是抓住幾個罪魁禍首,後宮哪有人敢衝上來被牽連。
便是一直攛掇著皇上吃丹藥的安妃,也是躲在自己的寢殿內,隻希望貞貴妃能夠顧忌著自己的身份,不要撕破臉皮將自己也給關押起來。
可語鶯怎麽會給安妃這樣的機會,在將那幾個小主關起來之後,便派了尤方將安妃的宮殿給圍了起來,任由安妃站在門口怒目圓瞪,破口大罵也不能改變一絲一毫。
尤方這邊按照主子的交代清理後宮,而皇上這邊在郭院判的金針下,終於是醒了。
看著坐在自己身旁眉頭緊蹙,雙目通紅的語鶯,皇上歎了一口氣。
有道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兩年自己的確是想的左了,可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皇上感受著自己的身體,似乎無時無刻力氣都在流失,連腦子都不如從前那樣的清醒,這麽多年吃著金丹倒是緩解了一二,可如今卻是越發的明顯了。
“弘曆可過來了?”
皇上開口問道。
語鶯忙是點頭:“弘曆弘晝,還有福惠以及幾個小阿哥已經在門外等著了,皇上要叫他們進來嗎?”
皇上唿了口氣,卻是說道:“叫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來。”
一旁的蘇培盛,忙是出門吩咐請人過來,語鶯卻是心中一緊,皇上的身子其實還能支撐一段時間的,可是現如今就請了四位朝堂重臣,怕是有指派顧命大臣的打算。
語鶯就算是巴不得叫弘曆現在就登基,但皇上這番舉動還是叫語鶯有些緊張。
“皇上,您現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好生養病,等您病好了,有什麽朝堂要事不能解決?”
皇上看著貞貴妃,確實想不起來貞貴妃最開始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模樣。
不錯,當時貞貴妃是皇後送到自己身邊固寵的,自己也隻是當一個玩意兒一般的對待貞貴妃,若非是貞貴妃命好有孕在身,就算是有命能活到自己登基,也不過就是一個常在貴人的打發了,怎麽可能成為後宮中位份最高的貴妃。
可轉念一想,貞貴妃在自己身邊近二十年,自己似乎是從來沒有寵愛過貞貴妃。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弘曆,所以給了一個格格,後來是後院眾多妻妾中隻有貞貴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侍疾,所以在入宮之後才得了這麽一個貞的封號。
還有那水泥、冰屋、後來的牛痘,這些是貞貴妃的功勞,但卻沒有叫自己多寵愛她一星半點,可這十幾年來,貞貴妃對待自己的情誼還是與當初一樣。
一件事,若是能夠堅持二十年,就算是假的,那也是真的了。
皇上何嚐不知曉李氏當年之死與貞貴妃有關,手中握著粘杆處,又怎麽可能查不到允禩之子究竟是誰算計的瘸了腿,為何其中就能一石二鳥,叫弘皙被牽扯在其中被自己圈進,隻是皇上沒有追究罷了。
可將心比心,弘曆的優秀讓皇上無法對弘曆的生母多加苛責,更何況後宮中真真假假的也都是那麽迴事罷了,隻要說的過去,誰又會仔細追究。
得知皇上暈倒,語鶯忙是帶人趕到了養心殿,而弘曆那邊語鶯也忙是叫人通知。
“郭院判,皇上的身子究竟如何了?”
語鶯看著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皇上,眼神中滿是擔憂,以及一絲被壓抑下的坦然。
皇上在皇後死後雖然情緒低迷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皇上不斷的服用金丹,那安妃如同金丹一般也被皇上撿了起來,每每服用金丹的時候必定是安妃帶著小常在小答應在身旁伺候。
再加上安妃不知道從哪裏學來了一些神婆手段,卻稱是在薩滿身邊學習的驅邪避災之術,皇上服用金丹之後必定要在養心殿中穿上薩滿服飾來跳舞搖鈴的祈福,皇上對其竟是多了幾分倚重,竟是連從前最相信的佛道都擱在一旁,正經的薩滿不相信,隻覺得安妃的祈福之舞有作用。
而那些小嬪妃已然安妃給籠絡過去,按照安妃的安排日日服侍在皇上左右,養心殿中竟然隻能聽到安妃對皇上的勞心勞力,而語鶯這樣的正經妃嬪卻是半點入不得皇上的耳。
可即便這兩年皇上寵愛更多的是那些包衣提起來的小常在答應,但安妃之流竟是沒有一人能夠懷上孩子,這可是將安妃生下孩子,母憑子貴的念想給斷了,便是借腹生子的想法也實現不了,可是給安妃氣的不輕。
這其中自然有語鶯的幾分手段,那金丹與朱砂相結合,皇上的身子早就是強弩之末,如今病倒即在情理之中,也不出語鶯的意料。
“皇上這兩年頻頻服用金丹,身子早就不如以前,本應該修身養性,遠離女色,可在丹藥的刺激下皇上誤以為身子情況在不斷轉好,更是三五不時的召喚眾小主侍寢,說到底也是泄了精氣,身子骨自然是……”
郭院判雖然沒有將話說完全,但是語鶯也明白其中的意思,當即拍了一下桌子,口中恨恨:“本宮就知道,那些賤人就知道勾著皇上的興趣,皇上的身子是半點都不掛念著,竟然將皇上的身子敗壞到如今的地步!
來人!去叫人將貴人蘇氏、常在常氏、答應孫氏、方氏都關起來,若是皇上的病一直不好,本宮就將他們送進慎刑司給皇上贖罪!”
語鶯本就是貴妃,又有皇上賜下來的皇貴妃待遇,如今除了一個皇貴妃的名頭之外,實際上與皇貴妃無異。
皇貴妃乃是除了皇後之外,是後宮中位份最高的,更何況語鶯還掌管著宮權,後宮一應事務自然是語鶯做主,不過就是幾個小主,語鶯說抓也就是抓了,便是打上幾個板子旁人也說不出來什麽。
從前是有安妃在皇上身邊吹耳朵風,皇上對幾個小嬪妃的態度一直都是孩子還小,隻是喜歡玩鬧沒有壞心,如此才將語鶯想要動手的心思給壓了下來,可如今皇上都昏迷不醒,語鶯隻是抓住幾個罪魁禍首,後宮哪有人敢衝上來被牽連。
便是一直攛掇著皇上吃丹藥的安妃,也是躲在自己的寢殿內,隻希望貞貴妃能夠顧忌著自己的身份,不要撕破臉皮將自己也給關押起來。
可語鶯怎麽會給安妃這樣的機會,在將那幾個小主關起來之後,便派了尤方將安妃的宮殿給圍了起來,任由安妃站在門口怒目圓瞪,破口大罵也不能改變一絲一毫。
尤方這邊按照主子的交代清理後宮,而皇上這邊在郭院判的金針下,終於是醒了。
看著坐在自己身旁眉頭緊蹙,雙目通紅的語鶯,皇上歎了一口氣。
有道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兩年自己的確是想的左了,可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皇上感受著自己的身體,似乎無時無刻力氣都在流失,連腦子都不如從前那樣的清醒,這麽多年吃著金丹倒是緩解了一二,可如今卻是越發的明顯了。
“弘曆可過來了?”
皇上開口問道。
語鶯忙是點頭:“弘曆弘晝,還有福惠以及幾個小阿哥已經在門外等著了,皇上要叫他們進來嗎?”
皇上唿了口氣,卻是說道:“叫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來。”
一旁的蘇培盛,忙是出門吩咐請人過來,語鶯卻是心中一緊,皇上的身子其實還能支撐一段時間的,可是現如今就請了四位朝堂重臣,怕是有指派顧命大臣的打算。
語鶯就算是巴不得叫弘曆現在就登基,但皇上這番舉動還是叫語鶯有些緊張。
“皇上,您現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好生養病,等您病好了,有什麽朝堂要事不能解決?”
皇上看著貞貴妃,確實想不起來貞貴妃最開始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模樣。
不錯,當時貞貴妃是皇後送到自己身邊固寵的,自己也隻是當一個玩意兒一般的對待貞貴妃,若非是貞貴妃命好有孕在身,就算是有命能活到自己登基,也不過就是一個常在貴人的打發了,怎麽可能成為後宮中位份最高的貴妃。
可轉念一想,貞貴妃在自己身邊近二十年,自己似乎是從來沒有寵愛過貞貴妃。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弘曆,所以給了一個格格,後來是後院眾多妻妾中隻有貞貴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侍疾,所以在入宮之後才得了這麽一個貞的封號。
還有那水泥、冰屋、後來的牛痘,這些是貞貴妃的功勞,但卻沒有叫自己多寵愛她一星半點,可這十幾年來,貞貴妃對待自己的情誼還是與當初一樣。
一件事,若是能夠堅持二十年,就算是假的,那也是真的了。
皇上何嚐不知曉李氏當年之死與貞貴妃有關,手中握著粘杆處,又怎麽可能查不到允禩之子究竟是誰算計的瘸了腿,為何其中就能一石二鳥,叫弘皙被牽扯在其中被自己圈進,隻是皇上沒有追究罷了。
可將心比心,弘曆的優秀讓皇上無法對弘曆的生母多加苛責,更何況後宮中真真假假的也都是那麽迴事罷了,隻要說的過去,誰又會仔細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