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閑王
關於我在王府後院當格格這件事! 作者:不愛喝豆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語鶯見狀,笑著問道,“怎麽,難不成你真的也想要兩個伺候的人?”
弘晝連忙擺手:“沒有的事,色是刮骨刀,兒子還想要多活兩年呢,而且兒子不像四哥一樣身兼重任,自由自在的多好的,何必弄一群女人在身邊嘰嘰喳喳的,真是煩人的很。”
“哦?難不成以後你要當一個和尚不成?打算一個都不娶了?”
弘晝眼珠子一轉,笑嘻嘻的說道:“那倒是不能,兒子可不能叫額娘沒有大孫子抱啊,關鍵是吧,這些女人天天唧唧歪歪的,兒子實在是煩得要死。
額娘你說兒子現在也不大吧,身邊就有宮女要爬床,光溜溜的就要往兒子被窩裏麵鑽,要不是我精明,一腳給踢出去了,這清白可就沒有了!”
語鶯聽了噗嗤一笑,這件事語鶯也是知道的,畢竟當時動靜鬧的挺大,就是皇上那邊都驚動了,也不知道誰傳出去說是弘晝被刺殺了,當時還叫弘晝丟了大人,穿著裏衣坐在堂屋裏麵罵娘。
隻是弘晝這說的話打死了一杆子人,語鶯自然有些不願:“怎麽,難不成女人都是隻會耍嘴皮子功夫的,就這麽不招人待見?”
一看觸碰到自家額娘的痛點了,弘晝忙是改口:“額娘可別想錯了,兒子就是看不慣那些心裏有鬼的人,哪能是所有女子都是這樣的呢。
不說別的,就說額娘您,在兒子心中就是頂天立地的形象,兒子對額娘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可別耍嘴皮子了,我不過說一句話,你就有千句萬句的在那裏等著。”
弘曆自從七歲開始就養在宮裏麵,雖然與語鶯很親,但是剛剛開始學習,並沒有被語鶯平日裏的習慣侵染太多,弘晝卻是一直養在語鶯身邊,對語鶯無意間說出來的油滑學了十成十,倒是更像語鶯幾分。
但玩笑歸玩笑,語鶯正色說道:“弘晝,這麽多年額娘也沒有問過你怎麽想的,你這孩子心思深又重情,但如今你已經長大了,額娘還是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現如今弘時已經沒有了成為繼承人的可能,年長的皇子唯有弘曆與你,你同額娘說實話,你究竟心中有沒有一點點,想要皇位的心思?”
語鶯的話越說聲音越小,但眼神很是嚴肅。
弘晝見狀無奈一笑:“額娘,您也不是不知道兒子,兒子對這些朝政真的不感興趣,而且皇阿瑪天天這麽累究竟是為了什麽,明明就是享福的年紀了,就難不成所有事情都抓著不放就真的會開心嗎?
兒子聽說皇阿瑪連請安折子都要一一迴複,要不是有十三叔幫著處理,皇阿瑪都不知道何時能夠休息。
兒子是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的,兒子都想好了,等過兩年兒子就請皇阿瑪賜給兒子一個蒙古福晉,再到禮部去養養老,混著日子就得了。累生累死的養朝廷上的那些蛀蟲,兒子可不傻。”
語鶯輕輕敲了一下弘晝的腦子:“胡說什麽,你皇阿瑪那叫做勤政愛民,若非是你皇阿瑪將先帝爺留下的朝堂弊端給打通了,以後還說不得怎麽迴事呢!”
語鶯的未盡之言,弘晝卻能聽明白,不會是到時候自家哥哥繼位的時候會接手一個爛攤子嗎?
“反正兒子隻想當一個閑王,而不是一個賢名的王爺,兒子念叨大清的各處風景已經許久了,可皇阿瑪從來都不去江南那邊,圓明園雖然好,但能比得過真的嗎?
等四哥成了,兒子就帶著福晉去遊山玩水,再叫四哥給我一個先斬後奏之權,到時候遇到貪官就殺一個,這也是體察民情,為民除害。”
語鶯真是被弘晝給氣笑了,她現在是真的相信弘晝是真的沒有同弘曆爭奪皇位的心思。
娶了蒙古福晉就代表著放棄了皇位繼承權,遊山玩水就不會阻礙弘曆政事的下達,讓弘曆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也不會妨礙兩人的兄弟情誼。
這些弘晝打算的都很好,但是卻沒有叫語鶯滿意。
都是自己的兒子,既然弘曆能當皇上,為什麽弘晝不能當?
要是弘晝也想當皇上,完全可以往外麵發展發展,比如那個小日子過得很好的地方的人,先拿那裏練練手,再往南邊打一打,馬六甲海峽啥的不都是好地方嗎?
想要躺平?
語鶯的兒子不允許躺平。
就算是弘晝不想出去打仗,那依著弘曆的性子,也絕不可能叫弘晝這麽清閑的在家裏一躺,美人在側的過美日子,就是弘晝這麽好的語言天賦,去了禮部定會叫弘曆派遣出去同各國外交,再打打仗什麽的……
很好,這都是語鶯傳輸給弘曆的思想,就連明朝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以及這麽多年大清內的所有傳教士那裏的家鄉地圖、各種特產,貴族八卦等等都被語鶯收羅出來送給弘曆了。
更別提語鶯在在弘曆小的時候就給弘曆講述的那些故事,什麽有個國家十分強大,因為閉關鎖國被外來的國家給打敗了,燒殺搶掠無一不做,整個國家都成了人間地獄的故事。
語鶯承認,她摻雜這一些私人的情緒,但這些講給弘曆,也是在未雨綢繆,萬一弘曆真的被康熙與雍正洗腦,成為了一個閉關鎖國的擁護者,那語鶯就真的可以帶著弘晝逃出去自立國家了。
但弘曆並沒有長歪,學習了這麽多年之後也知曉了,從前自家額娘講述的那些故事究竟是什麽意思,但並沒有反對的心理,反倒是對周圍那些隻過來占便宜,不過來送好東西的國家由著淡淡的仇視。
比如鍾表、玻璃、還有許多西洋玩意,既然帶過來了,為什麽不在大清生產,不就是想要賺取錢財帶迴國嗎?
等更大的時候,弘曆雖然不明白什麽是貿易逆差,但是也知道金銀的流逝會對大清增加負擔,至於說隨意的印製銀票,明朝的寶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前人之鑒,後人之師,弘曆可太明白了。
因此,弘晝的那些願望都是美好的,但是想要實現的話,語鶯隻能說祝他成功吧!
弘晝連忙擺手:“沒有的事,色是刮骨刀,兒子還想要多活兩年呢,而且兒子不像四哥一樣身兼重任,自由自在的多好的,何必弄一群女人在身邊嘰嘰喳喳的,真是煩人的很。”
“哦?難不成以後你要當一個和尚不成?打算一個都不娶了?”
弘晝眼珠子一轉,笑嘻嘻的說道:“那倒是不能,兒子可不能叫額娘沒有大孫子抱啊,關鍵是吧,這些女人天天唧唧歪歪的,兒子實在是煩得要死。
額娘你說兒子現在也不大吧,身邊就有宮女要爬床,光溜溜的就要往兒子被窩裏麵鑽,要不是我精明,一腳給踢出去了,這清白可就沒有了!”
語鶯聽了噗嗤一笑,這件事語鶯也是知道的,畢竟當時動靜鬧的挺大,就是皇上那邊都驚動了,也不知道誰傳出去說是弘晝被刺殺了,當時還叫弘晝丟了大人,穿著裏衣坐在堂屋裏麵罵娘。
隻是弘晝這說的話打死了一杆子人,語鶯自然有些不願:“怎麽,難不成女人都是隻會耍嘴皮子功夫的,就這麽不招人待見?”
一看觸碰到自家額娘的痛點了,弘晝忙是改口:“額娘可別想錯了,兒子就是看不慣那些心裏有鬼的人,哪能是所有女子都是這樣的呢。
不說別的,就說額娘您,在兒子心中就是頂天立地的形象,兒子對額娘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可別耍嘴皮子了,我不過說一句話,你就有千句萬句的在那裏等著。”
弘曆自從七歲開始就養在宮裏麵,雖然與語鶯很親,但是剛剛開始學習,並沒有被語鶯平日裏的習慣侵染太多,弘晝卻是一直養在語鶯身邊,對語鶯無意間說出來的油滑學了十成十,倒是更像語鶯幾分。
但玩笑歸玩笑,語鶯正色說道:“弘晝,這麽多年額娘也沒有問過你怎麽想的,你這孩子心思深又重情,但如今你已經長大了,額娘還是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現如今弘時已經沒有了成為繼承人的可能,年長的皇子唯有弘曆與你,你同額娘說實話,你究竟心中有沒有一點點,想要皇位的心思?”
語鶯的話越說聲音越小,但眼神很是嚴肅。
弘晝見狀無奈一笑:“額娘,您也不是不知道兒子,兒子對這些朝政真的不感興趣,而且皇阿瑪天天這麽累究竟是為了什麽,明明就是享福的年紀了,就難不成所有事情都抓著不放就真的會開心嗎?
兒子聽說皇阿瑪連請安折子都要一一迴複,要不是有十三叔幫著處理,皇阿瑪都不知道何時能夠休息。
兒子是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的,兒子都想好了,等過兩年兒子就請皇阿瑪賜給兒子一個蒙古福晉,再到禮部去養養老,混著日子就得了。累生累死的養朝廷上的那些蛀蟲,兒子可不傻。”
語鶯輕輕敲了一下弘晝的腦子:“胡說什麽,你皇阿瑪那叫做勤政愛民,若非是你皇阿瑪將先帝爺留下的朝堂弊端給打通了,以後還說不得怎麽迴事呢!”
語鶯的未盡之言,弘晝卻能聽明白,不會是到時候自家哥哥繼位的時候會接手一個爛攤子嗎?
“反正兒子隻想當一個閑王,而不是一個賢名的王爺,兒子念叨大清的各處風景已經許久了,可皇阿瑪從來都不去江南那邊,圓明園雖然好,但能比得過真的嗎?
等四哥成了,兒子就帶著福晉去遊山玩水,再叫四哥給我一個先斬後奏之權,到時候遇到貪官就殺一個,這也是體察民情,為民除害。”
語鶯真是被弘晝給氣笑了,她現在是真的相信弘晝是真的沒有同弘曆爭奪皇位的心思。
娶了蒙古福晉就代表著放棄了皇位繼承權,遊山玩水就不會阻礙弘曆政事的下達,讓弘曆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也不會妨礙兩人的兄弟情誼。
這些弘晝打算的都很好,但是卻沒有叫語鶯滿意。
都是自己的兒子,既然弘曆能當皇上,為什麽弘晝不能當?
要是弘晝也想當皇上,完全可以往外麵發展發展,比如那個小日子過得很好的地方的人,先拿那裏練練手,再往南邊打一打,馬六甲海峽啥的不都是好地方嗎?
想要躺平?
語鶯的兒子不允許躺平。
就算是弘晝不想出去打仗,那依著弘曆的性子,也絕不可能叫弘晝這麽清閑的在家裏一躺,美人在側的過美日子,就是弘晝這麽好的語言天賦,去了禮部定會叫弘曆派遣出去同各國外交,再打打仗什麽的……
很好,這都是語鶯傳輸給弘曆的思想,就連明朝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以及這麽多年大清內的所有傳教士那裏的家鄉地圖、各種特產,貴族八卦等等都被語鶯收羅出來送給弘曆了。
更別提語鶯在在弘曆小的時候就給弘曆講述的那些故事,什麽有個國家十分強大,因為閉關鎖國被外來的國家給打敗了,燒殺搶掠無一不做,整個國家都成了人間地獄的故事。
語鶯承認,她摻雜這一些私人的情緒,但這些講給弘曆,也是在未雨綢繆,萬一弘曆真的被康熙與雍正洗腦,成為了一個閉關鎖國的擁護者,那語鶯就真的可以帶著弘晝逃出去自立國家了。
但弘曆並沒有長歪,學習了這麽多年之後也知曉了,從前自家額娘講述的那些故事究竟是什麽意思,但並沒有反對的心理,反倒是對周圍那些隻過來占便宜,不過來送好東西的國家由著淡淡的仇視。
比如鍾表、玻璃、還有許多西洋玩意,既然帶過來了,為什麽不在大清生產,不就是想要賺取錢財帶迴國嗎?
等更大的時候,弘曆雖然不明白什麽是貿易逆差,但是也知道金銀的流逝會對大清增加負擔,至於說隨意的印製銀票,明朝的寶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前人之鑒,後人之師,弘曆可太明白了。
因此,弘晝的那些願望都是美好的,但是想要實現的話,語鶯隻能說祝他成功吧!